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篇

时间:2021-07-27 23:44:13 收藏本文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篇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篇

光阴如水,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但是教学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

一、乘法

教时:3

教学要求:

1.在现实的情境中加强对相同加数连加的认识。

2.在有意义接受的基础上理解乘法的意义。

3.逐步培养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先写出加法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式,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继续体会乘法的意义。

(2)根据图画里“几个几”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初步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整理乘法问题情境里的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

若干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算式简便。

二、乘法口诀

教时:12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体会口诀的意义。

2.教学乘加、乘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1)在列出乘加、乘减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并向乘减计算迁移。

(3)设计较特殊的乘加式题,渗透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3.练习活动多样化,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

(1)重温编口诀的过程,加深对口诀的理解。

(2)不断整理口诀,科学地记忆口诀。

(3)通过合作学习和独立口算,检查口算能力。

4.结合计算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使学生理解1-6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认识图形

教时:3

教学要求:

1、以“边”为切入口,体验平面图形可以按边的数量分类。

(1)安排不同的教学方法,认识多边形

(2)用小棒搭图形,体会几边形有几条边

(3)把图形按边的数量分类,获得多边形的概括性认识。

2、通过图形的变换活动感受图形的联系与区别,培养空间观念。

3、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激活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

四、认识除法

教时:6

教学要求:

1.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平均分。

(1)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平均分。

(2)联系平均分的操作,体会平均分。

(3)整合认识,进一步理解平均分。

2.联系平均分的活动,教学除法知识。

(1)有意义地接受除法知识。

(2)通过练习,形成初步的除法概念。

重点和难点: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五、口诀求商

教时:4

教学要求:

1、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教材只编排一道例题,着重教学用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方法、形成技能,“被除数为12以内数的除法;被除数是比12大的数的除法。

2、练习五是全单元的综合练习,以除法口算为主,适当穿插乘法内容,起组织新的认知结构的作用。教材还编排了许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引导学生及时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口算求商

六、厘米和米

教时:4

教学要求:

1.认识线段要体会它的特点。

2.教学厘米,要通过多种活动建立清晰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中去。

3.教学米,要通过多条渠道建立1米的表象

4.掌握长度单位,要用于实际测量。

重点和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我班有学生66人。这个班级学生活泼好动,有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好学上进,有一小部分学生比较顽皮,对学习不太自觉。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优等生的特长,又要照顾后进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全班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教材基本主要任务和要求

数与代数领域:

认数方面:千以内数的认识

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有助于数感的培养

运算方面:有余数的除法、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两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结合表内乘除法有利于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也为学习笔算除法打好基础。在两位数加减和认识千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的加减。具备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基础(表内乘除法、三位数的认识)。已经学会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有解决简单两步实际问题的生活经验。

空间与图形领域

确定位置(确定物体的方位、简单的路线图):通过对物体方位和简单路线的判断和表述,发展空间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测量方面:认识分米和毫米。这是在学生认识了米和厘米、初步形成了长度的观念的基础上安排的。感受长度量的实际意义并加强测量的实践性。

图形的认识方面:认识角和直角。这是在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

认识角和直角是进一步学习图形特征的基础。

统计与概率领域

数据统计方面:简单的统计表、不同分类进行统计。在学生初步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学习用简单的统计表表达数据。让学生体会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分类统计数据。

实践活动领域

实践活动安排四次、有三种类型:

操作实践型:测定方向

问题研究型:你能跳多远

主要考虑结合学习内容相机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与价值。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的重难点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方法措 ……此处隐藏1122个字……密的联系起来,看分与合写加减法算式,有一道算是可以想到其他三道与它相关的算式,简化运算!

3、第三单元:“统计”、“认数(11-20)”、“认钟表”“加减(20以内)”

学会简单整理数据,认识整时,20以内的两位数,了解个位和十位是计数单位,能够运用“凑十法”、“破十法”进行20以内的加、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第二周:把课本内容按照知识点做一个总结复习。

1、“认数”(0-20)

比较大小、高低、轻重

可以用语言表述物体的位置:用前后、左右、上下

重点让学生理解“几和第几”的概念

2、“认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

给物体分类

能够用简单的统计,把物体按照种类,写出他们各自的个数

认识钟表,可以表达出钟表上的整时间,和大约几时,知道一天24小时。

3、“分与合”(2-10)

能够按照顺序说出10以内的数的分与合

“加和减”(20以内)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20以内数加减法的运算

第三周:三个实践活动内容的复习整理

1、有趣的拼搭

2、丰收的果园

3、愉快的周末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活中的数学,并且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再应用的生活中!

让我们一起学习有用的数学!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二年级学生共有学生40人,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新学期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新学期教学重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五、新学期教学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新学期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10个是一长条,100个是一层,这样的10层就是一千个,有这样10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千""万"的实际含义。利用自制的方向板,在教室内或操场上辨认方向。通过数学游戏你问我答,神奇的"495"练习万以内加减法,通过设计图案复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再如: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学期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新学期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新学期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新学期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新学期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新学期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新学期教学素材创设新学期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新学期教学设计和新学期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新学期教学观念和新学期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8、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新学期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例如,估计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在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在学习测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技能。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计算方法时,必然算法是多样的,我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