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反思

《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时间:2021-10-18 05:07:52 收藏本文
《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镜面对称》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镜面对称》教学反思1

《镜面对称》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进行教学的。

虽然学生有了“对称”的知识铺垫,但对于人和像也是对称的这一现象是较难感知体会的。尤其是镜子外的物体和镜子内物体的像左右对称是本课的难点。

如何化解这一教学难点呢?在教授这一节新课之前,我让学生在家练习照镜子,在镜子前做不同的动作,观察镜子里自己的成像是什么样的。这一预习作业的布置对我在新课的难点教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业。

在新授课时,我通过教材上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即倒影和成像来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直观的让学生认识镜子中的“像”,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探究,使学生发现人和像是关于镜面对称的。

因为课前已经让学生在家进行了照镜子的练习,接下来,我和学生玩起了照镜子的游戏——把人和像活生生的搬至课堂(老师照镜,请学生模仿像),让学生在“实物”面前,丰富感官,深刻感知体验。我设计了早上起床后一系列的照镜子的动作,并贯穿着故事情节,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度极高。这一设计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经历、参与、自主、探究。

< ……此处隐藏10251个字……他们同思考,同提问,同判断,同理解,同解决。师生携手,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乐于参与,主动提问,积极实践,对学习也更加自信了。

2.要满足学生需要,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在新授中,首先出示判断题,让学生产生分歧,主动提出用实践验证的方法来解决。鉴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考方式的不同,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建议自主选择实践操作的内容和形式,让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验证方式与合作形式。能力强的学生选择了自己实践观察镜面对称中的一些现象,有的学生则与同伴合作共同实践操作,观察这些现象。这样教学既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又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3.活动要丰富有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课堂始终在活动中帮助学生观察体验镜面对称的现象。通过学生的个人活动、生生合作活动、师生合作活动,充分体验、感知镜面对称的一些现象,尽可能地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交流、实践和自尊的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本课有以下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

1.镜面对称、平面对称都是对称中的现象,“镜面对称”一词对学生而言超出范围,用“对称”更为合适。

2.学生照大镜子来感知、观察镜内外现象的时间和活动都少了。应该让学生充分照镜子,使学生建立表象,感受、理解镜面对称现象。

3.课件应该再生动形象些,能用动画表现出镜内外人前后、上下位置的不变、左右位置发生变化就更好了。

4.练习活动中蝴蝶等的半个图案如果能给每个学生一个,让学生自己拿图案照镜子,利用镜面对称看到图案的整个面貌就更好了。

《《镜面对称》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