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范文锦集九篇

时间:2021-08-07 02:05:55 收藏本文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范文锦集九篇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范文锦集九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相信写教学计划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事情,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大部分学生思想觉悟高,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但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差距较大,尤其是三班,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区域地理。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三、教学措施:

1、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平时的教学中,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推出教学品牌。

3、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表:

第1---3周,学习课本第1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

第4---8周,学习课本第2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

第9---10周,复习,迎接期中考试

第11周,期中考试

第12----20周,学习第3、4章

第22、23周,复习

第24周,期末考试、寒假《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篇2

一、主要思想

本学期八年级地理备课组将以学校年度计划为指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形成符合地理学科特点的"润泽课堂"模式,努力提升教学品质,努力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教学理念。

二、具体工作

(1)备课

1.加强备课组活动,坚持每周一次。通过备课组活动,明确所教章节的重点、难点,并及时改变教学设计方式,提高课堂的主动有效性。

2.修改地理导学案。认真研讨并修改八年级地理导学案,抓好"引一引、探一探、酿一酿"三环节,体现导学案的导学效果,避免沦为习题册。

(2)上课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小班化"精神,有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逐步形成符合地理学科特点的"润泽课堂"模式。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凸显地理学科的技能培养。

(3)作业与辅导

1.作业批改规范、及时。作业批改做到二次批改,对于作业批改中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予以清晰的再讲解。

2.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可课间进行个别辅导,也可通过学生间相互帮扶实现。

(4)专业发展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区里组织的地理学科开课活动,通过听课,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2.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及时记录每堂课中自身和学生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1、学生分析

进入初二地理学科就要学习中国地理,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出生在中国,喝中国的水长大,祖国对他们来说太熟悉太亲近了;从小就通过爸妈、报刊杂志、电视网略等途径对中国的一些了解了不少。但是由于中国疆域太大,太辽阔,学生们的了解认识不免有很大的局限性,加上他们知识结构的不完整,认识上的不全面,使得他们知其一不知其二。应该说他们的中国地理知识还有很大缺陷,不足以满足成长对地理知识的需要。另外初二学生在初一进行了一年的地理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习动机,地理学习兴趣,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说他们大部分基本具备地理学习的能力。当然在学习地理过程中他们也会遇到许多问题,碰到许多障碍,对地理学习出现一些困惑,甚至有点讨厌。对学生学习地理出现的问题的思考也将是初二地理教学的一大课题。初二地理课程的开设正好可以弥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渴求,同时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长才干,培养地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对祖国的关心与热爱也与日俱增,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与道德情操。

2、课程标准

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综合性和地狱性两大特征,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要求教师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 ……此处隐藏4776个字……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5.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6、 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六、课时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8月29 日开学

2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3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4

复习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5

复习

国庆节放假

6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7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8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9

复习

10

复习

期中考试

11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2

第二节土地资源

13

第三节水资源

14

复习

15

第一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6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7

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18

复习

元旦放假

19

复习

20

期终复习考试

希望各位教师能够认真阅读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二、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地理学习,学生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学习中国地理相对比较容易。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应重点在教法上以面向中游学生的“双基”和应用能力为主,同时兼顾两头,让优秀生更突出,让落后生有进步。争取通本学期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地理,会学地理”,并且会应用地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区域地理。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

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

四、课时安排

第一周——————中国的疆域——————1课时

第二周——————中国的行政区划——2课时

第三周——————中国的人口————1课时

中国的民族——————1课时

第四周—第五周————中国的地形————4课时

第六周—第七周——————中国的气候————4课时

第八周——————中国的河流————2课时

第九周——————自然资源概况————2课时

第十周——————中国的土地资源——2课时

第十一周————中国的水资源————1课时

中国的海洋资源————1课时

第十二周————秦岭—淮河线————2课时

第十三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2课时

第十四周————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2课时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篇9

一、学情分析

经过去年的地理教学,六个班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

基本概念。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

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

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四大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中国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中国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

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措施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范文锦集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