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说课稿

【推荐】说课稿集合7篇

时间:2021-10-03 22:06:29 收藏本文
【推荐】说课稿集合7篇

【推荐】说课稿集合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以拟人化的手法记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伐树毁林的危害,说明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小云雀想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全文共15个自然段,按照云雀飞行的地点可分四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写人们伐树毁林,森林变成沙漠。

第二段(第5—10自然段):写人们伐树毁林,河水泛滥成灾。

第三段(第11—13自然段):写森林是个巨大的空调器。

第四段(第14—15自然段):写把沙漠变成绿洲是云雀的心愿。

本文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语言通俗流畅,富有儿童情趣,是适合学生朗读的好材料。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篇课文在第六单元,本单元以“环保”为主题,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编者将这篇课文作为第三篇课文安排在第六单元里,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前两篇课文的基础上,再通过本课的学习,更深入地感受森林的重要性,认识伐树毁林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3、课时安排

本课共用三课时。第一课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认读生字,划分段落,学习第四段。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一、二、三段。第三课时,练习有条理说说“森林为什么实在太重要了?”并写下来,识记生字,指导写字。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

4、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单元重点、本课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理解课文内容,能从课文内容中懂得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体会人类植树造林的美好心愿,增强环保意识。

5、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内容是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句话展开的,课文不论是写伐树毁林森林变沙漠,河水泛滥成灾,还是写森林是个大水库,是个巨大的空调器,都是为了突出森林的重要性。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了解森林的重要性。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理解“森林是大水库,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比较困难,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6、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几篇和环保有关的课文:如《走我们一起植树》、《特殊的丧礼》、《沙漠中的绿洲》等。对于环保知识已了解不少,这是顺利完成本课教学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四年级学生阅历浅,对本文中涉及环保的科学道理较难理解,根据这些实际,在教学时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法

1、朗读教学法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只有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本文是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的,语言生动有趣,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2、情境教学法

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这样往往比教师单一的讲解更深刻。

在本文教学中,我以语言描绘、图画展现、表演体验等不同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课文内容。

四、说学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只有深入文本和文本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对话,才能深刻领悟课文内容。因此,本节课我通过学生用读读、圈圈、议议的方法,以读悟语,以读促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新,设疑激趣

教学的开始,我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说说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略)

紧接着,我通过“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这一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这样的导入,不但能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更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习自觉性,激发学习热情。

(二)精读课文,感受森林的重要性

1、创设情境,感受伐树毁林的危害

一开始,我以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同学们,想当环保小专家吗?课文有两个地方写了伐树毁林的危害,老师现在带你们去看看,看看谁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汇报给老师。”接着多媒体展示沙漠和大河景象,学生观看后,我请一位同学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环保小专家,让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板书:(略)

然后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有关段落(第3和第5自然段),“看到此情此景,小云雀和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能读出来吗?”先让学生练读对话,教师加以点拨,最后引导学生扮一扮,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演读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以上教学环节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伐树毁林的危害,并让他们自由选择伙伴表演,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精读品味,感受大水库、空调器的作用

这一环节中,我先激发学生:“森林带给人类许多的恩惠,同学们想享受吗?”让学生自由读读有关段落(第10和第13自然段)。并谈谈读后感受,接着引导学生品读,你能把你的喜悦之情读出来吗?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大水库和空调器的神奇作用,我是这样引导的“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和空调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理由说明吗?”让学生读读、圈圈、议议,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略)

并趁热打铁让学生谈谈森林还有哪些作用,最后引导学生再感情朗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上环节中,我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多次深入文本和文本反复对话,在反复朗读过程中,领悟到大水库和空调器的神奇,从而对森林升腾起保护之情。这样,自然而然就突破课文重点、难点。

(三)总结深化,拓展延伸

1、读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

2、学了这篇课文,今后如果看见有人伐树毁林,你怎么做呢?

3、我们还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呢?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突出文章中心,我的板书力求达到这样的效果。

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早上好 ……此处隐藏11179个字……以,我采用开门见山的直接导入方法,让学生读导读中的一段话,找出向我们提出了哪三个问题,使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从而做到学习不盲目。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学生很快的走进文本。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五年级要求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所以此环节,让学生围绕“课文是从那几方面向我们介绍松鼠的。”这一问题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默读时给学生一定的默读时间,让他们有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做到读有实效性。通过学生充分的读课文,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一边读书,一边汇报。抓住问题的主线,使学生整体把握文章。

