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2 01:06:24 收藏本文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

我们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奉行的是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教师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形式。这样,不但造成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1、课前要精心设计好课堂上的六个任务项。围绕任务进行有效讨论,有助于自由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推理能力、人际交流技巧等多维能力;有利于使学生丰富对事物的认识,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价值观;更能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有效的交流、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2、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要认识到新的课程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教学的两个转变: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转变;二是实现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加强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把微笑带进课堂。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积极的情绪会带来积极的效果,消极的情绪会带来消极的效果。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的学生,他们的学习风气、上课纪律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师在走进教室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或愉悦、或平静、或烦躁、或激动。情绪好了,教学语言也更富于感情色彩,课堂教学也就更生动、更具有感染力。这样达到了教与学的双向优化,使教与学进入一种最佳状态,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因此,我们教师要带着微笑走进每一位学生。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2

(一)注重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这门功课感兴趣,他自然就会去学,去研究。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绝对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第一,把握好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的学生,一时难以走出小学生的那份活泼、积极、主动的情绪,上课时很容易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他们有个性,也想张扬自己的个性,他们对于身边的人或事似懂非懂,因此,他们对新知识有着强烈的欲望;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步入青春期,随着“成人”意识的增加,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要多下功夫:

(1)注意启发性设问。一个较好的启发性问题,应该具备下列的条件: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不过难也不过易,是他们跳一跳后方能摘到的“桃子”;问题的表述清楚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比如:在学习《挫折面前也从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

①你们在学习或生活中有过挫折吗?

②当你受到挫折时,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③你认为挫折对你而言,是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呢?为什么?

④你认为挫折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好事,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坏事?这说明了什么?

⑤那么,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挫折时,该怎么做呢?这5个问题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自身实际和教材本身,学生很赶兴趣,想想也都能答,也愿意答,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2)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课堂小辩论。在讲《享受学习》这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辩题:正方——学习是快乐的;反方——学习是苦的。学生们能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自己的看法,而且讲得有理有据,气氛非常热烈。如:分组竞赛。在讲民族自尊和自信时,设计了祖国在我心中的知识竞赛,学生们争先恐后,组与组之间竞争的非常激烈,在这样一种比赛中学生加深了对祖国的了解,从而油然而生一种民族的自尊与自信心。如:小品表演。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又能从小品中很容易悟出其中的道理。

第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我每天注意看新闻和报纸,只要是能为教学所用的我都会进行收集。上半年中国最为关注的是“山西黑砖窑事件”,学生自然也感兴趣,于是在上课的时候把这一事件与所学的内容加以联系。在讲“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保护”时,我问:“山西黑砖窑事件”中有许多是未成年人,为什么?学生的第一反应便是“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弱,容易受到外来侵害。”;“你认为这些窑主的行为是什么行为?”学生:“是犯罪。”“为什么?”这样学生很容易接受了“犯罪的三个特征”;“自己遇到非法侵犯时该怎么做?”从黑砖窑成功出逃的“小黑”给同学们上了一课,也就是要斗智斗勇。

(二)营造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精神相一致的课堂教学氛围。

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一不二,学生对老师唯言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教学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就要民主化。在教学中,我没有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如何营造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创设平等的民主氛围,消除老师的神秘感,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

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对于他们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说服,这样学生就会敢

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会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

2、学会聆听,倡导平等参与课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

课堂上的讲授过程由明到隐,特别是在感受新知识后的问题探究阶段,更应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主动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地体现出来。如:在讲学习的乐趣时,一个学生的比喻用得让我记忆犹新。他说:“只要你在学语文时把它当成吃巧克力;在学数学时把它当成吃草莓;在学英语时把它当成吃哈密瓜,你就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了。”又如:在讲自信者能走向成功所具备的心理品质时,教材上给出了“原一平成功的事例”,学生一般联系教材的内容来分析他所具备的心理品质,但其中有一位同学他从材料中找到原一平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这匹“千里马”得到了“伯乐”即大老板的赏识。那么,对于他这个回答我首先加以肯定,说明他看材料非常仔细。然后,又接着问:这个大老板为什么会赏识他呢?是由于他的专注、他的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这些是内在因素;老板的赏识是外在因素。他得到了我的尊重,脸上的笑容证明了他是快乐的。

总之,我认为新课改下思想品德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课堂上 ……此处隐藏8375个字……,第一目学生知识掌握较好,但是第二目因为时间不够用,处理较为仓促,没有达到预期学习目标。

