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计划

高一下册物理教学计划

时间:2023-04-04 00:09:58 收藏本文
高一下册物理教学计划

高一下册物理教学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下册物理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下册物理教学计划1

【教材分析】

本节讲述功率的概念,功率公式的应用。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如果学生能懂得做功快慢表示的是能量转化的快慢,自然能感悟出功率实际上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要使学生确切地理解公式P=Fv的意义,要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会应用基本公式进行计算,对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有所理解。

瞬时功率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这是难点。学生往往认为,在某瞬时物体没有位移就没有做功问题,更谈不上功率了。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功率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这个难点就不易突破,因此,在前面讲清楚功率的物理意义很有必要,它是理解瞬时功率概念和物理意义的基础。

关于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与汽车的最大速率之间的关系,最好采用课后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以便通过分析汽车由开动到匀速行驶的物理过程,使学生养成分析物理过程的习惯,避免简单地套用公式。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率的定义及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定义

2、P=W/t,P=Fv的运用

㈡过程与方法

1、P=W/t通常指平均功率,Δt→0为瞬时功率

2、P=Fv,分析汽车的启动,注意知识的迁移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解功率的概念,并灵活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能够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工具】

投影仪、投影片、录相资料、CAI课件。

【教学过程】

㈠、新课导入

教师: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来做功,这与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功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身边生活寻找做功快慢的事例,并思考机械与人或畜力做功快慢的差异。)

预测学生所举事例可能有:

1、人上高楼(如8层楼)时,乘电梯比走路要快得多;

2、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

3、挖土机与人,要完成相同的挖土任务,人花的时间要长得多;

4、从水井里提水,使用抽水机比人工要快得多;

5、……

(列举生产、生活中发生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功率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无处不在,研究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物理现象,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悟物理规律研究的价值,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人们十分关注做功的多少。然而不同的机械或人,其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

(分析一些生产事例、工作场面,或展示一些做功快慢不同的图片。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通过多媒体手段更生动地展示这些画面和情景,使学生对做功快慢的情形有更为形象和具体的认识,从而为建立正确的“功率”概念打下良好基础。)

教师:在建筑工地上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把1t的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方式一:搬运工分批搬运,需时间3h

方式二:用一台起重机提升,需时1min

方式三:用另一台起重机提升,需时30s

上述三种情况下,把货物由地面运到三楼时,请思考以下问题:

1、用不同的方式,对货物所做的功是否相同?

2、所用时间不同,三种方式中做功的快慢是否相同?

结论:对重物所做的功相同,但所用时间不同,说明做功快慢不同。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关事例,形成初步共识:人们选用机械来做功时,不仅要考虑做功多少,还要考虑机械做功的快慢。如挖掘机做功比人快;大卡车比拖拉机做功快;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起重吊车比搬运工人做功快;抽水机比辘轳提水快,等等。研究做功的快慢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做功的快慢。)

教师:不同的机器或物体做功有快有慢,如何来衡量做功的快慢呢?请同学们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物体做功快慢?讨论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预测学生可能有以下认识:

1、选择相同时间,比较做功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就快;

2、选择做相同的功,比较做功的时间长短,时间长的,做功就慢;

3、类比“速度”的定义方法,用做功和完成这些功所花的时间的比值来定义“功率”;

4、……

(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可能有问题或不完整,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类比如“速度”、“加速度”概念的定义方法,体会比值法定义功率概念。)

㈡、新课推进

一、功率的含义

1.定义: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板书)

2.定义式:P=W/t(板书)

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板书)

4.单位:(板书)教师请一位同学正确地说出定义式中各个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或焦耳/秒(J/s)(板书)

W→功→单位:焦耳(J)

t→做功所用时间→单位:秒(s)

换算关系:1kw = 1000w?1w=1J/s(板书)

说明:用已知物理量的比值定义新的物理量,是建立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使用该方法能够进一步揭示和表述被探究对象的某些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像我们已经研究过的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定义的。

5. 功率是标量,功率表示做功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快慢。(板书)

6. 讨论与交流:

小实验:把一段粉笔放在书的封面上,打开书的封面形成一个斜面,并使粉笔开始下滑。请同学仔细分析一下,在下滑的过程中粉笔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些力做正功?哪些力做负功?哪些力不做功?如果斜面的倾角增大,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倾角增大时,功率是否也增大?

