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银河》说课稿
《问银河》说课稿1一、说教材:
《问银河》是小学苏教版第四册中的一首文学性很强的儿童诗,描写了少年儿童在天气晴朗的夜晚,仰望银河引发许多瑰奇想象,提出了一连串富有意趣的问题。全诗四个小节都以提问题的方式抒发小作者看银河的感想.整首诗不但体现了儿童天真、善良、亲和大自然的天性,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作者向银河提出了哪些问题。
能力目标:感情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志向。
根据以上目标,将全课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
本课的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作者对银河的想象,感受童真。
2、认识课文中的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大胆展开想像。
二、设计理念及教学方法:
树立大语文观,从课外引向课内,再从课内引向课外,变课堂为交流会,为展示台。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诗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理解诗意,感受意境,更是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颂读诗歌、编写诗歌的兴趣。由此制定了以下教法:
1、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2、 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相关的网页,让学生通过浏览,了解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于:把课读通,把字写好。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小朋友们,还记得识字六中我们认识的小丁丁吗?这天,天气真热啊,一吃完晚饭,小丁丁和爷爷奶奶就来到院子里乘凉,小丁丁仰望星空,想着爷爷讲过的银河,不禁好奇起来,他好奇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范读课文,揭示课题
1、 老师感情朗读课文。
2、 揭示课题
小丁丁课真会想象啊,这就是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问银河》。
3、 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个体自读,要求将课文读通顺。
2、 出示生字新词,检查是否读准。
3、 指名个别逐段朗读,检查个体朗读情况。
4、 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积累词语
1、 出示要求掌握的四个生字:轮、郎、相、拦
2、 开火车认识新字
3、 观察字型,交流识记方法
4、 指导写字
5、 交流组词,随机板书并朗读词语
6、 学生作业,师巡回检查指导
第二课时
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于:1、理解语言,感情朗读
2、大胆创想,续编课文
3、识字背诵,积累语言
一、 深入阅读,体验情感
1、 提问导入:小丁丁对银河充满了好奇,仔细读读课文,丁丁在好奇些什么?
2、 自由朗读课文
这一过程的设计理念是:【本诗采用猜想提问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老师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读,逐渐丰富意象,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帮助学生进入诗歌境界。】
3、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A/抓住“清澈”感受银河的美,体会戏水的快乐。
B/感情朗读第一
4、 学习第二小节。
(1) 借助网页了解“宽阔的河道”、“客轮”“伸着大鼻子的货船”、“航标灯”
(2) 交流认识
(3) 指导朗读。
5、 学习课文第三、四小节
(1) 网页浏览,了解“宽广的河面”“雄文的斜拉桥”、“拦河大坝”“葛洲坝发电站”
(2) 交流看后感想
(3) 感情朗读课文
6、 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课文。
(3)感情朗读这一段。
这一过程的设计理念【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尤其是理解、鉴赏课文时。课堂上,老师应充分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因此,课堂上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内容,通过浏览网页自主学习,交流感知语言。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语感。】
二、 熟读课文,积累语言
1、 分组朗读课文
2、 自由背诵课文
三、 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1、 出示生字:坝、宇、宙,交流识记方法
2、 选择组词
3、 指导写字
4、 学生作业
《问银河》说课稿2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最后一篇课文,题目是《问银河》。这是一首散文诗,描写了少年儿童在天气晴朗的夜晚,仰望银河引发的许多瑰奇想象,提出了一连串富有意趣的问题,反映了孩子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志向。
根据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通过听、说、读、写学会本课生字。
3、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志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说教法
依据本课课文篇幅较短,课文内容比较通俗易懂,以杨再隋教授在《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出的“语文本体现”和”学生主体观”为指导,想办法引导学生“到课文中走一个来回”,同时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充分而有效地读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过程做到动静有节,疏密有致,训练有序。
“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收到好的学习效果。根据本课特征,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一学、画一画、议一议,以自主与合作学习结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俗话说:“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多么重要。本课内容语言流畅,童趣性强,琅琅上口,还配有精美的插图,能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进入诗的意境。因而本文采取读与说结合的学法,让学生读出对大 ……此处隐藏4282个字……它是一个什么字呢?(形声字)那么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我们还能又快又准的记住哪些字?(鳅,鲤,螺等)
4)同学们真了不起,那老师出一个谜语,你来猜一猜,是黑板上的哪个字呢?一条虫子累了,钻进了硬売里?(螺)
随机学习“硬、壳”:
我们来看这个“硬”字,什么旁,那赶快看看我们周围哪些物体是硬的?(举例说明)那硬的反义词又是什么呢?(软);壳:①认识“士字头”。它是一个多音字,指坚硬的外皮,ke,生活中都有什么是有硬壳的?(鸡蛋壳,硬壳,贝壳,)另一个读音念qiao,组地壳③齐声读两遍
说的这么起劲,还是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吧!
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图片(课件展示虾、泥鳅、鲤鱼、田螺)。对于这些 小动物,书里是怎么样形容的呢。课件出示:( )的小虾 ( )的泥鳅( )的小鲤鱼 ( )的田螺
1)、完成“洞、摇”的教学
①洞:看到这个字你就知道它跟什么有关?为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带“氵”的字?
