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小班教案集合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制作,让学生更加了解、认识和热爱自己的学校。
2.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
3.学会确定方向和制作简单平面图的方法。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一、导入、板书课题:
1.谈话:
我们通过体验活动学会了实地辨别方向,知道了校内各景物的方位。谁来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地方?
2.播放介绍学校的录像。
3.师:要向其他人介绍我们学校,最好的方法是结合录像,画一幅地图来介绍我们的学校。
4.板书课题:一起画学校
活动过程:
1.电脑课件展示:电脑是怎样画学校地图的?
2.谈话:概括出画学校地图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定方向
第二步:选中心
第三步:按方向画内容
第四步:填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讨论:你认为画地图的'时候最困难的是哪一步?
通过讨论明确:画地图的困难是确定方向。
4.如何确定方向?
(1)讨论:生活中怎样辨别方向?
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2)图上确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训练:图上辨别方向
三、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先分好工,学生们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学校地图的制作。
教师作适当指导,提醒学生画地图的四个步骤。
四、学习活动小结:
1.展示各小组的作品;
2.评议出完成得最快最好的作品;
3.请最好的小组介绍经验。
五、学习画平面图
师: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飞翔的小鸟,垂直向下看,校园里各种设施会有什么不同?把它们画下来,我们就会得到一幅新地图——学校平面图。
1.电脑课件展示:把电脑画地图的四个步骤(即四幅图)一一转换成平面图。
2.根据完成的地图绘制学校平面图。
3.展示优秀作品
活动结束:
看来既要掌握画平面图的方法,又要很好地团结协作,才能够把我们的学校画好。
小班教案 篇2【辅导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宽容、宽容的必要与意义和怎样做到宽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再现、事例分析和参与互动体验宽容的重要与必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体验与互动中产生共感,宽容是美德,更是人际交往的法宝,以此达到共鸣,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宽容的意义和怎样做到宽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在课堂中产生共鸣,由理性认识上长升到具体行动,达到心动和动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辅导过程】
一、活动与猜想
导语:今天,我们先来思考一下:如果拿牙签在一个鼓起的气球上扎洞将气放完,要求不能发出爆破声,那么在哪个部位上扎比较好?扎在哪个部分上容易爆破?为什么?
通过同学们请思考,我们知道:
气球最薄的地方,也是张力最大的地方,这个地方是最容易爆破的?而人对什么方面会表现的最为敏感呢?往往在人的缺点和不足表现的也最敏感、最脆弱,一碰即破,是碰不得的。否则就会情致他人和自己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由此可见,宽容应该是彼此的,相互的,面对他人的弱点与不足,我们需要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待。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学会宽容。哪位同学愿意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什么是宽容?
二、心动与行动
(一)、宽容的概念:
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即容许他人有判断和行动的自由,对于不同自己和传统观念的见解能够耐心公正地予以容忍。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做人的大气,是一种难得的胸怀,它的意义不在于如何给人家让路,而在于怎样接受那些烦人烦心的人与事。马克吐温说:“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容。”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这是正常的,但如何保持愉快的心境,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讲,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
但是有些问题我们不采用正确的方式解决,就会影响心情,破坏我们的友谊,亲情,甚至以后的事业发展。来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播放录像)
故事情节:小楠和璐璐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突然有一天她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小楠把璐璐刚买的文曲星不小心给弄坏了,假如你是璐璐,你会怎么样?作为小楠,又该如何做呢?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们接着来看事情的发展(播放录像):同一件事情,只要能够换一种心态和处事的方法,不仅将矛盾转化的很好,而且也没有伤害俩个人之间的友情。可见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厚、包容,不计较,这也是保持自己和创他人情绪愉快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事发生:一天小C与小B在教室疯闹,无意间把小A的书打落到地上,小C、小B并未注意,跑了出去,小A发现后,转身把小B、小C的书丢在地上,当小C与小B知道后,就对小A大打出手。)
在历史上,也不乏宽容的事例,从古人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宽容大度之举: 故事: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从古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宽容与理解对于做人、处世的重要。正所谓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它能让你得到了更多的朋友,拥有了更多的友谊,更让你有一颗愉快的心境,保持平我和心态在。宽容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之人,每个人也不可能从来都不做错事,即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因而人与人之间宽容是必要的,即宽容的意义在于:
(二)、为什么要宽容
一是适度的宽容,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二是宽容对于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可以有效防止事态扩大而加剧矛盾,避免产生严重后果;三是宽容他人,才能悦纳自己。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此处隐藏3168个字……友睁着眼睛。那样,小仙女就不会来了。只有等小朋友都睡着了以后,小仙女才会悄悄地把美丽的七色花放在小朋友的枕头底下。
4、 教师扮做"小仙女"将七色花放在午睡好的幼儿枕头下。
5、播放欢快音乐,声音由小到大,幼儿陆陆续续起床。
6、寻找七色花:师:小朋友找找看,小仙女送给你七色花了吗?(孩子们在枕头下找到了美丽的.七色花,互相观看,欢呼,高兴极了)
活动反思:
小班的孩子午睡习惯基本没有形成,教师及时捕捉到了这一教育契机。本次活动中,教师针对小班孩子比较天真幼稚的特点,设计了"小仙女送花"来引导孩子主动午睡。入睡前后不同音乐的运用,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衔接自然,恰倒好处。孩子们在音乐中入睡和醒来,区分不同音乐的情绪,培养了初步欣赏音乐的能力。
小班教案 篇6活动目标
⒈理解故事内容,简单描述角色间发生的事情。
⒉知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不能轻易开门。
活动准备
故事背景图一张,活动的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生活经验导入
⒈你家的门上有门铃吗?它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⒉小羊家装上了一种新门铃,这个门铃非常的神奇,你们想知道它神奇在什么地方吗?
