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教学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程教学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程教学总结1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前,教师不论将教学环节设计得多么完美,在教学过程中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也就是说悬疑和不确定性成为现代课堂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根据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教学情形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教育机智、合理地组织课堂,把握好源于生活的“意外”,让课堂成为学生解决生活问题,接受生活教育的重要阵地,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精彩,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教授了三年级学段的《换个角度想一想》一课后,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源于生活的“意外”,使我获得了一些启示。
在新课开始阶段,一位正在不停地使劲地咬塑料垫板的女同学进入了我的视线,看到此情形我走到女孩面前严肃地说:“都上课五分钟了,你还这样,真不知道难看,把垫板拿过来”。然后,我把垫板狠狠地扔到了讲桌上。这时的她用一种让人无法理解的眼神使劲地看了我一下。这时侯有的同学把埋怨的目光投向她。我没再理她,整顿好纪律后继续上课。
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学会宽容、欣赏他人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于是我首先呈现了两个事例:
1、小华因为正在看电视,没有答应与两个同学一起顽皮筋,而引发冲突的事;
2、小刚想帮助母亲下岗、父亲病休在家的李勇而遭到拒绝的事。然后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双方交换角色、相互体验得出应该怎样多角度地、特别是从对方的角度体察他人的心情、感受,尊重他人的选择与人格。最后得出看人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效果不同,我们必须多考虑他人的想法与感受,我们的生活就会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才会处处充满阳光的结论。正当同学们兴致高昂地做着分析时,忽然,我想到新课开始时发生的事例,何不借此让大家做一个评析,达到即教育她改掉这些既不讲卫生、又对课堂造成不良影响的毛病,又能了解她的真实想法,达到互相沟通,相互理解的目的呢?于是我看看刚才的那个女孩,说:“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分析得出从别人情感和想法的角度去看人、看事,就会有意外的发现,那么你们对咱们班刚上课时发生的那件事情怎么看?”(指的是学生咬垫板,我发脾气的事)
有的同学说:老师是为她好,让她改正不好的习惯,努力学习。有的学生说:希望她以后遵守纪律,别再影响同学们上课……
此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安老师,您别说了,自从她妈妈死了以后,她就形成了这个毛病,她妈妈还是让人家害死的,所以她非常地伤心,您就别说她了。”
听到这位同学的话,我非常震惊。突然间我感觉好像时空在我身边停住了脚步,眼前飞速的闪现新课开始时她咬塑料垫板的情景。而此时我已听到她让人难受的哭泣声,原来她咬塑料垫板,是源于她难过的生活经历──一个十岁孩子不应该承担的生活阅历,她是在用这种不为人知的形式发泄她内心的愤恨。而我作为一名教师从开始就没有觉察到,是我错怪了她,以为她在故意捣乱。如果开始时,就能多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她的生活,我就不会用生硬的口气批评她,并强行地抢下塑料垫板。此时,我感觉到我已经伤害了她,我的嗓子好像被什么堵住了似的,因为毕竟她才十岁就要承受如此大的打击和磨难呀。我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十分愧疚。
不过,我转念一想,生活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无法改变现状,我们只能改变对待生活的态度,我现在必须帮助她鼓起生活的勇气,来面对过去、现在、将来。于是我用亲切的语气说:“孩子,你愿意把你的情况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吗?”(此时的她已泣不成声)另外一个与她关系非常要好的学生说出了事情的大致原委。原来该生的父亲与第三者把她的母亲用极其狠毒的手段害死了。自从她知道了妈妈死亡的原因后,常常做噩梦,并时时有反常的行为举动。了解到这些,我走到这个“受伤”的孩子面前,俯下身子并用手抚摩着她的头说:“孩子对不起,如果说刚才我伤害到你,请原谅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从要求你的角度希望你遵守课堂纪律,和同学们一起把我们的这堂课上好,因为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尽的职责,我并没有了解到你有难言的地方。如果你愿意,我们交个朋友,以后有什么事情我愿意和你一起分担好吗?”听到我这些真诚的话语,她趴着头微微地抬了起来,点了点头,哭泣的声音也小了许多,而此时课堂气氛异常,大家都被这源于生活的“意外”震惊了,有的惊讶、有的疑惑、有的愤慨。我接着说:“孩子们,通过刚才的事例,不难看出我们看问题、想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分析,去领悟,才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今天老师没有全面地了解这位同学的情况,错怪了她。”我走到她面前,诚恳地说:“但是,老师代表全班的同学谢谢你,因为是你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换个角度想一想”的真正含义。如果你愿意,我们(包括所有的同学)都将成为你忠实的朋友。如果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我们是能帮你解决的。”
接着我提议:我们能不能帮她?
