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时间:2023-05-12 12:06:47 收藏本文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局部特征来推断动物的角色,进一步加深对各种动物特征的认识。

2、 在玩拼图游戏中,提高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1、 孔雀、长颈鹿的课件。

2、 各种动物的照片(将其分成若干份)、请柬若干。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现在老师放一段音乐,你听听什么时候会用到这样的音乐呢?(播放课件)婚礼进行曲。

师:谁要结婚了呀,喔,(播放课件)原来是猪先生和猪小姐。结婚是件快乐的事情,猪先生和猪小姐想让小动物来分享他们的快乐,你们觉得猪先生和猪小姐会邀请哪些小动物呢?(幼儿猜测)

二、播放PPT,猜猜谁来了。

(一)猜孔雀

1、出示图一(孔雀的脚)师:那到底猪先生和猪小姐请了哪些小动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咦,这是谁呀?为什么?

2、图二(孔雀羽毛)到底是谁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现在你们觉得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是它是孔雀呢?(尾羽上有紫、黄、蓝、绿多种颜色构成的眼状斑纹)

3、图三(孔雀头)是谁呀?(孔雀头顶有一簇直立的羽冠。)

4、出示孔雀完整图,恭喜你们答对了。

5、小结:孔雀的头小小的,头顶上有羽冠,羽毛上有多种颜色的眼状斑纹,孔雀开屏的时候非常漂亮,走路的姿势与鸡一样,边走边点头。

(二)猜长颈鹿

1、图一(尾巴)除了孔雀,还会有谁来参加猪先生和猪小姐的婚礼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咦,这是谁的尾巴呀?为什么?

2、图二(身体)到底是谁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孩子们,现在你们觉得是谁呢?为什么?

3、图三(脖子)谁呀?(长颈鹿的脖子长长的)

4、图四(长颈鹿完整图)恭喜孩子们,你们又答对了!

5、小结:长颈鹿头上有一对角,皮肤上有花斑网纹。脖子长长的。

(三)猜大象

1、除了孔雀、长颈鹿,还有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哪只小动物的皮肤是这样的呀?

2、到底是谁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吧,现在你们觉得是谁?为什么?

3、谁呀?

4、(完整图)真的`是大象哎,你们真棒!

5、小结:大象的腿很粗,耳朵很大,鼻子长长的。

三、送请柬

1、师:还有好多的小动物也要来参加婚礼,猪先生和猪小姐想把请柬送给动物们,请柬里面要贴上动物的照片,可是粗心的猪先生和猪小姐把照片弄破了,还把这些照片混在了一起,所以啊他们想请大一的孩子们帮忙把这些小动物的照片找出来重新拼好再粘到请柬上送给小动物。你们愿意帮忙吗?

2、师讲述规则:

①每组都藏着九种小动物,请孩子每人找出一种小动物,先在桌子上拼一拼,拼好了再贴到请帖上。(在找的时候,小朋友之间要合作,学会谦让,如果一个孩子找到了鸭子的头,另一个孩子找到脚,这时候就需要其中的一个孩子让给你的小伙伴了。

③贴好了,回到位置上,说说你是给哪只小动物送请柬,怎么拼出的?

四、反馈

1、请个别幼儿说说,你和你的好朋友拼了什么小动物?你们是怎么拼的?

2、给动物送请柬,回教室。

孩子们,拼好的小椅子搬到上面了,我们一起来看看,猪先生和猪小姐要给哪些小动物送请帖呢?XX,你老说说你是给谁送结贴的?

谢谢孩子们,帮了猪先生和猪小姐那么大的忙,猪先生还想请孩子们帮个忙,就是给他们的婚礼助助兴,我们来玩个游戏给猪先生和猪小姐的客人们热闹热闹,好吗?嗯,这个游戏的名字就是枪子.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纸的承重力的兴趣。

2、引导幼儿了解纸折叠后能增加纸的承重力。

3、指导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法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活动准备】

纸条,垫板,积木,雪花片,记录表,笔,硬纸板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实验,引出课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幼儿操作,感知纸的承重力。(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进行尝试。(2)师生交流,发现纸折叠后会改变纸的承重力。

3、再次操作,尝试记录。(1)教师介绍材料,示范记录方法。(2)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进行自主尝试探索。

4、师生交流操作中的发现(1)用图表形式帮助幼儿清楚地了解折叠后的纸承重力的不同。(2)简单小结:同样的.纸折叠不同,承重就不同。

5、应用:选择合适的纸包装不同重量的杯子。

6、延伸: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纸进行尝试,发现更多的秘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强调让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护动植物……。要求教师尽力做到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树”在我们周围生活中随处可见,秋天树叶飘落的现象激起了幼儿的好奇心,他们拾来美丽的树叶,提出了许多问题。为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观察树叶,知道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征。

2、通过游戏,强化幼儿对树叶的认识,体验游戏的乐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观察树叶的变化,让幼儿认识落叶树、长青树的主要特征。

活动难点:正确区分、记录常绿树、落叶树的树叶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幼儿观察过周围各种树叶

2、材料准备:录音机、磁带、电视机、VCD、碟子、环卫工人服装、扫帚、撮箕、课前幼儿自制树叶挂饰、记录卡、树叶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幼儿安静入坐,与幼儿一起做指五官的游戏。

基本环节:

一、以秋风姐姐送礼物的'形式引出主题,引导幼儿认识长青树和落叶树的主要特征。

1、播放录音—风声。

师:(神密地)听,什么声音,(风声)怎么这么大的风啊?(秋风姐姐上)

