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三个儿子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个儿子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个儿子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与朗读。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自主识字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三个儿子》(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2、师:昨天,同学们都已经把课文预习过了。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到底预习得怎样。
3、小黑板出示六个带注音的生字词:
师:这六个词语同学们会认吗?
(指名读)
4、师:去掉拼音,还会认吗?
(指名读)
5、师:你真了不起!我们全班开火车读读吧。
6、师:现在我想跟大家来做个游──听听、想想,找找。听老师说一句话,同学们边想边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相应的卡片对着老师读两遍。如,一种打水的工具──桶。
过渡:
刚才,同学们展示了识字的本领,可真棒!看来同学们个个都是识字大王。下面,同学们想不想展示一下听读的本领呢?
二、听读欣赏,初步感悟内容
1、师:我们先来听一段课文录音,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想一想,这三个儿子在他们妈妈的眼里分别是怎样的。大家边听边用横线画出三个妈妈分别说自己儿子的话。
(师播放课文录音)
2、师: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呀?
(指名说)
3、请同学们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来练一练,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交流一:
利用小黑板出示第一个妈妈说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1、谁来读读这句话?
(指一名学生读)
⑴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时,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⑵ 生回答。
2、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指一名学生读)
⑴ 采访:
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时,又想到了些什么呢?
⑵ 学生自由表达。
3、交流提高。
师:我也为你的儿子感到骄傲。同学们,让我们用骄傲的语气一齐读读这句吧!
交流二:
小黑板出示第二个妈妈说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儿子的?
(指一名学生说)
2、你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样?
(评价再读)
3、谁能带着表情,加上动作来读一读?
4、演得真棒!我们一块来学学吧!
(齐读这句)
交流三:
小黑板出示第三个妈妈说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
前两个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儿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说,这是为什么呢?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3、你能通过朗读把妈妈这种心情表现出来吗?
(真不错,我们再把这三句话一齐来读读,边读边体会三个妈妈说话的不同语气。)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师:瞧,(出示挂图妈妈提水回家情景图)三个妈妈打完了水,正走回家去。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第7、8自然段,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
师:读了这两段话,你发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水很重,妈妈提水辛苦?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3、师:此时此刻,三个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对了,是别人的帮助。这时,迎面跑来了三个孩子,同学们仔细看看,(小黑板出示三个孩子活动的画面)这三个孩子分别是怎么做的?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的内心想法
1、师:你能用文中的三个句子来说说三个孩子的表现吗?
2、(小黑板出示三个孩子表现的句子)请同学们一齐把这段话读一读,边读边想:看到三个儿子不同的表现,你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3、把自己的体会和想法跟你的同桌交流。
过渡:
刚才,同桌之间交流得很热烈。下面,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把自己体会到的和想说的话跟大家交流一下,同学们愿意吗?
4、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师: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同学们看到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
(指名两个小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
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中心: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4、拓展练习:
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出示小黑板拓展练习内容)
七、真诚面对,畅谈感想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该向哪个孩子学习?为什么?
2、你认为该怎样孝敬父母呢?说说你是怎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3、师:同学们说得真棒!老师相信,你们个个都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八、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师:这节课,同学们收获真不少,既认了字,又读了课文,还懂得了如何孝敬父母,最后,我们再来展示一下写字的本领好吗?
2、出示小黑板生字:
学生齐读生字。
3、指导写字:
桶、拎、甸
⑴ 同学们仔细看了这三个字,说说要写好这几个字应注意些什么?
⑵ 教师范写、讲解。
⑶ 学生仿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⑷ 学生作业展评。
九、课堂总结(略)
三个儿子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探究汉字部件表音和表意的规律。规范、端正、 ……此处隐藏3367个字……们说说这个故事的感受、想法并写下来。
三个儿子教案 篇4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二、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通过质疑、讨论等方法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人物的感情。
三、学习重难点:
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人物的感情。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1、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关于三个儿子的故事。(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2、通读课文,感知文本,识记生字。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并且告诉我你在课文里认识了哪些人?
