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教学个人工作总结模板7篇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个人工作总结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篇1从20xx年9月14日来到佛山xx中学,到如今近两个月的时间,我在指导老师无私的帮助和指点下,学到了很多,无论是在化学教学还是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都受益匪浅。
一、化学教学工作
1、 听课;听课贯穿了整个教育实习,刚到xx中学的前两个星期,我们的活动以听课为主,我听了科组各位老师的课;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有幽默风趣的,有严谨认真的,有细心执教的,在不同的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不同的优点。刚开始以为听课听不到什么,真正的实践才是最重要的,后来慢慢发现,听课也是一种技术,学会听课也很重要。而且听课要听不同老师的课,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习惯和优点,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刚开始我总是很不愿意去听文科班的化学课,不太愿意听新老师的课,后来在队友的带领之下,我听了其他老师的课,才发现老师们都各有优点,文科班老师讲得非常细致,而新老师则讲得更有趣味性。后来,我慢慢喜欢上了听课,只要有化学课,我都一定会安排时间过去听课,只要有一点点收获,我就满足了,听课就非常值得了。在实习期间,我还听了高二、高三老师的课,不同的年级,讲课的方式也各有不同。高年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也更强,在文科班和理科班,对待化学学习的态度差别很大,而相对于高一高二,高三的知识容量则更大,听着老师信手拈来的例子,我忽然觉得,我们实习生在化学教学中是多么地稚嫩。
2、 备课;备课是整个化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细心细致的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一直觉得备课是一个持久战,第一次备物质的分类和分散系及其分类方法,简简单单的两个课时,我从暑假一直备课备到讲课的前一天,不断的修改,不断地完善。有时候甚至觉得这样的备课是不是太不值得了,直到后来用1,2天的时间备一节课就直接上课的效果对比一看,才发现,备课真的很重要。在前面物质的分类和胶体这节中,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备课,认真研究对比下载的课件,形成了自己认为最好的教学思路,完成了一节连贯通顺的课,并且通过多次试讲,把一节课游刃有余地讲完了。
而在后面离子反应那一节,由于备课时间不充分,没有把握好一节课的所有细节,没有多次试讲,导致在上课过程中,总是遗忘连接知识点的关键词关键句子,上完一节课下来,感觉只是把知识点讲完了,却没有讲透,不连贯。所以,要想游刃有余,上好一节精彩的化学课,必须严谨认真地备课,多研究不同的思路,形成自己最好的教案;在实习期间,考虑到备课的时间长,我们便决定由整个化学科组的实习生统一备课,在统一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各位实习生分配任务,完成不同课时的课件。而理想总是非常美好,现实总是非常残忍,由于课件不是自己亲自做的,在之后的试讲和上课中,总是记不住课件接下来的内容,没有办法完全衔接好知识,导致了知识的缺口,自己上课讲得也非常不流畅。这样的一次经验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踏踏实实地做课件,亲力亲为做课件,才能对课件有个深刻的印象,衔接好自己的教学思路。
3、 讲课;非常感谢xx中学的老师,特别是杨剑老师,在他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化学实习生得到了很多讲课的机会;在国庆放假之前,我们首先讲解了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这一节的习题课,第一次上课,虽然是评讲习题,但还是很紧张,在讲习题的过程中,有些计算自己都还不是很清晰,学生临时问到一些问题,一下子也反应不过来,也凸显出了自己的高中知识不够扎实熟练。
后来,国庆放假之后,我们正式开始讲新课,主要讲了必修一第二章的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第二节离子反应,两大课题都是高中的基础课题,物质的分类这节是学好高中化学的基本方法,而离子反应则贯穿了整个高中的知识,也是高中知识最重要的一部分原理,因此,讲好这两节对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非常重要。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还是顺利完成了这两节的教学任务。真正的教学课堂与微格教学确实区别很大,有时候,上完一节课的效果,不是取决于老师上得好不好,更重要的取决于学生有没有跟上老师的教学,因此,由于有学生的参与,才使得教学真正有意义,而要让知识的传递过程真正完成,是需要师生达到共鸣,不断地反馈与负反馈的。
在xx中学,我讲了将近30节课,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收获,在实习期间,我也努力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散系及其分类这一课时,我尝试了传统教学方法与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对比,离子反应的第二课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我尝试了使用多媒体课件与不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方法,离子反应的第三课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我尝试了探究性教学方法与验证性教学方法。每一次尝试都有新的收获,在与学生的不断交流过程中,有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4、 反思;教学反思也是实习教学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反思才会有进步。在实习期间,老师的要求下,每节课上完之后我都完成了教学反思,在不断的反思,不断地改进的过程中,我逐渐摸清楚了教学的方法,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的雏形。
二、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这一块,我做的工作并不多,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到了很多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懂得了有效管理班级的方法。
1、 公平、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 xx中学是一个全封闭式管理的中学,在这种条件下,宿舍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宿舍有宿舍的规定和要求,否则以扣分来惩示,作为班主任,最怕的就是见到自己班的学生被扣分,而要如何处理这些扣分问题,就是一个难点。不同的老师会根据不同的方法来惩罚学生,在这过程中,我感悟最深的一点就是要公平、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如果奖惩的标准不统一,必然造成同学的不服气,也会认为班主任有私心,会有所偏袒,久而久之,学生就不再听从班主任的工作安排,导致班主任工作无法进行下去。相反,公平、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能够在学生眼中树立大公无私的教师形象,让学生打从心理信服老师,这样,班主任工作也能顺利开展。
