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计划

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合集五篇

时间:2021-10-18 01:35:07 收藏本文
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合集五篇

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合集五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学计划,就是在准备做教学计划吧。你知道领导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总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学计划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们班学生共有75人,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学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综合为2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处理、空间与图形安排、分类与统计、实践活动。第一部分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实际学习内容,加减法的处理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教材并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加减法学习混合,算法多样。空间与图形包括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形状、大小。分类与统计都重视对过程的经历。

目的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2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写0—20的数。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经历比大小、高矮、、轻重、长短的过程。体验“比”的方法。

2、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感受日常生活与其的密切联系。

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整时、半时、记时方法,体验时间的长短。

4、认识物体的位置、顺序、大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学会简单分类、统计,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四、重难点:

1、认识2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以“展示·交流·提升”为主题,立足于课堂,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培养研究型教师队伍为目标,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师生们共同成长。在为期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数学组可以说是收获多多:

一、有一支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为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由于学校工作的需要。我们数学组有很多老师都是从其它学科转行的。他们年轻,好学、有钻劲。能够很快的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来。

他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在学校一次数学参赛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这些年轻教师的工作作风:二年级的何链链老师的孩子才几个月,每天下班后还是把孩子扔给家里人照顾,自己精心准备数学参赛课。向嶔柳老师干脆把孩子的奶都隔了,一心一意的来准备参赛课,为了课件更完美,到处请师修改。胡周老师由于感冒,嗓子哑了,上午上完课去打针,下午试教,晚上还要帮助老师们制作课件。她们三位老师在同一个年级,她们共同的目标是让课堂更精彩。她们组的所有老师在一起选教学内容,一起讨论教学设计,互相听课,互相指导。四年级廖荣、马承顺老师准备的“同课异构”由于学校活动的冲突准备了两次课,她们每次都乐意的接受,没有一点怨言。每次都精心设计,反复试教,讲求完美。罗庆玲老师带的毕业班,学校里考虑到她的教学任务重,因此就没有安排她参加这次活动,她主动要求参加。在这次竞赛活动中让我们领略到她在课堂教学这一舞台上充满魅力的教学风采。那清新中带着质朴,无华中渗透着醇香的课堂让我们钦佩无比。并且在参加市数学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一年级周园老师从医院出来的第二天本应该是在家休息的时间,她却来到学校准备着家长开放日的数学课,这节课得了各位家长的好评。王娟老师在本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也展示了她的教学风采。当然这几位老师都直接参与了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而还有更多的老师是在她们身后默默支持着。各年级的数学组长和老师们每次听课以后都毫不保留的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把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好的经验、方法传授给她们。使每一节课更完美。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指引方向

在这三个月期间,我们数学组开展了六次大型的活动:

4月1日,罗庆玲、马承顺、胡周、何链链、向嶔柳。参加本校的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

4月2日,学校邀请了实验小学名师唐清碧、施州民族小学教师田艳,以及本校教师刘敏分别上了一节示范课,课后教师们开展了以“构建学生自主参与的有效课堂”为主题开展了教学研讨。教研室副主任、数学教研员柳兴平主任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对数学学科的教学作了指导。

4月中旬,胡周老师代表学校参加六角中心学校组织的优质课竞赛活动。

4月23—24日,罗庆玲老师参加恩施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并获得了一等奖。

5月8日,我校和盛家坝小学联合开展数学“同课异构”。胡周老师承担了一节数学课。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聂本桃老师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6月10日,一年级教学开放活动。一年级的王娟和周园老师分别承担了一节数学课。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本着“学习与交流结合、教研与观摩结合、反思与实践结合”原则,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形成了“研讨——上课 ……此处隐藏2178个字……>2、猜想:随意摸一个,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学生思考之后指名猜想:红球)

3、试验:同学们实际摸摸看

师追问:接着摸下去,还会是什么颜色的球?(学生摸球后,教师引导描述结果)

4、推理:盒子里全部是红球,随意摸一个,一定能摸到红球。这件事的发生是一定的。

师板书:一定

(二)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

出示二号盒子(盒内有红球和绿球。)

1、观察:盒子里有什么颜色的球?(红球和绿球)

2、猜想:随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球?(红球,绿球)

3、试验:学生摸球。(学生摸球后,教师引导描述结果)

4、推理:因为盒子里有红球也有绿球,所以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绿球。这件事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结果有两种可能。师板书:可能

(三)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可能”的。

1、推理:通过刚才的两次摸球,同学们想一想:从二号盒中能摸黑球吗?(指名推想并说出理由)

2、结论:盒子里没有黑球,不可能摸到黑球。这件事情的发生是不可能的。师板书:不可能

师:我们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纷繁复杂,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一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可能的,接下来我们就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探索交流,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课件出示例2,图文并茂)

下面哪些现象一定会发生?哪些现象可能发生?哪些现象不可能发生?(要求:“一定”画radic;,“可能”画○,“不可能”画×。)

1、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2、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

3、三天后下雨。

4、太阳从西边升起

5、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6、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按要求判断。

(2)合作交流

组内交流:一定要说清自己判断的理由。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哪些事情可能发生,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2、判断下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花是香的。

(2)月亮绕着地球转。

(3)石狮子在天上飞。

3、按要求给盒里的图形涂色。

(1)摸出的一定是粉色的。

(2)摸出的不可能是蓝色的。

(3)摸出的可能是黄色的。

4、转盘游戏,拓展延伸。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生对话:我们希望时间能停下来这是不可能的,但这节课一定会成为老师美好的回忆,将来我们有可能还会在这里一起上课。

板书设计:可能性

一定

可能

不可能

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59人,上学期的优秀率80%、及格率100%。这些学生通过两年多的学习,集体观、学习习惯已基本形成,大多学生上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习效率比较高,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贪玩,上课时不能注意听讲。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学生的作业书写,二要对少数差生注意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含以下单元:1、除法2、年月日○生日快乐3、平移和旋转○美丽的花边4、乘法5、观察物体6、千米和吨○了解千米7、轴对称图形○奇妙的剪纸8、认识分数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我们的试验田10、统计○运动与身体变化11、认识小数12、整理与复习

本册教科书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各个领域的具体目标,在前五册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学生的学习条件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确定了本册教科书知识与技能方面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10则“你知道吗”,这些内容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学生受到广泛的教育,教材里还有12道思考题,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弹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1、符合知识发生发展的线索,尊重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的层次结构。2、把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采用小单元的形式交叉安排。3、把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学生经过七个学期的学习,已具备了较好的口算、笔算能力,能掌握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已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应用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会与他人合作,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发展了实践能力,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差,缺乏学习主动性,有些学生思维不够灵活,造成学习困难,还有个别家长素质差,家庭教育跟不上,影响孩子的学习。

三、总体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判断平年、闰年,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换算。

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发展数感,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能力,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通过“你知道吗”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在教师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四、教学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基础知识。

2.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教学内容的弹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3.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差,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习惯,让成绩好的同学帮助他们共同进步。

4.运用实物,图片等各和可以利用的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5.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旧知识引新知识。

6.尽量地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思多练。

7.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