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教学计划模板集合九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计划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计划 篇1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所带兴趣班有14人,参加本班训练的学生都是二、三、四、五年级学生,全部都是新队员,而且二、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学习内容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颤音、倚音、虚指颤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4、吹奏人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等乐曲。
四、学习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双吐、三吐、颤音、波音、叠音、打音、虚指颤音、滑音、震音)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 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粉刷匠》《小夜曲》《草原圆舞曲》《牧童谣》《摇呀摇》《玛丽有只小羊羔》《吹起芦笙跳起舞颂》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竖笛的学习来提高学员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
9月份:
(1)教会学生附点四分音符的奏法和附点八分音符演奏方法。
(2)长音的虚颤音奏法。
(3)在运用以上的奏法教会学习演奏乐曲《金孔雀轻轻跳》《小羊羔》。
10月份:
(1)自由拍的演奏方法;
(2)单吐音和双吐音的练习;
(3)打音的吹奏方法,颤音的吹奏方法,学习演奏乐曲《小夜曲》《欢乐颂》《划小船》。
11月份:
(1)自由拍的吐音方法练习;
(2)吐音和滑音相结合的练习;
(3)倚音的吹奏方法,学习演奏乐曲《映山红》《苗家姑娘过山来》。
12月份:
(1)虚颤音和连音相结合的练习;
(2)吐音和连音相结合以及十六分音符及断音相结合的练习;
(3)活指练习,学习演奏乐曲《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
六、措施方法:
1、明确活动目的,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主,卓有成效地开展这一音乐活动。
2、解决曲目及吹奏基本功重难点,尽量利用分散减少难度的直观教学。
3、乐队分声部合奏时注重实效性、一点点啃骨头,一个乐句一个乐句的合,一个乐段一个乐段的练并注意乐曲细节的处理。
4、给学生提供舞台,提供各种形式,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长处,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定期进行汇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
5、自身专业业务素质应不断提高,做到勤学苦练。
教学计划 篇2为贯彻落实“学校工作,教学第一;教学工作,课堂第一”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水平的重视,营造教师在教学上积极提升、相互交流的良好氛围,并以行政干部教学比武为契机,促进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进一步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创新手段,提高课堂效率;促使学校行政干部更进一步深入教学一线,成为内行领导,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经学校党委研究,特组织开展20××年门石一中行政人员教学比武。
一、组织机构
组长:z
副组长:z
组员:z
二、参赛对象
文科组:z
理科组:z
三、专家评委
文科组:z理科组:z
四、相关要求
1、时间安排:3月17日-19日(星期二——星期四)
2、参赛课由教务科统一安排调课,同备课组无课教师必须到场听课。
3、参赛教师要深入领悟新课改理念,吃透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打造高效课堂。
五、活动办法
1、参赛课由专家评委现场听课、当场打分。
2、每组按得分分别评出壹等奖1名,贰等奖2名,获奖名单将在门石一中校园网和《一中管理》上发布。
教学计划 篇3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
2、在老师指导和激励下,学生经过努力克服困难制作成作品,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使学生对剪刀、胶水等有较熟悉的操作,特别是提高学生的粘、贴的技能。
二、重点
教会学生会看制作的方法,知道一些符号所表示的意思,正确进行手工劳作。培养学生对手工劳作的兴趣,灵活使用工具进行劳作。
三、难点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培养他们不怕困难、独立完成工作的信心和毅力。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良好的学风。
2、课前教师准备好手工劳作的成品,使学生在劳作前有一个清晰的制作模式。
3、积极钻研教材,认真备好课,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4、通过欣赏手工制作成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操作技能。
五、教学进度
九月份:1—8课
十月份:9—15课
十一月份:16—23课
十二月份:24—31课
教学计划 篇4本学期我们兼任校本课程(跳棋)教学。根据学生年龄教小,知识还比较浅显等特点,制定计划如下:
一、教学内容:
会两个孩子单跳,知道简单的跳棋技巧。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学习跳棋的兴趣。兴趣是第一位的,没有兴趣,就无法学下去,更谈不上学好了。
2、会两个孩子单跳,知道简 ……此处隐藏3916个字……>3、培养学生坚韧、忍耐、自立、自信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养成礼让,谦逊、宽容的高尚品德。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转脚、转腰、转胯和绷脚面。
2、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
四、教材选择与分析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跆拳道运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无论是品势、实战,其动作结构、技术要求、风格、运动量等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可使不同年龄、体质、性别、职业的爱好者根据实际加以选择,而且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场地器材也可因陋就简,练习极为方便。跆拳道运动倡导“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培养胜不娇,败不馁地优良品质。能有效地提高速度、敏捷、柔韧、爆发力和有氧代谢能力。根据我校的实际,本课选取学习跆拳道的基本腿法——横踢为主教材,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横踢的基本技术,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提高自我锻炼的意识。
五、组织与方法