②摇:做动作,再组几个词。
师:这些词用的真好,一下子就把小动物活灵活现的样子展示在我们面前,所以我们小朋友以后在写句子时,千万不要忘了多点修饰,文章才能更加生动,可银河中有没有小虾,泥鳅、小鲤鱼和田螺呢?那为什么小朋友还要这么问呢?(预设小朋友好奇)你好奇吗?你能用好奇的语气读一读这一节吗?
7、真不错,谁能带着这样的语气接着读最后一个问题?(你那里。。。。。一边唱歌)
学习划:多音字,读音、组词,说话。齐读。银河里能不能一边划船,一边唱歌,你能不能用一边,一边来问问银河?
8、学习最后一节
小朋友们多好奇啊,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看文中最后的一处是“……”,表示的是什么呢?两个小朋友的向银河问的问题结束了吗?那应该带着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再读一遍!老师听你们读到这,就非常的喜欢这个提问题的小朋友 ,你知道为什么吗?(有礼貌,用礼貌用语)我们在生活中请求别人,应该怎样做呢?
三、巩固练习
1、那现在老师要请求你们做一件事,好吗?请看一下大屏幕,自己试着读一读,遇到读不准的字,想办法解决掉。
2、同学们表现真不错,银河里的星星看到了你们的表现,非常想和你们交朋友,可是每个星星后面都有一个词语,只要你准确的读出来,就可以带他回家啦!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字宝宝都被你们带跑了,可美丽的银河还在向你们招着手,文中小朋友问了银河那么多问题,你们有问题要问银河吗?
课件(“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那里有没有___?有没有___?”)小组里试着说一说,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师:同学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样都这么爱开动脑筋提问题,这点值得表扬。相信再读这篇课文,一定会带给我们全新的感受,现在让我们大声地读一读课文,把你们的好奇,你们的疑问,你们的向往都读给大家听吧!
五、总结
同学们读得真好,向银河问了这么多的问题,其实银河里有一千多亿颗星星,被人类发现认识的还很少很少。银河、星空、宇宙的奥秘太多太多了,让我们从现在起,珍惜每一天,努力每一天,长大后揭开更多的宇宙奥秘。
《问银河》说课稿6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问银河》是苏教版第四册第八组的一篇散文诗,这首诗描写了少年儿童在天气晴朗的夜晚,仰望银河引发许多想象,提出了一连串富有意思、趣味的问题,反映了孩子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志向。
全诗五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一到四自然段以问银河的形式表达了孩子们仰望银河时所产生的丰富想象。在孩子们的心中,大概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江河”相通,所以问的问题大多与“河”密切相关。如:你那儿有鱼儿和水草吗?你那儿有客轮和货轮吗等。而且这些问题由小及大,由近到远,表达十分清晰,有条有理。第五自然段写孩子们还有许多许多的问题要问,立志长大以后架着宇宙飞船去银河做客。
这首诗在语言表达上特点也很鲜明,每段以问句形式出现,每次提两个问题,这样连贯而下,节奏分明,富有韵律。读来朗朗上口。但是,由于学生积累的知识有限,对于斜拉桥、拦河大坝、葛洲坝发电站等不是十分了解、熟悉,因此在课上让他们通过看图、交流各种方式了解,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轮、郎、相、拦、坝、宇宙”,能理解“清澈、雄伟等”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
2、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3、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志向。
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宇宙的神奇与奥秘。
三、教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紧紧抓住阅读和写字相结合。初读课文时,重点解决字音,讲读课文时,相机解决一些生字,解决一些字义的理解。讲读完课文后,解决书写。由于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在教学中,我以朗读为主线,使用设问、点拨、议论、填空练习等方法,指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同时注意形式多样,尽可能让人人参与。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境激趣——选读探究——升华情感——分层巩固练习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小朋友们,夏天来了,你们在晴朗的夜晚仰望天空会看到些什么?(月亮和星星)(边说边课件出示月亮、许多的星星)这么多的星星在天空中组成了一条银光闪闪的绸带,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潺潺流动的河,人们就给它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银河(板书:银河)。-有两位小朋友也同你们一样,在夏夜看银河,看着看着,他们觉得有很多问题想问银河,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们问了些什么?(板书:问)
(二)选读探究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先自己读课文,初步解决字音,而后在此基础上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三)升华情感
引导学生分段落学习课文,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看看那两位小朋友看着银河问了什么问题?并指导读好问句。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斜拉桥、拦河大坝”等设施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画面展示给学生看,使孩子们获得直接的信息。在学习了课文相关段落后,让孩子们把自己问银河的问题用课文段落的形式来练说,与同学们交流。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四)巩固练习
学完这课,我设计了可由孩子们自主选择的作业。他们有的背背课文,有的画画文中提到的斜拉桥、拦河大坝、葛洲坝水电站、货轮等,有的写写想问问银河什么。这样,既注重了跨学科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也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