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说课稿

《体育与健康》课说课稿

时间:2021-10-04 23:06:06 收藏本文
《体育与健康》课说课稿

《体育与健康》课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体育与健康》课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体育与健康》课说课稿1

一、 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让学生参与中培养学习能力,游戏中掌握锻炼方法,合作中体验成功乐趣;竞赛中提高运动技能。

二、 学练目标:

1、 通过多种形式的实心球投掷练习发展学生上、下肢和腰腹力量,使学生身体更健壮、更健康、更自信。

2、 引导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培养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能力。

3、 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三、 学练内容:

多种形式的实心球投掷与游戏

四、 学生情况:

初二(4)班共有学生40人。该班体育骨干能力较强,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身体素质较好,运动技能一般,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五、 教材分析:

从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大多不喜欢上投掷课,一是嫌器械又脏又重,二是嫌练习的形式单调乏味。如何才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与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品质呢?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以实心球贯穿全课,设计了“搬运炸弹”、实心球的投远和投准、搬运接力跑等游戏来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并采用“小群体”学习的组织形式来保证课的目标的实现。

六、 课的流程

1、 师生交流、宣讲本课内容、目标

2、 游戏:旅游观光、搬运炸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投掷兴趣;达到活动身体,导入课题的目的。

3、 多种形式的实心球投掷练习、实心球投远或投准游戏——使学生上、下肢和腰腹力量得到发展;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使学生学会合作,共同探究,拓展能力,获取知识;使学生超越自我,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4、 组织学生展示成果——互相学习,体验成功快乐,激励学生。

5、 搬运接力跑游戏——提高运动能力,增强体质;激发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6、 藏族舞——愉悦身心,放松肢体

7、 小结

七、 课的特色与创新

1、 游戏比赛式教学 本课以实心球贯穿全课,设计了“搬运炸弹”、实心球投远或投准、搬运接力跑等游戏来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保证课的目标的实现。

2、 “小群体”学习 分组小群体内部合作学习,教师辅导的形式,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探究式学习,组内学生互助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3、 以游戏观光旅游和搬运炸弹取代旧模式下的准备部分,旧模式下的慢跑,徒手操往往脱离课的目标仅起到热身的作用,而这个设计紧扣课的目标,既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项练习内容 ,又达到热身和导入课的目的,同时避免了单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 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展示自我的时间和舞台,课中学生可以选择练习教师推荐的投掷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也可以练习自己创编的。并且专门安排了自创动作练习和小组自编投远或投准游戏时间及展示成果时间。教师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创新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念到成功的快乐。

《体育与健康》课说课稿2

一、 指导思想

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满足学生身心需要,达到健身目的。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的情感,激发学生参与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的兴趣,发展平衡协调素质与能力之目的。

二、设计思路

经过实践,民族传统项目高脚马既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平衡与协调能力,又容易看到教学效果,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快乐,对这项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踩高脚马既要控制自身的平衡,又要控制高脚马的平衡,两者的平衡必须统一,而且手脚配合要协调,所以我把踩高脚马作为发展学生的平衡与协调能力的主要教学内容,以全面发展平衡与协调能力。本次课围绕文化“高脚马”这一中心,师生共同设计、实施。在教师激励、启发下,着重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规范自我表现的行为,使学生在学练过程中能够:向同伴展示掌握动作的情况;相互观察并说出同伴动作学练中的问题;表现出与同伴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高的学练热情,具有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情操的效果。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知道”高脚马”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了解它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化含义

2、技能目标:能快乐地参与”高脚马”活动,初步学会“高脚马”的走、跳、跑动作技巧,运用各种方法设计出有创意的比赛。

3、情感目标:激发热爱“高脚马”运动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和自我锻炼意识,增进同学间友爱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学会“高脚马”的走、跑动作技巧,提高高脚马走跑的实践能力。

2、难点:手脚配合协调,身体保持平衡

四、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已处于青春期后期,正向青年期过渡,是正常发育期向健壮型发展的时期。学生的心理状况正逐步走向成熟。其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自制能力和自我学习,判断能力,同时又有关强烈的成功意识和表现欲望,对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但他们所熟悉的运动项目仍然是较为普遍的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对于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知之不多。

五、教学的主要环节

开始部分(4分钟)

课前预备队列练习结合集中注意力反口令练习,让学生快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

准备部分(8分钟)

1、热身跑。结合“叫号扶杆”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本环节设置的杆就是本次课的教学主器材高脚马。

2、棍操。队形还是热身跑的队形,教师总领操,小组长带领各组员进行棍操练习。

基本部分(30分钟)

1、踩高脚马。本次课已经是高脚马的第三次课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高脚马基础,所以本环节设置了障碍物(利用高脚马)进行高脚马的行进踩竞赛,同时用音乐做背景,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动作。

2、提高展示区:进行“斗马”擂台比赛。让学得比较好的学生出来展示其斗马技术,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3、 ……此处隐藏2970个字……与合作的乐趣。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学生自制体育器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在器材的设置上,体现了器材的一物多用,一物巧用,一物新用。

二、依据理念说目标

1、通过跳房子和跳圈掌握基本的单双脚跳,从而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协调性及弹跳力;让学生在摆圈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跳跃活动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一致的精神品质。

2、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复习正面投掷的动作方法,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合作能力。

3、通过障碍跳中情景的设置,使学生克服困难,体验成功感。

三、教学设计特点:

1、教学内容的趣味化。以情境教学贯穿整个课堂,诱导学生的上课热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获得知识,愉悦身心。

2、教学方法游戏化。在教学中,老师启发诱导,学生观察模仿、小组合作探究,自学、自练、自创,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3、教学评价的个性化。通过游戏和比赛,体现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的和谐气氛.

