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反思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4 01:06:27 收藏本文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1

1、引导学生发现美。让学生去发现丹顶鹤的美。如:丹顶鹤到底美在哪里,在课文中找一找看到美的地方就划出来,多读读。

2、鼓励学生说出美。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丹顶鹤的美?把你画的句子说出来?

3、激发学生读出美。为了激发学生读出丹顶鹤的美,抓住一些关键字词让学生品析和体会,如“洁白”、“鲜红鲜红”、“引吭高歌”、“展翅飞翔”、“高雅”、“优美”等等,读好了重点词语后再让学生放在句中以及段中读,层层递进.并且采用了各种形式的读:有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同桌对读、师生对读等,让学生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

4、带领学生感受美。美的画面带给孩子美的享受。大屏幕展现一幅幅洁白无瑕的丹顶鹤画面,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全神贯注地欣赏起来。学生从直观的`图片中初步感受了丹顶鹤的美。在学了丹顶鹤的颜色美之后,又带领学生体会了丹顶鹤的姿态美及形体美。在学习”引吭高歌”和”展翅飞翔”时,老师又出示了两副图,让学生感受到了丹顶鹤的高雅美。最后又在“答疑解惑”环节,通过讲述丹顶鹤和神仙的传说,让学生感受到了丹顶鹤的传说美。

当然,这堂课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

1、从整体的过程来看,指导学生朗读方法不灵活,缺乏简练、精确的语言。

2、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一节课的训练点自己感觉还不够,以后的教学中争取做到精讲精练。

3、在听取其他授课教师的课堂展示后,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还急需加强,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自己像经过一次洗礼,在成长的道路上又加了一次油,有很大收获。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2

语文教学强烈地呼唤着学生情感的回归。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因此,教师更应该善于用形象、直观的表现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形象的鲜明性,进而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的最终目的。《美丽的丹顶鹤》是一篇充满着美的课文,文章的语言很美,文中所描述的丹顶鹤很美,就连课文中一幅幅插图也很美。所以我的教学设计也紧紧围绕着一个“美”字来展开,鼓励学生发现美、品味美、体验美、升华美。

一、铺设美丽的画面,激起情感的涟漪

“教育不是简单的告诉。”因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阅读,在学文品句过程中,陶冶高雅的审美情操。我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丹顶鹤的美,到课文中去找出有关美的句子。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后,说说为什么觉得这儿美。精读第二自然段时重点让学生通过读发现丹顶鹤的颜色之美,着重品味“鲜红鲜红”,并借助红宝石图片比较体会比喻的精当。在预习中还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给丹顶鹤涂颜色的环节。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调动孩子们动手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想让孩子自主走进文本探究文本。要想画出一只美丽的丹顶鹤就必须熟悉课文,才能体会到丹顶鹤的颜色的和谐美。而当学生给丹顶鹤涂上颜色时,一只栩栩如生的丹顶鹤不仅跃然纸上,更渗透进孩子们的内心。通过对画画的介绍,把文本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言语。

二、放飞自由的心灵,在美的情境中徜徉

教学中采用了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读书环节,意在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懂文本,从而感悟语言文学的魅力,受到高雅情操的熏陶。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重点抓住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用做动作与画面相结合的方法理解“引吭高歌”与 “展翅飞翔”,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丹顶鹤的动作和姿态感知丹顶鹤的高雅;然后出示一组丹顶鹤活动的画面拓展说话“丹顶鹤不论 ,还是 ,都显得那么高雅”。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对于“丹顶鹤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的理解学生借助丹顶鹤静立图,教师在白板上圈画出相应部位,朗读时突出“长”。阅读中放飞学生的思绪,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产生出丹顶鹤的形象美、姿态美。

教学中,努力创设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氛围,营造浓郁的情感世界,在动情的音乐声中,在惟妙惟肖的图画视觉中,在入情入境地朗诵声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语文味的;这样的课堂才是美丽的。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3

