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巧。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部分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且某些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今后不仅要做好培优辅差的工作,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由于初一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在上课时,要注意各班的课堂纪律,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保证上课顺利进行。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经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审定复查通过的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发行。本教材的特点是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生活、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按照信息需求的线索组织教材,注重突出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对技术价值认识的提升,适用于采取讲练结合、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知识是当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热点知识,学生兴趣浓,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培养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才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学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如下:认识信息;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相应的软硬件知识;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个别兴趣爱好强烈的学生进行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参加作品竞赛。
四、教学重点
难点信息的概念和意义,初步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软硬件基本知识;、 、windows的基本操作。四、教学措施
1.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落实“五认真”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领会大纲精神,钻研教材内容。
(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4)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对于优秀生可以适当学课本以外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并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关心、帮助和指导。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课时安排周次预订进度2周信息课:介绍计算机室的使用方法及要求
综合实践:展示信息技术各方面的应用(可以通过视频观看)12周信息课:复习巩固第一章
综合实践:评比作品3周信息课:信息与信息处理
综合实践:认识PS13周信息课:认识计算机网络
综合实践:PS软件滤镜4周信息课:信息处理的工具
综合实践:PS软件工具功能——选择选区操作14周信息课:互联网综合实践:PS软件动画5周国庆节15周信息课:网上收集信息
综合实践:实战教程16周信息课:计算机的基础工作原理
综合实践:PS软件工具功能——矢量处理工具16周信息课:网上交流信息
综合实践:实战教程27周信息课:计算机的基础工作原理
综合实践:PS软件工具功能——图像处理操作17周信息课:网上交流信息
综合实践:实战教程38周信息课:计算机的管理与操作系统
综合实践:PS软件编辑工具18周信息课:组件SOHO网络
综合实践:班级比赛9周信息课:信息安全的保障
综合实践:PS软件图像模式19周信息课:总结第二章、复习第一章知识10周信息课:第一章第5、7、8节
综合实践:PS软件图层20周期末考试11周期中考试
综合实践:提交作品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2一、学情分析
昌乐外国语学校建校伊始就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了全县一流的五个网络教室,为我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打下了优越的基础。作为我校的第一届学生,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校,限于小学阶段教学条件和师资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稍有欠缺,表现在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七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
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部分来自城区学校,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比较好,对此应继续保持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的探索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编程基础知识,引导他们向尝试完成较为优秀的计算机设计作品(电子报刊、电子绘画、动画设计)的方向努力。
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 ……此处隐藏7832个字……的兴趣
3、规范学生上机行为
4、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实验教科书。
本教材主要内容如下:
1、收集身边的信息。
2、纵览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3、计算机与系统安全。
4、规范文件管理。
5、随心所欲画图画。
6、初识因特网。
7、网络基础知识。
8、文本处理。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还原方法;认识常用的图片文件格式;掌握用ACDSee软件浏览图片的操作方法;认识电子邮箱的作用;学会申请电子邮箱;学会收发电子邮件;认识电子邮件的格式;掌握在“Outlook Express”软件中设置电子邮件帐号的操作;学会“Out-look Express”发送电子邮件;掌握在邮件中插入附件的操作方法;学会绘制简单的图形;掌握自选图形格式的设置;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会在表格中输入文字;掌握在表格中插入和删除行列的方法;会简单修饰表格的方法;了解分栏的方法;了解打印预览的功能;学习制作贺年片。
重点掌握:
1、文件的删除;
2、图片的浏览;
3、申请电子邮箱;
4、收发电子邮件;
5、学做邮票;
6、制作一周时间计划表;
7、表格的修改;
8、页面设置;
9、学做新年贺卡。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2、仔细讲授,进行演示教学+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学。
3、耐心辅导,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思想教育,增强信息素养。
4、严格要求学生,督促他们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上机任务。
5、寓教于乐,在学中受教育,在玩中受教育。
6、分组教学,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课时安排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 3课时
第二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0课时
第三章 文本处理 10课时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9一、学情分析
通过开学一两节课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情况,由于小学学习基础有较大差异,所以在初一上学期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快速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都能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使用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了解信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
3、学会利用多种方法获取多媒体素材。
4、学会信息集成与发布。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四、教学方法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五、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课时 内容
9.9-9.13引言课 收集身边的的信息、讲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和本学期课程计划
9.16-9.20 1.1 信息的特征
9.23-9.27 1.2 现代信息技术与生活
10.7-10.11 1.3 计算机探秘
10.14-10.18 1.4 使用计算机管理文件
10.21-10.25 1.5 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
10.28-11.1 2.1 欢迎参加辩论会
11.4-11.8 2.2 为运动员加油
11.11-11.15 期中阶段质量检测
11.18-11.22 2.3 我心中的班级
11.25-11.29 2.4 文学社的新成员
12.2-12.6 2.5 班级风彩
12.9-12.13 3.1 策划准备
12.16-12.20 3.2 设计外观
12.23-12.27 3.3 组稿编辑(一)
12.30-1.3 3.4 组稿编辑(二)
1.6-1.10 3.5 播放展示与发布
1.13-1.17期末阶段质量检测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10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开展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的重要举措。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操作、重在发展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frontpage、powerpoint、flash、vb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根本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一、二册,内容在七、八年级都以讲完,九年级的任务是复习并做好迎考准备,复习内容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学习制作网页,以及对数据的管理。知识点: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与特性,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用word制作作品、用excle管理数据、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frontpage制作网页是重点,用flash制作动画和vb编写程序是难点。复习完后九年级的学生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个作品。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
2、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的技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3、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4、实行分组管理,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
四、教学措施
1、主要采取教师指导方式、学生自主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
2、把课程整合,学生便于记忆。
3、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
4、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