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课稿汇总十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笋芽儿》是一篇拟人体的科学童话散文,课文形象生动,内容浅显易懂,语句优美。采用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如何冲破一切阻碍,由竹笋生长为强壮的竹子的经过。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只有从小敢于经风雨、见世面,锻炼自己,才能健康成长,以此来启迪学生要趁大好时光,冲破阻碍,好好学习,勇于进取。本文是一篇训练阅读的好题材,也是思想教育的好材料,通过老师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挖掘潜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全身心投入的自主阅读中,情感得以释放,思想认识得以升华。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拟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联系语境理解本课“撒娇”、 “滋润”等词语的意思。
2、自主学习,潜心会文,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感悟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
3、静心涵咏,读中感悟,懂得只有经过风雨、见过世面,勇于锻炼,才能健壮成长,渗透自强、自立的精神。
以上目标着力反映知识与能力,强调过程与方法。同时注意本文的价值取向,我想能较好地反映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
三、说教学重、难点
鉴于以上的文本分析,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领悟笋芽儿不怕困难、向上进取的精神。而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学生感到生疏,因而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时我采取引导学法,以“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笋芽儿?”为切入点引导质疑,然后组织学生结合实际进行阅读反思,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大自然、与社会相结合的特点。
五、说教学流程
本课我预计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初读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深入探究,领悟笋芽儿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
下面我将详细说说第二课时,本课时共有4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唤醒情感。
新课伊始,教师要让孩子情感的碧波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理解。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笋芽儿》,让我们一起轻轻喊喊它的名字吧!
[设计理念:让学生呼喊笋芽儿的名字,主要是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淀。通过学生的亲切呼唤,打通了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联系,一段遥远的情感变得亲近,仿佛就在眼前。]
(二)潜心会文,开启体验。
1、教师顺势导入:哇!你们的声音真好听,犹如一股暖流滋润了老师的心窝,藏在地下的笋芽儿好像也听到了你们甜甜的呼唤,此刻它在做些什么呢?打开课文,认认真真地读读,找找课文中哪些地方是描写笋芽儿的?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笋芽儿?
2、交流。
预计学生会从这几个句子读出不同性格的笋芽儿。
(1)课件出示:
笋芽儿被叫醒了。她揉揉眼睛,看见四周仍然是漆黑一片的,便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
②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笋芽儿? ①指名读。
③然后通过朗读的方法,读出一个可爱的笋芽儿、读出一个爱撒娇的笋芽儿、读出一个淘气的笋芽儿。
(2)过渡:听到雷公公的呼唤,笋芽儿又是怎么做的呢?
(3)课件出示:
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①自由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勇敢、坚强)
②你是从文中哪个词里体会到的?
③根据学生回答,顺势而导,那该是怎样地钻呀?
预计学生体会:
生:那是使劲地钻,拼命地钻。
生:是永不停息地钻。
④引导:多么勇敢的笋芽儿!笋芽儿,你在钻的过程中都遇到哪些困难呀?
预计学生会说到“泥土很硬”、“石头挡住去路”等等。
⑤随后,教师再次引导:这一钻,钻出了一个怎样的笋芽儿呢?(钻出一个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笋芽儿)
⑥指导学生读出笋芽儿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来。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有创意地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使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欣赏课文,提高阅读质量,并渗透思想教育,萌发学生斗志。]
(4)过渡:笋芽儿钻呀,钻呀,终于钻出地面,此时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她以前有过吗?
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
哎呀,地面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桃花笑红了脸,柳枝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唱着……
(5)导读:看到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一个美丽多姿的春天,一个令人陶醉的世界。此时,你高兴吗?请你高兴地来读。
[设计理念:提升情感境界,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超越文本,充分享受朗读的愉悦,陶冶情操,也渲染课堂气氛。]
(6)导入:在这美好的春光里,笋芽儿不再是娇气的、沉睡在地下的竹宝宝了,它已经努力成长为一株强壮的竹子了。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生齐读。
(三)互动交流,深化主题。
导入:笋芽儿终于长大了,但你们考虑过没有,笋芽儿能长成这样强壮的竹子,都有谁的功劳呀?
1、交流:
针对学生的回答,出示一段话:
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上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
(1)依据学生不同的回答,教师进行导读:你们都说得对,在成长的道路上,因为有了春雨姑娘的亲切呼唤,才让沉睡的笋芽儿醒过来,看来春雨姑娘的功劳确实少。下面,让我们好好地读这段话,表示对春雨姑娘的感谢。 (1)引导学生诵读课文,思考:你喜欢春雨姑娘吗?为什么说笋芽儿长成强壮的竹子有他的功劳呢?
(2)生读。
[设计理念:此为投石问路,看上去这只是指导学生为感恩滋润人间万物的春雨姑娘而朗诵,在学生的幼小心灵中培养对大自然的深情厚意,但更重要的是为下一步引人入胜而微起波澜。]
2、过渡:除了春雨姑娘,还有谁呀?