《美丽的丹顶鹤》一文介绍了丹顶鹤的颜色美、体形美、姿态美。教学目标是:1、通过多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丹项鹤的美,初步培养学生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2、培养学生语感,能用“三五成群”说话。3、背诵重点段。

在学习这篇课文教学中,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我营造了一种师生平等、互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下面我从语文新课程的三个维度来谈谈我这节课突出的地方。

(一)“知识与能力”方面,重视并加强了语文的双基训练

让学生读书后给丹顶鹤涂色,模仿丹顶鹤的姿态,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增强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通过师生对比读,教会学生学会倾听、比较,并初步感受语文文字的魅力及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学生理解了“三五成群”的意思后,指导造句,以及创设情境:有人捕杀丹顶鹤,你想对他说什么?这样就丰富了学生说话内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上,注意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读自悟,给丹顶鹤涂色,体会颜色美,然后生生之间合作、探究体会丹顶鹤的体形美、姿态美。最后配动作朗读,以读悟美,以动悟美,然后师生合作背诵。通过人人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渗透了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我向学生介绍全世界仅剩1200余只野生丹顶鹤,并且指出有人捕杀丹顶鹤,对这种行为,问学生该如何去劝止?并且以《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曲引出一个女大学生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献出了生命,来唤起学生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这样在指导学生学好和运用祖国文字的同时,达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整堂课下来,孩子们和我的情绪都非常高涨,并且孩子们甜美的读书声、优美的动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之这一节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书和活动的空间,给学生表现自我和成功的体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 ……此处隐藏8736个字……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再次让学生说出了丹顶鹤的美。

4.带领学生感受美。美的画面带给孩子美的享受。上课刚开始,屏幕展现一幅幅洁白无瑕的丹顶鹤画面,并且配有丹顶鹤的叫声,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一个个走近了丹顶鹤,全神贯注地欣赏起来。学生从直观的图片中初步感受了丹顶鹤的美。在学了丹顶鹤的颜色美之后,又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画涂色,既帮助学生有效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感受了颜色的和谐之美。在学习”引吭高歌”和”展翅飞翔”时,老师又出示了两副图,让学生感受到了丹顶鹤的`高雅美。还让学生看了一段录像,让学生感受到了丹顶鹤“引吭高歌“与”展翅飞翔“时的美。最后又让学生欣赏不同姿态的丹顶鹤图,让学生感受到丹顶鹤的美真是无与伦比。赞叹、惊喜……不言而喻,学生感受到了故事与歌曲的凄美,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使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15

《美丽的丹顶鹤》是二年级的一篇课文。课题中“美丽”是题眼,课文抓住“美丽”,主要写了丹顶鹤的颜色美、形体美和姿态美,这也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课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配有精美的插图,如何有效的运用文本资源,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美丽的丹顶鹤,感受丹顶鹤的美丽,从而激起学生对丹顶鹤的喜爱,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呢?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第一个环节: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丹顶鹤的颜色美。我预设通过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丹顶鹤的样子,让学生对丹顶鹤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图文对照了解丹顶鹤颜色搭配是那么的协调,那么美,接下来请学生给丹顶鹤涂颜色,最后通过朗读来感受丹顶鹤颜色的美。经过这样一个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丹顶鹤的美丽就会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课堂完成情况:

在实际的教学中,“涂颜色”这一过程用的时间太长,导致在品读丹顶鹤颜色美时不到位,个性化朗读很少。

课后思考:

一、涂颜色的环节要不要?不要,可以省出很多时间,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品味语言;要,通过涂颜色,学生对丹顶鹤各部分的颜色会有更清楚、更具体的印象,为感受丹顶鹤颜色美做一个感性铺垫,而且这也是课后的一个练习。如果从教师的角度从发,省去这一环节,可以使课堂结构更加紧凑,挤出时间去完成更精彩的设计,课也显得更语文些;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很少能亲眼见到丹顶鹤的学生来说,这个环节会让丹顶鹤那美丽的'外形印在脑海中,为品读课文打下基础,也为学生将来观察描写小动物的外形做个熏陶。我们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我觉得这个设计可以保留。