同学们各个激情高昂,纷纷帮她想办法、出主意,她使劲地点了点头。最后我说:我也会记住今天大家给我的帮助,在此,我谢谢大家。我向着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教室里响起了掌声。我如释重负,好像浑身轻松了许多,就像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使命。这时,我与泪眼朦胧的她目光碰撞在一起,我看到此时的她脸上写满了信任、理解与感动。可以看出是我们的真情感染了她,她慢慢地抬起了头,直起了身子……
实践证明: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绪体验;新课程应成为“体验课程”,教师和学生应是实实在在的体验者、感受者、领悟者、思考者;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真正地认识到新课程的教学特别要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需要,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困惑,诉说自己生活中的苦、辣、酸、甜,从而让学生获得被尊重和理解的感觉。教师不能只凭自己的经验来诠释学生的生活内容,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出现在孩子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生活内容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常有发生。对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的很难承受,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学生的生活为本源,善于捕捉和利用“生成性资源”,利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巧妙地解决学生生活中的“意外”,让课堂成为学生解决生活问题,接受生活教育的重要阵地。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出无穷的生命的活力。正如钟启泉教授说的那样:“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 ……此处隐藏15756个字……,但敢于想像和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是好的,也是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因此,我作为教师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正确对待“良性争论”,多给学生创造争论、讨论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大胆探索,求真、求新。
二、在课堂环境上的创新
音乐教育应该是艺术的`、审美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来感知音响,认识音乐,获得审美满足,得到自我发展,这就需要营造创新课堂环境。
新教材的第一课是《有趣的声音世界》。如何能吸引学生呢?课前我思前想后,决定采用引导、启发、联想、实践的方式,给学生一个空间和自由表现的环境。首先让学生模仿打雷、雨滴、打呼喀等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声音,这样孩子们平时无意识所积累音响一下子涌现出来,情绪也随之调动起来。他们模仿自行车铃声、敲门声、妈妈切菜的声音等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有意创设的这个情境,给了学生一个广泛的想像空间,使他们加深了对有趣的声音世界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
再如《大雨和小雨》这一课,为了使学生从头至尾始终融入一种情境化的音乐学习之中,我运用图画、语言等要素设置了这样一个教学环境。先在黑板上画几条白云,然后徐成一片乌云,接着再点上几个雨点,最后画地上长出了许多嫩芽。在画的过程中,伴着与学生自然亲切的对话,再伴着生动的语言;“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忽然,天变了脸,白云变成乌云,噢,打雷了,下雨了,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下下停停,停停下下,地下的种子迫不及待地钻出小脑袋,来看这美妙的春的世界,你听,‘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淅沥沥’,不断地下着”。
创设合作的环境,使孩子融入群体,淡化自我,这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使他们在群体中处理好个人、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小就树立群体意识,这正是培养一代新人应十分注意的问题。
在课堂中,我改变了旧式一节课一个队形的旧俗。让学生在课堂中随着教学的发展,有时围成圆圈,有时分组,有时呈马啼形,让学生在动中保持一种新鲜感,这个变化过程需要大家互相配合,是一个合作过程。有时为歌曲选配打击乐器时,没有硬性指定,而是让学生分组,各组成员相互讨论,每组共同选择合适的乐器,并共同写出三节奏型,最后合奏。通过合作,使孩子们把乐曲要求统一起来,取得了活跃、丰满的视听效果,把整个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实践证明,通过合作,能使孩子们反应迅速,灵活多变;通过合作,使儿童了解合作中个体服从群体的关系,同时在合作中及他们体验着同一种情感共鸣。
三、在评价方式上的改革
新裸程的评价是改变了原来课程所过分强调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我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打破了传统的评价方式,首先用“金星”奖励来促进他们发展,使学生关注着自己的学业成绩,只要学生在课堂中有一个“闪光点”,就给他们鼓励。其次是在小组合作、讨论、研究、学习以及展示中,让学生自己评价,引导学生互评,使他们知道如何做才是好的,才是最好的,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重学生的发展学习过程,而不是强调结果,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提高。
课程教学总结14本学期我担任的第二课堂是《室内设计》的教学。本学期教学成果显著,学生作品特别是创作的一些作品都非常出色。主要原因在于课程设置的系统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趣味增加压力减少,成就感明显提高,因而学习信心得极大的提升。具体介绍如下:
《室内设计》校本课程。室内设计是艺术设计中重要的一个种类,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非常大,且实用性非常强。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不过设计开始画效果图的时候有些枯燥,所以在辅导的时候更要注意鼓励式教学。主要辅导学生了解室内设计流行趋势,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室内设计效果图画法及简单创作。使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达到一定的设计基础。同时在较长时间的技法学习中,注意如何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修养。一边可以完成整体作品创作。
要注意在学习中,不同层次的学习同时进行,老师分别辅导。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讲解和示范结合的方法,对待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灵活教学,特别是对这些刚刚接触设计的学生,教师一定要细致讲解,耐心示范,二者并重。
另外,鼓励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按照他们的感觉去观察,肯定他们不同的'设计风格。让学生有足够的信心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最终使每个人获得进步,当然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很难掌握好专业的技法,但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同学们都能不同程度的了解简单的室内设计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己练习并不断提高,至少使我们的学生具备一双独特的眼睛,那就是用独特的方式去观察发现身边事物的美,并把这种美再应用的实际生活中,这也是艺术学习给同学们最大的益处。
课程教学总结15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一个学期行将结束。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任务。现在,期末复习工作也正顺利进行。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这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谈一谈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大力贯彻新课改精神。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使学生乐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本人尽量讲解做到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历史课的趣味化。历史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二、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积极参加科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本人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