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茄太阳》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番茄太阳》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番茄太阳》教学反思1课文中明明那天使般的笑脸、那纯真善良的心灵化作红红的“番茄太阳”挂在作者的.心中,也挂在我们的心中,感动着我们,温暖着我们,让我们明白当生活的不幸降临时,不要悲观失望,要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它。根据本文内容特点,我主要抓住理解三处“番茄太阳”的不同含义来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浏览全文画出三处描写“番茄太阳”的句子。接着初读这三处“番茄太阳”,引导学生思考:这三处“番茄太阳”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分别指的又是什么?给予学生足够时间自己阅读课文,最后师生交流,在交流中学生能比较准确说清第一、第二处“番茄太阳”的含义,对于第三处学生能够理解意思,但在表述上不知用什么词语才比较恰当,因此再让学生朗读相关段落,画出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原来让“我”感动的是明明的心灵。紧接着追问“什么样的心灵?”这时再让学生去说第三处“番茄太阳”的含义,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说出美好的心灵、善良的心等内容了。
《番茄太阳》教学反思211、6日我校请到了山东省教学能手候文明老师到我校讲课,听了候文明老师执教的《番茄太阳》一课后,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浅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巧妙的导课方法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开课时,候老师巧设悬念,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结合教学巧设悬念,诱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去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十足地学习新课。候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看到了《番茄太阳》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通过设置疑问,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把番茄和太阳两个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呢?”“为什么把番茄比做太阳呢?”候老师适当地设疑置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孩子们强烈的读书欲望,引起了学生们急切想了解课文的内容的欲望,很自然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下一步读好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了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首先,候老师注重了和文本的对话。候老师课前通过独立钻研教材,看教材说明,准确深刻的领会了编者的意图和背景,对所讲知识的`进行引入、分析、引申、巩固,对知识点讲解的先后顺序,重、难点进行剖析,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准确的把握了教材。这也是引导学生和课文进行对话的基础。
其次,注重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候老师在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指名读书、教师范读、学生再读,再次指名读的形式给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自由读好文本,实现了学习目标。在自主读书时,候老师给学生明确了要求,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情感体验。在指名读书时,教师给予了及时评价和鼓励,记得有一位同学在读一句比较长的句子时,没有注意停顿,老师及时的指了出来,并进行了范读,让这位同学再读时,候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再读,你一定能读的更好。”一句平常的话,却坚定了学生读好书的信心,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老师范读时,我更领略了候老师读书的功底,候老师那富有情感的读书,把学生带到了情境之中,让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获得了情感和体验,以至于让学生再次读书时,很快的体验到了课文的内涵。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候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帮助、指导、点拨学生学习;学生和教师一起跟教材进行民主对话,实现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个性化的自主建构。通过读文本,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阅读才是自由的阅读,有效的阅读。
