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时间:2023-05-12 00:09:37 收藏本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1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上课前,请大家告诉老师一个问题:长大以后,你最想做什么?

生:画家、电影明星、电脑高手、老板、医生、出国留学、运动员……

师:是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可是你要想成功就得依靠许多人的帮助和指教。他们可能是你的父母也可能是你的老师和朋友。帮助我们就是爱我们,因为有了他们的爱,我们才能更加勇敢与自信,才能健康的成长。哪位同学愿意上黑板把这个“爱”字写下来?

“爱”字并不难写,可有的人却不能真正的理解它。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课,相信学完以后你一定会有所领悟。(出示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3.小结过渡: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巴迪长大以后,终于理解了父母对他的爱,可是同学们,你理解了吗?下面请大家自由读文,边读边按自学提示学习课文。

二.出示要求、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

⑴.对巴迪写的人生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读过以后各有什么具体的表现?“我”当时的反映怎样?

⑵.两种不同的评价对巴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在书中的空白处写写体会。

2.学生自学勾画,小组合作、互相交流。

三.汇报交流、领悟重点

1.谁能说说,通过刚才的自主合作学习,你弄懂什么问题了?

生:我弄懂了母亲读诗后的表现和父亲读诗后的表现……

2.师:那么,谁能先来汇报一下,母亲读诗后的具体表现和“我”当时的反应?

(一).引导学生体会母亲读诗后的表现和“我”当时反应:

生:读“记得七、八岁……再次拥抱了我。”这段描写表现了母亲特别高兴的心情,因为她看到自己的孩子会写诗了,她特别开心。

生:抓住母亲的神态,进一步体会她兴奋喜悦的心情及对巴迪的赞美。

师:你能用兴奋的语气把母亲的感受读出来吗?听了母亲的赞美,“我”呢?

生:“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写的。”我听了母亲赞扬既高兴又有点害羞。

生:我有点不好意思、但心里却十分高兴。

师:如果你是文中的巴迪,此时的表现会怎样?

生:设身处地谈感受。

师:是的,同学们都爱听表扬的话。

那么巴迪的父亲是怎样看这首诗的呢?

(二).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表现和“我”当时的反应。

生:“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并不欣赏这首诗,而且认为这首诗写得很不好。

生:父亲不喜欢这首诗,没有表扬我。

生:父亲批评我说这首诗写得很糟糕。

师:还有吗?

生:“我不明白……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母亲认为这是我写的第一首诗,需要鼓励,而父亲并不赞同,并为这首诗和母亲吵了起来。

生:从这段话我还能体会到父亲并不因为母亲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观点,他态度冷淡,对这首诗的评价毫不留情。

师:说的真好,听了父亲的评价,如果换成你,你会怎样?

生:再次设身处地谈感受。

师:是的,批评的话听起来的确很不好受。那么巴迪的反应怎样呢?

生:“听了父亲的评价,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起来”。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的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时间】

3课时。

【学程导引】

第一课时

一、板书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1、读读这两句话,体会不同语气。

2、说说这两句话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导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题目就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件怎样有趣的事?

二、结合预习,自读自悟

1、充分读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父母不同的评价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

3、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课文,帮助学生把难读的部分多读几遍,读好课文。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体会,讨论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提出小组成员都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留待进一步读书讨论。

四、学习生字,抄写词语

1、重点指导书写誊(与誉、卷进行对比)、谨(右半部分要写紧凑)。

2、抄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

1、喜欢讨论同一问题的同学自由结组,读书讨论:

⑴ 作者为什么用《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为题?

⑵ 同一首诗,妈妈为什么说精彩极了,爸爸却说糟糕透了?

⑶ 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又会怎样呢?

2、分组会报讨论情况,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三、练习朗读、背诵

1、朗读指导要点:

⑴ 写诗后,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诗不同的评价及我不同的反应:

如:母亲的兴奋和赞美,父亲的近乎冷酷和严肃;我听到母亲表扬后盼望父亲回来的心情、表现等一系列孩子的体验,都应读出了。

⑵ 课文最后两段,是作者对两种评价的冷静思考和独到见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认识,也应区别于前面的'朗读。

2、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练习背诵:

⑴ 自主背诵。

⑵ 选择相同内容的同学齐背。

四、交流读后感受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通过交流,认识到:(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认识到爱有两种:一种是慈祥的爱,鼓励似的爱;一种是严厉 ……此处隐藏9962个字……糕透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学文:

1、同学们已经充分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谁来说一说。

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写了一首诗,母亲对此表示赞扬,父亲则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作者在这两种不同的评价中成长,最后成为一名大作家。

2、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然后告诉老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默读、浏览、自由读、找同学对读都可以,听明白了吗?)

