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集锦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音乐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乐曲的旋律,充分体现乐曲甜美宁静的风格。
2、尝试用相应的语调跟随音乐朗诵歌词。
3、创编柔美、舒展的动作随乐表演。
活动准备:
1、丰富幼儿有关宇宙天空的知识。
2、音乐录音带。
活动过程:
1、教师:小朋友,蓝蓝的天空里有许多星星,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正在草地上,慢慢地跳着舞。我们一起也来跳一个小星星的舞蹈好吗?《小星星》
2、教师:在蓝蓝的.天空里,除了小星星还有什么?今天小精灵还给我们带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听音乐。
(1)听第一遍音乐。
教师:小朋友,这首音乐好听吗?你听到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了觉得怎么样?你知道这是几拍子的音乐吗?
(2)第二遍欣赏。
教师:谁听出来这是几拍子的音乐呢?三拍子的节奏有什么不一样啊?
教师:小白船到底讲了件什么事呢?我们再来听一遍。
(3)第三遍欣赏。
教师:你听到歌曲里说了件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情呀?有什么呢?船上有什么呀?小兔子在干什么呢?这只小船和我们平时见过的船有什么不一样呢?(没有浆,没有帆)[教师:浆儿浆儿看不见,船上也没帆]
教师:小白船不停地飘啊飘,到底飘到哪里呢?[教师:飘呀飘呀,飘向西天]
4、听老师边打节奏边念歌词。
(1)教师:小精灵真想坐上小白船去夜空里看看,你们想吗?可是船上的小白兔说:“小白船需要我们唱出最好听的歌声、打出最好听的节奏,它就会带着我们到夜空中去,可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学会那个本领呢?怎么办呢?
(2)教师:现在先听老师来边念歌词边打节奏好吗?
(3)现在我们一起用老师刚才的办法试试吧!
(4)教师:小星星都排起了队伍,我们一起来看看。(节奏图)每一个小格子里有几颗小星星?(让幼儿知道这是一首3/4拍的歌曲)
(5)教师:每一颗小星星就是一个音符,他们希望你们在唱歌的时候,一定要唱到每一颗小星星,那么他们就会跟你们做朋友,带你们去玩了。(提醒幼儿唱足最后的音值)
5、听音乐用“呜”唱。
教师:小朋友念的真好听,现在我们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旋律好吗?
6、用好看的动作表演。
(1)教师:听到你们这么优美的歌声,小精灵它们高兴得一边唱一边跳起了舞蹈,我们听着音乐也来跳一跳好吗?
(2)再表演一遍,可以和老师的动作不一样。
7、音乐游戏
教师:叮当——叮当——,呀,时间到了,小白船要开船了,小精灵们,你们也快快上船吧。我们要抓紧时间了,来!一个跟着一个上船,系好安全带呀!
中班音乐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幼儿体验喜、怒、哀、乐的情感。
2、尝试改编歌词,并能根据节奏唱一唱。
3、幼儿体验探索的兴趣,有表演的欲望。
活动准备:各种表情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身体乐器》:根据不同性质、节奏鲜明的音乐(进行曲、舞曲)启发 幼儿探索把身体当作乐器,在音乐的伴奏下,发出种种有节奏的声音。做到口、手、脚配合较协调一致。
2、发声练习:《问好》师生接唱,要求衔接紧凑。
二、学习歌曲
1、观看表情图并作出相应的表情。
讨论当你是这种表情是你会怎么样?(让幼儿作出动作)
2、分段欣赏歌曲
(1)第一段欣赏后提问:“刚才小朋友快乐时是怎样做?”
(拍手)作出相应的表情,引导幼儿拍出|x x|xx x|的节奏型。
(2)第二段欣赏后提问:“小朋友着急时会怎样做?”
