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精品】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合集7篇

时间:2023-05-12 12:06:41 收藏本文
【精品】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合集7篇

【精品】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合集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参与猜测、想象的方法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知道快乐源于帮助别人的道理。

2、学习词:捏、背、按、驮,词组:快快乐乐。

3、能耐心地倾听同伴的表达,体会故事情节生动奇妙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泥塑:橡皮泥猪、河马、小象、大皮球各一个;橡皮泥一块。

2、故事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一块橡皮泥,变魔术吸引幼儿注意力。

教师和幼儿互动,并随幼儿的想象即兴捏泥引起幼儿兴趣。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玩过它吗?想想看,用橡皮泥可以变成什么?

二、出示泥塑的橡皮泥猪等,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并提问。

橡皮泥猪都变成了什么?它为什么要变?它都做了哪些事情?帮助了谁?你觉得橡皮泥猪快乐吗?为什么?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请幼儿参与再次讲述故事。

四、讨论

你有快乐的事情吗?说给大家听听吧!

( 教师组织幼儿一起交流,小结生活中帮助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感受)

活动延伸:

1、感官和益智区根据故事的主题情景,投放操作学具卡片"找出断桥的一部分"、"看看树上藏着谁:运算连线"等,幼儿自选操作。

2、美劳区自制泥塑小书示意图,幼儿可按照图示的'提示进行泥塑活动。

3、图书角提供关于友爱互助的绘本、图书,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阅读,体验互助的快乐。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为提高幼儿对宠物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对宠物感兴趣而展开的一节故事活动课。

活动目标

1、认幼儿了解什么是宠物及其喜欢吃的食物;

2、能表达出自己喜欢的是什么类的宠物;

3、通过图片让幼儿大胆去表述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句子:请问您这有最稀奇的宠物吗?2、理解稀奇的意思。

活动准备

故事大图书、(嘟嘟、宠物店老板、大白熊头饰)、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出自养宠物小金鱼与幼儿见面,讲述金鱼的习性,让幼儿观赏它的漂亮,教师很有感情的表达对自己宠物的喜爱与幼儿分享。

二、谈论活动(让幼儿说出自己见过的宠物是什么?宠物都有哪些呢?它们都喜欢吃什么?)

三、教师总结常见的宠物及其特征,习性等,引出故事《嘟嘟的'宠物》

四、一起欣赏故事大图书,通过图书的画面让幼儿有些少的好奇心,到底嘟嘟喜欢怎么个稀奇的宠物呢?引导幼儿欣赏整个故事画面。给幼儿自由讨论,想象大白熊的样子。

五、情景表演,教师以头饰的方法主配班教师一起展示整个故事的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六、幼儿组队表演,教师引导幼儿大胆表达故事的对话内容。嘟嘟(请问你这有最稀奇的宠物吗?)宠物店老板(有呀,你看,粉色的猴子,蓝色的大象,号称不不像的毛怪..)嘟嘟(唉哟,这些我家都有了,一点也不稀奇.)宠物店老板(等下,我带你去看更稀奇的,)嘟嘟(哇,可爱的大白熊,我太喜欢了,)宠物店老板(你一天喂它两顿,再陪它玩两个小时,千万要记住哦,不能碰到它的鼻子)嘟嘟(好咧,记住了,太喜欢了,回家喽!)幼儿替换表演.

七、幼儿自由阅读小图书,指导幼儿观察画面的情节,让幼儿尝试说出故事里对话内容。

八、延伸活动,园内的的金鱼池(一起观察金鱼的特征,让幼儿体验喂鱼的快乐.)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对宠物有了解与认识,对稀奇的东西也初步认知,他们都能说出(小白免、小狗,小猫、乌龟,鱼等常见的动物就是宠物。与配班教师在故事情景中配合得很好,让幼儿看得很开心,特别是在嘟嘟被大白熊追时孩子们都跟着跑了起来,兴奋点很高,我在安排幼儿表演时,让4岁的孩子做嘟嘟的角色,5岁的孩子做大白熊,6岁的孩子来扮演宠物店老板,在我与配班教师的引导下好几组都能表达出对话内容的,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主动去园内鱼池喂金鱼了。小朋友都把池鱼当成蒙一班的宠物区了。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幼儿尽情的发挥他们的想象与积极参加的兴趣,提供给幼儿语言发展的环境.而我我对以后的语言教学活动也更有信心了。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

