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教学计划模板汇总六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计划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计划 篇1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我校主要课程之一。掌握传统的乐理,属于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基本能力,一向得到大家的充分重视。我们自始至终地追求,力求达到两个方面的进一步完善:一是通过怎样的结构安排与教学手段使知识传授获得最大的效果;二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基本能力与音乐实践相结合。
经过多年教学,在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基础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发现,传统乐理课重概念轻实用,大多数学习者在其脱离实际应用的理论中学习,这一问题不仅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更直接地影响到其日后全面音乐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所需能力的培养。
理论学习必须缩短与实际作品之间的距离。本课程一改以往乐理教学中以概念为主导的作法,以大量的作品为实例,通过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详细讲述了其实用型乐理的技术化应用,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实际作品中轻松地找到所学的理论答案,且牢记不忘。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教学原则
本课程以实用为原则,实例化了乐理的概念化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简单易学。
(二)教学方式与考核
1、本课程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
2、考试方式为笔试。
3、本课程为1学年,每周两课时,共32周。每学期讲授14周,复习1周,考试1周。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第一学期
第1—2周第一讲第一章记谱法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五线谱
第二节音名唱名等音音的分组
第三节谱号
第一讲掌握要点:
识别五线谱
了解各种谱号及相关的音名、唱名
第3——4周第二讲
第四节谱表
1、高低音谱表
2、大谱表的另一种形式
3、总谱
第五节音符及休止符
1、音符
2、音符的写法
3、符尾的写法
4、附点的写法
5、休止符及写法
第二讲掌握要点:识别不同时值的音符、休止符
第5——6周第三讲第二章节奏节拍
第一节拍子
1、拍子的记号
2、小节、小节线
3、强拍弱起
第二节拍子的种类
1、单拍子
2、复拍子
3、混合拍子
4、变拍子
5、切分
第三讲掌握要点:拍子的种类与实际作品
第7——8周第四讲
第三节节奏记谱法
1、各种拍子的节奏组合
2、休止符的组合方法
3、符杠的连接
4、连音符
5、变音记号
第四讲掌握要点:各种节奏的组合形式
第9——10周第五讲第三章音阶
第一节大调音阶
1、升号系列的音阶
2、降号系列的音阶
第二节小调音阶
1、自然小调音阶
2、和声小调音阶
3、旋律小调音阶
第五讲掌握要点:音阶的形成及运用
第11——12周第六讲
第三节半音阶
第四节特殊音阶
1、全音音阶
2、日本五声音阶
3、其它类型的音阶
第六讲掌握要点:其它类型音阶的结构
第13——14周第七讲第四章调
第一节调号
第二节近关系调
第三节等音调
第七讲掌握要点:调的构成及关系
第15周期末复习考试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二学期
第1——2周第八讲第五章音程
第一节度数
第二节种类
第三节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第四节音程在音乐中的表现
第八讲掌握要点:音程的构成
第3——4周第九讲
第五节单音程与复音程
第六节音程的转位
第七节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
>第八节等音程
第九讲掌握要点:音程的运用
第5——6周第十讲
第一节五声调式的产生
第二节六声调式
第三节七声调式
第四节同宫系统各调
第五节同主音系统各调
第十讲掌握要点:调式的结构及实际作品
第7——8周第十一讲
第一节三和弦
1、种类
2、音阶各音上构成的三和弦
第二节七和弦
1、种类
2、音阶各音上构成的七和弦
第十一讲掌握要点:和弦的构成及性质
第9——10周第十二讲
第三节七和弦的解决
第四节等和弦
第五节其它和弦及标记
第六节字母和弦标记
第十二讲掌握要点:和弦的其它表现形式
第11——12周第十三讲第八章移调与转调
第一节移调的方式
第二节移调乐器
第三节调式分析
第四节转调
第五节调式变音及其它
第十三讲掌握要点:移调及调式分析
第13——14周第十四讲
第一节与速度有关的术语、记号
第二节与强弱有关的术语、记号
第三节术语、记号中的修饰词
第四节速度、强弱变化的术语、记号
第五节表达情绪的术语
第十四讲掌握要点:音乐记号、术语与作品
第十五讲
第六节有关演奏法的术语、记号
第七节装饰音
第八节反复记号
第九节省略记号
第十五讲掌握要点:音乐记号、术语的运用
第15周期末复习考试
第16周期末考试
教学计划 篇2在各方面都飞速发展的现今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各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我们的教育事业要想稳中求进,就要改革、创新、钻研、探索、积累,希望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完善教师自身素质。20xx年是课堂教学改革年,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由上所述,根据课程特点,我制定了本学期个人的工作 ……此处隐藏1729个字……学期总课时88、周课时4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初步了解计算机,认识计算机硬件软件 4
第二周 组装计算机的配件选购 4
第三周 主流配置方案分析 4
第四周 成品计算机选购 4
第五周 组装计算机 4
第六周 组装计算机检查调试 4
第七周 组装计算机检查调试 4
第八周 设置BIOS 4
第九周 设置BIOS配置软件环境 4
第十周 设置BIOS配置软件环境期中考试 4
第十一周 常用外设选购安装 4
第十二周 常用外设选购安装 4
第十三周 系统性能测试优化 4
第十四周 系统备份恢复 4
第十五周 计算机上网及安全设置 4
第十六周 常见硬件故障诊断及排除 4
第十七周 常见硬件故障诊断及排除 4
第十八周 常见硬件故障诊断及排除 4
第十九周 常见软件故障诊断及排除 4
第二十周 综合实训 4
第二十一周 综合实训 4
第二十二周 综合实训期末考试
教学计划 篇5一、教材分析
1、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南,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 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突破口,使生物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教学内容的设置:
全期教材共分6个章节,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与上一个学期相比,增加了观察与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二、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积极应对中会考复习,进一步提高会考考合格率。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共有180人,分五个班,八年级(1、2、3、4、)是本人所教,他们通过一年半对生物学的学习,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生物学的基础。本学期还应对他们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及其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所以在新的一学期要做好会考复习总动员,让大家潜心投入到会考复习中来,争取在汇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具体措施
1、精心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针对具体学情因材施教;
2、进一步学习洋思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3、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习,使优生得到发展,差生得到提高;
4、适当设计生物科技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定期举行单元考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到查遗补漏;
6、引领学生开展复习方法交流等活动,让优生带动差生共同进步。
五、教学安排及目录(2节/周)
教学内容
参考课时 实授课时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5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2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1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7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1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2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7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2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2
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 11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二章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2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2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2
第三章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1
第二节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八下综合考查 1
总复习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复习与考查 4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复习与考查 4
《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复习与考查 4
《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复习与考查 4
专题复习 4
模拟复习 2
教学计划 篇6情况分析:
我们小班年级组现有成员共6名,其中教龄在20年左右的老教师有2名,还有3名刚踏上教育岗位不久的新教师,所以整个教研组存在着明显的两头倾斜现象,即老教师与年轻教师占绝对比例。这样,在教育教学方面也就存在着方法老套与经验不足的现象。在幼教改革已经驶向实质性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研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既要指导老教师逐步改变老观念、老方法,又要帮助年轻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和服务观,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探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教育实践经验,通过共同学习与探讨,使年轻教师能更深入的理解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之间的辩证关系,还需要不。其次,我们还要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实践研究,例 如:如何根据目标,选择符合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设计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等。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年级组的建设,在“研”字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 本学期教研总要求: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规程》精神,学习领会《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的课程理念,了解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阶段目标与教育策略,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学会关爱、理解、支持、宽容幼儿,逐步总结经验,把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个幼儿身上,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三、 教研工作重点与措施:
1、 通过学习与探讨,组织教师选择、设计符合目标与幼儿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计划。
2、 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活动,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四、 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做好新生幼儿入园的各
项常规工作。讨论交流本学期年级组计划。
2、讨论交流本学期年级组计划。
3、了解各班主题课程的内容与环境布置。
十月份:
1、学习讨论《课程指南》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阶段目标与教育策略。
2、结合教育理念,组织
教师开展备课、说课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