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计划

高三第二学期教学教学计划集合6篇

时间:2021-07-27 23:43:28 收藏本文
高三第二学期教学教学计划集合6篇

高三第二学期教学教学计划集合6篇

时间真是转瞬即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以使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三第二学期教学教学计划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三第二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高三备考指导小组制定的20xx届高三复习备考总教学计划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20xx年高考考试说明和考

试大纲,及时收集各地备考信息,紧密关注高考热点、重点、难点,根据学生备考的实际情况,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 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为20xx年高考的胜利打下坚实的

基础。

二、学情分析

1、高三物理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必选部分的复习已

于上学期结束,学生对高考物理主干知识已经较为熟悉,对高考要求也有一定的认识。

2、由于我省物理选考模块要到三月底才得以公布,我

们必须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尽早安排选考模块的教学,把握备考主动权。

3、经过一轮复习,通过模拟考试的分析,学生对基本

知识掌握还是较为扎实的,但对知识理解、迁移和创新能力还有待于加强,需秉承思想方法的训练和知识的综合运用并重的原则,力求在夯实物理基础的同时,增强学生考场应变能力。

三、工作要点

1、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备课效益。将高考知识点分十二教学专题进行串讲,力求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学习20xx年高考考试说明和考试纲要,把握高考新

动态,提高复习迎考的实效性。

3、注重学情分析,重视模拟考试的试卷分析和讲评,及

时发现备考盲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四、教学计划

说明:每周留有1节机动课,用于学科单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限时强化训练;

另外备课组教师将分担的教学专题素材按时交备课组长方升钱老师。

高三第二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篇2

高三第二学期时间相当短暂,从2月11日到6月6日总共115天的时间,这些天完成的任务是(1)一轮复习的尾声--《传感器》以及选修3-4、选修3-5。(2)二轮复习(3)专项训练及综合性训练。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前提,现在分析到细枝末节,以期有较大的进步。

一、 一轮复习,渐行渐远。

还剩《传感器》、《选修3-4》、《选修3-5》

高三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1.一轮后期复习选修部分的分容易拿,见效快,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几次大型考试的二卷成绩和总成绩是让人痛心的,我们班级中半数以上的学生二卷成绩要靠选修部分支撑,失去这个支撑,学生的成绩不可想象。舍得花时间去给学生在这个地方复习,也就确保了班级的平均分,也就能保证班级绝大多数过B、C。因此,第二学期应重视、并加强一轮后期复习。

2.由于这部分知识难度较低,练练讲讲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1)复习时按照课本的顺序能够引起学生对课本的重视。(2)练习题从课本和学生的复习资料中选取可以减轻学生选修学习负担,结合江苏高考对本学科的要求,练习、讲评只在课堂上完成,课外不留物理作业。

3.大胆尝试教学改革。由于本人代的是普通班,结合目前的江苏高考物理现状,倡导教学改革很有必要。(1)复习时不常考的内容,没有必要耽误时间,有些内容学生常考常错要适当增加课时。如: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计算、原子核能量的计算等。这些问题,只要稍稍注意,学生就有可能突破这个瓶颈。(2)经验表明:有些知识仅仅让学生记忆效果是不大的,要让学生适当理解。如:相对论、动量等。(3)复习时教师再向以往那样搞一言堂,学生在课下又没有时间看,注定要死翘翘。让学生先看书做题,再引领学习复习、讲评习题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3.专项练习,可以出奇制胜。一老本等、按部就班地复习,学生成绩怎么就是上不来呢?专项练习有出奇制胜的效果,是经过大量实践经验证明了的。具体做法是:按高考的形式分类汇编各类约12套综合练习,一节课一、两套,让学生在25分钟内做完,及时给出答案并讲评。由于目前的物生班基础较弱,把选修3-4、3-5分开练习,效果可能会更好。

二、弱化二轮复习与综合训练,更重专项训练。

1.传统的二轮复习方式,以知识板块的形式复习、训练,确实有它的合理之处。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学生缺少实战演练和对高考试题的研究。我觉得,高三复习应结合高考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多做与高考贴近的专项训练。按照高考常考的形式,把高考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分类汇编,集中训练,练他个天翻地覆。事实证明,空洞地把物理知识的结构展现给学生,学生已经听不下去了,学生需要的是成绩的大幅度提高。二轮复习与专项训练的结合更容易使学生成绩快速提升。因此,弱化二轮复习,注重专项训练是这学期的重要且主要操作理念。

2.时间安排与操作模式:(1)2月份重点是实验专项训练,把20xx年、20xx年江苏各大市的调研题拆分出实验题,在课堂上定时、反复性训练。练习约12套。

(2)3月份重点是选修3-4、3-5专项训练,且把选修3-4、3-5分开练习。学生对选修3-4掌握的好一些,3-5由于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的原因有所耽误,故选修3-5在练习、复习的时间比例上应有所增加。把20xx年、20xx年江苏各大市的调研题拆分出选修题,在课堂上定时、反复性训练。练习各约12套。

(3)4月份及5月中旬,重点是计算题、选择题专项练习。时间是各约三周。把20xx年、20xx年江苏各大市的调研题拆分出相应题,在课堂上定时、反复性训练。练习各约12套。选择题还可以蒙一下,计算题就不行了,这是学生的弱项,不仅要让学生会做,而且要规范答题,因此,计算题的时间可以适当调整。

(4)综合性训练不要多,1、2套就行.批阅、分析、讲评模式可以仿照徐州市三检阅卷分析中去做。

(5)考前的概念、知识点回顾以讲义的形式印发给了学生,但是要精简,避免出现上年冗长的形式。

高三第二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篇3

XX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已经在1月底按照计划准时完成,3月1日开始的二轮复习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因此现特制定高三下学期的教学计划与复习安排。

