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计划

四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学计划锦集七篇

时间:2021-08-18 08:05:17 收藏本文
四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学计划锦集七篇

四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学计划锦集七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学计划,就是在准备做教学计划吧。那么教学计划要怎么写才能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学计划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学计划 篇1

  一、 学情分析:

学生思维活泼,想象丰富,接受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动手能力较强,上课气氛活泼,接受能力特强。同学们普遍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存在问题:

1、上课部分学生纪律不够严谨,注意力容易分散,没有做到静、齐、快。 2、部分学生作业习惯较差,男生比较突出,绘画水平差距太大。3、课前教学中双边教学开展一般,部分学生上美术课没有激情。

二、 本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以新课标的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人文精神,体现人文观念。

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力求学科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的结合,关注学生对美术的多角度体验和尝试。

注意学科之间的积累和联系,注意学科知识的综合,利用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使学科之间的综合效应更为融合和连通,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四、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1、 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5、教学手段生动有趣,运用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故事、游戏、音乐

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6、改革评价制度,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重视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7、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8、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和核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9、 利用宣传窗和美术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学计划 篇2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处在儿童学习绘画的‘‘过渡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儿童,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日渐丰富,观察能力逐步提高,而表现技能却难以跟上,引起学生心理矛盾。目前四年级学生已分化成两派,一派绘画表现力有所提高,信心大增,一派由于技法跟不上认识的提高,产生厌学情绪。

教材简析:

本教材由欣赏、绘画、工艺三部分组成。该实验教材是老教材的修改版,较原教材课时量减少了五课,删除一些教学内容近似的教材,降低了难度,增加工艺课比例。八册教材共计24课,其中欣赏课1节,约占4﹪;绘画课11节,约占44﹪;工艺课11节,约占44﹪。

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欣赏] 重点: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绘画] 重点:

1、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尝试笔墨表现技巧。

2、用线描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写生练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生方法。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工艺] 重点:

1、学习编织的基本方法,并用简单的材料纸条进行设计和制作。

2、利用挂历纸或彩纸制作剪贴手工作品,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点:

1、工具材料的准备。

2、 树立学生创造意识,学会举一反三。

教学措施:

处于儿童绘画“过渡期”儿童,是儿童美术学习兴趣取向的转折期。教师应注意引导,提出过高过急的要求,或过分相信儿童的天赋,任其发展,将导致儿童怕画或厌画的不良后果。

1. 加强绘画欣赏教学,重建学生绘画兴趣和信心。

2. 由浅入深,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由易到难,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4.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四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学计划 篇3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 ……此处隐藏1828个字……的视野,拓展知识面。

(二):中等生:

中等生数量约占全班人数的70%,这些同学对美术课学习兴趣浓厚,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还存在不少可塑之材,今后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这些学生还应加强直观演示教学,让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差等生:

差等生约占全班总人数的10%,通过以前的学习,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有所提高,但总的来说,这部分同学素质较为低下,老师不能歧视他们,要从日常的美术活动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并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加强直观演示教学,增强学好美术的自信心,端正学习态度,循序渐进,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美术知识,力争达到中等生水平。

三、教材分析:

A:本册教材为小学美术课本第七册。

内容包括:欣赏、彩画、手工制作、粘贴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知识面宽,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学到许多美术知识与基本技能。

(一)、欣赏课:

主要是要学生欣赏范画。主要学习欣赏新鲜的、有趣的画面,并以见闻为内容画记忆画,再者了解年画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二)、手工制作课:

主要是让学生运用瓜子壳、铅笔花粘贴漂亮的装饰画,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手工技能技巧。

(三)、绘画课:

主要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画画。目的是训练绘画想象力、创新力。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四)、水墨画:

主要是让学生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水墨知识进行制作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在结构上,以美术的形式语言集中划分单元,淡化不同类型之间的区别,再循序渐进的传授“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意象性的教学要求,兼顾了学生的发展。

B、教学策略:

根据教材特点,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如下措施。

1、首先,教师应树立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树立自信心,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

2、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因材施教,辅导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坚持实施愉快的教育,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4、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好优生优培工作,并且发挥优生的传、帮、带的作用。做好教师的得力助手。

5、鼓励学生积极进取,掌握好技能技巧,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6、鼓励学生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在生活中进行创造美。

C、教学研究的重点,难点:

(1)、手工制作的技能技巧。

(2)、泥塑的制作。

(3)、美术作品的欣赏。

D、教改专题:积极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力。

3、集体备课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

1

色彩的冷与暖

11

星座的联想

2

线条的动与静

12

窗外的景色

3

美术的节奏

13

我心中的未来

4

变一变

14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5

色彩的对比

15

梦幻之国

6

快乐的回忆

16

纸带穿编

7

登山游戏

17

电脑美术

8

校徽设计

18

会走的玩具

9

精美的邮票

19

我们的生日聚会

10

做年历

20

漫画与动物欣赏

四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学计划 篇7

一、教材重、难点

教材重点: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教材难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二、学情分析

(一)积极方面

1.学生思维活泼,想象丰富,接受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动手能力较强,上课气氛活泼,接受能力特强。

2.普遍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二)存在问题

1.由于人数较多,上课部分学生纪律不够严谨,注意力容易分散,没有做到静、齐、快。

2.部分学生作业习惯较差,男生比较突出,绘画水平差距太大。 3.课前教学中双边教学开展一般,部分学生上美术课没有激情。

三、教学任务和要求

以新课标的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人文精神,体现人文观念。

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力求学科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的结合,关注学生对美术的多角度体验和尝试。

注意学科之间的积累和联系,注意学科知识的综合,利用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使学科之间的综合效应更为融合和连通,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

四、 教学措施与方法

(一)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的联系,与学生生

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四)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五)运用电视、录像、范画、访问、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六)改革评价制度,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重视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八)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和核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九)利用宣传窗和美术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学计划锦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