三、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候老师在本次教学中,真正起到了主导作用,也真正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候老师让学生在标画描写明明笑的句子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笑中体验课文的内涵,“咯咯的笑是什么样的笑?”“如果不是盲童……笑的像个天使”从这句话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每次从菜场经过……特别爱笑”从特别爱笑中你读懂了什么?“明明坚定自己看到光明的信念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从捐献眼角膜,明明感受到了什么?”等等一系列的引导,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从候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中,学生一步一步的理解了课文的内涵,感悟到了社会生活的美好,要热爱生活,再接受别人的爱的同时,要学会去关爱别人。
候老师在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不断地设置一些疑问情景,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得出结论。从而促使他们更加自觉、主动地对该课文深入地钻研和学习,使自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主体地位逐渐得到加强。所以说,候老师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还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启动者,学生思维领域的开拓者。
《番茄太阳》教学反思3从我校实施高效课堂模式已有一段时间了,我的心情也是经历了几次变化,首先是向往,渴望,渴望自己也能这么给学生上课,渴望自己教出的学生不光是学会了知识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各种能力,如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渴望自己的课堂真正能实现和达到学生为真正意义的主体,改变以前教师满堂灌得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但是,当我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感觉很难。
首先学生刚开始不适应这种模式,不知道在课堂如何讨论,如何展示,如何点评。往往在讨论环节浪费的时间太多,导致后面展示和点评的时间少,而且一节课下来所展示的内容太少。现在一段时间已经走过,我们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改进一点一点的在前进,许多同学应经开始适应它了。结合这次我上《番茄太阳》的`体会,我感觉:
1、教学目标要正确,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中每章每节的教学意图和目的。
2、自己必需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要总是老一套,也要有自己的创新。
3、培养和锻炼学生,首先要相信他们,他们一定会比你想的要做的好。
4、培训好小组长,让他带领其他小组成员一起搞好课上讨论,展示和点评。
5、自己要多总结多反思多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总之,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番茄太阳》教学反思4《“番茄太阳”》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的顺序叙述了盲童明明的言行举止,描绘她的音容笑貌,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盲童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我抓住文中三处“番茄太阳”着手,来品味明明的爱心和美好的心灵。
我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番茄太阳”的句子,再让学生分步来理解“番茄太阳”的含义。第一处非常容 ……此处隐藏7871个字……的处理过程如下:
线索一:“我”的心情变化。
故事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所以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找出描写“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注一注。引导学生体会出“我”的心情是由灰暗——温暖——心疼——快乐——感动。然后之一明明的心情为何会有这些变化。
以第一段为例,“那年,我来到了这座城市,临时租住在一栋灰色的'旧楼房里,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读了这一段,学生自然的就会体会到作者灰暗无比的心情。那么,具体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呢?通过品读,学生就会感悟到:“从临时租住、灰色的旧楼房,她连一个固定的家都没有,日子很艰难。从这里能感觉到,她的心情很灰暗“那年,我来到了这座城市,证明她刚刚到一个新的城市来,没有亲朋好友,举目无亲,心情自然很灰暗!”
线索二:明明的笑声所反映出来的性格特征。
那么是谁使“我”的心情有了这些变化呢?是明明的童心、童真、童趣给了“我”鼓舞和感染。这也是通过她的几次笑声表现出来的。学生要通过反复深情地朗读,感受到明明虽然是个盲童,但她丝毫不为自己的残疾悲伤。虽然都是笑,但每次的笑声传达出来的意思都不一样。她天真、善良、坚强、乐观,她的快乐分阶段的鼓舞并且感染了作者。所以这两条线可以进行交叉分析。
线索三:三次“番茄太阳”的意义。
这篇课文出现了三次“番茄太阳”,第一次这里的“番茄太阳”就是指太阳,此处的理解很简单。第二次,明明的笑脸在我眼中成了“太阳”,她的乐观感染着“我”。第三次“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让我感到分外温暖。
三个“番茄太阳”一层比一层意思更加深沉,令人感动。让学生充分读问感受,说说自己的体会与感想。
