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11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1《哦,十分钟》歌曲旋律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通过对儿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紧张的学习后他们自由、快乐的心情。
我设计的主旨是让学生在动中感受歌曲、学习歌曲、表现歌曲;所以在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在课堂导入的部分,我以兴趣入手,谈一些课间活动,播放同学们课间活动的图片,符合了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表情中,可以真实的感受到他们是多么地喜欢课间十分钟。然后通过听范唱来抒发一下对这“十分钟”的感情,使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带来的愉悦情绪,为歌曲的初步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之后让学生再听一遍歌曲录音,然后要求学生边听歌曲边划拍,老师在旁边加以指导。这样,就让学生熟悉了歌曲的节奏,使下面学习歌曲降低了难度。我觉得本堂课难点解决的不是很理想,这首歌曲在音准方面学生们掌握的还算是不错的,但是在节奏方面演唱得还不是很准确。特别是“ 0 4 3 ”的'空拍处,学生很难找到切分音的感觉,尽管我让学生把这个空拍处加入躲一下脚,有的学生又所好转,但仍然未能使所有学生找到切分音的感觉。看来,学生的节奏感方面的训练应该在日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由于这首歌曲的曲谱简单,而且学生此时已对歌曲旋律比较熟悉,所以我觉得是进行歌曲进行简单的再创编的一个很好的时机,为了降低难度,我先示范给学生们听,然后再遇到学生多动脑,多想点子,让他们自己进行再度合作创编,在乐趣中学会知识。
总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主体发展,引导学生兴趣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建立了一种活泼、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表演、演唱时让学生自己去做,并适时地加以指导,力求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2再次进入三小的新学期,“新”这个加在教师前面属于我们的形容词,在这个学期或许将渐渐离我们远去,学校也把我们定格为了青年教师,所以,这个学期在自己的专业和教学等各个方面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上星期我接到了区教育局的‘约课”活动,心里既高兴又紧张。学校领导能把这次宝贵的机会提供给我这样的一个新老师,真是不胜感激。另一方面,我又很是紧张,上学期教育局的领导孙悦老师听过一次我的课,那么经过了一学期的历练,这个学期就要有所突破,因此,自己非常重视也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年轻人有压力是好的,因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根据听课要求,我选择了很适合学生演唱和表演的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这首歌曲也很符合三年级六班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在研读教参后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认真学习观看一些优质课视频后,确立了适合三年级六班的教学方法。又和师傅和王月老师一起讨论,制作了本课的教具。感谢二位老师的指导和支持。
讲课结束后,孙悦老师,佟主任和王月老师,都对我这堂课提出了实用性的意见与建议。综合各位老师的宝贵意见,对于本堂课我做出以下几点反思,给自己的进步指明了方向:
1、本课可以采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们都融入到“春天的音乐会”这个场景中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感受音乐会的欢乐场面。
2、播放《嘀哩嘀哩》时,让学生做他们喜欢的动作,不能抑制住孩子们的天性。
3、发声练习时教师可以再强调的生动具体一些。可以把“呼唤春天”的环节用在发声练习里面。
4、在教师范唱期间不能让学生拍手,拍错节奏的学生既影响老师又影响其他同学。
5、学唱歌曲,处理歌曲情绪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自己体验,如:教师演唱用不同的情绪演唱一句,让学生分辨出哪一种情绪,力度适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6、教育是被发现的,顿音记号处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个记号,这样学生的印象更深,记住的更牢固。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一个小节和别的小节不一样?等
7、本节课学生动起来的还不够,要全班集体参与表演。可以分角色分小组进行表演。这样学生们都能参与进来,感受一节课的快乐。打击乐器伴奏也要以班级为单位,学生们集体配合。
8、本节课最后一遍演唱全曲没有意义,应再换一组学生进行打击乐器伴奏表演。
经历了这次听课和细致的评课后,我觉得自己又成长了不少。我要每天反省自己:昨日的时光是否虚度,昨日的梦想是否依然,舞动的青春是否还在飞扬?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3出示课件:[《嘀哩嘀哩》vcd]
学生活动:
观看vcd,并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晃动身体和头。
2.节奏训练:
XXXXX∣XXXO∣XXXXX∣X—‖
①老师拍击节奏
②学生活动:
用小猫、小狗……的叫声来模仿出来。
③指导与练习
④出示[节奏与词]
⑤学生活动:
用小雨的声音“嘀哩嘀哩”模仿,打准确,熟练掌握。
出示[嘀哩嘀哩—磁带录音][曲谱]
⑥学生活动:
结合“课件”上出示的歌词,认真听范唱,感受春天美丽的景色。
3.演唱歌曲
①老师范唱歌曲第一段,学生分段演唱,逐段指导,纠正易错的地方。
学生活动:
②全体演唱一遍
③男女分段唱,拍手并根据节奏、强弱即兴伴奏。
④全体演唱,自创动作,边唱边跳
三.创造表现
1.导入:
一年有四个季节,咱们光找了“春天”其他的季节该说咱偏心眼儿,那咱们帮其它三个季节“夏、秋、冬”也找找好吗?
