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黄河颂教案范文锦集十篇

时间:2023-05-08 00:05:30 收藏本文
黄河颂教案范文锦集十篇

黄河颂教案范文锦集十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河颂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黄河颂教案 篇1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字词,背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注意节奏。

过程与方法: :朗读训练

情感体验: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重难疑点解决办法:

重点:朗读、背诵

难点: 诗歌的'思想内涵

疑点: 时代背景与诗歌主题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法指导:教师点拨,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 、电脑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指导学法,学生主动讨论研究。

教学步骤 :

才华展示

学生范文展示

复习检查

学生针对上节的内容互测、互评。

导入 新课

放《黄河》歌曲的录音,导入 新课(导入 的内容略)

作者简介:找两名学生完成

基础知识:记忆书后3题词语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朗读

3、体会情感 齐读

4、理解词意 默读

分组讨论

1、从几个角度写黄河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合作探究

1。在你朗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节最有气势?

2。你能有感情地与别人合作齐读一下课文吗?

研究学习

1、你认为全诗是写一种气势,还是写一种精神?

拓展延伸

怎样理解文中的民族精神?

教师小节

布置作业 理解背诵

板书设计

黄河颂

序曲------主体------尾声

教学回顾

黄河颂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说说你见到的黄河。

2、欣赏歌曲〈黄河颂〉。

教师: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以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在艺术作品当中广泛出现。。人们歌咏它,因为它古老,它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因为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因为它苍桑,它与它的人们一起经历过抗争与苦难。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和黄河有关的歌曲,希望大家用心去感受。

3、让学生说说听之后的感受。

4、这首歌曲的名字是?词作者是?曲作者呢?

二、介绍写作背景:

先让学生介绍。

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其中的《黄河颂》、《黄水谣》和《保卫黄河》流传最广。今天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二乐章《黄河颂》。

三、读,感悟。

1、解题:课文的题目为“黄河颂”, 其关键词应是?

课文分为两部分:朗诵词、歌词。

2、听课文配乐朗诵。要求:(1)体会朗诵词的作用(2)朗诵者是如何朗诵的?在一些关键处做标注。

3、思考朗诵词的作用:朗诵词在歌词之前,可以起到一种铺垫、提示、总起这样的作用。他提示我们后面的歌词要赞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和民族精神。

4、一起来把朗诵词读一下,体会它所起的作用。同时,老师希望,在能够对后文起到作用的关键词、句同学们应当在读的时候加强语气。

5、快速浏览歌词,思考你认为哪些诗句直接描写了黄河的英雄气魄,而哪些诗句又集中地赞颂了黄河所代表的民族精神?。

从“我站在高山之巅”一直到“劈成南北两面” ,这描写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6、自读,体会怎样通过朗读表现黄河的英雄气魄。(提示:注意重要词语)

(1)望黄河滚滚”的“望应该拖长一点(2)奔向东南”的“奔” 读得快一点,要用力。(3)“掀起万丈狂澜”的“掀” 声音也应当随之高亢起来。(4)“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读得有一种高低起伏的感觉。(5)劈成南北两面要用力,干脆。

(2)看来,我们要读好课文,读好诗篇,一定要读好关键词。

7.齐读这一节。

8.:很好!这就是黄河的气魄!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所以见到黄河这样的一种气魄,诗人对它的赞颂之情随之也油然而生,喷勃而出。所以,后面就是在赞颂黄河,对吧!我们可以根据一个很明显的标志把这一部分分为三个层次,它是?(浏览,回答)。这三个层次的朗诵方法一样吗?小组讨论,作答。

第一个“啊,黄河!”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赞颂黄河对中国的贡献,写到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既然是摇篮,我们就应该读得深情一点。

第二个“啊,黄河!”它是从地理位置的优势来描写、抒发对黄河的情感。所以,读得要比第一个稍微带点感情一些。写到了它像一个巨人。既然是一个巨人,我们就应该读得更加坚定。

而第三个则是写的黄河的泽被众生,它为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所以,读时感情要最浓厚的。写到了它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就应该在读这一段的时候使感情达到顶峰。

9、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10.太好了。同学们的朗诵可以登台表演了。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在朗诵的时候,我们可以总结出来的经验:要读好诗歌,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我们要读好诗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投入自己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来读,还要读好关键词句。这样呢,我们就能够把诗篇读出情感,读出韵味。最能够体现诗句的内容、抒发我们感情的词语,就是关键词。

11.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手段增强我们的朗诵效果?