(四)自主阅读,体会喜爱之情

此环节教学,让学生自由的读课文,圈画出作者对小松鼠喜爱的语句。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教学时,我把介绍松鼠外形特点和搭窝过程两个内容作为重点,多媒体出示内容和松鼠图片,使学生通过看图,理解帽缨形的尾巴的样子。此时再一次读书,使学生对课文已经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教师的点拨,鼓励,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

(五)再读课文,感悟写法

小学生边读边思考:《鲸》这篇课文和《松鼠》这一课比较一下,看看这两课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学生汇报时可以从说明的角度(内容)、表达方法、语言风格三方面进行比较。此问题是三个大问题中比较难理解的一个,所以,教学此环节时,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集思广益,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小组力量,使问题迎刃而解。

(六)拓展延伸

小松鼠非常可爱,相信大家都很喜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小松鼠?也可以把你眼中的小松鼠话出来,给大家10分钟时间,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七)小结作业

小结:小动物非常可爱,我们都非常喜欢,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护它们,不能伤害它们。

作业:请同学们学习本文的写法,生动而有条理地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小动物。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乳牙,拜拜》是幼儿园健康领域大班的一节活动。《纲要》指出,要把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幼儿园工作的首位。《乳牙,拜拜》通过应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述了乳牙和恒牙的对话,从而帮助幼儿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活动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性。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幼儿还可以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掌握保护牙齿的方法,并且深刻地体验活动所带来的愉悦感、满足感和成就感。

根据以上对于教材地位与作用的分析,在新纲要的指导下,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第一,认知目标:了解换牙过程,知道换牙时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刷牙,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第三,情感目标:感受换牙期所带来的成长的喜悦和烦恼。

根据以上对于教材的分析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了解换牙过程,知道换牙时要注意的问题。

难点:能够正确刷牙,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为了更好地展开活动,接下来我将对幼儿情况进行分析:

二、说幼儿情况

大班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但是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也开始萌芽。这一阶段的幼儿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好学好问,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同时,也能够通过同伴间的合作完成更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享受成功的满足。幼儿在中班已经学过认识牙齿,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本节课采用了游戏化教学的形式,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去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说活动方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将采用游戏法以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谈话法去引导幼儿积极表达;观察法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积累感性经验。为幼儿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做中学,在学中享受乐趣。

四、说活动准备

基于大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本活动将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活动内容。根据这一特点,我将准备一些教学挂图、牙齿模型、情景图片,为掌握保护牙齿的方法做好铺垫。

以上对于教材和幼儿的分析都是为我活动过程的设计做铺垫的,因此接下来我将说说我的活动过程。

五、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会分为三个环节进行。

(一)故事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精彩的导入往往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因此,我采用了“故事导入”的方式,首先讲述“乳牙和恒牙”对话的小故事,在故事中,通过适当的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利用牙齿模型,认识乳牙和恒牙

首先,我将利用牙齿模型,引导幼儿观察乳牙和恒牙,对乳牙和恒牙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并鼓励幼儿大胆说出乳牙和恒牙的区别。在幼儿表达之后,我会进行总结,乳牙比较小,一共有20颗;恒牙比较大,一共有21颗。这一设计形式生动直观,符合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规律。在幼儿认识了乳牙和恒牙后,我会继续牵引着幼儿的思维,对幼儿提出如下问题:我们认识了乳牙和恒牙,听到了乳牙和恒牙的悄悄话,那么第二天青青会遇到什么问题?

(三)交流讨论,分享换牙经历

我会通过问题:我们班上哪位小朋友已经换过牙了?请告诉同伴你换牙时的心情。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历大胆表达,分享自己第一次掉牙的感受。之后我也会做出小结,告诉幼儿换牙是件很自豪的事情,换牙的时候,不要害怕也不要紧张,因为换牙是一件成长的大事情。通过以上两个活动,我本次活动的重点也就顺利完成了。让幼儿在自己的思考,以及讨论过程中,基本能够形成关于换牙的基本认识。

(四)情境判断,掌握保护牙齿的正确方法

接下来,我会紧紧抓住这一点,马上开展活动“情景判断”,通过幼儿自己对于正确和错误对待牙齿的情景进行判断,幼儿形成了保护牙齿的正确方法。

(五)学习儿歌,爱护牙齿

最后,我会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我会这样引导幼儿:“小朋友们已经知道怎样正确对待牙齿,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保护牙齿的小儿歌。”在儿歌的学习中,幼儿能够巩固升华本次活动的知识。好的活动不仅仅体现在活动的基本部分,也需要在结束的时候能够保持知识和活动的完整性。因此,我采用了小结的方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能力、习惯的培养,活动延伸不可或缺。所以在活动的最后,我将鼓励幼儿把学会的《爱牙歌》,回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从而实现家园共育。

《【推荐】说课稿集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