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 篇1【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产生有意识的变换角度去观察事物的兴趣。
2、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游戏,从中去体验、探索和发现。
3、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
【活动准备】
1、故事操作图片若干。
2、幼儿身着红色或蓝色的衣服。
3、高老鼠、矮老鼠图片各一张。
4、录音机,游戏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组织幼儿学习‘高人走’(踮起脚尖,双手举高)、‘矮人走’(蹲下来,双手放背后)。
二、欣赏故事。
1、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两只老鼠,它们也是一个高,一个矮。小朋友先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出示高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了一件红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出示矮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的是蓝衣服,我就是矮老鼠。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
(1)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
(2)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
3、教师利用教具分段讲述故事。
第一、二段。
提问:“高老鼠和矮老鼠是怎么打招呼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你好,高老鼠!你好,矮老鼠!)第三段――第六段。
提问:
(1)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鸟、大树、屋顶、大门)也就是说,高老鼠看到的都是什么地方的东西?(高的)教师边指教具边将教具摆放到教室的四周。
(2)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狗、小花、地板、门槛)也就是说,矮老鼠看到的都是什么地方的东西?(矮的)教师边指教具边将教具摆放到教室的四周。
三、游戏表演。
1、幼儿游戏第一遍。
“好,现在,我的手上有一根魔棒,待会儿只要我念起魔咒:“魔棒魔棒,变,变,变!那么,我们穿红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就要变成高老鼠,而穿蓝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就要变成矮老鼠。然后呢,我会放起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高老鼠和矮老鼠就可以到这边来走一走,看一看”。
2、幼儿游戏第二遍。
“好,现在我的魔棒又要开始变了,这一次,魔棒就要把红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变成矮老鼠,蓝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变成高老鼠了,变好了之后呢,也请你们去看一看,走一走,和你们看到的东西打打招呼”!
四、扩展谈话:“变矮和变高”。
1、“小朋友们,你们变高了和变矮了之后,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不一样)噢,你们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了。
2、“变矮”。
“那么,如果你是个矮人,你还能变得更矮吗?谁来变变看?”“请问你,变这么矮之后,你在眼前看到的是什么?”“还有呢”?
以此类推。(大概提问3—4名幼儿)3、“变高”。
“那如果你是高人,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变得更高?”“请问你,在这么高的地方,你在眼前会看到的是什么?”“那还有谁能想得比他还要高”?
以此类推。(大概提问5—6位幼儿左右)4、变换角度。
“其实呀,刚才故事中的高老鼠和矮老鼠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第七、八段提问:“咦?为什么最后两只老鼠会一起看到了彩虹呢?(噢,原来高老鼠和矮老鼠一起抬起头之后,就看见了美丽的彩虹)
(2)”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让高老鼠看到矮的东西“?(幼儿自由回答)
(3)游戏”变换角度的高矮老鼠“。
“那我们下面就做一个让高老鼠低下头走路和矮老鼠抬起头走路的游戏,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矮老鼠们,这一次你看到了什么?高老鼠们呢?”(随机采访)小结:其实,就像高老鼠和矮老鼠一样,只要我们变换了一下角度、改变一下视线,就不仅仅只看见眼前的东西,还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
五、延伸活动:“观察记录表”。
1、“好的,小朋友们看,我这里有两张照片,请大家看一看它们是同一棵树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小结:小朋友,其实这两张照片上的是同一棵树,只是一张是我从下往上拍的,就是这一张,而这一张是我从上往下拍。
2、分发观察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
六、活动结束。
“好,那现在,我的魔棒又要变了,这次请你们自由选择变成高老鼠和矮老鼠,我们带高老鼠和矮老鼠去看看我们的幼儿园吧”!
附: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
高老鼠和矮老鼠是一对好朋友。
一天,他俩在小路上碰见了,高老鼠说:“你好,矮老鼠!”“你好,高老鼠!”矮老鼠也向他打招呼。于是,两个朋友在一起散步。
天气有点闷热,小鸟停在树上叫着,小狗趴在树下休息。高老鼠说:“你好,小鸟!”矮老鼠说:“你好,小狗!”他们路过一座美丽的花园。高老鼠说:“你好,大树!”矮老鼠说:“你好,小花!”他们经过一座房子。高老鼠说:“你好,屋顶!”矮老鼠说:“你好,地板!”过了一会儿,天变了,下起了大雨。高老鼠说:“你好,雨点!”矮老鼠说:“你好,水洼!”说着,他俩赶紧跑进一间屋子去躲雨。高老鼠说:“你好,大门!”矮老鼠说:“你好,门槛!”渐渐的,雨停了。他俩跑到外面一看,啊,多美的彩虹!
两个好朋友一起大喊:“你好,彩虹!”