二、怎样完成涂颜色的环节?图画的太大,一个学生上来涂色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可以这样改进:图画小一些;或几个学生合作,分别在不同的部位涂色;或师生共同完成。

第二环节: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丹顶鹤的形体美和姿态美。我预设以“丹顶鹤很逗人喜爱”为切入口,抓住“逗人喜爱”引导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去发现丹顶鹤逗你喜爱的地方,接下来是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观察课文插图,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的意思,朗读品味丹顶鹤的姿态美,然后出示一组丹顶鹤其他姿态的图片(翩翩起舞、追逐嬉戏、悠闲散步、寻找食物),在感受丹顶鹤那优美的姿态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它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学生对丹顶鹤的各种姿态有了美的感受之后,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来赞美丹顶鹤(不论……还是……都显得)。图片的欣赏,文本语言的品读,以及内化文本的语言形式来赞美丹顶鹤,都是为了让学生对丹顶鹤的姿态美有深刻的感受,为“高雅”一词的理解做个感性的铺垫。因为“高雅”这个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用语言来表述实在太难了,只能通过一些具体的形象来感受。

课堂完成情况:

预设的目标基本完成。在出示丹顶鹤的其他姿态时,课件显示很不清楚,画面的美感没能出来,我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丹顶鹤的其他姿态来弥补课件的不足。

课后思考:

一、学生对“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理解很准确,也很到位。在指导理解这两个词时,我主要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这两种姿态的丹顶鹤,然后做做动作,最后再说词语的意思就不难了。这种借助图画阅读的方法也是课标中对低年段阅读的要求。“高雅”一次的处理我也较满意,效果也不错。

二、当处理意外情况时,教师可不必过分强调,避免给学生负面的心理暗示。当课件显示不清楚时,我一连说了几次课件不清楚请大家原谅。原来活跃的气氛一下子冷了许多。

三、引导学生想象,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作为想象的依托。

当课件看不清楚时,我让学生想象丹顶鹤在干什么,学生不知道说什么,于是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个情境:在碧绿的草地上,在轻轻的小河边,在洁白的雪地里,在黄昏的晚霞里……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第三个环节:了解丹顶鹤在黄海之滨过冬的情况,理解“第二故乡“、”无忧无虑“等词语,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课堂完成情况:

因为时间的关系,“无忧无虑”一处的处理被淡化了。

课后思考:

课堂结构的安排,时间的划分要合理。

几点感想:

一、关于备课。我们通常会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课标,而忽视备学生。上完课以后,把不成功的因素大多归在学生身上。其实教师更应该反思的是自己。当课堂上学生的答案与我们的预设不一样时,我们事先有没有考虑到?考虑到了,能拿出几种预案来?如果我们能像老班许梅老师讲的那样,备三份预案,一份自己预想并且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份是高于预想的,一份是低于预想的。有了这样充分地预设,我想不管课堂学生如何变化,我们都能挥洒自如。

二、关于“关注”。就像我们的导师王仁元讲的,上课之前,教师一直在备课,心里装的都是课,一旦走进课堂,心中便没有了教案,教师的眼里和心里就只有学生,教师要专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用心和学生交流,这样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瞬间,获得精彩的生成。

三、关于成长。成长是一个恒久不变的话题。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教学相长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理想境界。我想教师的成长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努力:(一)学习。包括读书、听课等。持之以恒才能厚积而薄发。(二)实践。我们要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积极争取上公开课的机会,积极争取参加教改实验的机会,因为这样不仅增加了自身的压力,而且会获得更多的指导、批评、建议,得到更多的锤炼机会。(三)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可以让我们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反思可以让我们发现不足,渴求新知。反思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快乐的源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会使我们感到温馨,对学生富有感情,使自己品尝幸福。反思可以使我们摆脱匠气,增长悟性,使我们的教学常教常新。(四)动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看文章、听讲座、听课过程中闪现的思维火花,如果不写下来,很快就会忘掉。写文章还可以使人变得深刻,实践中的体会、感悟可能是感性的、浅层的,写文章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思考挖掘、提升的过程。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