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学期教学计划体育范文集锦九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但是教学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期教学计划体育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期教学计划体育 篇1工作思路:
以“面向全体,面向未来,终身体育”理念为指导思想,继续贯彻落实新课标,进一步推进我校体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一.认真备课,上课
以中心体育评优课和学科研讨现场会为契机,认真备课、上课,做好体育课研讨工作。
二.完善课间操管理方案,结合校运会,进一步提高课间操质量。
三.组织好校春季田径运动会,全面提升学生身心素质水平。
四.坚持以田径为基础,全面健康发展的课外体育工作原则,结合京师达课程和早锻炼,做好特色体育工作。以积极态度参加中心、区田径运动会和区首届小学生趣味运动会,以及其它体育系列锦标赛,争取好成绩。
五.配合学校落实《健康标准》实施方案。
六.进一步完善细化各年级体育课堂学生评价办法。
七.积极参与学校科研工作,特别是德育实效性课题结题工作。做好体育课堂教学以及课外体育活动教学科研总结工作。
八.结合学校工作认真做好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规划中设定目标的培养工作。力争通过评优课和其它工作涌现出我校中心和区学科带头人。
学期教学计划体育 篇2一、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初三年级共9个班,我带六、七、八班,每班约五十人左右,以男生居多,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身体素质和基本技能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2、技能情况初三年级学生喜欢跑、跳、投掷、追逐、跳绳、踢毽子等大肌肉活动。但动作则显得僵硬呆板。
二、教材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中学体育教学课标》以及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并在传授中渗入思想道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学习田径、跳跃、力量、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品质。
四、主要工作:
1、要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充分贯彻课改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效率。
2、开展班级活动。本学期将进行班级间的各项体育比赛,如:跳绳比赛、拔河比赛、各种球赛等。
五、具体安排:
1、抓好基本素质的提高。(如俯卧撑、蛙跳、推小车等)
2、抓好基本技术的练习。(如男生1500米、女生800米、立定跳远、握力)
3、结合阳光体育活动,认真抓好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根据这一情况我进行分层、分组教学。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
学期教学计划体育 篇3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健康为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一切为了学生,认真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深化改革、求实创新,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二、教学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5.培养良好的课堂常规
三、教学目的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1个班31人,学生们对体育课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对于刚刚接触体育课的一些新同学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培养他们的的兴趣,发掘其潜力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初期,他们生性好动活泼开朗,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常规还不大了了解。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将因材施教,提高兴趣,发现体育人才,重点抓课堂纪律,强化课堂常规训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具体措施
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视让学生充分地参与体育课上的活动。利用体育运动游戏项目,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分组形式开展教学,以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使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1.重点培养课堂教学常规,狠抓队列队形、路队和两操。
2.针对学生在平时体育锻炼的弱项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使每位同学的每个技术动作都能到位。
3.利用奖励措施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
4.重点训练学生的队列队形。
5.重点强化课堂常规。
本学期共讲19周,每周体育授课为3学时,共60学时。每个学期实际上课定为16周,共48学时。上课过程中,若因场地,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将临时调整。
第一、二周:引导课,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列队练习。变速走跑。游戏黄河长江。
第三、四周:俯卧挺身,站立式起跑 。(第四周十一放假)
第五、六周:立定跳远,障碍赛跑,接力赛跑。原地高抬腿跑。
第七、八周:单脚跳绳,双脚跳绳,双脚变换跳,踢毽子。
第九、十周:八字跑步,蛙跳,游戏我要抱抱。
第十一、十二周:跑步热身300米。800 ……此处隐藏3031个字……6:考核:蹲踞式跳远。
三、投掷
学习原地推铅球技术,通过练习初步了解原地推铅球的动作要领;发展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
1、学习原地推铅球(以右手为例)。
2、原地对实心球。
3、A:双脚跳跃练习。B:推铅球。
4、A:双人跳起移动练习。B:推铅球练习。
5、考核:原地推铅球。
四、体操:支撑跳跃。
通过支撑跳跃动作的练习,主要提高支撑跳跃基本能力,掌握支撑跳跃的方法,学会保护与帮助,基本掌握屈腿腾越动作技术,发展踏跳能力。
1、A:踏跳、推手练习。B:单手推墙练习。
2、A:跳上成蹲撑,向前挺身跳下。B:蹲撑、抱腿、挺身跳。
3、跳上成跪撑挺身跳下。
4、A:复习(同上)。B:助跑练习。
5、屈腿腾越跳箱。
6、复习(同上)
7、考核:屈腿腾越跳箱。
五、篮球
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和单手肩上投篮球,进一步熟悉球性,提高控制球能力,掌握基本技术。通过各种移动步法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素质;通过教学比赛,巩固已学基本技术。
1、A:复习各种移动步法。B:复习体前变向运球。C:学习体前变向运球。
2、A:复习先进间体前变向运球。B:学习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
3、A:复习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B:复习原地肩上传接球。
4、A: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B:学习急起急停。
5、A:学习跨步和转身。B:复习急起和急停。
6、A:复习跨步和转身。B:综合练习。
7、篮球教学比赛。
六、排球
巩固移动、传、垫球技术,改进正面下手发球技术。基本掌握正面上手发球技术,初步了解正面扣球技术。发展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
1、A:复习移动。B:复习传、接球。
2、学习正面上手发球。
3、复习正面上手发球。
4、发、垫球练习。
5、A:复习体侧垫球。B:传、垫球比赛。
6、学习原地正面扣球。
7、复习原地正面扣球。
8、排球教学比赛。
七、韵律操和舞蹈
学习第二套少年韵律体操,进一步提高节奏感和表现力。
1、复习少年韵律操1。
2、学习少年韵律操2第一段。
3、学习少年韵律操第二段。
4、A:复习少年韵律操一、二段。B:学习第三段。
5、复习少年韵律操(二)。
6、进行全套韵律操的总复习。
八、民族传统体育
1、学习青年拳第一段1---5动。
2、A:复习青年拳1---5动。B:学习6---9动。
3、A:复习青年拳1---9动。B:学习班10---16动。
4、A:集体复习青年拳1---13动。B:学习14---17动。
6、复习青年拳第一段。
7、(同上)
九、形体训练
初步了解基本手位与基本步法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发展协调性和团结合作精神,引导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1、基本手位。
2、基本脚位。
3、综合形体训练。
4、复习形体训练。
学期教学计划体育 篇9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情境教学为主线,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达到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为目的。采用了主题式情境教学法。即通过教师语言描述、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乐与游戏中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
2、掌握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铅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
3、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
4、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5、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
教学重点:
1、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
2、掌握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铅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
教学难点:
1、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2、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
三、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授课时数根据我校校历安排和学校要求,本学期共讲20周,每周体育授课为3学时,共60学时。每个学期实际上课定为16周,共48学时。上课过程中,若因场地,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将临时调整。第一学期以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配以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铅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另外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多上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每次授课一个到二个主教材(如:跑步或;立定跳远)其余(如篮球、队列队形、身体素质)训练将作每次课的准备部分内容。每节课都争取有一个或两个小游戏。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将制定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成长评价记录袋。
四、教学措施及注意的问题:
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乐、玩中学、玩中练”。
教学中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