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必备】大班科学教案集合6篇

时间:2023-05-09 10:12:46 收藏本文
【必备】大班科学教案集合6篇

【必备】大班科学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开心种植园课程为我园的特色课程,课程中,我们可以给幼儿提供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继而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和规律,学会护理植物,掌握简单的植物播种和收获的方法。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自主性学习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自主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经济互动中得到发展。

综上,以幼儿的自主学习为出发点,结合我园开心种植园特色课程,我设计了本次系列活动《收获红薯》,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自主学习、探索,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

【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收获红薯的方法。

2、能大胆动手、动脑,尝试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3、体验集体劳作的快乐、感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

【重点难点】

大胆动手动脑,积极探索挖红薯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铲子20把、小锄头10把、筷子10双、石头10块、剪刀20把、大篮子5个(分别贴上红薯藤、红薯标记),红旗一面、红绿两色贴纸,活动匹配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大胆猜测(红薯宝宝在哪儿呢?)

师:孩子们,这片种植地种的什么?

幼儿:红薯

师:这些长长的东西是什么呀?

幼儿:红薯藤

师:那红薯宝宝在哪儿?怎么看不见呢?(教师故作惊讶状,引发幼儿大胆猜测)

幼儿:红薯宝宝在土里面

幼儿:红薯宝宝应该被小鸟吃掉了,或者被别人拿走了。

幼儿:红薯宝宝应该在红薯藤的下面。

师:红薯宝宝呀和别的植物宝宝不一样,他是个害羞的孩子,他呀,藏在泥土底下呢?你们能找到他藏的位置吗?猜一猜,然后想办法把它们请出来吧!

(教师思考:孩子充满无尽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通过对红薯藤的认识,我并没有告诉他们红薯在红薯藤下面,而是让孩子们大胆猜测红薯藏身的位置,目的是为了调动孩子们自主探索的兴趣和主动性,为后面收获红薯的活动做铺垫。)

二、实际操作(探索红薯藏身的正确位置,挖出红薯。)

教师提前布置场地,为幼儿准备类型丰富,数量适宜的种植工具。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种植工具尝试挖红薯。

师:孩子们,你们看,种植园里有很多的工具,你们自己选择合适的工具,把红薯宝宝请出来吧!

师:你要选择什么工具?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工具?

幼儿:我选择小铲子,因为可以帮我挖土。

幼儿:我用的小剪刀,我要剪掉多余的红薯藤。

幼儿:我用的筷子,他可以插很深,帮助我找到红薯宝宝。

师:你在寻找红薯宝宝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克服的?

幼儿:开始我用的筷子,很快就断了,于是我换成了小铲子。

幼儿:开始我挖了很久,找不到红薯宝宝,后来我沿着红薯藤挖,就找到了

幼儿:红薯太大了,我一个人挖不出来,我请了好朋友一起挖,就挖出来了。

幼儿:挖红薯把我的衣服弄得很脏,但是没关系,可以回家洗干净。

师:你在哪里找到红薯宝宝的?

幼儿:红薯藤下面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要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来进行学习”,因此,我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材料,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在活动中,我观察幼儿的情况,适时予以指导,引导他们获得经验。最开始,孩子没有找准红薯的位置,挖红薯全凭自己的感觉,想在哪儿挖就在哪儿挖,结果挖了很久都没有挖到。这时,我适时介入,让他们尝试在有红薯藤的地方挖。还有的幼儿工具没有选择好,导致挖红薯失败,我鼓励、引导他们不要气馁,另外选择合适的工具。孩子们在不断的动手动脑的自主探索中,挖到了红薯,掌握了收获红薯的方法,体验了劳作的快乐。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目的,同伴间还出现了合作,幼儿的社会性方面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观察记录

幼儿:老师,我挖到了一个红薯

老师:真的吗?太能干了,你用的什么工具?你在哪个位置挖到红薯宝宝的?你的红薯是什么样子的?你是一个人挖的,还是和别个合作挖的?赶快记录下来吧!

幼儿:老师,我的红薯两头尖尖的,上面有斑点呢!真有趣!

老师:观察得真你仔细,那你要用什么方法来记录长斑点的红薯宝宝呢?

幼儿:我先画了一个椭圆形的红薯宝宝,再在上面加了一些黑点点。

幼儿:老师,我在红薯藤下面找了一个红薯

老师:那你要怎么记录红薯藤的位置呢?

幼儿:我画了一条长长的红薯藤,下面画一个红薯代表红薯宝宝藏在红薯藤下面。

(孩子们对自己挖出来的红薯激动万分,由于是自己亲身参与,孩子们想了很多方法,很认真的做记录。)

四、交流验证(得出挖红薯的正确方法)

老师:你是怎样收获到红薯的?挖红薯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克服的?

幼儿:我先找到红薯藤,再挖红薯。

老师:你为什么要找红薯藤呢?

幼儿:一开始,我到处挖,没有挖到,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红薯藤下面挖到了,于是我也找到了一根红薯藤,试了试,就挖到了。

师幼共同总结:原来呀,红薯宝宝藏在红薯藤下面。要先找到红薯藤,再顺着红薯藤往下挖,才能找到红薯宝宝。红薯宝宝藏得很隐秘,我们要克服困难,一起合作,坚持往下挖,才能找到红薯宝宝。

五、得出结论(回顾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

老师:今天收获红薯,你们快乐吗?为什么快乐?

幼儿:我很快乐,我知道了怎么挖红薯。

幼儿:我觉得很快乐,因为挖红薯很有意义。

幼儿:我觉得很快乐,因为和别人合作挖红薯很开心。

幼儿:我很快乐,因为今天的活动让我坚持做完了一件事情。

老师:为什么今年的红薯这么小?

