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刷匠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粉刷匠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粉刷匠教学反思1《太阳,你是粉刷匠吗》一课是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题以一个孩子的口气提出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儿童天真的个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这一问题,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创设学习情境,结合朗读体味感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合这节课具体反思如下。
一、通过质疑入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文的题目就是一个问题,结合题目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们对题目进行了质疑,为什么说太阳是粉刷匠,它粉刷了什么,刷成什么样了等等。有了问题,就有了学习的兴趣。使这一课有了良好的开端。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了思维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合作意识。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能够把对课文中的词、句的理解相互探讨,加深了理解。在合作中体会到乐趣。
当学生把字词进行了初步了解后,结合课前对题目的问题,教师提出,太阳是粉刷匠吗,它都粉刷了什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用笔圈一圈、画一画,学生们能够准确的找到,在太阳的粉刷下,大海、沙滩、白云和孩子们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而且结合自己的理解,找到了体现变化的词语:碧蓝碧蓝、金黄金黄、黝黑黝黑等。当学生们找到这些词语后,引导他们去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提出:你能说出这样的词吗?再次激发孩子们的挑战的挑战意识?最后体会到太阳的本领真大呀这一句时,启发学生们展开思维的翅膀,说一说太阳还能粉刷什么?学生们在前面的理解基础上,能够试着仿说。这样,把对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工具性。
二、注重读中感悟,加深理解体味
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充分的去读,去感悟,才能够更好理解课文。在本课的学习中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朗读。第一个层次是初读感悟,对课文大致了解。第二个层次是抓住关键词练习朗读,理解课文。第三个层次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课文的精妙,应用实践。这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使学生读的轻松、自然,水到渠成。
由于学生还没有升入二年级,对于阅读理解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在初读时,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对读得不流利的地方反复朗读。在理解课文时,通过动笔画一画、圈一圈找出有关词句来读,辅助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这些词句既是课文中的`主要词句,又是认读生字的关键词,所以这部分读得流利了,课文的朗读问题就解决了。同时,学生们也理解了课文。
在最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学生们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读课文。练习中出示:你把()粉刷得(),就像()。逐渐帮助学生练习背诵。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说一说,太阳还能粉刷什么,对本课内容进行了拓展。在朗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应用语文。
三、加强语言的积累,发展思维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课文生动、活泼充满想象力,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语言优美,词汇丰富,适合学生们去积累识记。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
粉刷匠教学反思2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歌曲《粉刷匠》,使学生能够用活泼、轻松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学生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小组合作能力。
3、通过为歌曲创编动作,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从而在创编中感受劳动的愉快。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用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小帽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导入:在上课之前咱们先放松一下,让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超级模仿秀”。
2、游戏要求:请同学边听节奏边观察老师拍节奏的动作,然后把它模仿出来。
3、教师分别拍击X0︱X0︱和XXX∣X0∣学生模仿。注意教师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拍节奏的动作以及拍节奏时的强弱规律。
4、请同学看黑板:第一组拍X0︱X0︱两遍,第二组拍XXX∣X0∣两遍,我们比比看哪组最齐。
二、寓教于乐::
1、导入:现在老师这里有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想请你们用我们刚刚拍好的节奏为它进行伴奏。
2、教师播放歌曲的伴奏,和学生一起进行伴奏。
3、刚才老师听到有些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了,那你们知道歌曲的名字吗?(粉刷匠)那谁愿意给大家唱一唱?(唱后请同学进行评价)
4、现在请你们听听小粉刷匠的演唱吧!
5、下面请同学小声跟着老师演唱歌曲的歌词。(教师出示歌片)
6、请试着唱一唱歌曲。请你们听听老师在唱时歌中的“的”和“了”字是怎样唱的?
