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热门】小班美术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时间:2023-05-05 00:08:56 收藏本文
【热门】小班美术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热门】小班美术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美术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美术教案 篇1

 教学分析:

1、幼儿很喜欢吹泡泡,课前询问时发现多数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因此这次活动是从生活中取材的。

2、活动中幼儿把吹泡泡当成一个好玩的游戏,乐于在白纸上留下自己的杰作,整个活动沉浸在欢快之中。

活动目标:

1、能用多种颜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

2、尝试用吸管吹出泡泡,探索吹泡泡的方法。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多种颜色的泡泡水、吸管大于幼儿人数、白纸贴在泥工板上是幼儿人数的'俩倍、清水一盆。

活动过程:

1、导入:带幼儿玩接泡泡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吹泡泡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导幼儿主动接泡泡。

(分析: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探索留住泡泡痕迹的方法并实际操作验证。

(1)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泡泡的特点:容易碎,接不住,

(2)引导幼儿讨论把泡泡留住的好办法。

(3)教师演示:用有颜色的泡泡水吹出一个大大的泡泡,用白纸接住。

(4)教师小结:泡泡在你的白纸上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痕迹,绘成了一幅美丽的泡泡画,

3、出示工具材料,引导幼儿探索泡泡画的制作过程。

(1)教师再次演示用吸管吹泡泡留在纸上的过程

(2)幼儿吹泡泡作画,教师融入幼儿一起吹泡泡,在吹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主动发现:将吸管一头蘸上颜色水,在盆子边上靠一下。对着纸,轻轻地吹出一个泡泡,纸上就留下了一个彩色的泡泡。不要总用一种颜色吹,换颜色时要把吸管清洗一下。移动纸时要双手端平。

活动结束:

教师表扬专心吹泡泡的幼儿,提醒幼儿注意卫生, 带领幼儿去洗手。

小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观察自己的小手,初步学会用手进行创意绘画。

活动准备:

PPT、三张背景画(天空、草地、水上)、蜡笔、磁铁、黑板,夹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现在老师和你来玩猜谜语的游戏:"五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做事全靠它。"

幼:小手师: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小手能做什么吗?

幼:穿脱衣服、吃饭、画画等等。

师:对呀,原来我们的小手这么能干,现在请小朋友认真看看老师用手做什么?(师在黑板白纸上很快完成一个手形画——小鱼)

师:老师就是用手描出外形再添画的小鱼,这样的画就叫手形画。

二、欣赏手形画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几幅漂亮的手形画。(出示PPT图片,请幼儿欣赏,老师指导幼儿观察这些漂亮的手形画是由什么手形变成的。

三、探索尝试,合力创作

1、老师讲解要求:三张背景画(天空、草地、水上),选择什么背景画就尽量画上相应的手形画。

2、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摆出不同的'手形,进行大胆添画,能力差的幼儿可以模仿或在教师的引导下添画。

四、收获成功,作品展示

请个别幼儿向大家说说,自己画的手形变成什么?

小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涂抹和勾画的方法表现水母的身体,并用曲线添画触手。

2、通过欣赏和动作模仿,尝试表现水母半圆形的身体和长长的会扭动的触手。

3、乐意大胆地用身体动作表现水母扭动的样子。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水母。

2、水母的图片,圆形拓印玩具。

3、深蓝色卡纸人手一张。

4、白色、粉色、黄色、黑色水粉颜料,水粉笔、棉签若干。

5、音乐《水族馆》。

活动过程:

1、出示水母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水母的外形特征。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你们看看,是谁呀?

(2)教师:哪里是水母的身体?它的身体像什么?哪里是水母的触手?它触手是什么样子的?像在做什么?我们用小手学一学它扭来扭去的样子。

(3)教师总结:水母有一个大大的、像蘑菇一样的身体,还有许多长长的会扭来扭去的触手。

2、引导幼儿探索表现水母身体的不同画法。

(1)教师介绍绘画材料。

(2)请个别幼儿绘画水母的身体,教师反馈幼儿绘画的`方法。

教师:谁愿意用水粉笔给大家画一个水母的身体?

