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反思

过新年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23 00:08:45 收藏本文
过新年教学反思

过新年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过新年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过新年教学反思1

《过新年》教学反思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原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本课时中我牢牢抓住过年这一主线,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始终沉静在现实与想象之中,兴趣昂然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过新年》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咚镪”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的过新年欢乐情景。 本课在设计时,我就有意突出创设热烈欢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歌曲从课堂的效果来看,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能够热烈欢快地演唱歌曲,从演唱到聆听,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积极配合教师所设计的各个环节的活动,小组间,师生间配合默契,使学生在情感上体会到新年的快乐。学生能够基本达到学习的目标,从情境导入以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导入,激发学生一目了然描写的是老师的歌,为学习《每当、在语言上,还需要更加的鲜明简炼。

过新年教学反思2

《过新年》是二年级孩子们在本学期学习的最后一单元中的一首歌曲。这是一首节奏欢快,旋律流畅,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结合着中国过新年的一些风俗习惯,我设计了一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在本课教学完成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不足。

1、教学任务:在本课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人人实践。教学中紧紧围绕“过新年”的主题,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播放的由来动画及《春节序曲》的课件,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黑板书上教师亲手写的对联,使学生在课前已经初步接触歌曲的节奏重点和知识重点。课堂上由于学生年级比较低,识字量有限,我恰当适时的教授两遍歌词,辅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有了前面的双基教学做铺垫,也就为很好的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便利。学生们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敲鼓、耍手绢、扭秧歌等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烘托了《过新年》的欢快、热烈气氛。通过视、听、说、唱、舞结合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情感,使他们主动参与音乐体验,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本节课始终以音乐为主线,以节奏训练为主体,以情境教 学为重点,满足现代学生的审美需求,从而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2、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教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谈话法、欣赏法等进行感受歌曲和表现歌曲的教学。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欢快、热烈环境的渲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音乐,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同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进行了愉快的唱游教学课,效果极佳。本课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体现了艺术课程的综合性,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多种途径感知、理解音乐,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表现空间,让他们用肢体的动作来展示欢庆新年的喜悦,在掌握歌曲简单演唱的同时也学会了节奏的训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把握住音乐教学以听为主,突出节奏入手为基调,给学生创设充分感受音乐的氛围,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受音乐欢快热烈的情绪,使他们在欢快热烈的情绪中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感受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情感熏陶、情绪感染。

3、学法指导:整节课,教学效果尚好,课堂氛围热烈融洽,学生在欢快热烈情绪的熏陶感染下,初步表现和体验了歌曲的气氛。通过学生有节奏的读歌词、轻声完整的哼唱歌曲,看得出学生们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整个课堂大多数孩子都能够在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情况下跟随老师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

是十分不易的。而在初步学习歌词,简单学习秧歌步等教学内容上,学生们大多数也能够在教师多样的教学形式指引下积极、开心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问题反思:

1、失误与不足:在击鼓和扭秧歌的练习中,再细致讲解动作要领,简单完整演示练习,最后随音乐完整表现会更好。投影片制作上再精美、考究会更好。

2、课堂反应:自我感觉这堂课教学效果很好,教学气氛活跃,课上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能够使学生在开心快乐、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在本节课上学生通过教师的各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多种能力,体态动作协调性逐步增强,知识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学生学习更具积极性,在学科教学中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这堂公开课后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既看到了自己的成绩,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这除旧迎新之际,我希望明年我的教学水平会更上一层楼。

