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峡》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峡》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峡》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
体味文章意境。
【辅助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
(播放三峡风光片)
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3、请大家齐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
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
(组内代表发言)
过渡:
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归纳起来看:
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第二课时
四、拓展延伸:
过渡:
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
三峡大坝工程。
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师生共同交流,多媒体展示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xx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xx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xx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xx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到20xx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请对照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展开想象,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作业:
1 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
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设计:
(山)-- 奇险
夏 湍急
三峡 --(美)
(水)-- 春、冬 清幽
秋 凄清
第三课时
一、背诵并墨写课文。
二、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后记: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能理解文意,领略三峡景色之美,并能展开合理想象,体味文章优美意境。
《三峡》教案 篇2一、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习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4、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要求学生对三峡有些了解
2、 收集有关长江或三峡的诗句
教师准备:1、网上搜集有关三峡的图片,各个角度的精选一副
2、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诗句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认识作者郦道元,是在《中国石拱桥》,它提到了《水经注》,回忆书的内容,《水经注》是记叙我国江河分布的专著,提到我国的江河,长江与黄河最具代表性, 关于黄河的诗句我们学了不少,那么关于长江呢?(师生共同吟诵有关长江的诗句)
2、 长江确实壮美,尤以三峡为甚,让我们目睹一下三峡的美景。(多媒体展示三峡的美景)三峡指上游自重庆白帝城至湖北宜昌之间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都说瞿塘雄、巫峡绚、西陵险,下面的几句诗各是写哪个峡的?是否验证古人的说法?
多媒体展示:有关三峡的诗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3.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注】此设计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三峡的特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3、 看着现代的画面,读着古人的诗篇, ……此处隐藏11794个字……光 组织学生回答 大纲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导入新学:让我们所折服的是三峡的“雄”与“险”。我们设想一下:在山的恰当地方凿一副对联于其上,让后来者其同欣赏会怎样?场现在就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就文中的内容进行新的组合,组成一句你喜爱的对联。学习第一段:*讨论文中文言词义,并找出不明白的词语**结合注释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试把文中描写的重点景物用联词组名的方式成一句“对联”[对联示范:山岩连叠隐天蔽日七百里地不见月]朗读并背诵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与自学齐读 讨论与自学(改写成对联,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兴趣点,适当点拨或示范) 扣大纲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进行改写。”“能在讨论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小反馈测试:1、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白话:略无阙处重岩叠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背诵第一段 小黑板 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同桌讨论,个别回答 当堂巩固
学习第二段:导课:三峡四季景色各有其美,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请三个同学就不同季节朗读。完成下列问题*讨论文中文言词义,并找出不明白的词语**结合注释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试把文中描写的重点景物用联词组名的方式成一句“对联”[对联示范:襄陵阻绝,朝发暮至,千二百里不为远湍潭素绿,柏怪瀑飞,三峡处处多生趣林寒涧肃,猿啸渔歌,三声悲鸣泪沾裳] 组织学朗读,作好点拨 三个同学就不同季节朗读学生自学与互学结合齐读 学生可能不积极,教师语言激发:如果学生积极举手,就请两名朗读不错的同学和一名朗读一般的同学来读,前者起示范作用,后者就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一纠正扣教学大纲:“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扣教学大纲:“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小反馈测试:1、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白话: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素湍绿潭飞漱其间良多趣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属引凄异2、彩图识字:阙嶂曦襄溯湍3、背诵这三段 同桌讨论,个别回答同桌间试背识字拼音
全课总结:1、请学生总结学习的重点与自我落实情况2、就四句对联,请你再用一字概括每句的意思再次读一下对联。 提示,如第一句可以用“隐”字,其它几句…… 学生回顾 大纲:“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定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测试 口头作文:你最喜欢哪里的景色?说说看做课本第四大题。 小黑板 学生口头作文
作业 写一篇家乡景物风情或校园一角的文章,写出美感,用上四字句。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三峡郦道元
三峡郦道元地貌:山岩连叠隐天蔽日七百里地不见月隐四季壮景:襄陵阻绝,朝发暮至,千二百里不为远绝湍潭素绿,柏怪瀑飞,三峡处处多生趣趣林寒涧肃,猿啸渔歌,三声悲鸣泪沾裳悲作
《三峡》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4.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5.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难点: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峡》。
二、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下面老师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已掌握的情况。先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评价:同学们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停顿掌握得也不错。请大家看屏幕,来做两个题。)
哪位同学来说说下面几句话的含义?
(对他们的答案,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吗?
(1)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内容。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2)既然写四季的景色,那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
(3)的确,郦道元写文章正是为了突出三峡的特点。那这篇文章到底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征呢?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来的?
(4)郦道元抓住特征,仅仅用155个字,就为我们展现三峡无穷无尽的美景。这篇《三峡》被称为我国山水游记的先导,被誉为千古美文!今天我们就要反复朗读,来品味它的美,最后要有感情地背诵它。
(过渡)要想品味文字之美,就必须学会运用想象,领略文中美景。做到“目中有景”。(板书:目中有景)
2、 品读三峡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色,准备用“三峡的 美”说一句简单的话。
(1).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三峡?
(2).如何描写三峡山的?抓住了山怎样的特点?
(3).如何描写三峡的水的?
(4).概括三峡不同季节的美.
三峡的水美。三峡的秋色美。哪位同学来说说?
三峡的春冬美。你看,雪白的急流,回荡着粼粼的清波;碧绿的深潭,晃动着秀美的倒影。还有那绝壁上的怪柏,苍劲嶙峋;还有那 “悬泉瀑布”,水声阵阵,细沫飘洒,让人心驰神往。
3、赏读三峡:
三峡美景让人赏心悦目。请同学们带着对美景的想象,出声朗读课文。
(1).写景是为了抒情,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在写山、水、四季的时候,文中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知道本文动静结合.摇曳多姿的写作风格
(4).体会语言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4、吟诵三峡:
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不过,要想感动别人必须先感动自己。读的时候,一定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用心体会山的高峻,水的湍急,春冬的静谧,秋的凄凉,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情”。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背课文。
三、拓展练习:
水是三峡的灵魂,请仿照文章写景方法描写你见到过的最美丽的水。(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