说课稿 篇2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网络文明小公民》。本课教材是20xx年版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的第18课。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和“文明上网知识”。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并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形成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文明、安全地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热爱信息技术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以及如何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绿色”上网。
本课采用主要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 ……此处隐藏9890个字……情。
难点:掌握其艺术手法。
三、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二的学生,我校高二学生古文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阅读诗词作品,都只能直观感悟,猜测,难以表达,更不用说对诗词进行细致地审美鉴赏。但在《雨霖铃》之前学习过的优秀作家作品,例如《沁园春〃长沙》《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等,都有助于《雨霖铃》的鉴赏学习。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本课依从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
运用幻灯片,配乐朗诵等多媒体手段,结合多媒体演示法、诵读法、想象意境法、提问点拨法、拓展法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积累文学素材,掌握鉴赏技巧,体会词人情感。
2、学法: (1)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美国著名学者皮尔斯曾经说过后现代时代最缺乏的是注意力,诗歌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体会和领悟诗歌的音乐美。针对高二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可进行默读,通过潜心把玩,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2)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其实就是采取粗读的方法,整体感知。但《雨霖铃》这首词意蕴极深,还应通过仔细揣摩、深入探究个中精妙词句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
(3)联系已学诗词,举一反三,体会词中的意象,再现意境,体诗情,赏名句,养成熟读背诵的习惯。
五、说教学步骤
(1)反复诵读 把握 感情基调
(2)交流讨论 掌握 主要内容
(3)联系旧知 了解 关键意象
(4)细致鉴赏 领会 诗词意境
(5)归纳总结 学会 鉴赏方法
(一) 导入:学生竞答,激趣导入。出示与“离别”相关的诗歌图片,让学生回忆积累的诗句,既能温故,又能检测学生的诗情,还能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一个离愁别绪的氛围中,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相关图片:《荆轲刺秦王》、《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游子吟》、《蝶恋花》《江城子》……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血脉之情、知音之声往往就在这别离声中凄凄惨惨戚戚。今天,我们就来目睹一场“骤雨初歇”后的情人之别——《雨霖铃》(出示标题,板书)
(二) 词牌、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词牌虽然只是规定了词的形式格律,与内容没有直接联系,但《雨霖铃》词牌的来历却与该词在感情基调上有一定的共鸣之处,对词牌的介绍,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者的感情。教师用故事性的语言介绍柳永的传奇经历,激起学生的好奇之心。强调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三) 四读课文,整体感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加之宋词这种文体本是用来配乐歌唱,抒发感情的。所以,几番诵读更能领会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情感。
1.播放配乐朗诵,学生跟随默读。
听读提示:首先要注意词的感情基调,朗诵者的语气语调、停顿处重音位臵。
2.教师以幻灯片出示疑难字词,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词句,自由诵读。 寒蝉:初秋乍寒时的蝉,偶而自鸣,但短促无力,至深秋则噤。
都门:指汴京门外。
帐饮:是说搭起帐篷请行人吃酒,古人离别饯行离不开酒。
无绪:毫无心思。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
无绪:古,没有心思。今,没有头绪。
念去去:想到将来……
应是:即便是。
3 .学生代表范读,男女生各自请出一位代表,学生进行评论交流并整体把握感情基调(讨论得出哀婉,悲伤,凄清的感情基调)。
4.内容的整体把握:出示图片,鼓励学生结合朗诵所得概括上、下片的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生动形象地叙述出画片的内容,以此检测学生的直观感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参与到诗词交流中来。
5、教师出示幻灯片总结该词的内容结构,引出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四)揣摩鉴赏重点文句,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和文章感情。
主线:诗缘情,文学作品的抒情表达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鉴赏文学作品,不能断章取义,但如果截取的是重点语句,就能更简单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请在词中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离愁别绪的诗句!
重要句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提问:这句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提问:此句写景,那句中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种景物与词人的离愁别绪有何联系?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提问:此句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提问:看似寻常的两句词,何以冠以“千古俊句”?改为“今霄梦醒何处”如何?改为“ 今宵酒醒何处,芳草地晓风残月”如何? 改为“杨柳岸,凄风冷月”如何?
目的:这四个问题的设计重在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景中寓情的,词人所选景物与表情达意之间有何联系。解决此问题,要对意象进行分析,依托于常识和已学诗歌,教师出示与意象相关的幻灯片,旁征博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把握意境体诗情。
(五)总结风格
教师概括本词的内容,总结婉约派诗歌的风格,学生揣测豪放派诗歌的特点。
(六)作业布臵
1、课后作业:反馈练习
反复诵读《雨霖铃》直至背诵。运用课堂中所学,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简单鉴赏下面这首词《蝶恋花》。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
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借景抒情的诗词往往是上片重在写景,但景中有情;下片重在抒情,但情中有景。上片的写景往往在创设出一种氛围,为下片的抒情作铺垫。
2、课外实践:
收集古代诗歌中的一些特殊意象,例如“酒”“梅”“梧桐”等。
六、说板书 (内容、结构及表达技巧的完全诠释)
雨霖铃 柳永
离别之前:寒蝉、长亭、骤雨、都门 ——→勾勒环境
离别之时:伤离别 ——→ 描写情态情景交融
烟波、暮霭、楚天(实写)
离别之后:羁旅之愁—— ——→刻画心理 虚实相生
杨柳、晓风、残月(虚写)
此板书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学生能直观地把握本词的内容、结构、艺术手法,这样的设计能增强教学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附2:完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