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案1学习目标
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争辩等活动,增强同学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同学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资料.练习修改自身的习作.
课前准备
自由组成小组开展“俺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在这次“俺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俺们就来交流一下.
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2.同学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同学,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一起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4.推荐代表参与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方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同学交流他人的读书经历.
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同学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开展争辩.启迪思维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展开一次争辩.
2.同学分成正、反两方展开争辩,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3.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俺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俺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俺们的世界,给俺们力量、勇气和智慧.俺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俺们养成喜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争辩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俺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身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投影出示习作内容:
读书故事;
采访记录;
记一次争辩活动.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同学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同学完成初稿后,自身认真进行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依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身的习作.
朗读佳作,一起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同学进行赏析.
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1.再次修改自身的习作,满意后誊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收集到的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以“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案2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日常交际用语,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3. 学生能够发扬合作精神,积极参与口语交际练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日常交际用语,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扬合作精神,积极参与口语交际练习。
三、教学方法
1. 任务型教学法
2. 合作学习法
3. 情景模拟法
四、教学过程
Step1:导入新课
1. 教师播放一段日常生活中的对话,让学生听懂对话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们跟读对话,模仿语音语调,加深对话理解。
Step2:学习交际用语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日常交际用语,如问候、介绍、道歉、感谢等。
2. 学生们跟读交际用语,模仿语音语调,加深理解。
Step3:情景模拟练习
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两人,进行情景模拟练习。
2. 学生们根据所学交际用语,进行对话练习,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情景。
3. 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评价练习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Step4:合作交流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们互相分享交际用语的应用场景。
2. 学生们积极参与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Step5:课堂总结
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回顾学生们所学知识。
2. 学生们进行自我总结,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们能够掌握日常交际用语,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
2. 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3. 学生们能够发扬合作精神,积极参与口语交际练习。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情景模拟法,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交际用语,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们对交际用语的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加强练习;学生们在合作交流中,有些同学表现得比较被动,需要引导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适合学生们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案3教学目的:
1.通过口语交际,看懂漫画内容。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当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换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通过习作表达真情实感,想象合理,联系实际。
教学重点:读懂漫画内容,发挥想象进行习作。
教学难点: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换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关于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两大方面的数据和相关材料。包括世界、中国和重庆的现状。
2、学生收集关于环境污染、资源糟蹋、破坏家园的不良行动。以及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引起思考。
1、 回顾 ……此处隐藏11295个字……著精神的人,同学们有的进行了观察、访谈,有的进行了拍摄或记录。都有谁找到了这样的人?(学生举手)
2、如果你敬佩的人具有其他品质,也可以说。
3、下面我们就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值得你敬佩的人。(随机引导学生举例,如说具有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方面品质的人,但最好说具有执著精神的人。)
(二)、小组交流
1、明确这次口语交际要求。
(1)我们先了解这次口语交际要求(读出示的有关内容)。
(2)汇报、讨论这次口语交际要求。(要点:①通过具体的事例说一个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②吐字要清楚,声音要响亮,感情要真挚。③要有组织,由组长负责,小组内成员轮流说。)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1)学生轮流说说自己最敬佩的人,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
(2)推选代表,共同帮助他把事例说清楚,说具体。
(3)教师小结学生小组交流情况。
(三)、全班交流
1、下面请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说你敬佩的人。你们是各个小组的佼佼者,谁想展示自己的表达本领?
2、选2——4名学生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听,穿插评价。(要点:①评价说的内容是否清楚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②评价表达时是否有礼貌,态度大方,声音响亮。)
3、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进行小结。
三、习作指导
(一)、过渡
你们通过观察、拍照、录像、诉说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还可以把这些用文字生动地记录下来,展示给大家,愿意吗?下面我们学习写这篇习作。
(二)、习作指导
1、题目指导
(1)题目是习作的眼睛。这单元课文的题目都很特别。(出示课题)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想给自己的习作拟一个什么题目?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2、片断指导
(1)除了题目之外,细节描写更能突出人物的特点。如果抓住神态或动作描写,会让你敬佩的人鲜活起来,你能描写一个这样的片断吗?
(2)举课文例子比较:(大屏幕出示两个片段)读一读,你觉得写得怎么样?(要点:①有细节,②表达了一个主要意思)
(3)像这样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或者周围人的表现,结合你自己要写的习作,自由练习说一处细节,表达一个主要意思。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3、习作思路指导
(1)我们再看一下这次习作要求(出示要求)
(2)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笔记纸上列出自己的习作思路,教师巡视。(没有格式要求,列出题目及各段主要内容即可。教师课外批阅,帮助学生把握习作题目、选材、立意情况,待全班合格后,再安排课内写习作)
四、总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值得敬佩的人太多太多。只要你留心生活、睁大慧眼,会发现他人许多优秀的品质;只要你虚心学习,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也会成为别人敬佩的人。相信下节课大家一定会成功完成本次作文。
板书设计:
我敬佩的一个人
↙ ↘
执著其他
习作书写、修改课(40分钟)(过程略)
习作讲评课(20分钟)(过程略)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案15口语交际一
我们的“手拉手”活动
教学目标
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手拉手”活动的一些资料。
教学过程
一、展开讨论,明确目的
1、看课件:中国其他城市的小学生的一些情况。(发达地区的和偏远山区)
2、你希望自己有一个在远方的同龄朋友吗?那如何才能联系上呢?
3、学生小组讨论: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
可以通过远方的一个朋友介绍认识;
可以通过爸爸妈妈来联系;
可以通过媒体来认识;
可以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
二、合作讨论,汇集精华
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
2、老师到各组听取方案,参与讨论、合作。
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
A、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B、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C、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资助
三、选择方案,付之行动
1、同学们逐一讨论刚才提出的方案,选择最可行的活动。
2、走好第一步:确定对象,用书信建立联系。
(杭州市滨江区长河小学 冯琛莉)
习作一
给手拉手的小伙伴写信
教学目标
1、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2、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讨论内容,激发写作灵感
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
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
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
1、写信方式:
(1)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
(2)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
3、交流写信的格式。
4、交流第一部分内容:自我介绍
在交流中知道自己还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补充材料,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大家庭。
第二课时
一、继续写作,在交流中充实内容
1、交流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
学生各抒己见,边讨论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
2、 注意信封的写法。
(1)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2)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二、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
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位同学合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