(跺脚)作出相应的表情,引导幼儿用脚跺出 |x x|xx x|的.节奏型。。
3、完整地欣赏歌曲。引导幼儿演唱歌曲
三、创编歌曲
幼儿尝试用动作、表情来表现歌曲中的喜、怒、哀、乐等情节的变化。
生气时(噘嘴)、难过时(轻哭)、高兴时(大笑)
并且将创编的内容唱一唱。
四、表演歌曲
引导幼儿将创编好的歌词完整唱一唱。
中班音乐教案:劳动最光荣
中班音乐教案 篇3中班歌唱活动——走路
设计意图: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爱模仿更是小班幼儿突出的特点。本次活动则在幼儿模仿几种小动物走路的基础上,初步的学唱歌曲,使幼儿体验音乐活动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感受音乐的美。活动目标:
1.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2. 能用语言大胆表达出动物走路的姿态。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小兔子、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卡片
知识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小兔子、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的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走路》拍手,入室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听着好听的音乐拍着小手去找个你喜欢的座位坐下吧。
二、教师出示图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
师:小朋友们!刚才你听到的这首歌曲里面唱到了哪些小动物?(小兔子、小鸭子、小乌龟 、小花猫)今天老师把这些小动物都请到了我们班级。
三、教师轮流将图片贴在黑板上,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看!谁最先来了?(小兔子)小兔子是怎么走来的?(蹦蹦跳跳)请个别幼儿示范后大家一起模仿并完整的学唱:小兔走路蹦蹦
蹦跳。
2.瞧!谁跟在小兔子后面来了?(小鸭子)它是怎么走来的呢?(一摇一摇)(摇摇摆摆)
师:原来小鸭子走路是摇摇摆摆的,让我们来学学小鸭走路的样子吧,(幼儿模仿小鸭走路的样子),教师边模仿小鸭子走路的样子边教唱:小鸭走路摇呀摇呀,幼儿学唱并模仿小鸭子的走路。
3.师:小乌龟一大早天还没有亮就从家里出发了,可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来到我们班呢?
幼:它找不到我们班。
幼:它累了在休息。
幼:因为它走路很慢……
师:对了因为它走路特别慢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来到我们班,那小宝宝们一起来学学小乌龟走路的样子吧(幼儿学小乌龟走路的样子)。 师: ……此处隐藏1416个字……动作。
2、乐意与老师、同伴一起快乐地唱唱跳跳做游戏。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相关媒体制作;米奇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一、蹦蹦跳跳大声唱——你好,米奇!
1、师:“小朋友,今天有一位你们非常喜欢的动物明星来看你们了,我们一起喊三、二、一把它请出来好吗?”(请出米老鼠)
2、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和它打招呼。
师:“谁来了?”(教师引导孩子用不同词汇打招呼,夸夸米奇。)
小结:米老鼠多神气多可爱呀,现在我们一起来夸夸米奇好吗?
3、歌表演:我爱米老鼠(引导幼儿大声夸,大胆跳:“大声夸它才会高兴噢”)
4、“小朋友一起大声唱歌真好听,真响亮,瞧,米奇真的来了。”(媒体)
二、听听走走做游戏——妙妙屋,我来了!
1、欣赏录像。
师:“米奇邀请你们去它的妙妙屋玩,你们想去吗?路上我们还会遇到一些可爱的朋友,经过一些有趣的地方,千万跟紧老师哦,别一个人掉队了。”
(幼儿边唱边跳来到小树林,和媒体互动。)
师:“这是谁?来一起问个好吧”引导幼儿用有节奏的儿歌大声念诵:“**,**,早上好,和各种动物朋友打招呼!”
2、媒体出现一座山。
师:“走了这么多的路,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吧,看看,我们到哪儿了?”
师:“愿意和老师一起爬山吗?看看,我是怎么上山的?现在我在山脚下了哦,往哪里爬?听听音乐怎么样的”
(倾听上行音乐和下行音乐。幼儿和老师一起听着音乐上山、下山。)
3、请出小鼓来帮忙孩子掌握节奏。
师:小鼓说话的`时候我们就要爬山了,小鼓说的快我们就跑得快,上山。小鼓说的慢,我们就跑的慢,下山。
4、出示小铃。
教师变化不同的节奏型,幼儿听见铃声就拍出节奏,听到鼓声就踏出节奏,一路跑跑走走来到米奇妙妙屋。
三、边唱边跳一起来——我跟米奇学本领!
1、媒体出现画面:“看,米奇妙妙屋到了!”
