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学计划1一、日常生活教育
(一)基本运动
1.走。直接目的: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脚运动的协调性。
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专注力。
2.坐、立。目的:学习坐、站的正确姿势。
3.搬椅子。直接目的:能安全地拿起、搬运椅子。运动的方向调整。
4.端盘子。目的:搬餐具,引导到日常生活中。肌肉运动的调整。
5.倒固体(倒饭豆)。目的:运动的调整。
6.倒液体(倒有色水)。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用手灵巧地倒水。
7.舀固体(豆类、大米)。目的:肌肉移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物体的正确移倒法。
(二)社交行为
1.门的开关。直接目的:稳重而有气质地开门、关门。
2.打招呼。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交往,自我运动机能的调整。
3.应答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深交。
4.与他人接触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礼节,知道怎样会麻烦到别人。
间接目的:意志力的控制。
5.递交物品的方法。直接目的:记住尖锐物品的递交方法,对他人人格的尊敬和信赖,自己的运动调整。
6.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礼节。
间接目的:自我控制,独立性。
(三)对自己的照顾
1.衣服的穿脱。目的:衣服的穿脱及整理。
2.穿鞋、脱鞋。目的:整理仪容,手脚肌肉运动的调整。
3.洗手。目的:仪容的整理,清洁感,一连串动作的顺序,肌肉运动的调整。
4. 
;衣饰框(按扣、拉链)。目的:为穿衣服打基础。
5.折叠毛巾。目的:学习折叠的方法,正确的手指功能,秩序感,正确的折法。
二、感觉教育
1.圆柱体组。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间接目的:
①作为写字前的预备。
②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
③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粉红塔。直接目的: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
①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积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③学习立方体的概念。
④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十进法)。
⑤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3.棕色梯。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二次元的差异有充分认识。
间接目的:
①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
②培养专注的的观察力。
③学习角柱(长方体)的概念。
④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4.长棒。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一次元)的差异有充分的了解。
间接目的:
①培养手、眼、肌肉的协调性。
②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
5.色板。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间接目的:培养对颜色的美感。
6.几何图形嵌板。直接目的:由肌肉和触觉的联合来帮助视觉认识几何图形。
间接目的:
①发展手眼协调及手部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注意力及观察力的加强。
③读书写字的预备练习。
④进入平面几何的预备。
⑤作为几何学立体的前引。
教学计划详案
一、日常生活练习
(一)基本的运动
1.走。
目的:学习基本走路方法,手脚运动协调性,独立性,专注力。
方法:
①伸出右脚,脚跟踩到地板上。
②脚尖着地。
③以自然的步幅踏出。
④姿势要端正,两脚交互前进。
⑤速度要缓慢,沉着稳定地走。
⑥手和脚做放反向摆动。
2.坐、立。
目的:做椅子的正确方法,起立的方法,移动调整。
方法:
坐:
①椅面向小朋友放着。
②老师站在椅子前方稍有距离处。
③身体略前倾,把裙子等可能勾住的东西用手压住,轻轻的弯腿坐下。
④背挺直,腰部微微贴住椅背坐好。
⑤膝盖合拢,两手放在大腿上。
起立:
①坐着手握椅面两侧,抬起身体同时提起椅子。
②轻轻地把椅子移后放下。
③身体微弯,站出来到椅子旁边。
④站在椅子背面,双手提起椅子背,把椅子轻轻放回桌子下。
3.搬椅子。
目的:能安全拿起、搬运椅子,运动的方向调整。
方法:
①一只手握椅背,另一只手握椅面前端中央。
②从地上轻轻提起。
③拿着椅子搬向目的地。
④到达目的地后,轻轻地将椅子前脚左右分别放下着地,在同时放下后面两脚。
4.端盘子。
目的:搬餐具,引导入日常生活,肌肉运动的调整。
方法:
①盘子里的东西不要偏向一边。
②两手握盘边缘,手臂朝向腋下靠近,小臂呈直角弯曲的高度,水平地端着。
③维持这个姿势搬运。
④不发出声音,在指定的地方以水平的动作轻轻放下。
5.倒固体。
目的:运动的调整。
方法:
①握住装固体的把手,轻轻地拿起来,暂时停住不动。
②靠近左侧的壶,把壶口对着另一壶口中央,在距离5~8cm的上方开始倒。
③壶身慢慢倾斜到能倒下最后一粒。
④把空壶放回盛盘中,左手拿起装满豆子的壶,按前面的方
法再倒回空壶中。
⑤或者先将空壶放在桌面上,把装满豆子的壶移到盛盘右侧
放回空壶,与作业前相同,照前步骤重做一边。
6.倒液体。
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用手灵巧地倒水。
方法:
①右手扶住小壶把手,轻轻端起。
②让壶口移向空杯子的上方中央,两个壶稍稍离开以免碰撞,慢慢倾斜倒出里面的水。
③把空壶放在桌上。
④装了水的小壶移到托盘右侧。
⑤空壶放回托盘里。
……此处隐藏16339个字……课下来,慢慢的喜欢上舞蹈课了,让幼儿感受到舞蹈的乐趣和涵义。我希望小宝贝们对舞蹈有更近一步的理解和探索,这是我十分愿意看到的。每次幼儿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使幼儿能用肢体动作进行舞蹈艺术表现。二、课堂纪律原则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措施
