
精选说课稿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初识信息——信息与信息的特征》。下面我将从: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5.教学方法与策略;6.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取自《信息技术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一必修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这节共设置了两部分内容:一、什么是信息;二、信息的主要特征。从认识信息的含义作为出发点,然后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基础的起始篇,也是以后章节学习的基础。但是,这些知识内容往往又都比较枯燥抽象,容易引起学生厌学,因此在初始阶段如何采用得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信息与信息特征的基础上,同时产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是本节教学中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作为高一新生,他们信息技术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另外本节课的特点是:没有相关操作内容,基本是描述性的知识介绍与现实事例的判别。所以,教学中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注意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案例分析,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结合生活当中的信息实例,从信息的表现形式、传播过程等方面去理解信息的含义。
(2)、能举例说明信息的基本特征。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发现并准确把握有价值的信息;
(2)、通过分组活动形成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任务驱动体验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保持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
信息的含义及特征
难点是:
举例说明信息的某项特征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节是高中的第一节课,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不甚了解,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对今后整个课程内容的学习具有开启含义。由于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以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感受信息形态及应用,发挥学生的想象,并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
六、教学过程: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本环节,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情景的创设,导入新课。
首先用投影显示“生存实验”: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最合适?请同学们4人一组组合成探究小组,在1分半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激烈的讨论,然后抽选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答案会很多,五花八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而学生在教师分析答案的同时也会不断的提出新的方案,通过不断的分析、引导,最后得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而它们所对应的分别是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
此时学生初步得出结论: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就要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对于物质和能量学生能够理解,而信息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主要的特征?它又为何能并列为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之一呢?带着这些疑问,就很自然的导入新课,进入到下一环节。
2、通过活动,认识信息。
带着满腹的疑问,学生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认识一下信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信息?那么是不是只有现代人类社会才存在信息?此时给学生安排两个小活动:
活动一:古诗词是记载历史时期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生产活动的文化经典。让我们在古诗词中探寻古人的信息活动。
首先教师举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其中的信息为:烽火、家书。然后学生思考、讨论、课堂提问,要求学生举例并指出诗词句中信息的所在。
活动二:寻找自然界中的信息。
首先教师举例:蜜蜂跳八字舞,蜜蜂的舞蹈所透漏出的是蜜源的所在。然后学生思考、讨论、课堂提问,要求学生举例并指出自然界现象所透露出的是什么信息。
通过念古诗词、讲大自然、听小故事,让学生在汲取与分享智慧的氛围当中去领悟“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以及“信息的重要性”。那么“信息”到底是什么,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专家学者对于“信息”的不同定义,结合之前的引入和活动对信息的含义从以下方面进行梳理:信源、传递(载体)、信宿。
3、拓展训练,协同探究。
在此环节,教师事先准备一些关于描述信息的各个特征的例子,使信息的特征更直观、更具说服力: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例如:《田忌赛马》的故事。
(2)真假难辨。例如:孙膑“减灶退敌”的故事。
(3)老黄历看不得。例如: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
(4)一传十、十传百。例如:中国载人航天成功的消息已广为人知。
(5)玉不琢,不成器。例如: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
学生分析它们分别描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然后让学生每4人为一组,选择两至三项作为研究题目,从生活、经济、战争等多领域中搜集与题目有关的典型例子,通过分析和概括,深入了解信息的某种特征。学生带着问题上网学习,各学习小组内部可进行相互讨论,以最快的速度从网上收集资料加工取舍解决问题。完成报告表(1)。
报告表1
信息的特征
实 例
传递性
好事传千里。例如:一条精彩的祝福短信,从一部手机中传送到成千上百部手机上。
……
……
……
……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引导思路,让学生 ……此处隐藏6065个字……话,一定会有所收获。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你们每一个人对于时间的珍视。咱们能够赢得时间更要珍惜时间。(板书:珍惜时间。)
设计意图:联系作者的经历,懂得“我”珍惜时间才能在今后的日子里受益无穷。
对文本中进行深入地解读,加上真实材料辅佐验证,学生的心里定能泛起不平静的涟漪。不仅达到教育的功用,同时为下面内容的解读奠定基础。
(3)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
总结成功之道
1、你今后打算怎样和时间赛跑呢?
2、通过我们的交流、碰撞,我们对于时间的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跟时间赛跑,最终跑赢时间是我们每个人都愿意追求的一个目标。将来有一天,我们也会和作者一样长大,面对我们的孩子,我们会告诉他——(课件出示:假如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
b、让学生从自己身上或周围人的身上用具体的事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c、感情朗读。将这句话送给自己或同桌或伙伴。
5、说板书设计:
本篇板书我是依照作者思路设计的板书。它体现出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明了时间是因为一去不复返而显得宝贵;是因为宝贵,而要珍惜时间,要努力奋斗,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脉络清晰,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了。
说课稿 篇6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读准"蒙蒙亮"、"蔓儿"、"冲"等难读的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人物之间的对话。
3.体会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真挚感情,能主动关心身边的朋友。
教学重、难点: 体会朋友之间的友谊,关心身边的朋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揭题:直接出示课题:小鸟和牵牛花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叫《小鸟和牵牛花》
二、 初读课文,识字通文
1、"小鸟和牵牛花"之间啊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请小朋友赶快把书翻开,自己去读读!注意听清老师的要求: 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旁边的拼音帮忙,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并标上段落序号。
2、出示词语:鸟窝 喇叭 榆树 凤仙花
缠在陪你 终于 发愁 嗒嘀嗒
玩儿蔓儿 冲着 蒙蒙亮
3、看,小鸟要来考考大家了。自己先读读!
