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说课稿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 篇1一、关于教材:
(一)、教学课文: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文《狼》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朗诵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4、理解句意、文意。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于斗争、善于斗争日意识,让学生懂得用智慧同敌人做斗争
情感态度目标:
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三)、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四)、教学难点
1、理解句意、文意。
2、理解的写作目的。
二、教学内容:
1、朗读:能准确、流畅、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复述。
2、识记:解释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识记、积累。
3、理解:把握课文“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四个情节,以及狼和人在较量中的不同表现。
4、探究:人物形象及课文寓意,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三、关于教法: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贯穿课堂教学,结合讲授法、演示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式学习来完成教学任务。
四、关于教具::《狼》朗读。蒲松龄介绍。问题设置。剧情动画。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学生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带“狼”字的成语谚语或故事。
2、依据注释熟读课文 ,理解文意,画出疑问。
七、教学思路:
新课改注重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在教学中屏弃对课文机械式的分割,特别对于文言文而言,枯燥的独句串通很容易让学生感其无味,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针对这篇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首先,设想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自读——听读——研读————口述)形象的朗读,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整体感知课文,这个作为重点安排;其次,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拔,落实字词句的解释,最后,通过合作探究,深入学习课文的内涵,使学生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次播放视频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次播放动画故事是让学生展开想像,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为了更进一步强调深化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课文的改写作充分的准备,这是课堂气氛的高潮。第三次播放歌曲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这节课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同时对课文内容作一个总结。
八、资源的及使用目的:
1、:中国远程教育资源、网络下载、自制
2、使用目的:体现新课改理念,图文并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
九、具体程序:
(一)导入:
1、欣赏有关狼的图片。
2、任务:
(1)收集你知道的有关带“狼”字的成语、谚语。
(2)把你知道的有关狼的故事说给你的父母听。
(3) 说一说你心目中狼的形象。(出示)
要求:前两个课下完成,第三个当堂完成。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培养我们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并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培养我们用智慧同敌人做斗争的意识。
(三)狼话题的研讨
1、课文内容的研讨。
(1)简单回忆作者的有关情况。(出示蒲松龄画像)
先出示画像,后学生简单作解释。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语气,停顿。
(3)播放录音,让学生对比,加深理解。(出示远教资源视频)
听一听课文的节奏,语气,并请同学们用“ 狼”概括课文各段的内容。
(4)小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停顿)
板书 :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5)自主口译课文。
(6)提问质疑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请求同学帮助解决,老师可略作归纳。(教师完成指导)
(7)口述课文内容,具体落实字、词、句的解释。
(8)评一评一
补白式对话
从 句可以看出,这是两只 的狼。
从 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位 的屠夫。
“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提示:对待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胜利。(答案不求一致,尽量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对狼的研讨
(1)辩一辩
先回忆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关爱动物),提示本文是不是和它相矛盾。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狼了,从生态平衡的角度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狼?
(出示一些资料,让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说一说你的理解。
(四)播放一段动画视频,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播放一首与狼的关的歌曲。
板书 狼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狼 : 狡诈、贪婪
屠户 : 机智、勇敢
说课稿 篇2小吴妹妹是我的老校友了,初中师范都是隔壁班的,虽然不常在一块儿,总感觉她挺亲,好脾气,末了,我也工作了,还做过她家一阵子的房客呢!新手上路,自然要向前辈请教啦,于是总调侃着说要去听她的课!这不,机会总算来了:年级同题会课,她代表我们一年级出马了!正在得意之际,接到顾老师叫我评课的消息,我又着实汗了一回!对我来说,上课不简单,评课也不容易啊,何况听过本校老师的一些精彩评课,更让我觉得不敢班门弄斧了,于是自己对自己说:学习怎么评课吧!不过现在的程度实在说不上评,只能像记流水帐一样写下听课过程中的点滴感受与想法吧:
首先要竖起大拇哥夸夸吴老师的课前准备了:在黑板上画着一棵栩栩如生的大树,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树下是毛茸茸的小草,黑板中央写着“蚂蚁”“蝈蝈”的字样,在黑板的最右边写着本课要教学的新偏旁:米,米字旁;讲台上放着用各色粉笔写的生字和词语卡片。说真的,一进教室,我也被 ……此处隐藏5650个字……写完了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A、读读,说说这句话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体会刘老师上课时板书的艰难、迅速,结合想象去感悟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板书:认真负责)
B、他每转一次,为什么会引起同学们一次激动的心跳?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刘老师由于身体残疾,行动不方便,还坚持给我们上课,这让我们看到他是那样的可怜又可敬呀。
C、有感情地朗读。
(4)、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着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不要管我,我自己来!”