学生发言:……母亲:精彩极了;父亲:糟糕透了

过渡:面对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做为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否理解呢?他有什么表现?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提示再读课文1至14自然段。

(1)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5`)

阅读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14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并读给同学听,想想从巴迪父母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a)学生自由朗读、批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b)引导学生朗读感悟。(11`)

c)要求学生读一读从课文中找出的相关语句

(2)学生回答

语段一:“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

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师:体会到了巴迪有一个很爱他的母亲)

导读:作者听了母亲的评价后他又有什么反应呢?

语段二:“整个下午...父亲的位置上”(注意加点的字)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作者的表现说明作者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师:说明了作者受到母亲的表扬后心里很激动、很自豪。

那么可想而知,他此时除了想把这首认真抄写好的诗给父亲看,等他回来夸奖,心里肯定还想马上再写几首漂亮的诗,也就是说,因为妈妈的夸奖,他热爱上了写作。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巴迪的父亲回家看了巴迪的诗后和母亲的反应是一样的,也是对他的诗表示赞扬,想一想这样会对作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师:得意洋洋、骄傲自满,他就不施进取,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但是,作者父亲看到诗后的反应又是怎么样的呢?

语段三:“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引导: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其他同学有不同感受吗?

这句话说明巴迪当时写的诗怎么样?好还是不好?(确实不怎样)

文章当中还有一处说了巴迪长大了些后自己也承认了小时候写的诗很糟糕,找一找是哪句话?

语段四:“几年后…糟糕透了”

学生齐读

注意加点的字”不得不”承认说明了巴迪已认识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但在感情上似乎还不好接受。

说明父亲当时的意见是()?(对的)其实父亲和母亲一样的()?(疼爱)自己的子女,只不过作者的父亲比较()?(公正)。

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听起来好象对一个七八岁的巴迪来说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涵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但当时的巴迪那么小,他能够体会父亲的心吗?不能。母亲对他的表扬使他得意洋洋,父亲的批评就好像对他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请大家猜猜看,巴迪是不是因为父亲的批评从此就不再写作了?

请同学们仔细的阅读课文第16自然段,看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或者不懂的问题,如果有请提出来:

语段五:“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为什么?为什么作者会觉得自己是多么幸运?

语段六:学生回答:“我有个慈祥的母亲…糟糕透了”

请同学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我有个慈祥的母亲…糟糕透了”

因为作者慈祥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把作者成长道路上需要的两种动力都包含了,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所以作者说自己“多么幸运”啊。

好,现在同学们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巴迪是不是因为父亲的批评从此就停止了写作?

学生回答:不是,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回答这个问题

语段七:“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的每一个人…总结、提高”

其他同学的感受又如何呢?请同学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这句话明了作者虚心接受了父亲的批评,并把它当作自己前进的动力。(母亲的鼓励使巴迪今后写作会有自信心,而父亲对他的严格要求是为了让他知道自己还不是很好,不能骄傲自满,要注意总结提高,才不会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过渡:若干年后,巴迪体会到父母对他的评价,对他的爱。接下来看着课文第17自然段,老师和学生泛读这一段(5`)

恩,读的非常的精彩,现在请大家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语段八:“我从心底里知道……出发点——那就是爱。

下面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这句话:''''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分小组谈谈自己的感受,不一定父母,老师或者长辈对你的爱都可以谈一谈。时间1分钟)

下面那位同学来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最好能联系一下实际。

“精彩极了”代表着妈妈的赞许、鼓励,是一种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糟糕透了”代表着父亲的批评、提醒,是一种严厉的爱、严格的爱,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二者都是希望我努力奋斗,争取好成绩,二者的共同出发点都是爱,在生活中...

导读:你体会得真好,来,再读一次给同学们听听。

从你的朗读声中,老师听出了你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其他同学又是怎么理解的?来,大家一起来读读,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3、小结:这节课大家不仅读懂了课文内容,还读懂了父母对你们的爱,真难得!的确,父亲的严厉也好,母亲的宽容也好,这都是出自对儿女的——爱。(板书:爱)在父母的关爱下,我们健康成长。

三、拓展延伸

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背影》,其中有这么一个动人的场面:父亲送朱自清去北京求学,在火车即将启动时父亲去买了几个橘子要给儿子带在路上吃。在那一瞬间,朱自清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的心震撼了,被父亲那深沉的爱所震撼。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欣赏这段文字。(播放《背影》)

  四、总结

怎么样?感人吧!父亲的嘴里没有说一个“爱”字,但朱自清却感受到了那深深的爱。课文中的巴迪从父母的评价中也感受到爱,他们都是幸运的。老师相信你们也是幸运的,有了父爱与母爱,你们一定会更加勇敢、自信、健康成长的。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只要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五、课外作业

1、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抄下来。

2、推荐课外阅读作品:《地震中的父与子》、《秋天的怀念》、《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背影》

板书: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模板集合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