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计划

有关教学计划6篇

时间:2021-08-12 03:05:22 收藏本文
有关教学计划6篇

有关教学计划6篇

光阴如水,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相信大家又在为写教学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计划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计划 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总的来看: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体能、语言表达、社会交往、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他们的身体状况与3—4岁幼儿相比有了明显不同,精力旺盛,爆发力强,对体育活动充满兴趣,他们喜爱游戏,游戏活动的水平更高了,他们好学多问。初步形成个性并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他们大都为独生子女,拥有充分的爱抚与关怀,较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缺乏兄弟之间的交往和亲情,使有的幼儿缺乏社会互动意识、不合群,自顾自,有独占习惯,同情心、责任感比较缺乏。

二、工作重点

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尝试,使幼儿通过活动得到满足,得到愉快的体验,并在活动中逐渐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注重区域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思考与尝试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融合,发掘各个活动区活动的教学潜能,注意活动材料的多领域经验的指向性。在游戏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变换和调整各类游戏材料,注意材料投放与幼儿发展水平的一致性与层次性,科学地评价与指导幼儿,使幼儿学会主动发现并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三、教育目标

语言领域:

1.倾听理解

(1).能听懂多重指令,并能按顺序行动。

(2).对生活中的语言、声调节奏敏感,能辨别不同的语言、声调、节奏所表达的含义(情绪、态度等)

(3).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意思。

2.表达交流

(1).愿意与不熟悉的人交谈。

(2).能清楚地讲述事情的前后经过,语言清楚完整。

(3).会用多种方式提出问题。

3.欣赏阅读

(1).能专注地阅读图书,知道画面与文字的对应关系,发展其对语言的敏感性,适当培养阅读兴趣和简单的文字认读规律。

(2).喜欢制作图书,发展连贯讲述和完整表达的能力。

数学领域:

学习1-50的加减,进一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具有初步的估算意识、正确书写阿拉伯数字1-50,培养其认真、正确、整洁的书写习惯。在日常生活游戏中,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等几何形体。认识人民币。运用标记等记录周围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

科学领域

1.帮助儿童了解不同环境中的动物植物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工作计划《大班下学班务计划》。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种植)。

2.让儿童获取有关季节、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能用不同形成表现四季的特征。

3.引导儿童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塔、交通、通讯工具等)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能够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并能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社会领域:

1、自信心培养

(1).热爱劳动,有责任心,在劳动过程中有始有终的做完每件事。

(2).愿意接受有难度的任务,尝试新活动

(3).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敢于不断尝试

2.人际交往

(1).主动带年幼的同伴共同游戏,体验大带小的快乐。

(2).愿意与众多的同伴合作游戏,有一定的坚持性。

(3).能友善的对待外国友人,礼貌地与他们交流。

3.行为规则

(1).会根据需要自己制定区域游戏的规则,并制作相应的提醒标记。

(2).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当发现不当的行为举止时,敢于劝阻。

健康领域:

1、身心保健

进餐时举止文明,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进一步了解身体的主要器官的重要功能和保护方法。

遵守规则,行为正确,有较强的自护能力。

合群、开朗,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并从中感到快乐。

正确认识自己,能较客观地评价自我。

2、体育锻炼

排队走步时较好地一对一保持对形,节奏一致。掌握更多走步方法,能独立想出新的走

步方法,进行长距离远足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弹跳力,有强烈地提高跳跃距离或跳跃高度的愿望。会跳短绳并尝试练

习合作跳长绳。能准确投掷动作,投准目标,提高手眼协调能力。能变换手臂动作走平衡木,掌握各种平衡动作。能在有间隔的物体上走。

美术领域:

1、兴趣与审美

能主动参与多种美术活动并能创造性的表现。

进一步欣赏作品的造型、彩色、构图,知道对称、均衡美,学习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美术作品。

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欣赏活动并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像。

2、绘画

进一步引导幼儿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不同技法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受,体验创造的乐趣。

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根据画面需要,恰当运用各种颜色,并学习色彩的调配,表现画面的深浅、冷暖关系。

幼儿能合理安排画面,主体突出,并注意均衡与对称的关系。

3、手工

学习用多种点状材料、线状材料拼贴或制作物象,表现一定的情节。

综合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技能来布置环境,制作教具、玩具、礼品、演出服饰、道具等,并注意装饰美丽。

音乐领域:

1、歌唱活动

积极地参与歌唱活动。能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歌唱,保持正确的唱歌姿势,较恰当地表现歌曲情感。

能基本独立地即兴编、即兴唱。

四、家长工作

1、向家长介绍班务工作计划,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更好的实施幼小衔接方案打下基础。

2、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3、每月定期填写好幼儿在园情况报告册

4、继续对新生家访、旧生约访,加强平时电话联系,主动及时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幼儿在 园内、园外的各种表现,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五、每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在园举行家长会

四月份

各个班举行家长开放日

五月份

各个班准备本班节目

六月份

开展“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

总之,我们希望本学期的工作能给孩子能好好学习在游戏教学中成长,我们将以积极的心态迎接 ……此处隐藏3087个字……

7、毕业联欢

教学计划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知道它们的一些特性,能正确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

2.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能画出底边上的高。

3.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等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能画出底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

三根小棒(其中两根长度相等),三角尺,两张长方形纸,剪刀;学生准备钉子板和橡皮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垂线。

(1)下面哪几组里两条直线垂直?为什么?