同时本篇课文的讲解过程也是对学生人格塑造的过程。
《番茄太阳》教学反思14这是一篇长课文,如何进行长文短教,我在课前进行了思考,在课堂上进行了尝试。我把课文重新进行整合,分成了四大板块教学,课堂教学中以点连线带面,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明明笑中的乐观,话语中的关爱。品味“番茄太阳”的意象之美,教育学生懂得用乐观与爱心温暖自己,温暖他人。
这篇课文出现了三次“番茄太阳”。文中的三次“番茄太阳”的出现意思不同,一个比一个意思复杂,更加感人。课文开始,我请学生读题,意在为下文作铺垫:让学生初步知道为什么把番茄太阳放在一起。教学中,我重点抓住了第二次“番茄太阳”。以一问带全面,为什么说明明的笑脸美得像“番茄太阳”,然后把课文分成了四个板块:一悟笑容纯美,重在读四句写笑的.句子;二悟笑中乐观,重在明明的样子上;三悟笑中温暖,重在“我”心情变化上;四悟笑中蕴意,重在明明的语言上。而且每一次都要让学生回到问题中来。第二次“番茄太阳”的含义理解了,那第三次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四小节,我本想多化点时间让学生细细感受明明那颗充满爱的童心,我通过默读感知、指名读体会、换位读感悟等方式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可是由于时间把握的不够,只能草草了事。同时,我还让学生由课内文走向生活,说说生活中的番茄太阳……最后我为了升华情感,又设计了在《爱的奉献》这首歌曲中结束全课,给明明送祝福,给自己送希望,给他人送温暖。
总之,今天的教学我一改往日的教风,以说为主改成了以读为主。这节课在有些地方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如说得少,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想、去说、去读……当然课文长是一个原因,但主要在于我课前对学生的估计太高了,没有蹲下身子来看学生,对环节的设计和时间的把握不够精当。活到老学到老,以后好好向各位学习!重点,让学生细细感受明明那颗充满爱的童心,我通过默读感知、指名读体会。
《番茄太阳》教学反思15听完《番茄太阳》,深切地感受到了她“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盛老师自身情绪的渲染、精彩的过渡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学生边读边悟,融入当时的情境。特别以“情”为纽带的教学,给我的启发不小。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本文中“明明的笑”可以说是牵动着作者的心弦,打动着每个阅读文本的读者。在教学过程中,盛教师紧抠“笑”,设计了发现、对比、迂回、深入理解的教学策略,比较有效地唤醒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同时,对学生人文价值观进行了积极地引领。主要通过以下几点:
(1)发现“笑”的语句,初悟“番茄太阳”的含义。
教学伊始,盛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明明的笑”的语句,让学生初步感悟“番茄太阳”的含义。接着,请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笑”的语句子,再次去感受,去品味,去想象明明的笑脸。而后,请指名学生朗读喜欢句子,并进行了这样几次自然的追问,“这笑听起来……”“让上我们感觉到……”“我们仿佛看到了女孩……”,这样学生不光从语言文字的表面感受到了明明那种灿烂的笑脸,活泼的身影,而是让学生在进一步的品味中,在单调的文字中读出了一个鲜活的明明——亲切天真可爱。
(2)深入“笑”后背景,再悟“番茄太阳”的别样意义。
“读了这么几句明明爱笑的语句,你有什么问题吗?”盛老师请学生自由质疑,顺势引出明明是个盲童的背景。然后通过读、说、议几个环节体味明明遭遇是不幸的,如这样的想象设计:明明怎么和外界接触?又如:明明在生活中会碰到的许多困难时,教师先是例举了“喝水时倒开水;出去和小伙伴玩等,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展开想象,感受她的可爱让人“隐隐心疼”。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再读描写笑的语句,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对比、震撼,为明明虽是这样一位先天的眼盲孩子但又是如此乐观、开朗而深深地感染。
(3)迂回“笑”的.内涵,三悟“番茄太阳”深层内涵
盛老师引领学生在自读、品味、想象“明明的笑”后,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你会用怎样的词?学生有的说灿烂;有的说是天真,有的说可爱的。在深入了解明明的身体情况和探究作者“我”的心情变化的原因后,盛老师又问:“仅仅是我一个人在享受明明的笑吗?这是一种怎样的笑呢?”学生此时的答案是:灿烂、天真、乐观、温暖、爱生活。这样的一问两处设,有纵深有层次地突出了“笑”的深层内涵,学生再读那句“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世界上最美的‘番茄太阳’。”一句时,内心除了涌动着真诚的感动之外,还能体味到了爱心包含的意义。
是啊,残疾人尚且如此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向往光明,追求美好,那我们岂不是更应该如此?盛老师没有就此停住‘番茄太阳’的传递,她请学生读读课文说说“是什么能使孩子有这样灿烂的笑”,感受父母对明明浓浓的爱;请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小节体味社会上的他人对明明纯纯的爱;介绍作者的背景资料感怀作者纯真的爱。相信在这节课之后,这“红红的‘番茄太阳’会一直挂每个学生的心中,挂在听课者的心中。
(4)一点想法
如果盛老师在课堂上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多留一些空间和时间给孩子,鼓励孩子主动透过语言文字去感受人物的内心和情感的变化,我想教学的效果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