提示:

⑴比较不同倾角时的功率,应注意粉笔开始下滑处的高度应相同。讨论功率时须指明哪个力的功率。

⑵实验的分析讨论, ……此处隐藏6905个字……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2.学生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基础尚可,除对少部分同学可相应降低要求,只要求其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规律外,对大多物理生应定位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培养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等。

3.教法、学法分析:

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重知识和重概念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争取少讲、精练、多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实验的教学,加强物理综合知识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二、教育目标任务要求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及调整意见、体会教材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了解不同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2.要特别强调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对课堂例题与习题要精心筛选,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少、求活,强调例题与习题的教育教学因素,强调理解与运用。

3.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4.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归纳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有关规律,同时着重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实验能力,以及由实验结果归纳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5.结合所学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措施

1.严格执行教学处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质量。每周集体备课,先由上一周安排的每一节教学内容的主备人向全组明确本节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主要例题、课后作业、教学案等,然后由全组教师研讨、质疑、确认,形成共案。全组老师要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规范。

2.制定教学进度。在认真分析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确定课时安排。为实现给全体学生奠定一个扎实的物理基础提供合理的时间保证。必修1物理对于文科学生应突出文科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以便保证全年级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获得满意成绩。

3.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细化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要求,明确课时分配及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对每一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作更深入的分析、探讨,确立突破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各种课型的研究,尤其是探究课。

4.精选习题。针对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精心选择典型习题,做到知识点与习题的对应。分类编排课堂例题、课外巩固习题、小练检测题、章节复习题。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过程。

5.强化作业批改。通过作业批改督促学生端正课外学习的态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规范学生的答题。为课时目标的确定和分类教学指导提供依据。

6.加强学科组老师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听课、评课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精选习题过程中,选题与审题分工合作;对每一节课的重难点进行突破时集思广益。

7.充分开发教学资源。加强实验教学,能充分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利用身边资源开发有价值的小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认识。搜集多媒体素材,制作课件,提高教学容量与效果。

8.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立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表达能力;举行学科竞赛,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开设讲座,介绍物理学前沿与物理学家生平,让学生明白科学的价值和意义。

高一下册物理教学计划7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高一上期对学生的了解和高一上期期末统考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的基础知识不牢固,

从高一上期的学习情况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不到位而出现能力提升困难。

因此本学期教学过程中重双基工作。学生活泼,学学期学习中老师注意时刻督促,控制学生时间。

二、教材内容,教学主要任务和教学重难点:

1、教材内容:必修二(1-4章)

第一章:抛体运动 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2、教学主要任务:本期吸取上期经验教训,拟定两个主要任务:

一是让学生落实双基,着重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尽量少提升(可以给予部分学生提升练习);

二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中的'建模思想,强化学习物理情境--模型--规律---方程--求解五大步骤。

3、教学重难点:本书高考考察内容为前四章,且对第四章的考察分量与前三章总和相当,因此主要内容可分两部分:

一是曲线运动,

二是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难点为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的应用。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为主要考察点。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养成解物理题五步曲习惯。

2、完成年级分配的物理科班上线人数。

3、期末考试理科物理单科进邛崃前三。

四、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措施:

1、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仅争对少部分进行能力提升。

2、进一步强化物理学的建模思想,强调物理解题五步曲的应用。

3、高一物理教研组实行集体备课,落实五统一。

4、落实堂清、日清、周清、月清工作,特别是日清和周清工作,要求学生过关,迫学生练习过手。

五、教学时间分配:

周次时间内容课时

一2.25--3.3复习上期主要内容评讲期末试卷4

二3.4--3.101-1曲线运动;1-2运动的合成分解4

三3.11--3.17小船过河、绳物模型专题分析4

四3.18--3.241-3平抛运动规律及实验4

五3.25--3.31复习,第一次月考,阅评卷4

六4.1--4.72-1圆周运动2

七4.8--4.142-2向心力向心加速度;2-3实例应用6

八4.15--4.213-1天体运动;3-2万有引力定律4

九4.22--4.28复习,第二次月考,阅评卷4

十5.2--5.53-3万有引力定律4

十一5.6--5.123-4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章节复习4

十二5.13--5.194-1功;4-2功率4

十三5.20--5.264-3势能;4-4动能、动能定理4

十四5.27--6.24-5机械能守恒;4-6能源开发利用4

十五6.3--6.6复习,第三次月考,阅评卷4

十六至十八6.9--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高一下册物理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