4、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当当小老师领读?(适时指导儿化音"玩儿 蔓儿":出示榆树和牵牛花的图片,告之什么是"蔓儿"——看,这就是牵牛花的"蔓儿",它一圈儿又一圈儿地缠在榆树上,向上爬呀爬!跟着老师再来读一遍。)
5、谁想读给大家听听?这样,一人读两个吧!(适时指导多音字"冲着 蒙蒙亮")。
6、接下来小鸟还加大难度:去掉了拼音帽子并打乱了它们的顺序。我们来开列小火车!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植物。
1、生字宝宝我们都认识了,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分自然段读一读课文,然后想一想上面的填空!
出示: 小鸟( )了,它请( )和( )来陪它,可是它们都无能为力。最后,( )自告奋勇地爬上了榆树和小鸟做伴。小鸟的病马上好了。
2、生个别说,齐说。
3、小朋友仔细看看,小鸟有哪些植物伙伴呢? 生说:小草、凤仙花、牵牛花、榆树。
四、研读课文
1、小鸟和它的这些植物伙伴一起住在同一个院子里,每天一起生活、一起玩耍,过着快乐的日子。下面就请小朋友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
2、研读第二小节 朗读指导
(1)师:可是有一天,小鸟生病了,它病得很严重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
①出示第一句:有一天,小鸟病了,躺在窝里,一动也不能动。
那就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个读
还有一句也是说小鸟病得很严重,你能找到吗?
②随机出示第三句:可是他病了,一点儿力气也没有,怎么能飞下树来呢?个读——(师:是呀,小鸟病得一点儿力气也没有,我们来把他病重的样子读一读吧)齐读
(2)师:此时此刻的小鸟是多么想念他的朋友们啊!他想:——生接
随机出示第二句:他想,要是能跟小花一起唱个歌,跟小草一起跳个舞,该有多好啊!(把它心中强烈的愿望读出来。) 个别读——齐读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读整段话,读出生了重病的小鸟心中的强烈愿望。齐读
3、朗读对话指导3、4小节
(1)小草都想到了谁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找出答案。
(2)小鸟费了好大的劲,从窝里伸出头来,对榆树下面的凤仙花说——生接:凤仙花姐姐,我病了,请你上来,跟我玩一会儿,好吗?
(3)凤仙花答应了小鸟的请求吗?为什么呀?(因为,所以)(你真会读书,用课文里的知识来回答老师的问题。)那就请你来当当凤仙花读读吧!
(4)"真对不起", 多有礼貌啊!让我们读出凤仙花的无奈吧!
(5)哦,听得出凤仙花是想帮也帮不上忙啊!所以,凤仙花红着脸,说——
(6)老师现在就是那只得了重病的小鸟,你们来当我的好朋友凤仙花姐姐好吗?(师直接说,叫全班学生接)
(7)凤仙花想帮却帮不上忙,她的心里可难过了!但是,善良的小鸟并没有责怪她,小鸟想起了平日里和自己最要好的小草,他们又在说些什么呢?请同桌一起合作,一个当小鸟,一个当小草。注意它们说话的语气。
1)、同桌分角色合作练习读对话。
2)同桌朗读反馈(你想怎样读小鸟的话,你想怎样读小草的话。)
4、学习5——8自然段
(1)没人能来陪小鸟,此时的小鸟真寂寞。如果你是小鸟的好朋友,你想去陪它吗? 你想什么办法去陪它,帮它呀?(你真是一个有爱心,助人为乐的人。)
(2)到底是谁陪的小鸟呢?自由读5——8自然段。
(3)演示"缠".
(4)牵牛花为什么能陪小鸟呢?用书中的语句读一读。(你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吗?)
(5)出示牵牛花爬的过程,老师讲解。
(6)小鸟说,你爬的又苦又累,别爬了。牵牛花会怎么说?
(7)就这样牵牛花坚持着爬呀爬呀,终于—— 牵牛花高不高兴?指名读第6自然段。老师希望你读的高兴一些。谁再读一遍?老师感受到了快乐,也想读一遍,行吗?谁想像老师这样再读一遍?
(8)你现在想对牵牛花说些什么?(板书:助人为乐)
(9)小鸟一高兴病就好了,牵牛花一看,小喇叭吹得更带劲了,嗒嘀嗒,嗒嘀嗒。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五、结语:希望同学们能经常把爱心送给别人,让身边的人都因为有你的帮助而感到快乐,好吗?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