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学期小学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抒写新的篇章,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好的教学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第二学期小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学期小学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英语教研组将继续以《英语新课程标准》为理论指导,认真履行小学英语组新学期制定的工作要求,努力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等日常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以课堂转型为主旋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英语学科的教研工作,认真分析现有状况,总结提升现有经验,在目前的基础上,使小学部的英语教学教研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现状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小学部的英语教学整体较好。六年级学生成绩取得全县第一。五年级学生在教学片排名第四,四年级学生在教学片排名第八,三年级学生在教学片排名第三。总的来说,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较高,教师的教学热情也比较高。当然,成绩属于过去,在接下去的一个学期中,我们将再接再厉,争取能有所进步。
三、工作重点及具体措施
1、教研组建设:
在学校的安排下,积极向优秀教研组靠拢,积极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在教学中互帮互助,以老带新,共同成长。
2、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总结上学期的教学状况,提取优秀的教学方法,让教学的效率达到最优化,使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得到最大的提升。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的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使用英语。
此外,教研组的教师们也将更多地去学习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学方法,以求他山之石来攻玉。
3、各年级具体工作
三四年级教学重点:维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尽力让学生掌握好书本知识;做好集体备课与交流;巩固好学生的26个字母;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五年级除以上几点外,要为成为毕业班而做准备,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六年级毕业班工作重点:认真做好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监控好六年级的教学质量,按照教导处的要求落实好学科计划。与片内学校老师们做交流,做到资源的共享,继续提升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此外,我们教研组将开展更多的听、评课活动,通过互相听课,及时发现和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共同进步,并写好相关的反思和小结,做到让上课者有进步,让听课者有启发。
第二学期小学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继续围绕“适应新常态、打造新状态”的新思路,以“扎实开展主课题研究”为重点,继续将教科研与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进一步增强科研服务教育教学意识,提升本校教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积极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为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要点
1、20xx年立项的省级课题《百年校训观照下的小学务本教育的实践研究》目前进入研究中期阶段,组织课题组成员总结、归纳,提炼前期研究成果,并对后期研究进行调整与部署。教科室要鼓励全体教师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等,为在校老师搭建展示个人教育教学成果的舞台。
2、做好主课题研究的网络化管理工作。根据苏州市教科院《关于在全市推行课题研究网络化管理的意见》的要求,规范课题研究工作,力求做到课题研究的校本化、特色化、个性化,不断增强课题管理效能。根据教育官网之“xx课题网”设置的栏目及时上传相关资料。
3、鼓励老师们积极参加省内五大论文(师陶杯、园丁杯、五四杯、教海探航、教育管理)评比活动。
4、继续推进学生研究。要求教师学习《xx教育》xxxx年增刊“教育微研究”资料和区教科室选编“研究学生”文献材料,每月结合教研组活动开展自学课堂的微研究等。
5、做好校刊编辑和发行工作,为师生提供快捷的信息和丰富的精神食粮。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召开课题组长会议,布置学校教科工作。
2、分教研组学习《基于“研究学生”的有效课堂教学现象分析征文通知》,按要求写好参赛文章。
3、寒假教师论文评比。
4、期初校长部署课题研究工作。
5、向《xx教育》等发送稿件和信息。
6、编印《务本月报》xxxx年第1期。
四月份
1、分教研组开展“自学课堂”的微研究。
2、校长听取子课题研究汇报。
3、教研科研一体化实践交流活动。
4、向《xx教育》等发送稿件和信息。
5、编印《务本月报》xxxx年第2期。
6、组织教师参加教海探航等征文比赛。
五月份
1、分教研组开展“自学课堂”的微研究。
2、教科知识讲座。
3、学校主课题研究成果发布活动。
4、向《xx教育》等发送稿件和信息。
5、编印《务本月报》xxxx年第3期。
六月份
1、分教研组开展“自学课堂”的微研究。
2、学校教育科研组织建设交流会。
3、向《xx教育》等发送稿件和信息。
4、编印《务本月报》xxxx年第4期。
5、整理教科资料。
6、编印xxxx年校刊第一期。
7、期末教科研工作考评。
第二学期小学教学计划3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15人。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合格率为98%,32%的学生综合测试达到优秀水平。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热情,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第八组。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第二次是在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middot;习作回顾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其中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的 ……此处隐藏17849个字……极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1)根据区教育局通知要求,:学习《环翠区关于加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环翠区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环翠教育》专刊上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文章。
6、注重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率,能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要利用,提高运用电教设备的技能。
7、及时把自己的教学心得写下来,利用教研组活动进行经验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
8、组织数学教师同读一本书。
五、本学期教研组活动安排:
三月份:
(1)参加区数学教研会,并组织教师传达、布置。
(2)制订本校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3)组织教师参加“同研一节课”活动。
四月份:
(1)组织数学教师业务学习。
(2)组织教师参加“同研一节课”活动。
(3)组织教师参加区级数学优秀论文评选。
(4)组织数学教师参加各种课堂教学观摩
(5)口算比赛、计算比赛。
五月份:
(1)理论学习。
(2)期中数学教学质量检测。
(3)进行其中考试工作总结。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送课下乡活动。
六月份:
(1) 研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参加青岛版教材实验区数学教学论文和课件评选工作。
(3)报送数学优秀教学资源。
(4)同读一本书活动。
七月份:
(1)制订复习计划,研究复习方法和方式。
(2)进行期末考试,进行考试总结。
(3)期末工作检查,进行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第二学期小学教学计划15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 1 )数与计算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 2 )空间与图形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 3 )量的计量方面的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地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 24 时计时法。
( 4 )统计知识方面的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 5 )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一个是“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连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另一个是“数学广角”单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 6 )实践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了“年历制作”和“设计校园”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
使学生
1 、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 、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 、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 、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 、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 24 时计时法,会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 、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 、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 、数与计算的教学,要算用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注重实践与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统计知识的教学,要结合实际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 、要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5 、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学困生转化措施
1 、上课时多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过程,多用鼓励的语言表扬他们。
2 、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
3 、作业和试卷当面批改。
六、教学重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七、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计数器、小棒、简易的指南针、年历卡、 24 时计时法的钟面模型、面积单位卡片、简易天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