2、尝试学习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口语的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学习按照规律仿编诗歌。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能大胆表达创编的'诗歌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多媒体图饰: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

3、小图片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许多小客人,你们看它们是谁呀?播放多媒体图饰:白云、小鱼、小鸟、花儿、蝴蝶、小羊图

2.师: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温暖的家,我们的小客人也有自己的家,那你们知道小客人们的家在哪里吗?(幼儿自由议论)

3.师: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请小朋友竖起小耳朵来听听这首好听的诗。

二、展示课件,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小朋友你听见儿歌里说了什么,要用诗歌里面的话来回答。(幼儿回答一句,其他幼儿跟学一句)

2.你们知道小羊为什么喜欢住在绿绿的草地上?小鱼喜欢清清的河里?……

3.集体完整朗诵诗歌一遍。

4.分角色朗诵诗歌。

5.请个别幼儿朗诵。

三、结合诗歌原有模式进行仿编。

1.师:蓝蓝的天空除了可以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呀? 幼:燕子(提醒幼儿用诗歌中的话来告诉大家,说完整,什么是什么的家。)

2.依次类推仿编诗歌

3.师幼有感情地朗诵新编的诗歌。

4.请能力强的幼儿朗诵自编的诗歌.

四、游戏:送它们回家。

请小朋友拿起自己椅子下的图片,想一想它的家在哪里?用图片仿编一句诗歌,再把它送到家里。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此处隐藏886个字……画:大地说秋天是怎么样的`?大地是怎么样告诉我的?

三、表达表现,体验乐趣。

1.师幼共同表现诗歌。

2.结束语:秋天的大地妈妈有那么多美丽的颜色,真是绚丽多彩呀!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在本次活动中多加入一些师幼互动环节以及游戏就更好了,另外再多加入一些关于秋天的知识,幼儿会更感兴趣。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阿布与郎丽奶奶间浓浓的情谊,萌发关爱老人的情感。

2.自主阅读故事,能根据画面中的细节展开合理想象,并大胆表述。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感受郎丽奶奶与阿布间的情谊。

2.难点:猜测神秘访客,并通过画面的细节及对话说出原因。

活动准备

1.爱心树一棵、爱心贴纸若干。

2.幼儿用书第1册第21~26页

3.挂图(《郎丽奶奶的神秘访客》)

4.语言CD(《郎丽奶奶的神秘访客》)。

活动过程

一、郎丽奶奶很寂寞。(幼儿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通过观察画面、猜想或推测故事内容,能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1.倾听故事第一段,感受郎丽奶奶对阿布的友好。

——(教师出示挂图第1幅)图片上有谁?

2.教师提出问题,设置探究情境。

——有一天,阿布没有吃到胡萝卜脆饼,也没有闻到青草茶的'香味从蘑菇房里飘出来,甚至连跟郎丽奶奶打招呼她都没听到。这是怎么回事呢?

3.观察画面细节,感受郎丽奶奶的不开心,并大胆猜测原因。

——郎丽奶奶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郎丽奶奶不开心?

——你觉得郎丽奶奶可能遇到什么事了?

4.听故事“阿布急坏了”至“或许她就不那么寂寞了”,了解郎丽奶奶不开心的原因,尝试解决问题。

——郎丽奶奶为什么不开心?如果你是阿布,你会怎么做呢?

二、郎丽奶奶变开心了(活动打破了单一的教师讲述、幼儿回答的模式,创设幼儿自主阅读的机会,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对故事情节展开推理,通过读图获得更多的感知。给予幼儿一定的阅读时间,在色彩、人物表情等的变化中更好地理解故事。这样的形式更能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1.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根据画面及细节展开合理想象。

——阿布是怎么做的呢?有没有让郎丽奶奶变开心呢?请你去看看书吧。(幼儿自主阅读,教师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随机互动。)

2.幼儿交流分享,大胆表述自己的观察及想法。

——郎丽奶奶变开心了吗?(教师出示郎丽奶奶和阿布一起吃饼干的挂图。)

——阿布想了哪些办法

三、郎丽奶奶的神秘访客。

1.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

——你觉得这个神秘访客是谁?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

2.完整欣赏故事,感受郎丽奶奶和阿布间浓浓的情谊。

——故事真的像你们]说的那样吗?这些穿着不同颜色的兔子到底是阿布找来的朋友,还是阿布自己扮演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吧。

——现在你们知道神秘访客是谁了吗?