3、教师创设游戏情境,示范添画水母的触手和表情。

(1)添画触手。

教师:这个水母宝宝的触手扭来扭去的像在跳舞呢,一只小手都舞到头上去了!(教师一边说一边添画触手)

(2)添画表情和背景。

教师:水母妈妈和水母宝宝们向你们打招呼呢!你看,眯着两个小眼睛,还向你们顽皮地吐舌头!(用棉签蘸黑颜料添画表情)这个水母宝宝的嘴巴圆圆的,它在做什么呀?(教师用圆形的玩具拓印泡泡)

●在作画的过程中,幼儿会使用到水粉笔、棉签、玩具这三种作画工具。为了让幼儿能够明确每种材料的方法及步骤,教师要清晰、简要地介绍各种材料名称及使用方法。或者可以通过逐步提供材料的方法,以减轻幼儿操作的负担。

4、幼儿作画,教师鼓励幼儿表现不同造型、表情的水母。

5、展览幼儿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教师:你喜欢哪个水母宝宝?它在做什么呢?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师幼共同收集一次性的碗和软点的线、毛根,尝试用废旧的材料制作水母娃娃。

环境创设:将幼儿绘画的水母作品和收集的水母图片张贴在一起,引导幼儿欣赏照片、绘画作品的不同效果和情趣。

家园共育:①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水母的图片,让幼儿充分了解水母的身体结构。②帮助幼儿丰富有关水母的知识,例如水母的种类、水母的生活习性等。

小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激发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学习用圆形连接的方法画毛毛虫,提高大胆绘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毛毛虫

2、教师范画,幼儿用纸和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照片

教师:(好奇的口吻)哎呦,这是什么呀?奥!是毛毛虫呀。

小朋友,快给毛毛虫打个招呼吧!

二、展开

1.出示照片—幼虫

请幼儿仔细观察,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

提问:

(1) 毛毛虫的头和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2) 毛毛虫的头上有什么?

观看毛毛虫

(3) 毛毛虫的身上长满了什么?

(4) 毛毛虫是怎样走路的`?

2.教师示范画法。

(1)先画圆圆的头,在头上画出眼睛、鼻子、嘴巴和触角。

(2)在头的后面,依次画出4、5个圆形。

(3)给毛毛虫涂好看的颜色。

(4) 画完后适当的添画太阳、小草等。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三、 结束

教师讲评:重点从幼儿所画的毛毛虫的冬天方面进行评价。

小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紫色,能大胆地使用颜料进行手指点画葡萄。

2、能按顺序一个挨着一个进行点画,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手指点画活动感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画有葡萄叶的白纸(幼儿人数)

2、若干紫色的颜料盘,擦手的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认识葡萄的外形。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了一样好东西过来,瞧!这是什么呀?(出示葡萄)

师:啊,原来是一串葡萄,你们有没有吃过葡萄啊?(幼儿回答)

师:那谁来说说葡萄是什么味道的?(幼儿回答)---哦,葡萄是酸酸甜甜的

师:你们看看老师手上的这串通葡萄是什么样子的呢?(紫色的,圆圆的)

师小结:哦,原来葡萄宝宝是紫色的,圆圆的,一颗一颗挤在一起的'。

师:这串葡萄真漂亮,我们一起帮它拍张照片好不好?(幼儿一起做拿起相机的动作)一起来“咔嚓”。

师:瞧,照片出来啦!(出示葡萄的图片)

二、教师示范作画过程。

1、老师示范手指点画

师:刚才的那串葡萄是用照相机拍出来的,现在我要来变个魔术了,用我的食指和紫色的颜料也变出一串紫葡萄,注意啦!

师:“拉拉衣袖妈妈,伸出食指爸爸,亲亲颜料宝宝,点个葡萄娃娃”。

师:哇,一颗葡萄娃娃变出来了,那现在我要变出更多的葡萄娃娃,怎么办呢?那要注意葡萄娃娃是相互挤在一起的,所以点的时候也要把它们挤在一起,不能分开(葡萄娃娃来排队,排完一行换一行)好了,一串紫葡萄变出来了,用我的小毛巾将食指擦一擦,魔术变完了!