为什么课堂结构前松后紧?主要是在课堂检测提问、时政报道、第一目的基础知识记忆三个环节占时较多。一般在新的一课学习时,我都会和学生一起复习回顾上一课的`知识,指引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因此用的时间较多;本节课的时政报道,我选取了昨天很有价值的两则新闻,一则是是深圳市获“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一则是俄罗斯、印度和蒙古三国总理同日访华,第一则正好和第四课联系起来,第二则可以从国家睦邻友好关系过到友情伴我同行,但是在处理两则新闻时,分析有点多,让学生浏览后教师一两句话概括即可。

什么样的课才是成功的一节课,既要完成知识目标,又要完成情感目标,还要学生学习的愉悦、轻松、高效、快乐。教师、学生、教材融为一体,才可能出现这样的效果,再上这节课时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会避免。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1

宽容是人的情感之一,有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它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宽容也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它如一泓清泉可化干戈为玉帛;宽容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的境界。宽容它蕴藏着一种殷切的期望和潜在的教育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天天面对学生,如果经常随口而出:“怎么这么笨”……久而久之,学生不论做什么事,都往往囿于一个框框内,如同惊弓之鸟,不敢越雷池半步。否则就可能风雨交加,使自己动辄得咎。结果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多姿多彩的学生生活被剔除了,学生的天真无邪和好奇心也被扼杀了。

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为他们排忧解难。适时的倾听,平等的交流,胜似长篇大论的劝说。家长和老师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只有宽容的教育氛围也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就像一首小诗所说的.:

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

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

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

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教师不会因为宽容而失去威信;平庸的教师也不会因为粗暴而平添尊严。宽容的教师深谙教育的艺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学生以诚恳为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如沐春风;宽容的教师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形成文明的举止和高尚的人格;宽容的教师修养有素、魅力无穷,它对下一代的成长极为有益。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和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地引导。让我们拥有宽容,保持宽容吧!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让我们永远记住;宽容可以使我们年轻。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2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青春期教育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这些学生大多数处于12-13岁的青春发育初期,身体心理发育刚刚开始,对于人体的变化,既好奇又无可奈何;渴望知道,但又无法直接向家长咨询。心理的变化又让他们彷徨而不安。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通过真正的课堂实践,现在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小结:

一、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1、利用同学们熟悉的照片,让学生结合自身来总结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不好意思说的尴尬,从而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

2、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让学生身临其境。然后通过日记的.形式,引导学生和自身联系,从心里感受进入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这样为下面的讨论做下铺垫,让他们在讨论时有话可说。也更进一步体现课堂交流的有效性。

3、“畅所欲言”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真正解决自身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得的快乐,同时解决学生所关心的问题。

需要改进的地方:

1、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全面。没有利用好跟学生见面的机会,所以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在开课时的几个问题,我是需要学生齐声回答,从而调动学生气氛的,在刚开始时学生有点放不开。以后在上课之前一定先学会和学生沟通,充分地了解学生,从而使课堂效果达到好的提升。

2、对学生的评价不够恰当。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基本都是简单地用“好”、“很好”之类的词,这种平淡的评价无法抵达学生内心深处,所以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问题本身难度不高,所以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这样不仅造成了学生心理的疲倦,积极性降低,。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和“学”而是师生情感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创设学生亲身体验的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期达到师生之间最佳合作的效果。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3

在上《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节课中,注意贴近学生的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所运用的'事例都是学生的身边事、日常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就是事例的参与者,真正把自己置身于这种情境中来学习和思考问题。因此,学生对本课有较大的热情,能积极思索,较好地掌握了知识,达到了知识和情感的内化。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懂得了“情绪不同,结果不同”的道理,但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易冲动,不稳定,不成熟,自我控制力差,加之目前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在家中倍受关注,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较为严重,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不考虑他人的感受,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绪反应强烈,波动性大。通过本节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地宣泄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引导学生做情绪的主人,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4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健康人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单纯地解决适应和不适应的问题,而是为了使初中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生活更加活泼、健康。因此教材融科学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教育性为一体,更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为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何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道德情感,提高心理素质,以便将来更好地走进社会,达到教学的目标,是我们一直思索和探索的问题。教学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的`。好的教学内容赋予好的教学模式,对于完成授课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可以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现代教育提倡“寓教于乐”,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能力得到锻炼,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5

1、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尤其突出了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2、把激情带进课堂,这节课我终始面带微笑,保持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用自己的激情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气氛比较活跃。

3、语言精炼、科学,充满感情,授课时辅以手势等肢体性语言,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对学生常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4、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歌曲等)使本节课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了知识。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