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叶大班语言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落叶大班语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落叶大班语言教案1设计意图:
在“秋天的童话”
主题活动中,我带领幼儿外出散步,一路上幼儿对地上的落叶十分感兴趣,有的幼儿捡起树叶当扇子扇,有的幼儿说:“我要把树叶带回去送给姐姐,让她夹在书里当书签。”有的幼儿干脆把树叶丢进河里,兴奋的说:“你们看,树叶小船。”……原来,树叶会给幼儿带来如此丰富的想象力,而散文诗“落叶”文虽短小,却充满趣味,想象力丰富而美丽、动态感强。通过欣赏教学,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奥妙。诗中语句简短而有重复,也是仿编的好教材,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激发欣赏散文诗的兴趣,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能参照原作品进行联想、仿编。
3、大胆质疑,积极解难。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四张(大班上册15号挂图);
2、配乐朗诵录音磁带,录音机;
3、已学过歌曲《秋叶儿》;
4、每人一张画有落叶的供添画用的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全体幼儿齐唱歌曲《秋叶儿》,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这些美丽的秋叶儿都飘到哪里去了吗?
幼:飘到小河里。
幼:飘到马路上、飘到花园里。
幼:秋叶儿还会飘到房顶上。
幼:树叶飘到草地上
……
师:秋叶儿飘到的地方可真多,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欣赏一首散文诗,题目叫《落叶》,听听看在这首散文诗里,这些美丽的秋叶都落到哪里去了,好吗?
(二)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一遍。
师:散文诗听完了,散文诗说树叶都落到哪里去了?
幼:树叶落到了院子里。
幼:树叶落到了小河里,还落到了沟里。
幼:树叶落到地上,被小虫当成了家。
2、 教师配以图片再次朗诵散文诗一遍,并组织幼儿一起讨论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
小朋友说得真好,下面,老师再来朗诵一遍散文诗,这次请小朋友边听边把不懂的句子记在脑子里,待会儿让我们一起来讨论。
师:散文诗听完了,你有什么不懂的吗?
幼:树叶落到沟里,为什么蚂蚁会把它当作小船呢?
幼:因为那是条臭水沟。
幼:不是,臭水沟小蚂蚁就不会去了。
幼:因为沟里有水,小蚂蚁过不去就把树叶当作小船划过去。
师:对有了小船小蚂蚁就安全的过水沟了。还有不懂得吗?
幼:小鱼游过来,把它当作小伞?
师:哪个小朋友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幼:小鱼游到树叶下,就像 “抢”了一把伞。
师;是撑了一把伞,对吗?
幼:嗯。
幼:老师,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为什么说来信了?
师:隘,提的很好,那哪个小朋友知道为什么呀?
幼:树叶落下来了就是在告诉小燕子秋天来了。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秋天天气冷了树叶就会落下来。
师:大家说的真好,许多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就是秋天来到了,小燕子一看到落叶,就像看到写着秋天来到的信一样,所以小燕子会说“来信了。”
幼:那为什么小燕子会说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幼:因为南方比较暖和,小燕子喜欢住在暖和的地方。
幼:对,妈妈告诉我小燕子喜欢温暖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他爱吃的虫子,就不会被饿死,也不会被冻死。到春天天气暖和了,小燕子还会飞回来的。
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那谁知道散文诗里为什么说“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幼:催就是叫小燕子快点去南方。
幼:对,小燕子不快点飞等天气冷了就来不及了。
幼:就会被冻死。
……
3、请幼儿边看图边欣赏配乐的散文诗一遍。
我们小朋友今天可真聪明,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好听的散文诗吧。
(三)教师作仿编的示范,少数幼儿试编。
散文诗里的树叶落到了地上、沟里、河里、院子里,被小虫、小蚂蚁、小鱼、小燕子看见了,并且把它们当作了屋子、小船、小伞、信,那请你想一想,树叶还会落到哪里,会被谁看见,把它当作什么呢?
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后仿编。
幼:树叶落到院子里,小蚂蚁看见了,把它当作被子。
幼:树叶落到草地上,小白兔看见了,把它当作扇子。
幼: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看见了,把它当作饼干。
幼:树叶落到汽车上,小鸟看见了,把它当作降落伞。
师:小朋友想想,除了燕子天冷了会飞到南方去,还有谁也要非到南方过冬的?
幼:大雁。
幼:树叶落到地上,大雁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
……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都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把你仿编的诗画出来然后再讲给大家听好吗?幼儿在落叶图上添画,边画边作仿编诗句的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可听听个别幼儿仿编的诗句。课后引导幼儿相互讲述。
活动后反思:
1、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教育活动,使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幼儿在与同伴、老师的活动中获得了全新的体验。
2、提供了良好的质疑环境,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提问,踊跃释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的模式。一句“你提的真好!”大大增强了幼儿提问的信心;一句“大家说的真好!”进一步提高了幼儿释疑的兴趣。
3、为幼儿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机会。在幼儿进行仿编前,采用小组或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有说话的机会,他们说话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4、综合艺术,照顾全体,使人人都能参与想象、讲述活动。用绘画的形式让幼儿把仿编的内容画出来,活动后便于幼儿再次交流。
附:
散文诗欣赏: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 ……此处隐藏15733个字……你是怎么落下来的?(幼儿讲讲)
4、挑选动作好的幼儿做示范。
师:你们的动作都好漂亮!我们在一起做一次!