7、请你们唱一唱歌曲,注意“的”和“了”的发音。
8、歌曲处理:
1)导言:现在我们同学已经会唱歌曲了,为了让大家把歌曲唱得更好,我们来一句一句的唱一唱。
2)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句:“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怎么样?(强)请你边唱边做动作。那小粉刷匠的心情如何?请你用自豪的心情边做动作边唱一唱第一句。
3)听了你们的演唱,老师能够清楚的感受到小粉刷匠的自豪心情。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二句:“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请你们想想,粉刷匠把房子刷得很漂亮心情怎么样呢?那老师听听你们唱得美不美,请你们边唱边做动作。
4)你们唱得真美!我们现在来看看第三句和第四句,你们想象一下,小粉刷匠在粉刷房子的过程中小鼻子变成了什么样?(学生自由回答)那为了突出粉刷匠的小鼻子,我们的声音应该怎样?(强)那我们在唱第三句时,为了能够把第四句中的小鼻子突出出来,我们的声音应该是弱还是强呢?(弱)我们现在来唱一唱,注意声音的强弱变化。
5)你们唱得真好听,老师也想唱一唱,现在就请你们仔细听一听老师唱得和你们有什么不同?(教师演唱“哎呀我的小鼻子”时做一个渐慢的处理)
6)你们觉得在唱这句时,你们最喜欢那一种演唱?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非常俏皮、可爱)那现在我们就来唱唱这句。
7)其实,在演唱歌曲时,只要你们发自内心的演唱,那我们的.表情自然就会在歌曲中流露出来,你们是不是这样做的呢?请你们用歌声和动作告诉老师。(完整演唱歌曲)
9、你们唱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加入到你们的行列中,现在就 ……此处隐藏7614个字……>
(一)、欣赏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 1、初听,启发、引导学生边听边辨别歌曲中所唱的内容,想到什么?
2、说一说:手能做什么?
3、复听,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即兴表演。
(二),歌曲《粉刷匠》。
1、谈话导入。
2、听赏歌曲,感受节拍、情绪、内容。(看VCD)
3、说一说: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小粉刷匠都做了些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
4、复听歌曲范唱,再次感受劳动的快乐。
5,手位模唱曲谱。
6、按节奏朗读歌词。
7、跟琴学唱歌词。
8、跟音乐有表情地唱歌。
9、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10、综合表演。
三、小结。
板书设计:
粉 刷 匠
2
1= C 中速,活泼地
4
5 3 5 3 5 3 1 2 4 3 2 5 —
5 3 5 3 5 3 1 2 4 3 2 1 —
2 2 4 4 3 1 5 2 4 3 2 5 —
5 3 5 3 5 3 1 2 4 3 2 1 —
注意:歌曲旋律中每小节的强弱节拍处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对歌曲《粉刷匠》的学习演唱,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演唱歌曲及了解歌曲中的知识,还大大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对音乐的创想能力。
粉刷匠教学反思14上午参加镇上组织的“510”思廉日活动,所以下午回来补课了。
课前,先向其他班级老师咨询她们的教学状况,因为感觉这首歌比较简单,如果仅是教孩子学习演唱,那么会很单调,大二班的张老师告诉我,她从网终下载了这首歌的卡通视频,我看了下,能够用,便拷到大三班电脑里。
因为感觉《粉刷匠》这首歌曲很简单,所以,我用了一部分时间来和孩子复习《盖房子》。
上周教孩子歌曲《盖房子》时,重点放在演奏乐器上了,孩子们对歌曲第一句仍不是十分理解,于是这天先和孩子一齐复习《盖房子》,发现孩子们果然是在演唱第一句时有些混乱,“搬块砖、叠块砖、砌块砖、加块砖”四个连续的动作,在同一句里演唱,务必很快地转换。我先将每个动作的顺序再次强调,然后,请孩子们想出动作来表现,孩子想出的动作基本相同,只是在砌的`动作表现时有所区别,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步地分清了四个动作的先后顺序。之后,我让孩子们为整首歌曲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盖好了房子,要怎样才能让房子变得更漂亮呢?”我问孩子们,小炜烨立刻叫起来,“要刷油漆!”“那个人叫什么人呢?”“油漆工”。因为最近刚刚学过《小木匠和油漆工》,所以孩子们都记得,我告诉孩子,他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粉刷匠”。
之后,我播放了部分视频,(关掉了声音)请孩子观看粉刷匠需要的工具,在看到梯子时,我特地问孩子:为什么粉刷匠要使用梯子?为理解歌词打下基础。
