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反思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时间:2021-07-28 00:27:27 收藏本文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1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0课。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我在教学中紧抓小熊和松鼠“友谊带来快乐”这条线,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悟情理、品情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设置感人情境,给学生情感熏陶

教学一开始我就通过板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入“情”诵读,层层感悟

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1、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第三和第五两个重点段。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教学中抓住情境体验。如抓住“乐坏了……”等语句,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

三、入“情”想象,深入探求文本内涵

本文中有些地方描述比较详细,而有些地方写得比较简约含蓄,给学生们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延伸的空间,我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让学生想象,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在人文感悟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一个较好的体现。

四、识字教学情意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我在识字教学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让学生快快乐乐识字。在教“幸福”二个字时,把他们放在词中理解,让学生找出这二个字中蕴藏的两个词语“幸福”,字书写完后,把它们放置在语境中,富生字以人文内涵,使生字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丰满!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2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教学这篇课文,我反复琢磨了许多遍。如何设计教学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自己感觉对这篇课文,还是吃得比较透的。

主要设计思路是: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让学生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纸船和风筝对他们情感的变化所起的作用?这些问题引导孩子们细读课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很好,这可能得益于趣味性设计(如摘苹果放进纸船、苹果给老师、同学们说悄悄话),让孩子们以各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语言文字,问题的设计等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深入研读的。我的情感投入深深的影响了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孩子们和小熊、松鼠一起同欢乐共痛苦。尤其是学习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理解的部分,孩子们都读哭了。孩子们在我的指导下真正走进了文本。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啊!在课堂实际生成的瞬间,教师只能凭自己的一种直感去感受来自孩子们的对文本的解读和回应,然后对教学预设作出相应的随机调整。这种课堂策略当然受教师敏感度和经验度的影响,我在这方面明显是欠缺的。

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1、朗读得多,但还是缺少一个让孩子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

2、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最后合作读读、演演的环节没能充分展开。读的高潮掀起处的不是很多。教学中如果一节语文课能时不时掀起朗读高潮,那才叫精彩!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力争做到。

3、课堂上我对孩子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要知道孩子们是特别喜欢老师给予他成绩的肯定。激励性的语言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3

一、紧紧抓住“情”字,设置感人的情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

新课程改革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

本课是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老师在教学一开始就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更巧妙的是,老师让学生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扮演这童话王国里的一个人物,使学生真正深入到课文中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音乐的运用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课文一至六自然段写了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是情绪欢快的部分,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进行感情朗读,使学生充分理解友谊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七至九自然段写了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绪忧郁的部分,欢快音乐戛然而止,代之以悠伤的乐曲,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中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老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让学生有丰富充分的情感体验,理解了友谊的重要,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了一定的感受。

二、注重朗读指导,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做到了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

低年级段朗诵训练是重点,老师特别注意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使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

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老师让学生找到了描写小熊快乐的句子,学生一下子找到了“乐坏了”这个词,老师立刻抓紧这一个词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先用换词的方式体会“乐坏了”的意思,使学生很快体会到了这种快乐的感受,朗读自然就到位了。

再如,在指导朗读第十自然段时,让学生当小老师教老师读,给老师提出朗读的意见和要求,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感情朗读的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此处隐藏6667个字……稍长了些。而设计的采访“小熊”、“松鼠”的心里想法时,学生没有走进情境,没有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感受。

打写设计的也不够好,让二年级的学生去写生活中与朋友之间发生的真实的事,有些难度,学生三言两语就说完了,没什么可写的。如果这里也让学生模仿课文写一写其它小动物之间发生的事,来创编童话,学生就不会没话可说了。

通过这节课后,我意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切记制定目标时自己不能不明确核心目标。一定要把大部分时间落实在核心目标上,不要老想涉及多方面,能把课的核心目标落实到位就能算是一节好课了。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13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的一篇课文。本课讲的是小熊和小松鼠通过纸船和风筝表达祝福,传递谅解,同时告诉我们在与朋友的相处中也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宽容。这个生动感人的童话故事,只要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谊的向往去朗读,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教学目标:

⒈学会本课16个生字。

⒉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⒋通过读文,知道朋友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宽容。

设计理念:

⒈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效率,还能在情境中“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会焕发无穷的活力。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情境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⒉要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必须花足够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得充分,课文中的形象就鲜活起来,课文中的情感就能流动起来,课文中的语言也会积淀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本节课将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采用多种的朗读形式:个人读,同桌互读,评价读,品味式读,交流式读等,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内心的独特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体验,读中感受。

3.力争通过读书实践,能够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感,感受到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具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1、讲故事,边放Flash

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教师总结:(这个故事讲的是小松鼠和小熊刚开始通过纸船和风筝成了好朋友,后来他们俩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纸船和风筝又使他们和好。)

4、揭题《纸船和风筝》

5、指名读课题,(指导“风筝”的“筝”是读轻声的)

二、体验角色

1、请出两个小动物(小松鼠和小熊)

2、跟小动物打招呼

3、请小朋友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小动物。

4、分动物标志

5、检查是否进入角色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提问:如果你在读课文的时候碰到不认识的生字你会怎么办?

2、学生交流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用喜欢的方式认识这些生字

4、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去拼音的生字—词语—句子

5、指名读,开小火车,小老师领读

四、初步感知课文

1、找家 让小朋友画出两个小动物的家

2、过渡(一个住在山顶,一个住在山脚,纸船和风筝又是怎样让他们俩成为好朋友的?)

3、读课文2-7节

4、随即采访一只小松鼠,请你谈谈,你是怎样和小熊交上朋友的?

5、出示纸船 ① 你是怎样把这只小船送到小熊家的?请你演一演

② 你为什么这么演?

③ 理解“漂流”的意思。

6、采访小熊 提问:① 小松鼠希望你每天快乐你的心情怎样啊?

② 找一找文中的一个词语代表你现在的心情。

③ 理解“乐坏了”,指导朗读。

7、请全体演小熊的小朋友齐读第四节,比一比哪只小熊乐坏了。

8、指名读。

9、采访小松鼠 请你谈谈,你是怎样和小熊交上朋友的?

10、你是怎样把这只风筝送到小熊家的?

11、小熊希望你每天幸福你的心情怎样啊?

12、通过朗读来表达你的心情。

13、学生点评

14、教师总结:(美丽的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为了好朋友。)

五、拓展活动

我想小朋友现在一定也很想送一样礼物给你的好朋友,拿出准备的白纸你可以折纸船也可以折其他礼物送给别人。

教学反思:

1、教学中生字呈现的方式多样,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非常浓厚。

如让学生自学课文的同时,我把本课的八个生字呈现在频幕上上,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认识这些朋友的,进行了汇报交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了学生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进行了从字到词到句的识字过程,比较符合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非常浓厚,而且学生认字也认得既快又好。

2、充分利用简笔画,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如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让他们根据课文的描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师生以黑板为阵地,简单勾画出他们的位置。学生兴趣高涨,学得主动,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

3、课堂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导致在教课本内容的时候比较仓促,也没有很好的深入课文,理解课文。

4、在进行角色体验的时候,有点脱离文本,因为小朋友对课文内容还不是很了解,就直接开始让他们谈自己的感受,要求有点过高。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14

今天,我教学生学习《纸船和风筝》在我上课的过程中,李勇辉,曹瑞两个男孩总是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平时他俩就是个爱做小动作的孩子,确实令我头疼。为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用了许多办法,效果不佳。今天他又旧病复发,为了不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我很自然地走到他们身边,悄悄的说:“不是我没看见,是我想给你们留点男子汉的面子。他先是一怔,后感激得直点头,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对自己的信任,对老师的信任这让我非常感动。没想到我的一句悄悄话竟比三令五申还具有魅力,在剩下的时间里,他俩一直专心听讲,大胆回答问题,多次受到我的表扬。

赞赏:

在学习第7~9自然段时,我问谁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许多同学举手,我看到任志远和褚浩然不听讲的样子,在这个时机有以赞赏他俩说:“这两个同学读书那么好,已经胸有成竹了,快让同学们欣赏你们的精彩表演!”他们读得真棒!小眼睛里充满着胜利的喜悦。

偷看:

在教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学生背诵最后两段故事时,学生开始精神十足,课时背着背着忘了刚才的兴奋劲一下子松懈了,教师里沉寂了许多,怎么办呢?为了不伤孩子的自尊,我灵机一动。说:“我把眼睛闭上,你们可以偷看一下,孩子们马上又恢复了高涨的情绪。

可见,把赞赏、宽容运用到课堂上,对培养学生的自信是多么重要!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