2.根据第一段歌词进行创编
出示课件:[嘀哩嘀哩—一第一段歌词]
3.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创编出有关“夏、秋、冬”任意一季相关的歌词,并能形象的反映出该季的特点。
4.展示小组创编结果,贴在黑板上。
5.小组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起名为《找四季歌》
6.提出表扬,颁发“小小创作奖”
1.导入:
我准备了好多有关春天的头饰,谁愿意来表演?
2.发给学生头饰,模仿出头饰上各种动植物的动作,教师指导。
3.学生活动
随着音乐自由表演上。
5.小组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起名为《找四季歌》
6.提出表扬,颁发“小小创作奖”
四、完美结课:
小结,师生再见。小结,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嘀哩嘀哩》,是一 ……此处隐藏4408个字……p>师:同学们的感受能力非常好。现在我们听第二遍,看看大家有没有听出什么新的发现?找一找有没有咱们以前没见过的标记。(学生举手回答)
听完第二遍后,
师:大家都找得非常仔细,那么为什么这个作曲家要把这两个标记写上去呢?它们到底会让歌曲发生什么变化?大家请听教师作一个示范!
师:就是有了它们两个特别的'朋友,歌曲马上变得活泼、幽默、风趣。现在让我来介绍一下他们的名字。(下滑音,波音)
师:它们名字分别叫下滑音和波音,都是用来修饰它所在的音符,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唱这句。(师引导学生一同唱有下滑音和波音的这个乐句,这样的演唱能更好的表现出花喜鹊和小乌鸦的形象。)
③听教师范唱一遍,把教师换气的地方用笔标上换气记号。
2、教师教唱
①教师分句教唱。
②学生练唱歌曲。(师生接龙唱、生生接龙唱)
③师生再次演唱,学生唱好下滑音和波音,把歌曲的情绪表现出来。
三、创造表现:
师:这首歌曲里面两个主人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现在我们分男女同学进行比赛,“花喜鹊”由女同学演唱,“小乌鸦”则由男同学演唱。
比赛完之后,教师点评。并让学生找出歌词中最能表现花喜鹊和小乌鸦性格的句子。
四、完美结课
刚开始故事再续
师:但是突然一阵闪电从天边划下,狂风开始向这边袭来。如果你是那位农民伯伯的话,当初能接纳小乌鸦的意见,那么现在的麦田会怎样呢?(同学们各抒己见)
师:那么通过这首歌曲,你们得出了怎样的道理呢?