过新年教学反思3

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我设计了“我比你猜”的游戏进行导入,由放鞭炮联想到新年,通过聆听《小拜年》让孩子们认识了中国民族乐器锣鼓镲,了解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和聆听乐器的声音,学会了歌曲当中的基本节奏“龙咚龙咚锵”,这样一来为学习歌曲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孩子们从节奏的认识,逐步熟悉了歌曲的歌词,然后很自然的就将歌词加入到歌曲的旋律当中了,所以歌曲学习的环节进行得非常顺利和自然。孩子歌唱的声音我在教学中不断的强调与示范,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正确好听的,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正确演唱歌曲。接下来的环节是要孩子们将学过的节奏运用到歌曲当中,并且在音乐中模仿小鼓和小镲的声音节奏。整堂课,学习气氛佳,学生都保持高度的兴趣,学习的效果很好。想想这节课,我觉得非常有收获。它让我发现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身边最普遍、最简单的事物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教学方法可以随着环境的改变而灵活变化,两种教学方法的得出,使我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得到补充和完善。同时也使我知道了:只有适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的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才乐于接受,音乐课才能让学生喜欢。

过新年教学反思4

课堂打击乐器以其易学易奏、品种繁多、音乐丰富、合作性强等特点深受师生的喜爱,《过新年》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呛”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本来让打击乐器伴奏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让学生能直接地感受到新年的喜庆气氛。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忽略一些细节,导致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1、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课堂打击乐器演奏方法,养成良好的乐器使用习惯,进行 ……此处隐藏8104个字……细观察身边的物品,并敲击倾听,哪些物品通过敲击发出的声响与这三种乐器的声响相似,没有乐器的同学可以敲击它们,模仿声响,为歌曲伴奏。这样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还做到了面向全体。

整堂课下来,基本达成了预设目标,但因乐器数量较少以及时间的关系,上台亲手演奏这三件乐器的孩子太少了,另外,除了这三件乐器外,还应该加入其它的打击乐器及表演动作,来烘托热烈、欢快、热闹的气氛,这样孩子们的参与率就高了,才真正达到全体参与的效果了。

过新年教学反思14

小学音乐第一册《过新年》是由《小拜年》、《龙咚锵》、《新年好》、《平安夜》四部分组成,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过新年是热闹、喜气的氛围,同时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感受到学生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情、真爱!

记得我第一次上《小拜年》和《龙咚锵》这一课时,在设计教案之前,我认真聆听了这两首音乐,说实话我以为上好这节课是很容易的事,因为,当我在听这两首音乐的时候,自己就深深的被音乐浓郁的“过年”气氛给激动了,尤其是《龙咚锵》,非常好听,也非常亲切,不禁使我忆起了自己小时侯在农村老家过年时的点点滴滴。我想,小孩子嘛最喜欢过年了,所以他们一定会被我感染、会被音乐所感动!于是,我大概构思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部分

让学生谈谈一年之中你最喜欢的节日,我想肯定有许多孩子会说到春节。然后引出春节,再让学生说说春节的趣事。

二、情景表演

让学生听着《小拜年》进行情景表演,营造一幅过年图,接着让学生在初步感受“过年”喜悦氛围的同时,进一步学唱《龙咚锵》。

三、歌曲学唱

指导学生用饱满而有激情的音色演唱《龙咚锵》。我认为在学唱的过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重点是要让学生用锣、鼓、镲等打击乐器歌曲伴奏。

这就是我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我以为我会轻而易举的上好这节课,但我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很快就被学生打败了……在我进行本课的导入提问时,我问学生:“小朋友,我们的祖国一年之中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但你们知道最隆重、最喜庆的是哪一个呢?”不出我所料,几乎每一个孩子都举起了小手,“我知道!”、“我知道!”,可我没想到的是学生回答中没有一个说到“春节”,却有将近一大半的同学说到了“圣诞节”,还有的说是“国庆节”和“劳动节”。我愣住了,学生的这种回答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没办法,我只能告诉他们是“春节”,于是又有几个小朋友跟着我说:“对!对!最隆重、最喜庆的应该是春节!”。我又问:“那么说说在春节里有什么让你们高兴的事,好吗?”,我再一次的期待着孩子们的回答,孩子们又“唰”的一下举起了小手,“老师,我最高兴的事是我们全家去大饭店吃饭!”,有一个小朋友这样站起来回答之后,下面的小朋友全都议论开了,有的说是他们家是到“新晶都大酒店”,有的说是到“开元大酒店”……,我又问没有去过饭店吃饭的`同学,他站起来想了一会儿说:“老师,我最喜欢的事是可以天天看电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我这节课在起步时就已经令我感到走不下去了。在失败之后我总结了原因,应该说如果我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我相信我们就会拥有一堂令彼此难忘的音乐课。我之所以失败是我不了解学生情况。另外,学生只知圣诞节而不知春节,实在令我们所以中国人感到悲哀!新课标指出要弘扬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这是我们的责任!总结原因之后,我觉得自己以后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⑴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习性等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所以学生的情况也会随之改变,要上好课就得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情况。

