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光阴如水,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者要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在籍学生94人,其中男生53人,女生41人。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不少同学在历次考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备了初步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但也有部分学生学科之间不够平衡,语文学科的学习较为困难,甚至达不到班级的平均水平。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全日制九年制新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教改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新课改,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总揽全局,面向全体,注重信息反馈,搞好试卷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争取教学的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
6、注重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7、充分挖掘本地的语文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到民间采风,领略民族文化的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8、努力探索学生评价体系,搞好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性评价,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生受益,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五、教学进度:
1—3周
一单元
9课时1、2、4各两课时,3、5一课时,写作3课时
欣赏名家的优美诗文,产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生动的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品味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生活的变化。参加“我爱文学”的活动,在活动中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尝试文学,学会合作。
4—6周
二单元
精读6、7、8,略读9。
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体会作者的丰富的情感,根据作品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文学作品对儿童成长的意义,珍惜金色年华。回忆过去的生活,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的感受。主动与人交流,注意说话的对象,用语文明得体。
7—9周
三单元
10、11、12、精读,略读11、13。
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欣赏作品展现的优美画面和语言风格。调查家乡的民俗风情,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懂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会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走进图书馆。
10周
期中考试
11—13周
四单元
14、15、16精读,其他略读
欣赏优美精辟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课文抓住特征写景方法.学会观察景物的特点并作简单的描述.说话要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人.
14—16周
五单元
18、19、21精读,其他略读。
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创新精神,了解科学知识。学习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了解议论说明的一些方法。写简单说明文。可进行采访、调查,发布科技新闻。
17—18周
六单元
12、24、25精读,其他略读。
欣赏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和故事情节,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初步联想、想象和夸张的作用。在写作中学会想象。学会婉转拒绝。
19—20周
复习考试专题练习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一、工作目标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从小学语文到中学语文的顺利过渡。
2、团队目标:团结高效学习共享。
二、教材、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
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综合以上情况来看,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一定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
人才。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之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通过培养学生语文朗 ……此处隐藏11509个字……养成良好习惯。
七、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童年梦痕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课时
2 雪地贺卡………………………………………………2课时
比较?探究
阿长与《山海经》………………………………………1课时
拣麦穗……………………………………………………1课时
*童年絮味……………………………………………… 1课时
*生命……………………………………………………1课时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永葆童心……………………4课时
语言趣谈 有趣的汉字
第二单元 秋日撷英
3 山行……………………………………………………2课时
4 [越调]天净沙秋思……………………………………2课时
比较?探究
秋词………………………………………………………1课时
采桑子?重阳………………………………………………1课时
登高………………………………………………………1课时
*秋颂………………………………………………………1课时
*落叶………………………………………………………1课时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自己的秋天……………………4课时
语言趣谈 “秋”和颂秋、悲秋
第三单元 亲情歌吟
5 背影……………………………………………………2课时
6 慈母情深………………………………………………2课时
比较?探究
父母的心…………………………………………………1课时
*养母………………………………………………………1课时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1课时
*金色花……………………………… …… ……1课时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感悟亲情……………………4课时
语言趣谈三口之家:父、母、子
第四单元 品行善恶
7 农夫和蛇(二则)……………………………………2课时
8 渔夫的故事………………………………………… 2课时
比较?探究
农夫和蛇…………………………………………………1课时
东郭先生和狼……………………………………………1课时
*盗草……………………………………………………1课时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生活的棱镜 ……………………4课时
语言趣谈从“蛇”说到问候语
第五单元 生命礼赞
9 猫的故事………………………………………………2课时
10 最后一片叶子………………………………………2课时
比较?探究
天鹅的故事………………………………………………1课时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1课时
*“小地主”…………………………………………… 1课时
*“诺曼底”号遇难记…………………………… ……1课时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关注动物朋友 ……………………4课时
语言趣谈 “猫狗”语义面面观
第六单元 性灵愚慧
11 皇帝的新装…………………………………………2课时
比较?探究
黑信……………………………………………………1课时
*我若为王……………………………………………1课时
12 童区寄传…………………………………………2课时
比较?探究
李寄……………………………………………………1课时
狼………………………………………………………1课时
*说虎…………………………………………………1课时
*智惩恶少………………………………………………1课时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做个智勇双全的少年…………4课时
语言趣谈 “睡”与“寐”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10文章根据学校的要求,便于正常的组织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期继续任教七(6)班语文,这个班共有学生79人,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生朗读水平不高,对朗读技巧、文字的处理毫无积累;
2、阅读理解能力不高;
3、写作水平还待进一步提高;
4、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语文能力极差,这是本学期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下)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三、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
七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七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