四、教学准备

1、着装准备:师生身穿运动服,运动鞋。精神抖擞,愉快放松。

2、器材准备:学生每人准备1个青蛙头饰和1个沙包,教师准备青蛙妈妈头饰一个、小青蛇头饰若干个,垫子三床,铁环若干个,录音机1台。

3、场地准备:

操场上画二个大同心圆,内圆半径为6米,是学生跳房子及青蛙跳房子游戏区域;外圆半径为8米,是学生自创摆圈跳跃游戏区域。

五、依据目标说流程:

(一)创设情景,活跃气氛阶段―――青蛙晨炼(7分钟)

上课开始,教师戴着青蛙妈妈的头饰,亲切地告诉孩子们:“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出去早锻炼吧。”在孩子们的雀跃声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危险,孩子们在外面的一切行动,一定要听青蛙妈妈的指挥!”接着,音乐响起,师生共跳青蛙舞蹈进入场地,同学们散站成一个大圆,开始“青蛙晨炼”活动―――自由模仿青蛙跳。在蹦跳中舒展身体,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在蹦跳中激发学习兴趣;在蹦跳中体会青蛙跳跃的动作要点。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形象化的头饰,音乐的渲染、语言的描绘,创设“青蛙晨炼”的教学情景,启发学生怀着探究的心理,带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去尽情活动。有情、有景,能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内容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进入下一个环节作好准备。

(二)巧设游戏,学习跳跃阶段―――青蛙跳房子(8分钟)

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师安排了一个小游戏―――“青蛙跳房子”。

1、小组互学:同学们五人一组,轮流跳房子,互帮互学。

2、师生同乐:在学生欢快地游戏时,教师参与其中,在与学生的和谐相处中,提示学生在跳房子时单跳双落,用前脚掌蹬地跳起和落下,落地时要轻巧,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交流展示:在学生掌握跳房子基本技能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并进行小组评价和生生评价。

在自由有序的游戏中,学生轻松、愉快,课堂呈现

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和谐气氛。学生在“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之中掌握了单双脚跳的动作要领。

(三)营造氛围,合作探究阶段―――自创摆圈跳跃游戏(10分钟)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根据这一要求,我针对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思考的特点,创设了“青蛙自创摆圈跳跃”游戏的情景,在巩固学生单双脚跳的动作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拓展学生思维。

活动前,教师设疑,“青蛙妈妈知道,孩子们跳房子时都非常高兴。玩过了跳房子之后,还想玩别的游戏吗?那就开动你们聪明的脑袋,想一想我面前摆的铁环能做哪些游戏活动呢?”利用这一辐射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议论纷纷。

接着,教师探疑。请2—3个学生做个别交流,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然后,小组摆圈,进行自创跳跃的游戏。这时,操场上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图形:菱形、伞形、正方形…….也可能会有让我叫不名字的形状。

最后, 看看、比比、评评,引导学生欣赏各自的摆圈造型,对有创意、有美感的造型,及时鼓励。这样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去更积极地思考、创编,让求异思维、创新思维的训练真正在课堂上得以落实。

当然,在小组探究学习时,老师必须主动参与并适当指导,教师要给各组创编的游戏以交流、展示的机会,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享受成功的乐趣。通过这一阶段的活动,让学生不断的向学习的深度拓展延伸。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经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小组合作,发展能力阶段―――青蛙斗水蛇(10分钟)

有了前面学生的积极思考、创编、充分探究,那么后面的游戏就水到渠成、得心应手。接下来,“青蛙斗水蛇”的情景游戏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

教师戴着小青蛇头饰,模仿刚睡醒的小青蛇的样子,创设故事情景:“谁在这里喧哗,惊扰了我的美梦,我要吃掉它。”在学生惊讶、好奇的神情中,我一边布置游戏现场,把小青蛇头饰放入内圆中间,一边讲述游戏的方法:斗水蛇的学生站在教师指定的位置内,用沙包投向小青蛇,看看谁是斗蛇小英雄。

我以奖励小星星的激励方式,比一比哪一组投得准,赶走小青蛇多。授予获得小星星多的小组为斗蛇英雄小组,让学生为他们眼中的英雄贴上一颗星。在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时,老师也跃跃欲试,进行正面投掷示范动作,让学生评价动作是否正确,优美,为老师也贴上一颗小星星。教师以此巧妙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渗透,强调正面投掷时左右脚前后开立,右手握轻物屈肘于肩上,肘关节向前,后脚蹬地,向前自然挥臂,将沙包朝目标投出。这样,教师不露痕迹地向学生传授了知识。通过这一游戏,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的和谐气氛又一次达到了高潮,激发了学生参与运动的欲望和积极性,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增加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自信心。

(五)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小青蛙回家(5分钟)

这个环节,我通过情景教学“小青蛙回家”,达到调整学生身心,稳定学生情绪的目的。

在学生们的欢快声中,教师语调柔和地说:“小青蛙们今天收获真不少,学会跳房子,自创了游戏,还赶走了小青蛇。大家辛苦了一天,伸伸胳膊弯弯腿,躺在草地上休息一会儿,我们就回家吧。”

在组织学生离开场地时,我配合音乐《小青蛙回家》给学生设置一个简单的跳垫子的障碍游戏,走出场地。这一环节,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心情放松,在愉快中调节身心。

六、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性预测,根据本课特点,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情绪高涨,并能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

2、生理性预测:本节课有利于学生掌握单双脚跳及正面投掷的技术方法,平均心率控制在120~140/分。

《《体育与健康》课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