⑵一年级学生也是学习的主人,我不该忽视他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不能小看他们的能力,其实他们也具有学习功能,即具有主动向课外搜集相关信息的能力。

⑶过年在孩子们心中的分量越来越轻了,我如果仅靠教材中的两部作品是难以感染学生的,所以,我应该寻找更多、更生动的资料,让学生对“过年”有更深的感情!

⑷尽力创设教室环境,渲染过年的气氛。

根据以上几点,我从学生实际出发重新设计了教案:

一、激趣

从民族打击乐器入手,通过让学生探索音响、人声模仿、多声部演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热闹的节日氛围。

二、激情

指导学生用饱满而有激情的音色演唱《龙咚锵》,并用刚刚认识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让学生交流课外收集到的有关过年的各种资料,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四、让学生在充分感受春节热闹、喜气的氛围基础上进行《小拜年》的情景表演,营造一幅过年图。

也许,大家也发现了,我这节课的教学环节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只是稍微调整了教学顺序,但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教学气氛异常的热烈。它使我明白了——蹲下来和学生一起看世界。当我蹲下来和学生一起看世界的时候,我就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音乐与学生生活自然结合,并且通过让一年级小朋友课外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也使他们对过年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自己祖国的民族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觉得这比教师简单的知识性传授要好的多。

过新年教学反思15

绳子是孩子们经常接触到的一种体育活动器械,孩子们会拿着绳子学习跳短绳;用绳子走平衡;把两根绳子中间间隔一点距离当成小河,练习跨跳;也有的小朋友站在绳子的两头玩起了拔河等等。绳子的玩法多种多样,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今天我们的教学活动是在《过新年啦》这个主题下开展的《“绳”彩飞扬过新年》这个体育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主要是要让幼儿能想出多种玩绳方法,尝试团队合作;并且通过玩绳进行多种跑、跳练习。增加腿部力量,提高协调能力。让孩子们在玩绳中体验新年热烈的气氛及感受同伴间合作带来的愉悦。因此,我把《“绳”彩飞扬过新年》这个体育活动设计成了过新年的景象,放鞭炮、舞龙。放鞭炮这个环节很好开展,因为幼儿非常熟悉,把绳子揉成一个团,在老师喊“点火”后,孩子们赶快往空中一抛,嘴巴里同时发出“噼啪”的声音,孩子们玩得非常的高兴。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接力赛的游戏:将幼儿排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左右各两队面对面站立。一边两组,左面两队第一名幼儿将空中高挂绳抓住跑去交给对面第一名幼儿后再站到队尾,两队幼儿依次跑出,直至全部幼儿跑完。第一遍练习,第二遍两队比赛,教师击鼓助威。在这个游戏中,因为采用了比赛,孩子们的游戏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达到了活动的目的。最后,我采用了我们中国人喜欢舞龙灯来庆祝自己的节日,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舞龙庆祝新一年的开始吧!教师出示长绳,带领幼儿分两组,每组幼儿右手同抓一根长绳成“龙”,在“龙珠”的指引下或蹲、或走、或跑、或挥舞长绳。教师合理运用鼓声指挥幼儿团队合作舞龙。

活动是非常快乐的,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也非常的高,活动量也因为有游戏的转换而得到了相应的控制,但是在舞龙这个环节中,要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是否将绳子用于绕颈等不安全玩法,并及时制止,教育幼儿不要与同伴相撞。

《过新年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