1、本中心原则上要求学员不得迟到,早退,矿课,每周一节课,课时是一个半小时,若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家长及时要给前台咨询顾问请假,我们老师也可以给你安排补课。要是没有什么事希望家长尽量带孩子来上课,16个课时加起来也就24个小时。
2、我们舞蹈班学员需要提前5到10分钟进入舞蹈室,做好上课前的准备,若迟到上课时间不仅对孩子时间观念没掌握,也影响了其他学员上课。所以宝贝们别迟到呀。
3、上舞蹈课一定要穿舞蹈服,请勿佩戴首饰,以免在跳舞的`时候误伤自和他人。玩具,零食,贵重物品一律不准带入教室。可以带点牛奶和水壶,放在舞蹈室指定的位置。
4、上课期间,家长不能进入舞蹈室,以免影响孩子上课情绪,下课时允许家长进入教室,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老师沟通交流。
三、教学目标
1、让孩子认识各部位的同时,增强舞蹈方向感,做到初步简单动作协调。
2、逐步规范舞蹈舞姿,基本做到腿直,脚绷,背挺。
3、发展幼儿柔韧性和协调性。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
1、舞蹈基础训练
2、舞蹈组合内容
一
1、列队
2、坐姿
3、站姿《走步和行礼》
二
1、节奏练习
2、幼儿手位
3、勾绷脚的基本练习复习《走步和行礼》
三
1、勾绷脚组合
2、手位《小鸟飞》
四
1、勾绷脚组合
2、吸伸腿复习《小鸟飞》
五
1、吸伸腿练习
2、压腿组合《小星星》
六
复习前三个组合复习《小星星》
七
1、压腿组合
2、头肩动作《好娃娃》
八
1、头肩动作练习
2、压胯组合复习《好娃娃》
九
1、压胯组合
2、波浪柔手动作的基本练习复习前四个舞蹈组合
十
1、波浪柔手组合
2、绕腕动作的基本练习《小猫咪》
十一
1、绕腕练习
2、眼睛动作的基本训练复习《小猫咪》
十二
1、基础训练的整体复习
/2、舞蹈组合的练习
小班教学计划14活动目标
通过阅读幼儿用书,知道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能根据教师的提问从安全角度思考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各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图片。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电器的图片引出活动。
2、幼儿观看挂图尝试自己讲述图中的内容,了解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观察第一幅图,知道工作中的电风扇很危险,不能随便触碰。
教师:
①请小朋友看第一幅图,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②电风扇工作时会有危险吗?为什么?
③电风扇的插头拔下来,电风扇就怎么样了?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小朋友,工作中的电风扇很危险,不能碰她们。
(2)观察第二幅图,知道不能趴在洗衣机边上,否则会发生危险。
教师:①洗衣机在干什么?这位小朋友想干什么?
②这是妈妈会对小朋友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小朋友洗衣机工作的.时候,不能趴在洗衣机边上,因为这样容易发生危险。妈妈为什么这么说?趴在洗衣机边上,会发生什么危险?
(3)观察第三幅图,知道工作汇总的电熨斗很烫,不能随便碰触。
教师:①妈妈在干什么?
②妈妈用电熨斗熨衣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我们,工作中的电熨斗很烫,不能用手碰。
3、幼儿阅读家用电器图,了解其他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师:(1)涂上还有那些家用电器?他们有什么用?
(2)这些电器在工作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3)小朋友家里还有那些电器?说一说他们的安全注意事项。
小班教学计划15一、现状分析
本班幼儿共30人,男孩13人,女孩17人,大部分孩子在入我园前已在其它幼儿园入读。其中本学期新插班7人。班上的孩子年龄在三岁半―四岁半之间。由于年龄上存在差异,以及在情感、遗传、爱好等的原因,孩子的动作发展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别。如:李翌、梁雅、胡若杰等动作较为协调、灵敏。而黄浩洋、李沛、黄磊等幼儿的灵活性相对差些。本班孩子平衡能力发展好,大部分的孩子已掌握走、跑、跳、钻的动作技能。能听口令、信号做相应的动作。本班孩子活泼好动,喜欢与同伴游戏,模仿性强,仍有的孩子自制能力差,在游戏时存在争执、不遵守游戏规则的行为。
二、指导思想: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教育目标的论述: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自信、友爱、勇敢、守纪律等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幼儿动作发展的辅导。0—6岁是儿童动作发展的关键期。最初始的动作和基础性的动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学会。儿童的基本动作都要经过练习帮助其掌握,指导孩子掌握动作要求一定的技术。有目标、有计划地分步训练。
三、教育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生活中保持安定、愉快的情绪。
2、练习和改进幼儿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等基本动作,帮助幼儿掌握有关的粗浅知识,使其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
3、培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团结合作、遵守规则、勇敢竞争、不怕挫折等良好品质。
4、教给幼儿有关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变化的简单知识和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的做操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空间概念。
四、具体内容:
1。能单手自然地将沙包投向前方。
2。能手膝着地(垫)自然协调向前爬。
3。初步学习滚球、踢球、拍球及向上抛塑料球。
4、能轻松自然地双脚同时向前跳、向上跳。
5、能在65―70厘米高的障碍物下钻来钻去。
6。能较轻松地双脚交替跳着走。
7。能在宽25厘米、高或斜高20厘米宽的平衡木或斜坡上走。
8。学习听音乐节拍做体能操。
9。能一个跟着一个走,走成一个大圆圈。
10。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和老师一起收拾使用过的体育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