——这真是一个既会动脑筋又善良的阿布。

3.教师讲述故事的最后一段。

四、爷爷奶奶我爱您。(从故事角色迁移到生活中,在说一说中加强了祖孙的情谊,深化了活动主题。)

1.交流分享可以让家中老人感到幸福的办法。

——家里有老人吗?你爱他们吗?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们感到幸福呢?(幼儿讲述,教师在爱心贴纸上用图文记录,并展示在爱心树上。)

——你们把想到的让老人幸福的方法都挂在幸福树上,让这棵幸福树挂满幸福,挂满我们对老人深深的爱。

——其实老人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孩子们,希望你们永远记住今天说的话,你们家的老人还有爸爸妈妈会因为你们而幸福!今天回家都去试一试。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感知散文优美、宁静的意境美,感受小笋娃的活泼、稚拙美。

2、喜欢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散文内容,感受小笋娃和竹子妈妈的对话的亲切、可爱的情感。

3、丰富词 “诱人”。

活动准备:

1、 课件。

2、 竹子头饰2-3个,小笋娃头饰1个,小笋娃挂饰若干个。

2、认识笋和竹子。

活动过程:

(一)、老师朗诵散文,幼儿欣赏。

1、老师结合身体动作朗诵散文。

2、提问:1)这首好听的散文叫什么名字?

2)你喜欢哪些好听的话呢?

(二)看课件,熟悉散文中的对话,丰富词“诱人”。

1、看课件,进一步熟悉散文中的.内容。

教师导语:散文中还有哪些好听的话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2、提问:帮助幼儿了解散文内容。

1)春雨带着带着春天的问候来到了大地上,唤醒了谁?他们怎么样?(他们使劲用尖尖的脑袋顶着头顶上的泥土)

2)谁第一个钻出了地面,是怎样钻出来的呢?(那个长得细细长长的小个子钻得最快)

请幼儿学一学小笋娃钻出地面的样子。

3)小笋娃钻出地面后看到了什么美景呢?(大片诱人的草地像一块块绿色的地毯铺在小山坡上,星星点点的红、黄、蓝缀在上面,那是一簇簇刚开的小花)

a、 丰富词“诱人”,诱人就是很吸引人。

b、请幼儿用“诱人”说一句话。

4)好多的小笋娃钻出地面后他们说了什么呢?(“妈妈,妈妈,你在哪里?”)竹子妈妈又是怎样说的? (“好孩子,妈妈在这儿呢。”)

幼儿分角色表演笋娃和竹子妈妈的对话。

5)小笋娃们看到竹子妈妈后,心里是怎么想的?(难道那穿着绿衣裳、个子高高的竹子就是妈妈?她怎么和我们一点也不像呢?)

幼儿一起复述一遍。

6)妈妈是怎么对小笋娃说的?(“好孩子,别奇怪,过不了多久,你们就会和妈妈长得一样了。”)

7)听了竹子妈妈的话,小笋娃是怎么说的?(“是吗,那要过多久呢?我们好想快快长大,长得和妈妈一样高,好看见更远的地方。”)小笋娃为什么想快快长大?(好看见更远的地方。”)

幼儿分角色表演笋娃和竹子妈妈的对话。

8)你们想长大吗?为什么?

9)笋娃们在慢慢地长大,终于有一天,当笋娃们能拉到妈妈的手臂了的时候,他们高兴地怎么样啊?(高兴地叫了起来:“哦,我们长大啰,长得和妈妈一样高啰。”)

我们学一学他们高兴的样子吧。

3、幼儿表演散文。

请2-3个幼儿戴着头饰当竹子妈妈,一个幼儿戴着头饰当钻得最快的小笋娃,其他的幼儿当好多好多的小笋娃。

《【精品】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合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