(2)过已知点画直线的垂线。(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画在练习

2.口答。

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有几条边和几个顶点?

二、教学新课

1.认识等腰三角形。

(1)围三角形。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三根小棒。比一比,其中有几根是长度相等的。

大家用这三根小棒围一个三角形。(同时指名学生上黑板摆)

提问:我们围成的这个三角形里,有几条边是相等的?

指出:这是个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2)比较三条边的长度。

再请同学们量一量课本第126页第二节下面的两个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度,再比一比每个三角形里三条边的长,看看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有什么共同特点。

(3)讨论后小结归纳。

大家想一想,刚才摆的三角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这里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又有什么特点,然后告诉老师:这几个三角形的相同的特点是什么?(板书:两条边相等)

概括:我们把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板书出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4)认识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126页第4节内容。

现在,老师画一个等腰三角形,请同学们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2.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跟老师一起来剪一个三角形。

按下列过程领学生剪三角形:

(对折)(画线)(剪下)(再对折)

①②⑧④⑤

剪成④时,提问: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为什么?要求每个学生一边指一边分别说“腰”、“底”、“顶角”、“底角”。

再对折成⑤,让学生指一指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提问:这两个底角的大小怎样?

(2)说一说下面哪几个是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是怎样的位置,只要有两条边相等,就是等的两条边就是它的腰。

面每个等腰三角形里哪两个角相等,为什么?

3.认识等边三角形。‘

(1)出示等边三角形。(投影仪投影)

现在我们先来量两条边,看看是不是相等。

提问:这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再量第三条边,看一看是多少厘米。

提问: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有什么特点?

指出: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相等。

请大家自己量一量第126页下面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看看它们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提问:这个三角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

刚才量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板书等)

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什么三角形呢?请大家到书上找一找,告诉老师。(板书出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追问:谁来说一说,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2)请同学们再拿一张纸,再跟老师一起来剪一个三角形。

按下列过程剪一个三角形:

你能看出这是什么三角形吗?

(3)请大家把自己剪出的一个等边三角形像第127页上面那样对折两次,你发现它的三个角有什么关系吗?(指名学生来说明。板书: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

如果不把这个三角形对折,你能看着黑板上这个等边三角形,用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的知识,说明三个角相等的关系吗?

追问:等边三角形除了三条边相等,还有什么特征?

4.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口答。

(2)“练--练”第2题。

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等腰三角形。

提问:你围出的为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3)练习二十四第7题。

请大家把刚才剪的等腰三角形对折成直角三角形,举起来给若师看一下。

提问:刚才对折出的折痕和等腰三角形的底垂直吗?为什么?

请大家把刚才剪的等边三角形对折成直角三角形。试一试,有几种折法。折好后举起来给老师看一看。

提问:每条折痕都和三角形的一条边有怎样的关系?

5.认识三角形的高。

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

(1)现在,从锐角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画一条垂线。(画图)

说明:这个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在图上板书: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在图上板书:底)

请同学们看课本127页,说一说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什么叫做三角形的底。

这个三角形还有几条高?可以怎样画出来。

指出:这个三角形有三条高。

(2)想一想,直角三角形的这个顶点(指一个锐角顶点)向对边作一条高,(手势指示)就是哪条线段?这条直角边就是这个三角形的什么?(板书:高)底是哪条边?(板书:底)

如果从直角的顶点向对边画一条高,应该怎样画?(老师用三角尺摆一摆,再指示一下)

追问:三角形的高和底有怎样的关系?

6.巩固练习。

小黑板出示“练一练”第3题。

请同学们在三角形图上写出哪条线段是高,哪条边是底。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三角形。(板书课题)谁来说一说,你这节课知道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等腰三角形有哪些特点?等边三角形呢?三角形的高和底有什么关系?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四第8题。

先让学生量一量,再口答说明。

2.练习二十四第9题。

让学生画在课本上,老师巡视指导。

3.教学思考题。

小黑板出示。

(1)指导学生先数角。先以最下面一边作始边,数一数几个角;接着以第二条边作始边,数一数几个角;再以第三条边作始边,数一数几个角。

提问:一共几个角?怎样算出来的?怎样数比较方便?

(2)请你数一数一共几个三角形。

提问:你觉得怎样数比较方便?

五、家庭作业

练习二十四第6题。

《有关教学计划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