幼儿:营养不够。

老师:那我们明年中红薯的时候需要怎么做呢?

幼儿:更加细心的照顾红薯宝宝,给它多喝水、多施肥、帮它出去多余的杂菜,让它多晒太阳。

(激发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坚持长期照顾植物宝宝的意识,学会护理植物的方法。)

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活动 ……此处隐藏1187个字……>用折的方法:将纸卷成XX型

三、探索不同造形的纸桌腿对桌面承重能力的影响。

1。、小朋友的作品都已经完成了,那现在老师来检验一下谁的纸桌最牢固!

2、请小朋友轻轻的在纸桌上平放积木,看那种造型的纸桌放的积木最多!

3、幼儿报数:你的纸桌放了几块积木,它是什么形状的?讨论:为什么他的桌子上能放这么多积木?我们来看,他的纸桌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你们发现那种形状的纸桌更结实,放的积木更多一些?

四、尝试改进桌腿造型,提高桌面承重能力。

1、小朋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让纸桌腿变得更牢固、更结实?放上更多的积木呢?我们还可以怎样来制作纸桌腿呢?

2。、小朋友又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就让我们再来试一试!

3、小结:纸的本领真大,通过折圈的方法,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后,软软的纸竟然可以站起来,变成一张结实的桌子!而且在制作中,我们也发现了圆柱体的桌腿比其他形状的桌子腿更牢固,桌面上放的积木更多,承受重量的本领最大。还有什么形状的桌腿也像圆柱体一样,有一个支撑面,在桌子可以放更多的积木呢?(老师演示)下课以后,小朋友可以想一想,试一试,看还能不能制作出更结实的纸桌,能放上更多的积木,我们把纸桌的形状和放积木的数量记录下来,下一个星期咱们进行纸桌大力士比赛,好不好!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对大班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但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却又是陌生的,另一方面,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声音也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喜欢故意大声尖叫。为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活性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我设计了这节尝试性、操作性、探索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声音的奇妙,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了解噪音和乐音,懂得在生活中避免噪音,感受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知道不同物体振动后发出的声音不同。

2、能分辨乐音和噪音,知道噪音的危害。

活动重点:

知道物体通过振动产生声音,不同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难点:

知道噪音的危害,在生活中避免发出噪音。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用具:碰铃、铃鼓、三角铁、玻璃瓶、纸、塑料袋、纸盒、橡皮筋、米粒。

2、教师操作用具:鼓、各种声音的录音,三个装水的玻璃杯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杯子会唱歌”,引起幼儿兴趣。

二、探索不同的声音。

1、引导幼儿尝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的`方法,如拍手、跺脚等。

2、引导幼儿让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并感知不同物体振动后发出的声音不同。

三、小实验《米宝宝跳舞》,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

1、幼儿将米粒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观察发生的现象。

2、讨论米宝宝会跳舞的原因。

3、再次进行实验,把一只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感受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

小结:各种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所引起的,敲鼓时听到鼓声,同时能摸到鼓面的振动;人能讲话时由于喉咙声带的振动。

四、帮助幼儿认识乐音和噪音。

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那种声音好听?优美好听,听起来很舒服的声音被人们称为乐音;刺耳、难听、杂乱的声音让人听了心烦,称为噪音。

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音。

3、说说噪音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听到难听的噪音是我们应该怎样做?

4、幼儿结合自身生活说说怎样才能避免发出噪音?

五、教师总结:

小朋友知道了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好听的声音是乐音,难听的声音是噪音,今后我们要多听乐音,保护自己的耳朵,不要听噪音,自己更不能发出噪音。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布置“文具店”并作统计记录。

2、在游戏中练习简单运算。

3、能相互协商、听取同伴意见,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装有各种文具的小书包。

2、笔、记录板

3、标签纸、各种自制纸币若干

4、售货员标志

活动过程:

1、介绍我的文具——幼儿分小组结伴,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文具。

——代表介绍。

2、布置文具店——每组布置一个“文具店”,讨论:怎样分类摆放。

——幼儿分组布置,并贴上自制的价格标签。

——给文具店取名,交流布置情况。

3、统计文具——幼儿作文具店统计员,统计并记录本店的文具数量。

——同伴相互交流、检查。

4、游戏;小小文具店——选出一个售货员,顾客自由地到各个文具店用“十元钱”购买文具用品。

5、把文具店的文具用品归放到自己的小书包中。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活字印刷术的原理和特点。

2、能动手操作体验印刷术的过程,认识到印刷术对世界的促进作用。

3、进一步体验人民的智慧,为人自豪和骄傲。

活动准备

1、8年奥运会上字模的表演视频。

2、活字印刷术的印刷视频。

3、硬纸板和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小朋友们欣赏视频奥运会上的`字模表演,引起幼儿对字模的兴趣和惊叹,引出活字印刷术的主题。

2、教师拿出一本书本、报纸等,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些书本上的字是如何来的,书本是怎么制作出来。

3、待幼儿讨论完毕后,教师一(大考吧幼儿教育 )边出示相关图片,一边简单讲述雕版印刷术的故事。

4、然后请幼儿讨论一下雕版印刷术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改进这些缺点。

5、教师讲述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故事,然后播放介绍活字印刷术的印刷过程和原理的视频,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印刷术。

6、教师讲述印刷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以及如何促进了世界的发展。让幼儿在此过程中感受到对世界的贡献,为作为一名人自豪。

7、教师继续引导幼儿讨论,你作为一名人,也想为发明一些什么,如何发明?

8、讨论完后,教师请幼儿到美工区,体验印刷术,制作字模,并且在纸上印刷出一行字或者一幅画,几个人合作制成一本小书。

延伸活动:请幼儿创编出一个字模舞蹈。

《【必备】大班科学教案集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