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计划

【必备】教学计划锦集九篇

时间:2021-10-18 01:40:45 收藏本文
【必备】教学计划锦集九篇

【必备】教学计划锦集九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为了让您不再有写不出教学计划的苦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9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计划 篇1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堆煤的情景图,图中标明煤的重量为1吨,一个炊事员说:“这堆煤计划烧40天。

”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后来在实际烧的过程中,情况发生了变化,你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吗?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在情景图上加上另一个炊事员的对话框:“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

”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新情况吗?根据上面的情景,你能编出应用题吗?根据学生的编的应用题,选出与例2有似的问题(1)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要求改进炉灶后,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我们应该先求什么?(2)你用什么方法来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3)让学生尝试解答。

2、如果把题目里的第三个已知条件和问题改成“改进炉灶后,这批煤比原计划多烧10天,每天实际烧煤多少千克?”该怎样解答?

(1)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后列式解答。

(2)讲评时让学生说出分析过程。

(3)引导学生看一看例2与改编后的题目的联系和区别

3、做一做

(1)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2)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帮助学困生。

(3)集体评讲。

三、课堂练习

1、新华乡计划25天修渠道1350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21米,实际只要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务?要求出实际只要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务,必须先算出下面的哪个问题?( )怎样算?再求哪个问题?(1)实际要修多少天?(2)实际每天修多少米?(3)提前几天修完?

2、有一堆化肥,原计划每天生产1.8吨,20天完成,由于改进技术,每天比计划多生产0.2吨,实际多少天完成?

四、作业:

课本第51页的1——5题

教学计划 篇2

吉他是一件非常优秀的弹拨乐器,它在国外的发展一直处于非常繁荣的状态.但是在中国,吉他还处在非常缓慢的发展阶段。

人们不了解吉他,对它有很多误解。

而中国的音乐界对吉他也不够重视。

对于现今的状态,对于刚刚接触到吉它的学生们,就要为其制定一套科学,实用,详细的学习方案。

从而帮助他们快速,稳定的提升视听和演奏能力。

一、 教学目的和任务。

为了丰富暑期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把吉他这个家

喻户晓的乐器作为一个教学平台,使学员能够通过专业的吉他教学,从而掌握吉他的弹奏技

巧,提高自身音乐水平。

  二、 教学原则和方法。

本期暑假班培训计划步骤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阶梯学习模式,从刚开始的认识吉他,

空弦练习,到认识和弦,再到能够伴奏和弹唱,来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

三、学习目标:

1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课前热身,课后练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

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指导本班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及和弦简单编配。

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素养。

3. 向课堂要效率,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 利用课余时间多听多学多练。

反复练习,反思学习。

  四、课时安排

暑期班12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1.介绍吉他的发展历史与吉他的各部位名称2.为什么要学习吉他以及学吉

他的好处3.各位学员通过培训后要能达到的程度4.为学员做示范演奏提高学员对学习吉他

的兴趣5.持琴的姿势以及手型.简单的手指练习(爬格子1234)

第二节课程:1.手指训练2.初步认识六线谱3.右手拨弦训练

第三节课程:1手指训练2.六线谱里的一些标记符号3.右手拨弦训练

第四节课程:1.手指训练2.和弦图3.常用的简单和弦4.简单的单弦旋律

第五节课程:1.同上2.常用和弦3旋律练习4.学习吉他常用技巧

第六节课程:1.同上2.常用和弦3旋律练习4.学习吉他常用技巧

第七节课程: 和弦转换练习(和弦转换的练习将一直进行到课程结束).其他同上

第八节程:1.同上2.常用和弦3旋律练习4.学习吉他常用技巧

第九节课程:简单的歌曲弹唱其他同上

第十节课程:1.同上2.常用和弦3旋律练习4.学习吉他常用技巧加上扫弦练习第十一节课程:学员练习自己喜欢的歌曲 第十二节课程:同上 因为吉他需要大量时间练习,所以12节课的内容学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如果有进度快的我会教一些简单的独奏曲,或者根据学员的喜好来指导学员将来走民谣吉他,电吉他,或者指弹吉他的专业路线。

教学计划 篇3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学好机电专业课的必要课程,为了有计划,有目的的完成本学期的计划和教学任务,让学生更好的将电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进一步学习专业内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课程的地位、性质: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作用:使学生掌握与机电专业相关电工电子的知识和基础技能。

二、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法

(一)课程特点

1.突出了基本理论、概念、技能;

2.体现机电专业特色,紧密联系实际;

3本课程知识联系面宽,涉及较多学科的内容,是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的学科。

(二)教学法

1.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2.适当的运用启发、诱导、讨论、归纳等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

3.根据本课程逻辑性强,定性分析较多的特点,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根据本学科特点广

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加深学员对所学课程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

考试纲要求: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程度,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电工基础

1 ……此处隐藏4584个字……教学时,应充分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进而从本地、本校的特色出发,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题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简易方程学习内容的特点,决定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特别需要也比较适合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就书写习惯来说,无论是含有字母式子的书写,还是解方程的书写,都有必要从一开始就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

从解数学题的检验来看,解方程的检验,方法易学,操作简便,而且最容易显示检验的成效,因而是培养学生检验习惯的一个重要契机。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并加以把握。

五、课时安排:

简易方程(16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3课时)

(2)解简易方程(1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量一量找规律(1课时)

方程的意义

设计者史桂晓

教学内容:数学书P53-54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方程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促进学生公正、公平人格的形成,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1、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1、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radic;”。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2、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2、独立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3、练习十一第1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计划 篇9

教学目标:

1、能会读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句,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导学过程:

一、谈神话传说,激阅读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说给大家听听。

2、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它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感情丰富,寄托了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比如《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自学解决字词。

1、自由读。

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赶快读一读吧!

2、同桌互读。

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请你帮他指出来。

3、独立解决字词(字词书写、读音、意思)。

我认识他们:踏( )挣( )熄( ) 冶( ) 炼( )

读一读吧:轰隆隆 塌下 露出 燃烧 围困 挣扎 熄灭 喷火 缺少 冶炼 液体 云霞 熊熊大火 金光四射

三、熟读课文,动动脑筋,看谁能完成下面的问题!

(小组合作完成)

1、女娲是谁? 2、天为什么要补?

3、她是怎样补天的? 4、最后怎么样了?

四、熟读精思,交流点拨

1、分组汇报第三环节所布置问题。

2、在交流汇报时,要求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者认为生动的词句,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五、总结感悟、升华情感。

1、同学们,天补好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类得救了。(课件)望着天边五彩的云霞,作为被女娲拯救的人们,你想对女娲说点什么?(生交流)

讨论:你觉得女娲是个怎样的神?(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2、师2、老师总结。

是呀,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女娲,感谢大自然。珍惜这蓝蓝的天,珍惜这清清的水,珍惜我们生存的每一片土地!

课后,同学们可以把《女娲补天》的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也可以搜集更多的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身边的人听。

《【必备】教学计划锦集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