2、 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如今的高中生都很有想法,相比于服从教师的安排,他们更愿意自主管理自己,对于班级管理,学生也都有自己的想法,也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在管理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培养班委的管理能力,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以自己的已有经验作为借鉴,让学生多点参考。这样,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让班主任的工作减轻负担,也能培养部分班委的工作能力。
3、 创建班级文化氛围;一个班的班级文化是班风最重要的一部分 ……此处隐藏6781个字……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学说。再次掌握孔子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这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二、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引入门道的第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初一学生已了解与初中课文有关的一些故事。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努力做到。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勇气,还尝到了做小老师的滋味,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又如,巧设疑。“思维自惊奇而开始”。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三、直观教学是引入门道的最好方法之一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约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从思维特征看,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由于历史室的建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蔡伦燃起的理性之光至今光彩照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么,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呢?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教材提供了七幅图。《考古发现的我国汉纸的出土地点》告诉我们,我国不少地区在汉朝就懂得造纸。彩图《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证明了“我国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彩图《居延出土的汉代简册》我们看到没有纸之前人们用竹木简作书写材料。竹木简很笨重,《汉武帝时,文人东方所朔向皇帝上了一个奏本,竟用了3000片竹简,派了两个人才抬进宫去》。书写材料还有帛,但很贵,不能大量使用。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这就推动人们发明了造纸术。《蔡伦》是位改革家,在他之前,纸的质量比较差,产量也不高,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造纸的过程是复杂的,《汉代造纸图》以静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而教学录像“造纸术”片断,则以动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浸泡——蒸煮——碓料——打浆——抄纸——烘干。《造纸术传到世界各地的时间》我们看到,造纸术从我国先后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书写材料的面貌,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从而认识造纸术的发明是了不起的科学大事,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样运用直观的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还有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课的教学,直观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后目标,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四、加强学法指导是引入门道的关键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1、回答问题。
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
2、列大事年表。
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设计表格。
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4、编写课文提纲。
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课文,学生从阅读入手,分析重点难点,到综合提炼形成文字。不仅学会了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还懂得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会读一篇课文也就会读一本书。有人说“学习就是善于整理这本书里的全部家当。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脑子里。”学会编写课文提纲,也就是学会整理书中的有效信息,把这方法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行之有效。长大以后,还会处理所有的信息——社会的和生活的信息,从而获得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篇7各位主管、各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我是所的,现担任县城休闲业务一职,今天我反思的主题是“学会改变”。
在前段时间的盘价检查过程中,我负责的区域部分商品价格低于公司管控价格,经过领导的教育,我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样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损害了公司形象,而且造成市场上我公司产品价格混乱,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公司长期发展。
综合以上,我反思如下: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
1、改变从心态开始,我应该把心放平、放正,多和同事、主管沟通,以及行业中的销售人员,不要想当然的去认为,要学习参照公司现行标准,并严格按照公司现行标准进行价格定位。
2、改变从状态开始,不管昨天、今天、明天工作有什么问题,遇到什么,对自己来讲都是展新的一天,都是一个挑战,我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相信精神饱满和萎靡不振的状态下,做出的专案工作是截然不同的。
3、改变从态度开始,一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如果没有认真对待或不够重视,绝对是漏洞百出,是经不起考验的。那么我想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当接到一项工作时,不要急于下手,先理清思路,同主管沟通达成共识,然后再去完成,同时在完成过程中有不解的地方,要不断的与主管再进行沟通,以达成共识。避免出现劳心劳力、事倍功半,浪费主管的时间、浪费自己的时间,拖拉整个部门的工作进度。
以上是我的反思,请各位领导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