师:秋风姐姐来啦!秋风姐姐送来礼物后,从另一侧门出。

师:秋风姐姐,你怎么 ……此处隐藏2107个字……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

1、探索多种不同玩具的玩法。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请每位幼儿准备一个 玩具(电动的,长毛绒的,木质的,等多材质种)活动重点:会玩不同的玩具。

活动难点:能表达自己的发现活动过程:

1,幼儿自己介绍带来的玩具,并自由玩玩具教:今天呀,小朋友带来了好多的玩具,阿姨请英雄介绍一下他带来的玩具,和小朋友说一说他是怎样玩的。。

2,幼儿自由探索不同玩具的玩法教:找两个小朋友交换玩具玩玩,你会怎样玩呢,怎样使玩具动起来?(提醒幼儿爱惜同伴的玩具)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教:你喜欢什么样的玩具,为什么?

4,请幼儿轮流演示一种玩具的不同玩法教:你是怎样使玩具动起来的?其他小朋友有没有别的玩法?

教学反思

风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虽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上这节教育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了解关于风这一自然现象的一些简单常识。我最大限度的调动自然资源,选择生活中可利用的实物进行了此堂课,让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到风,只有让幼儿亲自感受到风的存在,才可以体会到单凭口说理解不了的知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初步感受地球吸引力的存在。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各种小塑料玩具,糖纸,羽毛,纸偶,球,沙包)。

2老师作挂图两张。

3氢气球,普通气球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

(1)游戏:幼儿运用操作材料,自由抛耍。老师同幼儿个别交流。

老师问:扔到空中的物体最后会怎么样?(掉下来)。

教师问:你们能让扔到空中的物体不掉下来吗?(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方法)。

2初步理解为什么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

打开书第31页,教师讲述科学家牛顿爷爷的故事。

3进一步探索不同的物体或同样的'物体其形状不同,下落的情况也不同。

(1)让幼儿自己选择两种物体做实验,发现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如羽毛和沙包,并让幼儿想一想,为什么?

(2)教师出示两张同样大小的纸片。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老师一松手,这两张纸片谁先落地?谁后落地?(同时落地)。

教师与幼儿共同实验,将其中一张揉成团。(教师:我们现在来看一看,比一比,谁先落地?谁后落地?为什么?)

(3)教师出示两张挂图,并设计空气娃娃进行讲解。

教师:我们周围,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是什么?(空气)。

活动延伸:

教师出示两个外表接近的气球(一个是氢气球,一个是普通气球)。

1教师演示,并提问:

(1)这里有两个气球,你们想想看,如果教师一松手,这两个气球会怎样?(落下来)。

(2)为什么一个气球落了下来,而另一个气球却上了天呢?

(3)你们想一想,当我们坐着飞机去旅行,飞机会不会掉下来呢?为什么?

小结: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一个很大的本领,就是它具有吸引力,物体无论扔多高,无论我们怎么吹,怎么煽,总会掉下来。只是重的物体落得快,轻的物体落得慢。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体验交流、分享经验与合作的乐趣,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2.学习分组记录实验结果,探索哪些物体可以使硬币浮在水面上。

3.知道哪些辅助材料可以让硬币浮起来。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硬币16个,装有清水的.大盆8个,干抹布4块,记录表每小组一份,水彩笔16支。

辅助材料:大树叶16片,纸船16个(最好是报纸它吸水快),塑料瓶盖16个,橡皮泥16块,筐子8个(其中每个筐子装有抹布1块)。

活动重、难点

知道哪些辅助材料可以让硬币浮起来。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师:(出示硬币)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把这枚硬币放进水里,猜一猜它会有什么变化?请小朋友看一下硬币放进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小结:原来硬币会沉下去。

二、引导幼儿讨论,猜想让硬币浮起来的材料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幼儿自由讨论,大胆回答,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

三、初次探索,感受辅助材料可以帮助硬币浮起来

1.了解实验材料。

师:刚才小朋友想了很多方法,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几种材料,看看有哪些材料(出示材料大树叶、纸船、瓶盖、橡皮泥,讲解材料名称。)等会通过实验来试一试,哪些材料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讲解记录表的标记法)。表的第一列表示的是辅助材料,第一列中它们从上到下依次是大树叶、纸船、橡皮泥、塑料瓶盖。第二列表示实际结果,比如说大树叶的猜想结果应该横着在第二行找到大树叶,再找竖着在第二列找猜想结果。如果大树叶你的猜想是可以浮起来,你就标记“↑”沉下去可以标记“↓”你们现在小组间可以讨论一下,讨论完后由一个小朋友把讨论结果标记在记录表上。

2.幼儿操作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的猜想与实际操作结果一样吗?哪些材料能帮助硬币浮在水面上,哪些不能?

小结:硬币放进水中会沉下去,但我们借助一些会浮的材料来帮助它,它就会浮起来了,有些小塑料瓶盖尽管自己能浮起来,但却不能帮助硬币浮起来,纸船开始会浮起来,也能帮助硬币浮起来,但吸水后就会沉下去。

四、第二次探索,感知橡皮泥是怎样浮起来的

师:橡皮泥说它有时候可以浮在水面上,请小朋友试一下橡皮泥怎样才可以浮起来?

小结:有些物体改变形状后就会浮起来,比如橡皮泥压扁了。

活动延伸

在我们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例如不会游泳的人借助游泳圈,就能浮在水上。你们可以说说更多的这种沉浮现象。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合集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