接下来的环节,我依旧是让孩子整体欣赏歌曲,然后说或唱出其中的一至两句,你一句,我一句,把整首歌曲凑完整。当孩子第一次不能完整唱出来时,我便再次播放录音,对于个性难以理解的歌词,我便用老师清唱的方式进行示范,帮忙孩子记忆歌词。
之后,让孩子跟着录音后面学唱歌曲,这时我关掉了图像,仅播放声音,免得图像分散孩子的注意。
最后,我用钢琴伴奏,让孩子们单独演唱歌曲,再次帮忙孩子进行复习。
快结束时,孩子基本能跟着音乐完整演唱歌曲了,我又要求他们边唱,边用动作表演,比比谁粉刷的房子最漂亮。
花絮:
1.在表演《盖房子》这首歌曲时,我发现有孩子不能投入地表演,而是在做其他的事情,我便故意在表演结束时,走到一个小女孩的身边说,我想到她家里做客,因为她盖房子时很认真,而且笑嘻嘻地欢迎我。不像有的孩子没有很认真地盖房子,估计房子不会牢,所以我不敢去他家做客。听我这么一说,第二次表演时,孩子们明显认真了许多。
2.在学习《粉刷匠》这首歌曲时,有孩子对“飞舞忙”不理解,认为是刷子飞到外面去了,有的认为是一个人的名字叫做“飞舞忙”,我没有急着讲解,先让孩子们自己讨论,在他们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了总结,并提问:为什么说刷子飞舞忙?
3.在使用视频这个问题上,我一向觉得务必有所取舍。像《粉刷匠》这首歌曲的视频,第一遍播放时,我关掉了声音,让孩子观察画面,找出粉刷匠需要使用的工具,以及粉刷匠鼻子被沾上油漆的滑稽画面。而在学习歌曲时,我则关掉了画面,只出示声音,重在让幼儿听清歌词,不被画面所干扰。
粉刷匠教学反思15《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2|4拍,一段体结构。旋律多使用重复的手法,简单而且易唱易记。第一、二、四句旋律基本相同,第三乐句旋律稍有变化,给人以完整统一的感受。轻松风趣的旋律与幽默诙谐的歌词相结合,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小粉刷匠在观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得以炫耀自己的劳动技术,一方面表现了小粉刷匠一心只顾劳动,弄得鼻子也刷上了白灰的顽皮神态。使学生在歌唱、欢笑中体验劳动的愉快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本课的导入,我考虑到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设计了丰富的内容,强调学生参与,重在激发 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首先,让他们回想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然后在《粉刷匠》音乐声中,让学生动手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表演,让其充分表现自我,通过身心愉悦的活动,引出新课内容“粉刷匠”,为本课的创编歌词打好铺垫。
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音乐艺术时间重要的过程。我认为在课堂中,必须设计“听”的环节,分层次、有目的的让学生听,让学生充分的感受音乐的美,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音乐的想像和联想。还可以培养良好的音乐习惯,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感受和鉴赏音乐的经验。我还想通过音乐的“弥散性”让孩子们学会歌曲,因此,我让他们听“歌词内容”,听“情绪”,边听边学动作。鉴于一年级孩子的听说能力,歌词孩子们显得不大记得住,但旋律的哼唱早已熟谙于心。
对于歌曲有了良好的.铺垫之后,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在歌曲学唱方面,用聊天导入的方式,让孩子们模仿粉刷匠劳动的姿势,愉快地跟老师边做动作边读歌词,接下来,学生就跟琴轻声唱了一遍歌词,我没有及时作任何评价,而是富有感情地对学生说:“小朋友唱得真好听,毛老师还想听一遍。”听了老师的话,第二遍唱起来更认真了,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我调动起来了,我趁机说:“你喜欢哪一句,唱给小朋友听听。”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欢快地举到了我面前,我有意叫了一位平时不爱举手的学生,当他唱完,我高兴地为他翘起了大拇指,并说:“你唱得真棒,请你来当小老师带小朋友唱一遍。”看着他那自豪的劲儿,我从内心为他感到骄傲。
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真正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感受到了音乐的乐趣,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也让孩子们在歌曲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情感教育。学会用自己的小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装扮自己美丽的童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