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5篇)

时间:2023-02-24 00:06:28 收藏本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0人。从上一学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班的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检测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较好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多问题。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优秀率。

三、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四、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 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六、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七、后进生转化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赏识,少责备。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重视与家长的联系。

八、教学进度

一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6课时

2.解决问题……4课时

3.倒数的认识……1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二单元:位置与方向……2课时

三单元:分数除法

……此处隐藏23626个字……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五、教学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日 期

教学内容

1

2.9-2.13

开学报名

2

2.16-2.20

(一)圆柱和圆锥13课时

3

2.23-2.27

4

3.2-3.6

5

3.9-3.13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14课时

6

3.16-3.20

7

3.23-3.27

8

3.30-4.3

总复习31课时

9

4.6-4.10

数与代数20课时

10

4.13-4.17

11

4.20-4.24

12

4.27-5.1

空间与图形8课时

13

5.4-5.8

14

5.11-5.15

统计与概率5课时

15

5.18-5.22

解决问题的策略1课时

16

5.25-5.29

期末复习

17

6.1-6.7

期末复习

18

6.8-6.14

期末复习

19

6.17-6.24

检测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5

一、 学情分析

六五、六六班共115人。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上课专心听讲,发言积极,认真完成作业,主动预习和复习,还学会了对单元知识系统的小结。而且通过近六年的学习,他们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积累,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也有较大的进步,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找到方法和思路,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也有个别学生对综合性的问题还不能够充分理解并解决,需要本期继续努力。

二、 教材分析

[新知识] 本学期的教材中涉及到的新知识只有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1、经历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其基本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容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计算方法,并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转化等思想,初步发展推理能力。

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正比例或反比例。

3、会利用正、反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4、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5、运用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复习]教学目标:

1.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提出新问题。

3.回顾学习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4.体会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

5.与同伴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自己的不足,形成实事求是和敢于质疑的态度,发展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常见的量。

数的'运算:包括运算的意义,估算,计算与应用,运算律及对数的再认识。

代数初步:包括字母表示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

2、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包括线与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图形的测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3、统计与概率

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4、解决问题的策略

主要内容:梳理在以前学习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列表、画图、尝试与猜测、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学思考

1、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3、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学力。

四、 课时安排

1.圆柱和圆锥: 15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 15课时

3.数与代数 20课时

4.空间与图形 15课时

5、统计与概率 5课时

6、解决问题的策略 5课时

7、综合学力练习 10课时

8、机动 5课时

说明:本学期估计总课时90节(除节假日),以上预案仅做参考,具体课时安排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五、本学期课题:《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保证高质量的出口》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