5、再次模仿动作。(放录音1遍)
师:秋天了秋风一吹,树叶宝宝都离开的树妈妈,落在了地上。地上有那么多的落叶,我们把落叶都送回家吧,你们先每人捡一片树叶,看看你捡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6、延伸活动:(1)把不同的落叶归类。(2)美术课:画出你喜欢的树叶。
落叶有3种,有杨树叶、柳树叶、榆树叶。请幼儿讲出区别后,把落叶送到指定地点。
7、小结:
师:现在这个园子里,又干净,又整洁,小落叶都找到了新家,我们宝宝也回家吧
8、回教室,结束。
教学反思
结合季节特点,我班在教室里布置了丰收的果园、落叶拼贴作品等充满秋天气息的环境。教室的环境都是孩子们与老师共同参与制作的,所以大家都觉得很有亲切感、兴趣浓厚、自然地融入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生活的美,感受语言活动的趣性。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乐于表现。孩子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大部分孩子乐意去说、大胆去说。而且在老师的鼓励下尝试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现歌曲内容
但是我在采用落叶的教具上欠缺了考虑,所使用的落叶卡片与头饰可以更换真实的叶子,或用叶子做成可以戴在头上、挂在身上、手上等饰品,使其更生动、有趣,这样孩子的参与兴趣会更高。
落叶大班语言教案14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散文诗《落叶》选材来自我们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界的神奇变化总是吸引幼儿关注、好奇的目光,激发起幼儿探究的欲望。本教材中童话般的意境将落叶这一平常之物赋予了极强的生命力,生动、形象地向幼儿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并在童趣中将散文优美的意境、拟人化与夸张的修辞手法等语言美的魅力充分体现出来。此外本教材还具有可拓展的空间,它已不仅仅是个语言教材,它还渗透了更多领域的内容。因此,本教材值得去挖掘其内在的文学内涵,让幼儿感受文学语言的美,并可有机整合相关领域的内容,从而让幼儿多维度地去感受美、欣赏美、体会美与表现美。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学习、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运用诗歌中的反问句式,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秋天落叶的北京图片、小虫、小蚂蚁、小鱼、小燕子以及小老鼠、小猴和小熊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
1、出示背景图片。
——图片上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季节呢?
秋天到了,小树叶怎么样了呢?(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2、——你们见过小树叶飘落吗?小树叶是怎么飘落的呢?
3、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尝试表现。
4、——现在我们来做小树叶,用优美的声音为树妈妈唱一首秋天的歌吧。
5、唱完后小树叶做飘落时的造型,保持不动,老师捡树叶即把幼儿请回座位,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片树叶。
——小树叶,你飘到什么地方了?
6、教师小结:小树叶飘呀飘,有的落在地上,有的落在沟里,有的落在小河里,有的落在院子里等等。
二、欣赏诗歌《秋天的落叶》
(一)完整地欣赏一遍诗歌
1、小动物们看到树叶可喜欢了,他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在诗歌里,你听到了哪些小动物?
(二)操作卡片
1、讲解操作卡片:原来是小虫、小蚂蚁、小鱼和小燕子捡到了树叶。
卡片左列:小虫、蚂蚁、小鱼、小燕子
卡片右列:小船、信笺、房子、伞
2、操作要求示范。
(1)小虫爬呀爬,捡到一片树叶把它当作小房子
(操作卡片上已经用红色笔把左列的小虫和右列的房子连在一起)
(2)那么小蚂蚁、小鱼和小燕子把树叶当作什么了呢?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到的时候,请你们帮小动物找到他们的树叶。
(三)演示讲解
1、秋天到了,天气怎么样?小树叶怎么样?
2、树叶落在地上(沟里、小河里、院子里),谁看见了,他是怎么说的?
——根据孩子的回答,教师演示、讲解图片,突出动词:爬、游、飞,强调反问句式,幼儿学学说说。
(四)配乐诗歌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三、想象仿编诗歌。
提问:还有谁会捡到树叶?他们会把树叶当作什么,会怎么说呢?
(一)出示其他若干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进行仿编。
教师示范:小山羊帽子
小山羊捡到一片树叶,说“这不是挺好的帽子吗?”
(二)幼儿结合情境想象仿编。
——每个孩子选一片树叶,发挥想象。引导孩子把树叶的大小和动物的大小进行比较,合理想象树叶的用处,并运用反问的句式进行讲述。
如:小老鼠捡起一片树叶,说“这不是挺好的被子吗?”
四、歌舞表现快乐。
小动物们捡到了自己想要的树叶,心里可高兴了,它们快乐地跳起了舞蹈。
请幼儿扮演小动物拿着树叶跳舞。
落叶大班语言教案15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激发欣赏散文诗的兴趣,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能参照原文进行联想,仿编。用动作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投影。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秋天到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树叶都飘到哪儿去了呢?
2.幼儿完整的欣赏教师朗诵的配乐散文诗,初步理解作品的内容。
(1)文诗的题目叫什么?
(2)落叶都飘到哪里去了?
3.教师出示图片,有感情的朗诵配乐诗,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学习短句。
(1)树叶落在地上,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2)树叶落在沟里,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3)树叶落在河里,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4)树叶落在院子里,谁看见了,它是怎么说的?
4.幼儿分角色边欣赏散文诗边表演。
5.启发幼儿进行联想.仿编。
树叶还会落在哪里呢?谁会看见,它会把树叶当成什么?
6.朗诵自己仿编的新诗。
附散文:
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动作屋子。
树叶落在水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