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一、基本情况分析
1、班级学生情况简析
本届学生已经历了三年多的新课程教材学习,已基本适应新课程教材的学习形式。
从已往学生学习的情况显示,新课程教材的学习呈现形式,学习方式比较适应优等学生,对于少数学习困难学生压力很大,致使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趋向两极分化,并且有加重的趋势。经过继续努力,班级学习困难学生已有所进步,两极分化情况有所好展。
班级部分学生好动、注意力涣散、学习态度不够好,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2、上学期末基础与能力检测成绩情况分析
本次学校抽测成绩反映,本班总体成绩处于上等层次,均量值3.40。105分计算85分以下2人,合格率100%,平均分99.1。从失分情况反映,部分学生死记硬背,不认真审题;发现有学生考试态度不好,答题后没有认真检查,有漏题、书写方面的毛病。
3、造成检测成绩失分的原因分析
①、班级学生生源散杂,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十分被动,常常拖拉作业或者不做作业。这是造成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
②、教学时间不足。每周4节数学课,不能起到量变引起质变的效能。
③、家长配合的力度不够。家长中的部分,文化素质低下,文盲也有好几人,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给教师的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④、新教材、配套作业在编排上内容偏多偏散,难度尤其是活度过大,给学困生的学习带来不利。
⑤、本人对新课程的教学可能在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
4、准备采取的对策
①、狠抓班风班貌的建设,争取在新学期里扭转学生的不良行为,尤其在引导学生的自觉学习行为上下功夫。
②、争取抽点时间做些家访,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
③、挤时间多开展“学困生小群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④、平时课堂教学先注重打实基础,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加大“活度”和“拓展度”。
二、教材情况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
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教材未进行概括,简化了教学内容,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教材系统介绍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这样的编排既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通过较丰富的现实素材,逐步体会、理解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使得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由于有了现实的背景而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四年级出现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并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教材集中安排了加法和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呈现方式结合具体问题情景,着重引导应用。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1)简化小数的意义的叙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到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介绍小数的意义时,主要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来帮助学生理解。
(3)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材单设一小节“生活中的小数”,将生活中的小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并且注意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介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使学生体会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4)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针对长期以来一直存有争议的“扩大几倍就是乘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的规定,教材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叙述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位置与方向”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和提高,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初步能从方位的角度,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三角形”单元,在学生对三角形有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丰富的内容: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等。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关三角形的系统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学新的统计知识
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 ……此处隐藏29004个字……xx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一、本班学生状况: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中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材的特点:这一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册内容的重点、难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方法:
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方法。
2、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学生切实周围,也可以采取适当分散、多举事例等办法。
3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则,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
4要揭示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从前面所学的知识中掌握新的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六、本册内容的课时及课时划分: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的规定,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大数的认识(11课时)第2----第6周
1亿有多大(1课时)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2课时)第7周
三、角的度量(4课时)第7----第8周
四、三位数乘两位数(6课时)第9----第11周
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第12----第13周
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第14----第16周
七、统计(3课时)第17周
八、数学广角---优化(3课时)第18周
九、总复习(5课时)第19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