师:其实在很多农村里,乌鸦被叫做“不详之鸟”,因为人们都觉得他满身乌黑,而且嘴大且直,所以人们都讨厌他,相比之下人们比较喜爱喜鹊。喜鹊被人们称为报喜鸟。但是他们的性格就和他们的样子一样吗?并不是的,乌鸦从来都是坚持实事求是、仗义执言、一是一、二是二,勇于报忧,相反喜鹊却是自以为是,满嘴谎言。那么你们喜欢谁呢?能用一句话总结出这寓言故事的道理吗?(做人要踏踏实实,而不应该华而不实。)
师:同学们都非常聪明,都通过自己的想法把这个道理总结出来了,让我们带上感情再唱一遍歌曲。
教学反思:
从这节课教学中可以看得出现在的学生虽然年纪小,可思维敏捷,有独到的见解,无论讲任何内容都要事先多方位备课,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善于动脑思考,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只知道听讲的“满足一族”了。过去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而现在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讲、老师听、老师学生互相问答的“双边活动”了。所以老师必须要有更充分的准备,才不至于被学生问“倒”。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9《拍皮球》一课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歌曲,二四拍,表现了小朋友们拍皮球时的愉快心情,歌曲第一句用后半拍休止的节奏表现出皮球运动时的弹性与动感,附点节奏则表现了小朋友们愉快的心情。应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拍球的感受唱好这首歌。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孩子好动及参与性强的特点,把拍皮球的活动和学唱歌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内容上相互穿插,相互促进,形式上动静交替,让学生既学会了歌曲又加强了律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积极参与的意识很强,整个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一种学中玩,玩中学的氛围中进行。首先欣赏《运动员进行曲》,用律动感受《运动员进行曲》情绪的同时,创设运动场的情景,进入正题的学习。接着从随意的拍皮球到随音乐拍球,引入到音乐的`节拍要素上,使学生感受音乐的节拍特点,并能感受歌曲的强弱规律。通过有节奏的读歌词让学生熟悉歌词到有弹性的演唱歌曲。最后在拉拉队的口号训练时,进行二声部训练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也创设情景将整个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10多年新课改的实践,我感到参与、体验音乐活动是通向学生创作灵感的大门。在歌曲教学中必须抓住歌曲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其创作潜能,调动他们全面参与的意识,以达到情境交融的教学境界。
歌曲《法国号》以一个练习吹奏法国号的孩子的视角,向我们自豪地介绍了他的小伙伴——法国号。同时间接地表现了小主人公每天兴趣十足、刻苦练习的可爱形象。歌曲使用了四分音符为主的简单旋律和节奏,三拍子特有的律动,使整首歌曲变得既生动又活泼。本节课我以乐器为纽带,贯穿始终.以感知三拍子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以及它起伏荡漾的感觉.通过对比,比较,自主体验,实践,准确表现歌曲的情绪以及不同速度带来的不同的变化,学生在轻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了歌曲带来的热情自信.
一节课带给我们的有收获,有思考,一些点滴的收获小结如下:
一、联系生活实践,展示学生音乐表现能力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儿童是自然之子,音乐对于他们来说,首先不是表演,不是“艺术”,而是自我流露(“这首歌很好听”,“里面的嗡巴巴很好玩,我很想跟着唱。”),是生活的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因此,音乐教育,不应将儿童束缚在狭小的由音符组成的抽象、枯燥的世界里,束缚在课堂书本里,而应展现音乐与生活的有机联系。“这条旋律线好像‘下楼梯’了;三拍子走起来象什么?哦,象纸在空中飞舞,又象小船在水面飘荡”,正是将音乐融入生活,在活动中感受、理解、表现音乐,在有趣的音乐实践中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音乐的信心,也展示了学生的表现能力。
二、激发创造思维,鼓励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
音乐艺术贵在创造。创造是音乐课程的重要教学领域,是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的创造性潜质。音乐课程提供了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空间和丰富资源。在音乐教学中,学生聆听到的不仅仅是歌唱,乐声,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灵感,大胆地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审美的再创造。借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树立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每位音乐教师必须面对,甚至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将舞台还给学生,给他们自由做主的空间,创新的火花就会随处可见。“我觉得以连贯的声音演唱好听”,他们为什么就不能说有“弹性”的声音好听呢?对于学生不能随着自己的思维去回答问题,老师有点懊恼,可当学生随自己的意愿表现出他们喜欢的情绪的时候,粗暴的打断是不理智的,当孩子们随着老师,通过对比和有效的结合发现到最佳答案的时候,成功的喜悦是无法比拟的,学习的激情会更加浓烈。
愿我们的音乐教改之树长青!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11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嘀哩嘀哩》创编歌词、律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以轻快的声音和喜悦的心情演唱歌曲,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以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XXXXX∣XXXO∣XXXXX∣X—‖这一乐句。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音乐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