2、欣赏媒体“妙妙屋的表演”。
师:“刚才,他们跳打拍子的舞蹈,是用身体哪个地方打拍子的?”“用脚打了几次拍子?”
3、幼儿和媒体共同互动学跳。
4、引导幼儿可以改变各个身体部位打拍子,边唱边跳。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音乐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柔美、舒缓的旋律和温馨的氛围。
2、理解歌词的含义,体验家庭成员间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全家福”照片、《让爱住我家》教学挂图、教师教学资源、音乐CD(盒带)。
2、课前学会手指游戏“一家人”。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一家人”。
大拇指是爸爸,爸爸炒菜嚓嚓嚓,食指是妈妈,妈妈洗衣刷刷刷;中指是姐姐,姐姐弹琴丁丁当;小指是弟弟,弟弟唱歌啦啦啦。
2、伴随《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幼儿欣赏“全家福”照片,师幼共同讨论照片,回忆相关的体验。
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家,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全家福”,照片上都有谁?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猜猜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完整欣赏歌曲《让爱住我家》,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和温馨的氛围。
(1)你喜欢这首歌吗?在这个家庭里都有谁呢?听完这首歌,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2)小结:这个家庭里有爸爸妈妈,有姐姐和弟弟,他们是非常幸福的家庭,这首歌曲也让我们感觉到了幸福和温暖。
4、分段欣赏歌曲,理解歌词的含义。
(1)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里,姐姐、爸爸和妈妈他们各自认为爱是什么?
(2)你认为爱是什么?小朋友可以怎样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呢?
5、再次完整欣赏歌曲,出示图谱,幼儿根据画面提示,边自由创编动作表演,边跟唱歌曲,进一步感受家庭中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6、在音乐的伴随下,幼儿一起演唱歌曲,体验家庭的幸福和温暖。
活动延伸:
1、教师和幼儿一起编排简单的动作或学习手语,跟随音乐进行表演。
2、提醒幼儿回家后给家人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及结构,尝试随着乐曲做下雨、喝水长大、花开等动作。
2.通过教师的语言启发,幼儿两两合作表演,尝试用眼神、体态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3.合作表演中,体验并愿意表现小雨和花之间相互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将幼儿座位排成半圆形。
2.自制白板课件《小雨和花》。
3.雨点,花朵头饰。
活动过程:
1.整体感受音乐,猜想音乐情节。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里面有什么?带给我们什么感觉?
2.幼儿感受、听辨乐曲的结构和旋律。
师:(播放课件)春风吹起,大地复苏,盼来了绵绵春雨。春雨滴答滴答地下,滋润着小花小草。小花在小雨温柔的呼唤下渐渐醒来,她轻轻抖动着花瓣,舒展着身姿,享受着雨露的滋润。请小朋友们仔细再听一遍音乐,什么地方是小雨在下,什么地方是小花在喝水?
师小结:音乐的'第一段是小雨在滴答滴答地下,第二段是小花经过了干燥的冬天,口渴了,想要喝水长大。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跟随音乐有节奏地做下雨、喝水长大、开花的动作。
(1)学习a段小雨动作。
师:春风姑娘吹来,带来了滴答滴答的小雨,看,小雨落下来了(音乐起,幼儿观看课件中小雨下落的场景)师:小雨是怎样落下来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还有什么动作可以表示小雨在下?
(2)学习b段小花动作。
师:天空下起了滴答滴答的小雨,谁最开心?
幼:小花师:瞧,小花在开心地喝水长大呢!(音乐起,幼儿观看课件中小花喝水长大的场景)师:小花是怎么喝水的?什么动作可以表示长大了?
师:接下来,我扮演小雨,你们是小花,我飘到哪里,小花就凑到哪里喝水,比比看谁的小花开得最大最美。
4.分角色表演。
(1)连接a、b段动作,完整跟音乐表演。
(2) 分角色表演
师:所有的女孩子扮演美丽的花。请你们坐在小椅子上,等待小雨的到来。所有的男孩子扮演辛勤的小雨,请你们找一朵小花,站在她面前,准备好播撒春雨。(表演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通过眼神、动作交流,表达小雨和花之间的相互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