(一)突出主体教学,探究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1、跆搏操导入,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2、激疑: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提问、创设情景等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对“文字”理解,自己探索“踢”的动作,从而明确目标。(导定向——自定向)
3、思疑: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展示,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导运作——自运作)
4、析疑:分层教学。设计不同的练习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选择符合自己发展的练习。(导调节——自调节)
5、释疑: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导激励——自激励)
6、让学生自编自创脚法,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展延伸。
(二)渗入德育教育,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课堂中倡导“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培养学生互敬互爱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在游戏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课堂常规及准备活动
1、导入课的主题。
(1)宣布课的内容;
(2)队形队列练习;
(3)反口令游戏
【说明】通过队形队列练习可达到集中注意力,培养良好的纪律作风的目的。另外,教师利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反口令游戏也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为本课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跟音乐节奏进行热身运动
(1)跆搏操练习。
(2)基本步法练习:A前进步与后撤步;B前滑步与后滑步;C原地跳换步
【说明】选取自编的跆搏操和基本步法练习为准备活动内容,目的是为教学活动做好身心准备、预防和减少创伤的发生。
①跆搏操采取教师领操,学生模仿参与的形式进行,自编操主要是以协调性练习、韧带拉伸、反应练习为主,既可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又可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②基本步法练习分为4小组,小组长负责指挥进行专门性练习,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也为下面的技术动作学习作好准备。教师参与学生各组热身运动,并用语言激励、提示。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激疑环节: 复习前踢,然后提出横踢的概念,引导学生根据对“文字”理解,自己探索
“踢”的动作,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导定向——自定向]
(1)目标: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2)组织:尝试性练习:跆拳道的基本腿法——横踢。学生分小组练习,尝试踢法;
教师巡视指导,进行点拨、提示。
2、思疑环节:在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分组观看DVD、提出问题、让学生展示等手段,激
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导运作——自运作]
(1)目标:初步掌握横踢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钻研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2)组织:①分解动作练习;②连贯动作练习;③踢脚靶练习;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示范、从旁点拨激励学生、纠正错误。
3、析疑环节:分层教学。设计不同的练习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选择符合
自己发展的练习。[导调节——自调节]
(1)目标: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组织:学生根据自我能力选择符合自己发展的练习。教师指导,分析动作。
4、释疑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并在相互激励中,尝试选择各种练
习方法,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导激励——自激励]
(1)目标: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让多数同学能较好地掌握横踢动作技术。
(2)组织:分小组练习,并相互纠正动作,相互激励
【说明】通过激疑—思疑—析疑—释疑四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和谐、主动的氛围中掌握横踢动作的技术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站在主导的位置上,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分层、展示、点拨等多种教学手段,力求把教师的“四导”和学生的“四自”和谐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提高礼仪修养,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拓展延伸
1、自编自创脚法练习
【说明】让学生根据本课及以前所学的脚法,自编自创脚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为以后的脚法学习埋下伏笔。
2、游戏:绕圈追逐。
【说明】在课的结束前,选取游戏练习,目的是把课推向高潮,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教师也参与其中,师生同乐。
(四)调节放松与评价
1、放松运动
【说明】让学生在舒缓的乐曲中,按音乐节奏进行放松,可达到舒缓放松的目的。
2、评价小结
【说明】通过相互的评价及老师的小结,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
七、课后反思
本课能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跆拳道引进体育课堂,突出以运动技能——横踢为载体,带动其余四个领域目标的落实。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中有玩,玩中有乐,乐中有趣,趣中有练,练中有悟。在练习中,通过学生自找合作伙伴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培养学生迅速融入团队的社会适应能力。课的总结中,能引导孩子们通过上网、查看书籍等方式来了解跆拳道,让本课得以延伸。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
1、跆拳道这类象武术性质的教材,少部分女生在学习与锻炼中不够积极,今后在教学中应多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
2、课前有关跆拳道的资料收集不够,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了解跆拳道的文化。要是学习的氛围一旦形成,效果可能更好。
我校正尝试用跆拳道俱乐部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延续,并付于行动,真正做到终身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