那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二、神奇的门铃
⒈(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⒉现在你知道这个门铃哪里神奇了吧?(这个门铃会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三、分段理解故事
⒈听“开始——门开了,原来是风娃娃。”
①小羊家的门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会学各种小动物叫)小羊家举办舞会,谁来参加了?(小牛)“哼——哼——”是谁呀?(小猪)还有谁?(风娃娃)他发出什么声音?(呼呼)
②大灰狼来了,可是有了这个门铃大灰狼能进来吗?大灰狼正想走的时候,狐狸却说有办法进去,猜猜狐狸想出了什么办法?
③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狐狸想了什么办法进去?
⒉听“一只——一天吃一个”。
①狐狸想了什么办法?门铃声改变后发出了什么声音?(喵喵)小羊以为谁来了?(小猫)
②狼和狐狸进来后是怎么做的.?
③现在小动物们都被绑了起来,怎么办呢?会有人来救他们吗?我们继续听故事。
⒊听“正当狼和狐狸得意的时候——大家拍着手欢呼起来。”
①小动物们有没有被救出来?谁帮助了动物们?(风娃娃和雷)
②它们把狐狸和狼怎样了?(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
三、产生自我保护意识
⒈我们平时自己在家的时候,听到门铃声能马上开门吗?为什么?(有可能是坏人)
⒉怎样才能知道敲门的人是谁呢?(在门上安装一个小洞口,从门洞里看清外面的人才能开门)还有什么办法呢?(听听敲门人的声音是否熟悉)等。
小班教案 篇7一、目标:
1、尝试用红红的、黄黄的等重叠词描述水果的颜色特征。
2、理解儿歌内容,并体验学习儿歌的快乐,尝试仿编儿歌。
二、准备:
PPT、西瓜爷爷头饰,常见水果若干。
三、过程:
宝宝们!来,找个位子坐下来吧!
一、分辨各种颜色的水果师:果园里水果大丰收了,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水果成熟了?
A、出示苹果:
师:这是什么?(苹果)师:它是什么颜色的?(红色)师:我们一起和它打个招呼吧:红红的苹果,你好!
师:你知道还有什么水果也是红色的吗?
B、出示香蕉师:又有一个水果宝宝要出来了,你猜猜是谁?它长的弯弯的的?
同上C、出示葡萄同上
二、学习儿歌
1、火车声音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是什么声音啊?(火车声),原来是西瓜爷爷开着火车去旅行啦!
2、水果宝宝上火车
1)、“西瓜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西瓜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干吗啊?(旅行)旅行就是出去玩的意思,咔嚓咔嚓又是什么声音呢?火车开动的声音:咔嚓咔嚓咔嚓……我们一起来开开小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卡嚓卡嚓去旅行……(配合动作)“西瓜爷爷还请了其他水果宝宝上火车去旅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想和西瓜爷爷一起上火车去旅行的啊?”
出示水果,引导幼儿学说儿歌句式并和水果宝宝打招呼:
A、红红的苹果来,请苹果宝宝上火车吧!红红的苹果上火车,咔嚓喀嚓去旅行。(请个别幼儿学说)宝宝们和老师一起来请红红的苹果上火车吧:
红红的苹果上火车,咔嚓喀嚓去旅行。
B、黄黄的香蕉让我们一起来请黄黄的香蕉上火车去旅行吧!
黄黄的香蕉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猜猜看,还有什么水果宝宝想跟着去旅行的啊?(神秘的)
C、葡萄葡萄是什么样子的呢?圆圆的。紫色的。
紫紫的葡萄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2)、让我们帮助西瓜爷爷看看,都有谁去旅行了啊。”齐念儿歌《水果宝宝去旅行》:
西瓜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红红的苹果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黄黄的.香蕉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紫色的葡萄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咔嚓咔嚓咔嚓嚓,水果宝宝去旅行。(停顿一下)师:这首儿歌可真好听啊,让我们看着西瓜爷爷的火车来学学这首儿歌吧!
师:小朋友可真聪明,我看到很多小朋友都会念了,让我们再来念一念吧,这回啊老师的声音轻轻的!(你们的声音轻了,水果宝宝就不上火车了!)
3、仿编儿歌师:咦,还有一节空车厢,怎么办啊?”
(可以邀请我们其他的水果宝宝们也去旅行。)师:“你想邀请什么水果上火车?”我们把它编成好听的儿歌吧,我们请XX的水果上车吧4、游戏:旅行啦!
师:你们想不想做水果宝宝和西瓜爷爷一起去旅行呢?那到老师的魔术袋上来摘个水果胸卡吧!
A、说一说自己挑选的水果是什么样子的,并进行仿编儿歌活动。
B、请水果宝宝坐到候车的座位上。
师:现在,让我们和西瓜爷爷去旅行,好吗?我们念儿歌念到什么水果,水果宝宝就上火车哦!
开火车啦,音乐起,停,如:红红的苹果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我们请XX宝宝都上火车吧!)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来喊……呜~~~~~~火车出发喽!(音乐)我们去旅行啦!开者火车离场。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语言活动,主要目标是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进行创编儿歌。这个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开始部分,我用一个声音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猜想是什么声音。在基本部分中,幼儿也能跟着我念儿歌,师幼互动气氛不错。
但是也存在着不足,在中间部分让幼儿说有哪些水果宝宝的时候,幼儿说出来的不多,我没能够做出更好的引导。在结束部分,玩开火车游戏的时候,本来设计好的一边念儿歌一边开火车离开,课件音乐没有准备充分导致没有把儿歌念完整。在下次教学活动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