2、念一念点画的儿歌。

师:你们会变了吗?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怎么变的!(拉拉衣袖妈妈,伸出食指爸爸,亲亲颜料宝宝,点个葡萄娃娃,葡萄娃娃来排队,排完一行换一行。)

三、 交待作画要求,指导幼儿操作。

1、师:想不想也来变一变?

师:那在点之前不要忘了把衣袖拉拉高,点的时候,要一排一排点,一个挨着一个,点完了,要在小毛巾上擦一擦,小心不能把颜料碰到自己和别人的身上哦!

2、播放音乐,幼儿操作。

四、展示欣赏幼儿作品

师:快把你变出来的葡萄挂到这里的葡萄架下面吧。

师:你觉得哪串葡萄最漂亮呢?为什么呀?(圆圆的,一颗一颗紧紧挤在一起的)

师:那老师从上面摘下来一串最好吃的葡萄,等一会,把它洗一洗,请你们来尝一尝,好吗?现在,先去把你们的小手洗干净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了解了葡萄不仅是圆圆的,还是紫色的,一颗挨着一颗的,幼儿基本掌握了这些而且学会了自己清洗葡萄以及如何点画葡萄。

小班美术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的线条绘画表现自己妈妈的衣服以及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妈妈涂色。

2、喜欢与同伴交流描述自己绘画的妈妈。

3、喜欢欣赏妈妈的美。

二、活动准备

1、妈妈的照片一张,范画一张。

2、“我的妈妈”全身画像人手一份,蜡笔、记号笔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1)“你的妈妈漂亮吗?妈妈什么地方长得漂亮?”引导幼儿欣赏妈妈的美并了解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说出自己妈妈的特点。(出示妈妈的照片)

(2)教师示范添画《我的妈妈》

师:漂亮的妈妈还没有穿上好看的衣服呢,让我们一起给妈妈穿上好看的衣服好吗?教师示范运用不同的线条绘画表现自己妈妈的衣服。

师:小朋友们还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妈妈的衣服图上漂亮的颜色,好吗?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给你们的妈妈穿上漂亮的衣服把。

3、活动讲评,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绘画的妈妈。

师:谁愿意来介绍下你绘画的妈妈呀?

4、活动结束引导幼儿边看着自己的画边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小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看图示折别墅,知道示意图上的步骤进行折纸方法。

2、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环境创设

幼儿人手一份:(彩图折纸)别墅练习纸

重点与难点

看图示上的折纸步骤折别墅。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家,谁来说说我们的家是什么样的房子?(幼儿自由讨论)

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漂亮的家,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家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二、示范讲解

1、 出示范例和示意图

2、教师根据示意图上的步骤介绍折纸方法。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仔细看图示一步一步折

2、要求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独立看图示步骤折。

3、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根据图示手把手地折

四、小小房展

请幼儿将自己的别墅展示到前面,看看谁家的房子造的最好看。

价值分析: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活动,诱发幼儿的好奇心。

第二环节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知道示意图上的步骤进行折纸方法。

第三环节,通过操作练习学习看示意图上的步骤一步步折别墅。

第四环节,在别墅展示中,体验折纸的快乐,了解角对角、边对边折纸的重要性。

反思与调整:

由于本次活动是我班第一次学习根据示意图上的步骤折纸的方法,因此我用教师示范讲解的方法教幼儿一步步学习看示意图上的步骤折纸方法。然后,在后一个环节中放手让幼儿练习,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帮助。因为这次讲解的比较清楚折纸方法也比较简单,基本上大多数的幼儿都能独立完成,只是折得整齐与否。幼儿的兴趣比较高,效果也不错,

小百科:别墅,改善型住宅,在郊区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是用来享受生活的居所,是第一居所。

《【热门】小班美术教案范文合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