预计学生会讲到雷公公和太阳公公,对这部分内容,我不作重点指导,让他们读一读,使学生了解笋芽儿长成竹子,雷公公的大鼓和太阳公公的照射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导入:同 ……此处隐藏14887个字……他的孩子们以及家庭教师在家庭派对上演唱《雪绒花》的情景。请大家欣赏并思考:在演唱速度,力度、情绪上是怎样的?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学生总结:非常优美,很抒情很温馨的家庭氛围。然后欣赏《雪绒花》
画面二:电影结尾时,上校一家面对敌人枪口,在晚会上又唱起《雪绒花》的场景。在欣赏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合唱的情绪。这段音乐,慷慨激昂,歌曲使人的心都沸腾了,全场一起高唱令人无比震撼。歌曲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唤起了奥地利人民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通过对同一首歌曲在不同场合,由于速度、力度不同所表现的情绪也不同的对比分析,使学生总结出影视音乐的第二个功能:揭示主题思想,抒发情怀。(板书)这一环节使学生在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技能。
三、创作环节
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因此,我从激发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创造的原则出发,分两步完成这一环节。
第一步:音乐与画面
听一段“日本鬼子进村”音乐,请同学们想像场景。生:大战在即,魔兽争霸等等。提问:这段音乐在电影中起到什么的作用? 学生总结:烘托、渲染气氛、衬托场景。既然音乐在影视剧中有这么多的作用,那么就让我们也来为影视剧配配音吧。
第二步:画面与音乐
先让同学们观看动画片《猫和老鼠》的片段,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发挥想像,对它进行音乐风格、旋律、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创编。这段画面是:开始猫在睡觉,老鼠悄悄地从猫身边走过,却不小心踩到了猫,最后猫开始追逐老鼠。之后教师给出三段音乐让学生进行选择:一是原配音乐;二是《野蜂飞舞》片段;三是《致爱丽丝》片段,让同学们听听哪段更合适,说说为什么?最后欣赏原作,进一步感受影视音乐与剧中人物形象间的紧密联系。本环节激发了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影视音乐的第三功能:烘托、渲染气氛、衬托场景。(板书)
四、提升环节
虽然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因年龄关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不够成熟,老师的提升是升华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首先,让学生明确什么叫影视音乐:影视音乐是指为影视而作的音乐,通过画面的视觉形象,使音乐内容更具体明确,更具有感染力。其次师生依照板书共同回顾影视音乐的三大作用。
以上四个环节完毕后水到渠成地进行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什么是影视音乐,影视音乐有哪些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学会了通过分析、对比,让自己更深刻的理解作品,更好的享受艺术的魅力。希望同学们平时多听、多记,多体会、多运用,你们的生活会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你们的情感世界也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深沉、瑰丽多姿。
接下来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观看一些其他的影视作品,并对片中的音乐进行分析,之后写一篇关于影视音乐感想的小论文,作为对本单元内容的总结,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精彩。
关于板书设计方面,非常的简洁明快,也就是音乐在影视中的三大作用 。
本节课通过创意激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满怀探究之情主动学习,对比分析,自主得出结论,实践验证结论。整个过程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使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育理念。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课第六单元《银屏之歌》说课稿
说课稿 篇10一、 说教材。
《金色的鱼钩》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英雄”中的第二篇课文。这是篇叙事课文,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赞颂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堂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学情、智力层次,围绕老班长的感人故事,紧扣“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把本课设计为两课时,现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目标和重难点。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精神;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二〉、学习重点:通过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三〉、学习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 说教法、学法。
根据素质教育的新思想和语文课标的新理念,充分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结合本区的学案导学模式,我采用了导读式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让学生之间碰出火花,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当年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学生使用“读”(发现并提出问题)——“思”(思考问题)——“议”(讨论解决问题)——再读的方法仔细回味,体会文章感情的方法。
四、 说教学过程。
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设计。
〈一〉 复习导入,直奔重点。
1、 齐读课题,继续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回顾主要内容。
2、 本文围绕老班长主要写了哪几件动人的事?这里直奔重点,长文短交。
〈二〉 入情入境,重点赏析。
1、 我设计了探究乐园:
(1)用“——”勾你感受深刻的语句,批注你的感受;
(2)带着你的体会读感受最深的句子;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
2、 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让他们在小组中碰出火花,体会真情实感。
3、 全班汇报交流,为了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在汇报“夜摸野菜苦钓鱼”这个环节时,我设计了一个感人的视频片断,想让学生一下子入情入景,体会老班长找吃的不容易,困难重重。在“奄奄一息让鱼汤”这个片段时,我设计了一段感人的音乐,再次通过学生的读,让感情得到升华,进一步教育学生,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老班长那崇高的品质和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4、 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目的在于让学生去收集资料,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感悟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去创造明天的辉煌。
五、说板书设计。
紧皱眉头咽鱼骨
金色的鱼钩 夜摸野菜苦钓鱼 忠于革命
命令战士喝鱼汤 忠于党
奄奄一息让鱼汤 舍己为人
板书设计体现了主题“英雄”,四个环节紧扣重点,让学生能一目了然,对今后的写作具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