布置背景、在朗诵时配上音乐、加入动作,表情,增加手势、分角色来读,把诗歌的韵味层次都读出来。

1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进行全文朗诵。

很好,我们今后在朗诵诗歌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我们今天这堂课上同学们 ……此处隐藏9709个字……生主动独诵,四人组齐诵,全班齐读,不知不觉上成朗读课,学生也领会了诗中的意境与情感,朗读非常感人。

在教学过程中,“提问”作为教与学双向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有效方式,已被广大师生所认可。但提问如果把握不好,变成“满堂问”,或者提问价值不大,我认为,课堂提问应该体现这样的功能,

一是体现教师对整篇文章的把握及课堂设计思路,它应该具有牵引学生思维的导向作用,它的先后承递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是要充分把握教材和了解学生之所需,要在教材和学生的交合点上,点出学生的真正起疑之处,方可真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在进行《黄河颂》的教学时,鉴于学生对于诗歌写作的背景不太了解。所以,我在课堂开始之初就先介绍了写作的背景,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由此看来,课堂提问必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并加以因势利导,这样学生的课堂思维才能被紧紧地抓住,课堂教学自然也就不会如一潭死水了。

黄河颂教案 篇10

黄河颂教案

【学习目标】

1、努力培养自我朗读、感悟和理解诗歌的能力。

2、体会歌词意境,把握作者感情。

3、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学习重点】诵读、感悟

【学习难点】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学习流程】

1、导入:黄河,我们的母亲河,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国难当头,又是你以英雄的气魄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抗战。是啊,黄河已俨然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今天,让我们聆听由光未然作词,洗星海谱曲的《黄河颂》。共同感受黄河的英雄气概。

2、知识链接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共有8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

【自主探究】

4、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澎湃(pēng pài) 气魄( pò ) 高山之巅(diān)

狂澜(lán) 哺育(b) 浊流(zhuó) 屏障( zhàng )

5、思考:

(1)开头的朗诵词的作用是什么?

描绘了黄河的气势

(2)歌词包括几层意思,你能概括一下吗?

“歌词 ”包括三层意思:一层(从“我站在高山之巅”至“劈成南北两面”)勾画了黄河的总体面貌。二层(从“啊!黄河!”至“发扬滋长”)歌颂黄河。三层:(从“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至结尾)学习黄河精神。

【小组合作探究】

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字是关键词?

2.诗中三次出现的“啊,黄河”有什么作 用?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的英雄气概的?

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颂,对中华民族奋斗精神与不屈意志的赞颂。

课堂小结:

全诗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日的气势,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坚强意志,赞颂了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黄河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达标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气魄(pò) 澎湃(péngpài) 滋长(zī) 屏障( píng ) 宛转( wǎn )

哺育( bǔ ) 狂lán(澜) 山diān(颠) 气pò(魄) 摇lán( 篮 )

二.写出有关黄河的诗句。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黄河洛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三.填空。

1.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2.诗人从自然特征、地理特征,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热爱和赞美的思想感情。

四.

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法宝。

2.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无数条“铁的臂膀”。

3.诗中为什么反复出现“啊!黄河!”的诗句?

反复出现此语句,把诗歌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表达了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的意思。由实到虚,步步深入。

五。、选择。1.下列语序调整后基本意思不变的一组是( B )

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

B、艳若桃李,冷若冰霜,——冷若冰霜,艳若桃李

C、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D、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查无实据,事出有因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符合“简明”要求的一项是( B )

A、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

B、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

C、今天晚上开年段会议,请准时参加

D、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之费

3.为了使语言连贯,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语句是( A )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 ,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 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

C、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 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

《黄河颂教案范文锦集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