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汇编九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篇1一、学情分析
在生物学习过程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共6章。内容上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三、教学目标
1、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学生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5、通过复习,争取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顺利通过会考,让更多的的学生能在会考中达到A标准或取得满分。
四、教学措施
1、熟透教材,精心备课,按照洋思教学模式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2、根据各章节教学进度适时安排练习或单元测验,并认真批改,着重解决普遍性问题。
3、尽量多安排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既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4、尽量多的关注学困生的问题。
五、进度安排
章、节课文活动课时
建议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
新的生命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受精过程
胚胎发育观察:人的生殖系统组成
观察:动物的卵子和精子2课时
第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
和青春期人的`生长发育
青春期发育
青春期卫生
讨论:青春期的性发育
1课时
第三节
人体概述人体系统的组成
人体系统的功能观察:人体的主要系统
实验: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
1课时
第九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5课时)
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
水和无机盐探究: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
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观察:食物中含有无机盐
3课时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消化系统的组成
食物的消化
营养物质的吸收调查:龋齿发生率
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观察:小肠结构
2课时
第三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我国的膳食指南
食品安全设计: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调查:食品安全1课时
第十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10课时)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输血和血型观察:人血涂片
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
实验:模拟“血型鉴定”
2课时
第二节
血液循环血管和心脏
心率和脉搏
人体的血液循环观察:心脏的结构
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4课时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运动
肺活量
实验:测量肺活量
2课时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运动
肺活量
实验:测量肺活量
2课时
第四节
人体内的
气体交换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1课时
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
供给人体能量的供给
体温讨论:人体通例量的供给
实习:测量体温
1课时
第十一章 人体内废物排入环境(3课时)
第一节
人体泌尿
系统的组成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观察:肾的结构
1课时
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讨论:尿液的形成
调查:居住地人粪尿的处理方法
2课时
第十二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7课时)
第一节
激素调节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甲状腺激素
胰岛素讨论: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
调查:糖尿病的发病率
1课时
第二节
神经调节脊髓和脑
反射和反射的类型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睡眠观察:脊髓的结构
实习:膝跳反射
实习:测定学习时间
调查:每天的睡眠时间
2课时
第三节
感知信息眠和视觉
耳和听觉
皮肤感觉调查:中学生近视的成因及对策
实习:听力测试
探究:手皮肤的触压觉
4课时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4课时)
第一节
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人口增长过来
环境问题严峻讨论: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2课时
第二节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人类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调查: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
探究: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
2课时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篇2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小组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 ……此处隐藏6300个字……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育科研观。教中要有科研意识,要边实验、
边研究,力争做一名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力争创造条件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
6、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组织好生物小组活动,能够对生物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七、具体措施
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培训。
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
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篇8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继续担任八年级(4)—(8)五个班的生物教学任务。经过一学期来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并取得较好的成绩。虽如此,但仍有极少数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高,故还需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生物的重视程度。这个学期要想办法继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教学质量有进一步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共6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三、教学目标
1、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学生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具体措施和方法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提高和创新。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五、进度安排
本学期总课时为30课时,每周2课时。
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共3章)
第一章 、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5节)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6节)
第三章 、 生物的进化 (4节)
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 (共3章)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3节)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2节)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3节) 会考复习安排:
七年级上册(包括第1、2、3单元)复习1周 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复习1周
八年级上册(包括第5、6单元)复习1周 八年级下册(第7、8单元)复习1周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篇91、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突破口,使生物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教学内容的设置:
全期教材共分6个章节,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与上一个学期相比,增加了观察与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3、科学探究活动的安排: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设计并安排好科学探究活动,是教材贯彻落实这一课程理念的关键之所在。在总结前三册经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大科学探究的力度。
从数量和类型上看,八年级下册共有探究活动28 个,有关探究活动的栏目类型包括: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模拟探究、调查、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
本册书共有“探究”(包括模拟探究)4个。与前三册相比,这些探究活动的设计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要求也较高。例如,关于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探究的问题由学生提出;用什么植物进行扦插也由学生自己决定;制订探究计划时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扦插的植物成活所需要的水分、土壤、温度等条件,还需要设计对照或对比实验,设置重复组等;实施探究计划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运用七年级所学知识,对扦插技条进行适当的照料,并坚持认真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需要自己设计表格进行记录,并得出合理的结论。考虑到学生在自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方面已经得到训练,教材在讨论探究思路这一环节不再像八年级上册那样提供模拟讨论的情景。
在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方面,除了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观察、实验、收集和分析资料等一般过程技能外,尤为侧重训练应用和评价的技能,包括证据和逻辑的运用、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对证据和假说进行评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和预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