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计划

有关小学教学计划音乐模板集锦8篇

时间:2021-08-07 06:05:47 收藏本文
有关小学教学计划音乐模板集锦8篇

有关小学教学计划音乐模板集锦8篇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但是教学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学计划音乐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学计划音乐 篇1

一、本册教材总的教学要求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艺术教学的沃土。围绕人文主体的艺术学习是课堂教学的红线,培养创新精神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本册教材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多角度、多手段、多层面的艺术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艺术课的丰富内涵。从艺术于生活的关联出发,引导学生学会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各单元的主题,发展它们的综合艺术能力。

二、各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希望的田野》

1、学唱《我们的田野》,指导学生配合呼吸,唱好弱起拍节奏,富有感情地演唱。

2、学唱《种子之歌》,学习八六拍的节拍强弱规律,体会和表现八六拍得旋律特点。

3、学唱《山娃娃的音乐会》,练习歌唱和“间奏”的准确衔接,这也是内心听觉的锻炼和稳定拍感的把握。

4、欣赏丹麦歌曲《丰收之歌》,了解国外表现丰收快乐的歌舞音乐风格。

第二单元《祖国,您好》

1、学唱《七子之歌》体会歌词含义,富有情感地歌唱。

2、学唱《祖国有多美》,引导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准确唱好七声音调歌曲。

第三单元《欢腾的大西北》

1、欣赏〈花儿与少年〉、学唱主旋律,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音乐的不同情绪表现。

2、引导学生分组自己学习视唱乐谱,要求是唱得准确并能表现出情绪绪特点。

3、学唱宁夏民歌〈歌唱宁夏川〉,感受民族风格。配合歌曲表演。

4、学唱回族民歌〈满山遍野好庄稼〉,感受民族风格。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旋律和节拍特点(八三拍,两句式结构),排排这首歌曲包含了哪些音级,为学习调式做准备。

5、学唱宁夏民歌〈数花〉,感受歌曲的说唱风格,启发学生用竹板、双响筒等打击乐器设计固定节奏型配合演唱。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歌曲属于哪种五声调式。

6、学唱陕北民歌〈领唱秧歌〉,引导学生准确唱好切分节奏,配合歌曲扭秧歌、打腰鼓。

第四单元《大自然的小卫士》

1、学唱山东民歌〈花蛤蟆〉,分析歌曲的形象表现特征。

2、结合歌曲学习“五声音阶调式”,并结合以前所学过的歌曲进行调式分析。这是在大量感性基础上的知识概念的学习方式。

3、学唱四川民歌〈数蛤蟆〉,继续巩固学习五声音阶调式。

4、学唱〈啄木鸟〉,引导学生唱好短促、有力的硬吐音,引导学生相互倾听、配合,常昊二声部合唱。

第五单元《翠竹声声》

1、学唱〈竹乡娃娃爱竹林〉,体会歌曲的内容和意境。结合歌曲,认识降半音记号,唱好带有降记号的变化音级。

2、欣赏歌曲〈小背篓〉,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认识升半音记号,感知变化音级对

丰富音调的作用。

3、学唱〈紫竹调〉,唱谱学唱歌曲,并分析歌曲属于哪种五声调式。

4、引导学生自己查找和识别教材中所呈现的各种竹乐器,写出它们的名称。

5、引导学生聆听录音中的竹管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段,识别是哪种乐器演奏,它们在音色上的特点。

6、欣赏、感受笛子、箫和芦笙三种乐器吹奏的不同音色和风格的乐曲,体验不同音乐表现。

7、学唱〈黎族人民爱歌舞〉,和着音乐学跳竹竿舞。

8、学唱苗族民歌〈芦笙舞〉,配合表演。

第六单元《照片里的故事》

1、学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讨论歌曲的情绪表现。

2、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重复的音乐创作手法在哪些方面具体表现。学习音乐创作方法,锻炼结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七单元《军旗飘飘》

1、学唱〈红星歌〉,讨论、分析进行曲体裁的具体表现,学生还知道哪些进行曲风格的歌曲、乐曲。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体裁和风格,提高感受、分析能力。

2、学唱〈军队和老百姓〉,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变化重复手法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学习音乐创作方法。

3、引导学生理解“变化重复”的方法在其他艺术形式上也有表现,逐渐学习带有共性的艺术构成法则。

4、学唱〈小号手之歌〉,启发学生精神饱满地唱出歌曲的精神风貌,注意唱好附点节奏、休止拍、强音记号等,才能唱出歌曲的表现。结合歌曲分析属于哪种体裁。

第八单元《三个和尚》

1、学唱〈三个和尚〉,进行表演唱。要求唱好领唱与齐唱的衔接部分,这是对学生内心听觉、稳定拍感、学习相互倾听配合的很好锻炼。

第九单元《艺术家的故事》

1、结合欣赏歌曲〈春雨濛濛地下〉欣赏吴冠中的绘画〈春如线〉,体会意境,感受同一主题的不同艺术表达。

2、欣赏笛子曲〈姑苏行〉,结合欣赏吴冠中的江南水乡绘画,学生交流感受,描述音乐与绘画的联系和想象。

3、听讲和收集莫扎特的童年故事。

4、学唱莫扎特〈摇篮曲〉,唱好八六节拍歌曲。

5、欣赏歌曲〈渴望春天〉体会八六节拍的形象特点。

6、引导学生查找还有哪些作曲家创作过〈摇篮曲〉的体裁作品

7、学唱〈黄河大合唱〉选曲〈保卫黄河〉,了解冼星海创作的故事。

8、学唱、表演〈河边对口唱〉。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

巩固所学唱歌方法,增加歌唱的表现能力。

巩固所学演奏技能,提高演奏熟练程度,增加演奏表现力。

难点:

巩固所学音乐欣赏常识,注意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培养。

巩固所学识谱知识,进行节奏和音乐短句的编写练习。

小学教学计划音乐 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音乐课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着重培养学生在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选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二、教学任务

1、学会课本上的全部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读谱知识:弱起小节、速度记号、跨小节的切分音。

3、认真完成课后的综合训练,通过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创作旋律、填写旋律的能力,并逐渐学会辨别三和弦的和谐是否。

4、上好欣赏课,通过欣 ……此处隐藏7378个字……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 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 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4。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五、教学措施:

1、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认真写好教案。

2、 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35—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35—40分钟要效率。

3、 充分作好课前准备,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认真上课,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5、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6、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7、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8、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9、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10、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11、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12、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14、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小学教学计划音乐 篇8

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让学生在音乐中学有所获,并能够掌握音乐课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同时又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情趣,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特制订本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音乐教学,并能够在听赏乐曲中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够正确地表述音乐的情绪,对音乐的欣赏能够有自己更深入的认识和见解,能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乐曲所包含的思想,树立基本的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

(1)能够认识连音符,知道一些音乐家的故事,能够演唱简单的旋律,并且保证基本音准。

(2)能够熟练地用有弹性的声音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齐唱、领唱和合唱等形式熟练地表现歌曲。能够背唱部分歌曲。

(3)能够对歌曲进行编创动作和表演,并能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编创伴奏节奏。

(4)能够在音乐聆听中感受乐曲的情绪,能够对音乐的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分析简单的器乐曲式形式。能够通过想象描述音乐的形象和意境。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仿建立学生的音乐认知感受,让学生对音乐有感性的认识,模仿的范围从歌曲扩展到器乐旋律。

(2)通过听赏、动作、律动等不同形式体验音乐,在体验中感受愉悦的审美享受。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完成音乐作品的表演、演奏等等,创造合作的氛围和意识。

(4)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探究音乐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

(5)注重音乐教学方法的实践,特别是对音乐欣赏中对比欣赏的使用,引导学生对比欣赏,从对比中感受音乐的不同特点。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音乐上有了比较高的欣赏能力和演唱水平,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自己理解音乐并能够表达自己的理解,在节奏方面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简单的各种节奏,在音乐知识上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歌唱的技巧不够熟练,变声期开始,一些学生演唱高音比较困难,对歌曲的情感理解不够深入,表现不够准确,在欣赏乐曲的时候有些乐曲的兴趣不够,对通俗乐曲的兴趣增强。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共有六个单元,其中有唱歌11课,欣赏8课,但是欣赏曲目数量庞大,音乐家故事2课,活动4课,音乐知识1课。欣赏与歌唱课的比例虽然不同,但是欣赏的曲目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增加,同时对音乐家的认识有了要求,活动课的内容比较大。与旧版的实验教材有了较大的改变,换掉了一些较为老的歌曲,增加了一些新的歌曲,难度也有之下降。外国音乐作品较多。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增强学生对基本音乐技能如节奏练习、旋律跟读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2、提高演唱的技巧和方法,做到能够有意识运用弹性的声音轻声演唱歌曲。在歌曲演唱的形式上要有所突破,能够掌握集中基本的演唱形式。

3、能够认识一些乐器并了解其基本的演奏方式,能够辨别其中的音色,能够对一些音乐家有所了解。

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编创和表现,在编创和表现中积极合作。

(二)难点:

1、对音乐技能的掌握和学习,特别是对一些特别的节奏的练习是难点。

2、歌唱的技巧和方法,特别是在优美的音色训练方面有着重要的探索价值,但也是有着较难地方。

3、欣赏的数量很大,如何在众多曲目中选择重难点进行教学是重点工作。在欣赏中如何掌握欣赏的方法,以及对乐器的音色的听辨是极为困难的。

五、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1感恩的心、欢乐颂、音乐家贝多芬

2爱的人间、爱之梦

3爱的罗曼斯、爱星满天

4单簧管波尔卡、拨弦波尔卡

5蓝色的雅特朗、快乐的农夫、喷泉

6霍拉舞曲、康沃尔的早晨

7卡普里岛、羊肠小道、圣托里尼

8拉库卡拉查、环球之旅

9举杯祝福、嘎达梅林

10一对白鸽子、连音符、爱我中华

11爱我中华

12长江我的家、塔里木河

13长江之歌、保卫黄河、冼星海

14黄河与长江

15毕业歌、放心去飞

16离别、回忆

《有关小学教学计划音乐模板集锦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