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健康教学工作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健康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健康教学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孩子们强壮的体格、健康的心理、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小学现阶段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
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个健康的体质是保证学生们生活、学习的基础,因此进行相应的健康知识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体育教师的义务。
二、工作措施
1、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让学生们学有所得。
课堂是孩子们获得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其主渠道功能,认真备课、上课,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真正学有所得,提高健康意识,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2、让课堂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运用激励、奖励机制、采取问答竞赛、小组分工合作、自评与他评等教学手段,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健康课的教育效果。
3、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教会学生建立个人健康卡,并学会比较、分析,让孩子们真正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从而增强体质,并有个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为学习、生活提供保障。
小学健康教学工作计划2本学期为了更好的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形成。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毅志、品质,使之健康的发展。搞好学校的常规工作建设,以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重点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我校的工作实施要点,使学生健康成长。
一、切实上好健康教育课。
1、学校教导处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开课率达到100%,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2、认真进行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要在各学科中有意识渗透健康教育知识,确保100%的学生健康教育。
3、按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力争各项指标达标。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利用学校的板报针对每一时期的重点进行宣传教育。利用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习惯教育。
三、做好学生的身体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工作。
1、本学期积极配合上级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
2、按照“六病”防治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学生近视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椎弯曲等常见疾病和麻疹、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
3、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对学生严密关注,认真执行信息报告制度。
四、继续认真做好健康教育的建档工作。
健康教育是学校创卫工作的重点,学校要高度重视,对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文件、材料、照片等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归档,确保健康教育档案的完整与准确。
小学健康教学工作计划3教学指导思想:
以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力求给学生一个亲切、和谐、灵活宽松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课的兴趣。
教学目的要求: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乐于参与各种运动动作的学习,对体育活动有较浓厚的兴趣,逐步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进行锻炼奠定基础。
2.学习并懂得一些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学会在运动中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安全地进行体育锻炼。
3.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出对集体、对他人的关爱。
改进教学具体措施:
1.提高学生兴趣,使其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教学活动。
2.在教材内容上加以区别对待。在教学难度上加以区别对待。在练习要求上加以区别对待。
3.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锻炼的能力。
小学健康教学工作计划4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我校紧紧围绕《在中小学生们文明养成教育中培养其良好行为》课题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们的文明程度,促进学生们健康成长。
一、工作目标
1、促进学生们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们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围绕“八要八不要”开展多种宣传形式,促进学生们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4、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利用健康教育课,上一节有关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课。
5、确保我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
6、配合保健所完成体质监测工作。
二、具体实施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1、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板报、国旗下的讲话等宣传阵地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并根据我校的实际,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结合3月3日全国爱耳日、3月21日世界睡眠日、3月24日世界结核病防治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5月20日中国学生们营养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6日全国爱眼日等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2、利用主题班队会对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习惯教育。
3、积极参与省级十二五重点课题“在中小学生们文明的养成教育中注重培养其良好的行为形成”的子课题的研究。结合八要八不要对学生们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即:不打架不骂人,要学会礼貌待人;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说粗话,要尊敬师长;乘坐公共汽车不争抢座位,要主动给弱势群体让座;不随意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不随意乱丢乱弃,要主动拾遗;不乱写乱画,要主动爱护公共环境;不随意浪费粮食,要学会节约;以此来开展学生们良好行为形成的养成教育。
4、围绕“八要八不要”开展多种宣传形式,积极倡导学生们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上好健康教育课
1、健康教育课做到开课率、课时、教材、教师和教案、考核和评价“五落实”。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自救自护等五个领域以及我区自编教材中小学生们慢性病教 ……此处隐藏3205个字……保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不低于80%。
五、做好学生的身体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工作
1、本学期积极配合上级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
2、按照“六病”防治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学生近视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椎弯曲等常见疾病和麻疹、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
3、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对学生严密关注,认真执行信息报告制度。
小学健康教学工作计划10一、指导思想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学会与人交往,愿意与别人交流,朋友间互相了解。
2、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年人际冲突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爱劳动的表现,培养学生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4、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5、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动脑,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去创造,做个有心人。
6、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7、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
8、通过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使他们爱家、爱自己的长辈。
9、让学生学会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方法,观察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教育学生经常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10、让学生了解近视是怎样形成的,学会保护视力的方法。
总之,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健康的生理和心里、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学校教师的职责;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必须抓紧抓好,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身心健康,体格健壮,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及卫生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小学健康教学工作计划11一、指导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河北省小学的地方课程。要成为高素质的学生,除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外,心理健康素质至关重要。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树卫“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的观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为:
1、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处理现实生活和适应未来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2、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保健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并根据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辅导取向,本课主要设计四个模块的内容:
第一部分:认识自己,树卫信心。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克服自卑、树卫信心。
第二部分:积极主动,学会学习。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全力投入学习生活。
小学健康教学工作计划12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务处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教学。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勇于创新,通过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我校素质教育教育的顺利进行。
二、主要任务与目标
以《健康教育》教学为主要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结合学生在课内外的.表现及在某些生活的习惯。加强健康卫生常识的教学和宣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工作重点
通过学习掌握一些生活及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
四、措施与方法
1.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和提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创新教育教学理论读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及相关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同时借鉴和运用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指导教学。
2.积极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注重教学自主、实用,使教案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注意教材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勇于创新点的设计,通过课后反思总结经验与教训,以提高教学质量。
3.在备课的基础上,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讲究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创造性的教学,为争创教学信息现代化学校打下基础,力争使每个学生堂堂有收获,节节有提高。
4.充分利用教具、模型及挂图,结合课本内容,讲解有关生活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学健康教学工作计划13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现制定以下关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工作任务
1、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2、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3、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4、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5、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工作目的
1、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2、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教材要求,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工作内容
1、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2、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3、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并掌握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方法;
4、教育学生交通安全知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知道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6、懂得体育与健康常识: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过量饮水也会中毒;玩与心理健康;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7、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使自己逐步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看待自己身上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控制自己的情绪,多参与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兴趣,并懂得如何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