一、钻研XX年考纲,并与XX年考纲进行对比,找出今年的考纲变化。

对于第一年带高三的年轻教师来说,考纲的钻研一定要在研究了近三年天津及全国各地高考题的基础之上。对于考纲中的例题也要仔细研究,找出基本题型,重要的主干知识。

二、回归教材。

xx的高考化学历年里都着眼于教材,以教材为出题点,因此要 ……此处隐藏1923个字……复习指导思想

1、精讲精练

为了达成目标和计划,首先就是要提高上课和作业的效率。作为教师首先就要讲清楚,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听懂,学生只有会自己解题才能说明已经听懂了,所以要对题目编排、讲解优化组合,而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力。

精讲: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讲解务必要清。为此应该对重点的内容反复强调,对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应用要多举例,结合情景进行教学。这也是课改的要求。教学时应注意:①明确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实依据。②只有明确、掌握概念的定义,才可能明确掌握被定义的概念。③了解概念的种类(矢量、标量、状态量、过程量、特性量、属性量,某种物理量的变化率等等),以便用比较法教学。若这种概念属首次学习,就必须着重使学生明确抽象概括的方法。④理解概念的定义、意义和跟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⑤定义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不同,但数学表达式应该相同。⑥注意从定义式导出被定义的物理量的单位。其次,把握好进度,且勿图快。尤其在难点的教学中,要把握好进度,不随意增加难度。

精练:本学期的习题肯定不少,如何以最高的效率获得最好的效果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尤其体现在习题的练习和讲解中。作业和课堂练习题都打算在归类的基础上分层,做到有纵有横。回家作业保证每一次都能让学生认真仔细的完成,决不盲目图多。

2、及时的反馈

本学期要在课上和课后都有一个较完整的反馈机制。比如上课即时进行反馈性的练习。作业有问题的学生要与之交流,从中了解问题所在,以便及时改进。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经常沟通。

3、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我上好每一堂课;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保持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对努力学习但成绩进步不明显的学生,要注意多关心和鼓励;对于学习最困难学生的具体措施。一定要让这些学生都把该弄懂的基础知识弄懂,一发现问题立即帮助他们解决。对他们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防碍,适当放慢速度,使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4、注重学生自学、复习能力的培养。

三、本学期应达到的目标和力争达到的目标

1、专题复习,分项突破

2、高考分析,能力引导

3、模拟试卷讲评,能力检测

让学生通过模拟考试检测自己的实际高考能力,从而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高考

4、力争在XX年高考理科综合取得好成绩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

1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2光学与相对论

3动量与原子核物理

4专题一: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5专题二: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6迎接一模考试

7专题三: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

8专题四: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

9专题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0专题六: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11专题七:电磁感应与交变电流

12专题八:物理实验复习

13专题九:振动和波动及光的本性

14专题十:碰撞与动量守恒及近代物理初步

15高三强化训练

16回归课本及考前模拟

17回归课本及考前保温训练,进行高考

高三第二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篇6

一、学科教学要求背景分析:

(1) 培养学生对中学物理基础知识(基本物理现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的了解、理解、掌握及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形成物理概念、探寻物理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复习指导思想

1、精讲精练

为了达成目标和计划,首先就是要提高上课和作业的效率。作为教师首先就要讲清楚,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听懂,学生只有会自己解题才能说明已经听懂了,所以要对题目编排、讲解优化组合,而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力。

精讲: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讲解务必要清。为此应该对重点的内容反复强调,对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应用要多举例,结合情景进行教学。这也是课改的要求。教学时应注意:①明确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实依据。②只有明确、掌握概念的定义,才可能明确掌握被定义的概念。③了解概念的种类(矢量、标量、状态量、过程量、特性量、属性量,某种物理量的变化率等等),以便用比较法教学。若这种概念属首次学习,就必须着重使学生明确抽象概括的方法。④理解概念的定义、意义和跟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⑤定义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不同,但数学表达式应该相同。⑥注意从定义式导出被定义的物理量的单位。其次,把握好进度,且勿图快。尤其在难点的教学中,要把握好进度,不随意增加难度。

精练:本学期的习题肯定不少,如何以最高的效率获得最好的效果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尤其体现在习题的练习和讲解中。作业和课堂练习题都打算在归类的基础上分层,做到有纵有横。回家作业保证每一次都能让学生认真仔细的完成,决不盲目图多。

2、及时的反馈

本学期要在课上和课后都有一个较完整的反馈机制。比如上课即时进行反馈性的练习。作业有问题的学生要与之交流,从中了解问题所在,以便及时改进。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经常沟通。

3、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我上好每一堂课;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保持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对努力学习但成绩进步不明显的学生,要注意多关心和鼓励;对于学习最困难学生的具体措施。一定要让这些学生都把该弄懂的基础知识弄懂,一发现问题立即帮助他们解决。对他们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防碍,适当放慢速度,使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4、注重学生自学、复习能力的培养。

三、本学期应达到的目标和力争达到的目标

1、专题复习,分项突破

2、高考分析,能力引导

3、模拟试卷讲评,能力检测

让学生通过模拟考试检测自己的实际高考能力,从而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高考

4、力争在20xx年高考理科综合取得好成绩

四、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1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2 光学与相对论

3 动量与原子核物理

4 专题一: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5 专题二: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6 迎接一模考试

7 专题三: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

8 专题四: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

9 专题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0 专题六: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11 专题七:电磁感应与交变电流

《高三第二学期教学教学计划集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