A、读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与执著追求。不因自己的残疾灰心丧气,或者怨天尤人,而是十分乐观,甚至比一个正常人更有活力。)(板书:身残志坚、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B、这情景给了“我”怎样的感动?
C、“我”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读文章的最后一段,会引起你的哪些深思呢?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所想。
D、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4、小结:学习课文后,刘老师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忠厚慈祥、诙谐乐观、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生活热爱、积极向上)
5、升华主题。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们敬爱的刘老师,重温课文第二段。
(1)在这一自然段中,从“尽情地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风筝在同白云戏耍”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谁的影子?
(2)“连翘花吹奏着生命之歌”,其实连翘花是在赞美什么呢?
(3) 学了全文后,你觉得表达了“我”对老师的什么情感?(板书:敬佩)
这样设计,把写景和人物的教学紧紧地结合起来,升华了课堂的主题,让人在迷惑中顿悟。
(4)带着对刘老师的敬佩之情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品读课文、领悟写法
1、本文通过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具体表现出了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那么本文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个片断。
出示文字课件: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姓刘,他的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对时常眯起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健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圆木拐杖,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为学生们讲课.逢到要定写黑板的时候,他用圆木拐杖撑地.......一次激动的心跳.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这情景也使我深深感动.......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思考:原文与此片段相比,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总结出:利用倒叙的记叙方法,可以引起读者的思绪,激发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兴趣。
2、 小组合作探究;:如果让你写一个自己尊敬的人,这篇文章在写作上对你有哪些启示?(小组学习总结出: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的典型事例: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作者在其中有自己的心情、想法。)
3、片段训练,拓展延伸。
学到这里,学生的情感积淀和写作方法的积淀后,我也激情的引导:“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生命演绎着生活的激情。孩子们,你心目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想告诉我们吗?选取一个片段,来说说,让我们也从你的语言从你的文字来感悟老师的魅力吧。”(根据学情,可以采取思考后说一段,时间允许就写一段,还可以交流,如果时间不够就可以作为课外的小练习,为这组的习作打基础。)
五、说作业设计
1、写片段《我的老师》
2、读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读《理想的风筝》是更多了解作者。写片段是教学生能把写作方法迁移,解决了教学难点。)
六、说板书
上课:忠厚慈祥 诙谐乐观 认真负责
我的老师 敬佩
放风筝:身残志坚 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
(好的板书是课文浓缩的精华,使人一眼就明白文章的主题和这内容。我的板书从两个方面概括老师的形象,使学生一目了然,同时也突破了教学重点。)
说课稿 篇6一、说教材
这是一首富有海边鱼村生活气息的诗歌。通过朗读感悟大海的美丽和渔民生活的愉悦。培养学生宽广、无私的胸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大海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4、培养学生宽广、无私的胸怀。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月亮湾”它的故事讲不完。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情况我选择如下教学方法:
1、从兴趣入手 2、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语文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学习本课
三、说教学过程
三个环节
(一)情节导入
1、课件播放大海海浪的声音,问学生: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过渡语:在我们地球上,有许多地方都被海水覆盖着,大海波澜壮阔,一望无际,你们想欣赏吗?
3、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学生观看后说感受。
教师结合学生感受教育学生应有大海般的广阔胸怀。
4、教师过渡:就在这美丽的大海边,有一个静静的月亮湾,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就住在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师范读课文后说:这篇优美的儿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语文,要想读好,首先要把字音读准,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打算怎么办?这个环节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及独立识字的兴趣。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3、师出示词,指读(多种形式读)
4、师在黑板上画出月亮湾,让学生对月亮湾有个整体的印象。
5、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读、互评。
6、再读课文思考:爷爷在讲什么故事,为什么他的故事说不完。(发挥学生想象)
7、小结。月亮湾的人们摇着船出海捕鱼,他们撒下一张张的网,收获的是满船的鱼虾,请同学们想一想,他们的心情会是怎样?你想怎么读才能把他们的快乐和幸福读出来呢?
8、指读——练读——导读——指读——学生互评
(三)巩固
1、字词再现
2、指导书写
3、游戏:游览月亮湾
4、谈收获
(四)课后收集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