(二)合作交流:
1、指名读生字,师生评价。
2、小老师领读。
3、开小火车分小节朗读课文。
4、你在课文中认识了哪些人?(三个妈妈,三个儿子,一个老爷爷)(板书:三个妈妈,三个儿子,一个老爷爷)
5、质疑问难引导参与。
过渡:播放并指着课文插图说:看见了吗?这就是三个儿子,怎么样啊?出示课件:“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了一个儿子。”齐读。
评:你们读得很好,但老师提醒你们,注意问号你们会读得更好的。(再读)
明明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一个儿子。是不是在开玩笑哟。再读读老爷爷这句话。(生再读)
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这是哪一个儿子呢?为什么只看见了一个儿子?)(板:一个儿子,并打上个大问号)
(三)品读感悟。
1、读懂妈妈,体会母爱(1至6自然段)。
(1)让学生走进文中,仔细读1至6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找出来把自己当成妈妈读读。(生交流(随着学生的回答,导入到前两个妈妈的语言))
(2)第一个,第二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A、理解关键词、句指导朗读。
①这两个妈妈是怎么说这自己儿子的?(既聪明又有力气,唱起歌来好听极了)(指名学生朗读,并学生评价。(学习生字既、嗓))
②学生模仿朗读这两句话。
B、感受人物心理活动,指导朗读。
从妈妈的话里,你们听出了妈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C、请孩子们回想自己的妈妈有没有夸奖过你?从妈妈夸奖你的话里,你听出了妈妈的什么感情?从妈妈夸奖你的眼中你读懂了妈妈的什么感情?
(3)第三个妈妈的话。
①过渡语:前两个妈妈这样夸赞自己的儿子,这么爱自己儿子,第三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儿子的?指名说。
②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语调平稳)生齐读。
③前两个妈妈都在夸赞儿子,而第三个妈妈这样说自己的儿子,你有什么想问这个妈妈的吗?
④揣摸第三个妈妈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从这个妈妈平和的语气里,你听出了妈妈的什么感情没有?
(4)分角色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请女孩子读前两个妈妈的话,男孩子读第三个妈妈的话,分角色把三个妈妈的话连起来读读。再一次感受妈妈对我们的爱。课件出示三个妈妈的话。
2、读懂儿子,回报母爱(7至11自然段)。
(1)体会妈妈拎水辛苦。
①三个妈妈打完了水,拎着水桶回家了。拎着水桶回家的“拎”字,注意是前鼻音。课件出示。怎么做才是拎的动作?
②请指指胳膊和腰在哪里。
③想像:假如你的面前有一桶沉甸甸的水,我们要提了,弯下腰,伸直手臂,抓住把柄,胳膊用力往上提,(对,做好这个动作,就这么一直做好。齐读课文第八自然段,然后说说你的感受。课件出示第八自然段。(写生词:晃荡胳膊)
(2)自主发现三个儿子的表现。
①过渡:三个妈妈胳膊痛了,腰也酸了。这时三个儿子跑来了,他们在做什么?请默读课文9至11看然段。
②出示:一个。一个。另一个。读完了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③你们也能用一个一个另一个说句话吗?
A、指导朗读第一个孩子做的事。
a、课件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第一个孩子做了什么?(板书:翻)
c、评价评价做得怎样?
d、读出好看的语气。
B、指导朗读第二个孩子做事
a、课件出示: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b、第二个孩子做了什么?板书:唱
c、评价评价唱得怎么样?
d、读出好听的声音。
C、指导朗读第三个孩子做的事
a、课件出示: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b、第三个孩子做了什么?
c、你最喜欢哪个孩子?说说你的理由。(也可追问,哪个孩子做的事是妈妈最需要的?)
d、第三个儿子为什么想到去帮妈妈提水?
(3)这一切被老爷爷看到眼里,难怪他最后会说——齐读老爷爷的话。
这是哪一个儿子?为什么会这么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
(4)有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四)巩固延伸:
1、复习认读生字词语。
既然、嗓子、拎着、水桶、晃荡、走走停停、胳膊、沉甸甸。
2、选自己喜欢的段朗读。
3、分角色演课本剧。
4、延伸:第三个妈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现在你认为是真的没有吗?
5、指导写字。
6、练习:
我们的教室既干净又_____________,小妹妹的皮肤既光滑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业:
这是老师制作的一张“爱心卡片”。同学们也可以像老师一样,在卡片上写写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然后送给他们,好吗?
六、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三个妈妈一个老爷爷
翻唱
(三个儿子)(一个儿子)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