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计划

实用的数学教学计划锦集7篇

时间:2021-10-18 01:34:49 收藏本文
实用的数学教学计划锦集7篇

实用的数学教学计划锦集7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较好,学习积极性高。全班总体成绩在全乡排名靠前,大部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对基础知识接受和掌握比较快。

不足:少数学生书写格式混乱,对稍难的题目不愿意动脑筋解决。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册内容: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输和应用题。圆,百分数。

2、教材的结构体系和编排意图

在前册已有的基础上重点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认识曲线图形—圆,认识轴对称图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开始教学百分数及应用;结合所学数学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答比较容易的分数应用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教材特点

(1) 适当调整分数乘、除法的内容,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

(2) 降低分数四则、运算的难度,删去分数、小数四则运算。

(3) 改进分数应用题的编排

(4) 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 适当加强百分数的应用

(6)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应注意的问题: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三、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3、认识曲线图形—圆,认识轴对称图形,掌握圆周长和圆的面积公式,会画圆。

4、百分数及应用; 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提高 解答比较容易的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四、教学策略

1、认真备课、上课。

2、在教学中多让学时进行小组实践活动。

3、及时纠正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现象。

4、有针对性地课后练习。

数学第十一册教学计划,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课 题

课 时

第 二 周

分数乘法的意和计算法则

5

第 三 周

分数乘法应用题

倒数的认识

5

第 四 周

整理复习一单元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5

第 五 周

分数除法应用题

5

第 六 周

5

第 七 周

整理复习二单元

5

第 八 周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5

第 九 周

分数应用题

5

第 十 周

分数应用题

5

第十一周

分数应用题

5

第十二周

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第十三周

扇形、轴对称图形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5

第十四周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以及应用

5

第十五周

百分数的应用、整理复习

5

第十六周

复习第一、二单元

5

第十七周

复习第三、四单元

5

第十八周

复习第五单元

5

第十九周

总 复 习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九(3)班和九(5)班比较,九(3)班学生稍活跃,但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九(5)班学生相对单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重、难点分析如下: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运用它们进行实数的简单四则混合运算。

2、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等方法解方程。经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作用,进一步提高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方程的基本能力。

3、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4、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等性质特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5、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把认真教学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 ……此处隐藏1896个字……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进度

一单元:位置…………2课时

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3、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三单元: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

3、比和比的应用………4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四单元:圆

1、认识圆………………3课时左右

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3、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5、确定起跑线…………1课时

五单元:百 分 数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左右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六单元:统 计

1、扇形统计图…………1课时

2、合理存款……………1课时

七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八单元:总 复 习………4课时

数学教学计划 篇6

本学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认真研读教材,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异常是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经过相应的练习,帮忙学生构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资料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3、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景,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忙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的本事。

5、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本事。

6、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7、每学完一个单元的资料,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景,以便及时补差补漏。

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对每一天的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

9、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教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甚而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以教学活动为线索安排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和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1、乘除法

2、观察物体

3、千克、克、吨

4、乘法

5、周长

6、除法

7、年、月、日

8、可能性

三、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学会百以内的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2、结合具体情景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并能进行换算以及解决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

4、学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以及乘除混合运算。

5、学习有观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二)空间与图形

1、通过学习能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搭成的立体图形。

2、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三)统计与概率

了解事件发生三无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实践活动

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创设生动的教学学习情境

在本册教材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情境。

2、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

3、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探索计算方法时,必然会出现多种不同的方法,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培养尖子生,利用一对一的方式带动稍差一点的学生。

5、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6、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实用的数学教学计划锦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